康乃馨西汉分类词典(彩图版)(精)

康乃馨西汉分类词典(彩图版)(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Cornelsen Schulverl... 编
图书标签:
  • 康乃馨
  • 西汉
  • 词典
  • 彩图
  • 精装
  • 历史
  • 语言
  • 工具书
  • 汉字
  • 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土星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02810
商品编码:29635807039
开本:32
出版时间:2018-02-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康乃馨西汉分类词典(彩图版)(精)
  • 作者:编者:Cornelsen Schulverlage|译者:魏立军//杨晓明
  • 定价:86
  •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 ISBN号:9787100102810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18-02-01
  • 印刷时间:2018-02-01
  • 版次:1
  • 印次:1
  • 开本:32开
  • 包装:精装
  • 页数:463

内容提要

本词典是商务印书馆从德国康乃馨出版社引进的“康乃馨外汉分类图典”系列分类词典中的一本。以日常生活为主,分36个主题,每个主题下设词汇、短语、句型等若干具体情境。8000基础词汇,6000常用短语,4000鲜活句型。为尊重各国的语言使用,彰显其背后所蕴含的独特文化,一些重点篇章,附有菜谱、简历、信件、广告等实用例文。书中配有千余幅插图,清晰精美,生动直观。书后附全书词汇的索引,供查找使用。
    所有的外语学习者在与目标国语言打交道(无论是将目标国语言翻译成本国语,还是将本国语译成目标国语言)之前都需要构建语言的某种“基础框架”。所谓的“基础框架”*不**于词汇量和语法,*包含了将前者正确无误的嵌入上下文和语境的使用能力。本词典即立足于此,旨在为外语学习者提供一个理想、有效的解决之道。

目录

正文
En el restaurante 在餐厅
La cocina y las recetas 烹饪与菜谱
Los alimentos 食品
Alojamiento 住宿
El cuerpo humano 人体
La salud y la enfermedad健康与疾病
Compras 购物
Correos 邮局
Las telecomunicaciones 电信
El transporte y los medios de transporte交通与交通工具
Emergencias 紧急情况
El tiempo libre 休闲时间
El deporte 运动
La vivienda 住房
Profesiones 职业
El cuidado de los ninos 照看孩子
La peluqueria 美发店
El salon de belleza 美容院
El cuidado del cuerpo 身体护理
La ropa 服饰
La biblioteca 图书馆
Los medios de comunicacion 媒体
Descripcion de las cosas 物品描述
Descripcion de las personas 人物描述
Las relaciones interpersonales 人际关系
La vida cotidiana 日常生活
La comunicacion diaria 日常交往
La religion 宗教信仰
ElEstado y las Fuerzas Armadas **与武装力量
La justicia y el derecho 司法与权利
La agricultura 农业
La construccion 建筑业
La naturaleza y la proteccion ambiental 自然与环境保护
En la escuela 在学校
Economia 经济
Tecnologifas informaticas 信息技术
索引


《古代诗词鉴赏与文化探源》 一部深入探索中国古典诗歌精髓与文化脉络的力作 作者: 王景明 出版社: 翰墨轩文化艺术出版社 装帧: 精装典藏版,配有高清艺术插图与手绘地图 页数: 850页 定价: 298.00元 --- 内容提要 《古代诗词鉴赏与文化探源》并非一部简单的诗集汇编,而是一部融合了文学批评、历史考证、哲学思辨与美学研究的综合性巨著。本书旨在引导读者跨越时空,真正进入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理解诗歌在其诞生之时的社会背景、文化语境及其永恒的艺术魅力。全书以时间为轴线,以主题和地域为脉络,系统梳理了从《诗经》到清代中叶,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关键转折点、重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的创作心路。 导言:诗意的原点与时代的回响 本书伊始,作者即提出一个核心论断:中国古典诗歌是民族精神的“活化石”。它不仅记录了历史的兴衰更迭,更承载了中国人对宇宙、生命、道德与情感的终极关怀。导言部分详述了诗歌在古代社会中“载道”“言志”“讽谏”的多元功能,为后续的深入探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编:先秦的淳朴与礼乐的余韵(周秦汉) 本篇聚焦于中国诗歌的源头活水。《诗经》部分,摒弃传统教材中程式化的解读,侧重于对“风”“雅”“颂”的社会学意义的剖析,结合考古发现,力求还原周代贵族宴饮、民间婚嫁的真实场景。 重点章节解析: 1. 《离骚》的宇宙构建与个体悲歌: 深入分析屈原的“香草美人”意象群背后的政治理想与楚文化图腾的交织。此章特别引入了先秦道家与巫术思想对《楚辞》浪漫主义基调的影响分析。 2. 汉乐府的现实主义锋芒: 探讨乐府民歌如何成为官方文化之外的民间疾苦代言人。详细辨析了《孔雀东南飞》等叙事长诗在结构技巧上对后世叙事文学的启示。 第二编:盛唐的辉煌与个体的觉醒(魏晋南北朝至盛唐) 这是全书篇幅最为宏大的一卷,旨在解析中国诗歌如何从注重格律的雕琢(南北朝)最终爆发出喷薄而出的艺术生命力(盛唐)。 1. 山水田园的禅意栖居: 陶渊明开创的田园诗派,被置于魏晋玄学与佛教思想交融的背景下考察。探讨“采菊东篱下”的姿态,实则是对魏晋士人“避世”哲学的一种艺术化表达。 2. 盛唐气象:边塞与宫廷的双重奏: 高适、岑参的边塞诗被视为“盛唐气象”的军事化体现,展示了强大的国家自信。而李白与杜甫的并峙,则构成了“浪漫的极致”与“现实的重量”的张力。杜甫晚年漂泊的诗歌,被视为中国古典诗歌史上首个全面、系统关注底层民众命运的“百科全书”。 第三编:中古的精致与文化的内化(中晚唐至宋) 随着王朝的更迭,诗歌的审美趋向于内敛、精致与理性的探讨。 1. 晚唐的挽歌与唯美主义: 深入剖析李商隐与杜牧的创作倾向。商隐的晦涩难解,被解读为对晚唐政治理想破灭后,知识分子选择在语言和意象中寻求个人情感庇护的象征。 2. 宋诗的转向:从“气象”到“理”与“学”: 本篇详尽梳理了宋诗如何从唐诗的直觉抒情转向以“学问”入诗、“议论”入诗的风格。对“江西诗派”的理论体系,如“点铁成金”等创作手法,进行了详尽的技法拆解与批判性评价。苏轼的旷达,被置于其一生宦海沉浮的哲学高度进行衡量。 第四编:诗词交融与格局的拓展(宋词专题与元明清) 本书专门辟出章节,探讨词体如何从音乐的附属品发展为与诗并驾齐驱的文学体裁。 1. 宋词的婉约与豪放: 柳永的市民情调与苏辛的家国情怀,共同构建了宋词的两极。此处辅以大量宋代士大夫的笔记与词谱,还原了词牌的音律美学。 2. 元曲的通俗化与地方色彩: 考察了元代散曲的兴起,分析了其在民间娱乐和市井文化中的渗透,标志着古典文学向更广阔社会阶层的扩散。 特色与研究方法 本书最大的特色在于其跨学科的融合性: 图像学佐证: 引入了大量不同时代描绘诗人生平场景的石刻拓片、壁画与手卷摹本,以直观的视觉材料辅助读者理解诗歌产生的环境氛围。 地理语境分析: 首次将重要诗人(如孟浩然、陆游)的生平轨迹与四川、巴蜀、江南等地的山川地貌相结合,探讨地理环境对诗人情感表达的具体影响。 典故源流考证: 针对篇章中出现的关键典故,附有详尽的“典故出处辨析”索引,帮助读者清晰追溯其最初的文化意涵,避免望文生义的误读。 结语:古典诗歌在当代的生命力 作者在结尾处总结,研究古代诗词,目的并非复古,而是为了理解中国人如何面对“无常”的世界,并从中提炼出超越时空的美学范式与生存智慧。本书是为所有对中国古典文学怀有深厚敬意与探究热忱的读者准备的一份丰盛的学术盛宴。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出乎意料的精美,拿在手里沉甸甸的,那种厚实的质感让人立刻就能感受到出版者的用心。封面色彩的搭配非常雅致,那种略带复古的色调中和了工具书的刻板印象,即使只是把它放在书架上,也像是一件艺术品。内页的纸张选择也十分考究,印刷的清晰度和色彩还原度都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准,尤其是那些彩图部分,细节处理得极为细腻,让人在查阅资料的同时,也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装帧的工艺,比如线装还是胶装,翻阅起来的舒适度,都体现了它作为“精装版”的价值。我特别留意了一下书脊的处理,它不仅牢固,而且在反复翻阅后依然能保持平整,这对于一本工具书来说至关重要,毕竟谁也不想一本厚重的词典用几次就散架。从包装到内里,每一个细节都透露着对读者的尊重,让人在接触它的瞬间就产生了爱惜和使用的欲望,这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份值得珍藏的礼物。

评分

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对“彩图”的运用,这在传统的历史词典中是极为少见的,也往往被认为是“可有可无的装饰”。然而,在这本词典里,图文并茂的处理方式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范例。我并不是指那些简单的文物照片,而是那些高度专业化的、用于解释复杂概念的示意图。比如,对于一些古代的器物形制、服饰结构、甚至是复杂的军事阵型,文字的描述往往晦涩难懂,但配上精准绘制的彩图后,那种顿悟的感觉是无与伦比的。这些图不仅是插图,它们本身就是一种补充性的解释系统,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那些高度技术性或图像化概念的门槛,让原本需要耗费大量精力去想象和交叉验证的信息,变得直观而清晰。

评分

对于一个需要经常进行跨领域知识检索的人来说,一本工具书的检索效率和逻辑结构是决定其使用频率的关键。这本书的编排逻辑简直是神来之笔,它似乎打破了传统词典那种刻板的单一排序方式,采用了一种更贴合研究需求的分类体系。我发现它在主索引之外,还设置了多个维度的小索引,比如按照词性、地域差异、甚至与特定官职或礼仪相关的专题分类。这种多维度的检索入口,极大地缩短了我从“知道要查”到“找到答案”的时间。当我面对一个陌生的汉代概念时,不再需要盲目地从头翻到尾,而是可以根据已知信息,迅速锁定最有可能出现解释的章节。这种设计体现了编者对使用场景的深刻洞察,它将查找工具的“体力劳动”转化为了高效的“脑力连接”。

评分

作为一本工具书,它的权威性和可信度是生命线。我花了一些时间对比了书中几个关键历史事件的术语解释,发现它在引证的来源上做得非常审慎和严谨。它没有一味地照搬某一个权威学者的观点,而是呈现了不同学派之间对同一术语的不同解读,并清晰地标明了主要依据的考古发现或文献出处。这种处理方式非常高明,它承认了学术研究的动态性和争议性,引导读者进行批判性思考,而不是被动接受单一的结论。这种对学术边界的尊重和严谨的考证态度,让我在使用它时感到无比踏实,它更像是一个可靠的学术伙伴,而不是一个固执的知识宣讲者,这对于需要撰写严谨文稿的我来说,是极其宝贵的品质。

评分

我一直对历史文献和古典文学中的词汇情有独钟,尤其是涉及到汉代那种特定历史时期的语境,很多现代词典的解释往往显得干瘪和脱节。这本书在词条的释义深度上,给了我极大的惊喜。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给出“这是什么意思”,而是深入剖析了该词汇在汉代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具体用法和引申含义。我随便翻到了几个我先前查阅过很多次的词,发现这里的解释引入了大量的出土文献和传世史料作为佐证,引用清晰,注释详实,甚至连某些同义词在语感上的微妙差异也解释得一清二楚。这种详尽且富有历史纵深的解读,极大地拓宽了我对那个时代语言生态的认知,让我能够更准确、更立体地理解古代文本的真正内涵。对于研究者或者深度爱好者来说,这种超越基础认知的解析价值,是无法用价格来衡量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