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现代汉语词典 双色插图本 | 
| 作者 | 陆书平,万森,张秋霞 | 
| 定价 | 39.8元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 
| ISBN | 9787517601166 | 
| 出版日期 | 2015-01-01 | 
| 字数 | 2224000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精装 | 
| 开本 | 64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我国部学习型、规范型的现代汉语字典,适合广大师生及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使用。该书收列单字14575个,包括《通用规范汉字表》中的8105字。共设8大板块,16个功能项。包括(1)属性 , 列出字形、字级、部首、结构、笔画数。(2)字体 ,一级字列出篆书、隶书、草书、楷书四种字体。(3)解形 ,介绍一级字字形演变及意义流变。(4)音义 , 列出汉字现代的音和义,释义,例证恰切。(5)提示 ,提醒注意易写错、易读错、易用错的字等。(6)语汇 字头下列出相关词语78587个,帮助学习词汇。(7)插图 配有插图362幅,精美呈现,帮助理解字义。(8)知识窗 介绍与汉字有关的成语、词语、文史知识等。 | 
| 作者简介 | |
| 暂无相关内容 | 
| 目录 | |
| 暂无相关内容 | 
| 编辑推荐 | |
| 暂无相关内容 | 
| 文摘 | |
| 暂无相关内容 | 
| 序言 | |
| 暂无相关内容 | 
拿到这本双色插图本,说实话,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厚重”和“实用”。它给我的感觉,不像那种冷冰冰的工具书,反而带着一种可以亲近的学术气息。那些双色的设计,不仅仅是美观,更是在区分词条的不同层级,比如定义和例句的区分,这对于快速定位信息来说,效率极高。我特意对比了几个我常年感到模糊的成语和俗语,发现它的释义非常到位,不仅解释了字面意思,还穿插了典故的出处和现代的引申用法,这一点设计得非常精妙,让人在学习词义的同时,也了解了其文化背景。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方式,比干巴巴地罗列解释要有效得多。我周末泡图书馆时,对比了好几本不同版本的词典,发现这本在收录“新词”的及时性上,虽然不是最激进的,但绝对是最稳妥的,它选择的都是那些已经度过“流行期”、进入“稳定期”的词汇,确保了其规范性。唯一的槽点可能在于,插图虽然有助于理解一些具象词汇,但某些抽象概念的插图显得有些牵强,像是为了凑数而加的,不过瑕不掩瑕,整体阅读体验还是很流畅的。
评分作为一名文字工作者,我对词典的要求近乎苛刻,因为每一个用词都关乎到最终作品的准确性和感染力。这本《现代汉语词典》双色插图本,初看之下,排版工整,字体选择也比较符合现代审美,没有那种老式词典的压迫感。我关注的重点在于它对“歧义词”的处理方式。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下可以产生完全不同的意义,一本优秀的词典必须清晰地区分这些语境。这本书在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不同的语义条目划分得非常细致,并且在每个子条目后面都用精炼的例句进行了巩固。然而,在处理一些口语化表达或者特定行业“黑话”时,它的收录显得有些保守,这可能是其“正版”身份带来的约束——它必须维护语言的通用性和规范性。我希望它能更勇敢一些,收录一些已经被广泛接受的、但尚未完全“入典”的表达,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现代”二字的价值。总的来说,它是一本可靠的“基石”词典,是书桌上不可或缺的参照物,但如果你想用它来捕捉语言转瞬即逝的时尚脉搏,可能还需要再翻开几本更前沿的工具书作为补充。
评分这本号称“现代汉语词典”的家伙,我拿到手的时候,说实话,期待值是拉满的。毕竟现在市面上词典五花八门,各种“权威解读”、“最新收录”的宣传语看得人眼花缭乱,但真要找一本能让人踏踏实实啃下来的,还真得下一番功夫。我主要关注的是它在一些新出现的网络热词和专业术语上的处理,毕竟语言这东西是活的,总不能抱着几十年前的版本在那儿抠字眼。翻开目录,布局看着还算清晰,印刷质量也对得起这个“正版”的名头,纸张没有那种廉价的漂白剂味儿,这一点很加分,长时间阅读眼睛不容易疲劳。不过,真正使用起来,我发现它对一些跨领域专有名词的解释略显单薄,像是蜻蜓点水,没有深入到语境中去,对于需要精确理解专业含义的人来说,可能还需要借助其他工具书来辅助。这本词典更像是对日常用语和基础词汇的梳理和规范,对于初学者或者日常查阅来说,它的覆盖面是足够的,但若想用它来攻克学术难关,恐怕还需要更专业的工具。总体来说,它在“标准”上做得不错,但在“深度”上留下了提升的空间,这对于一本定位为“现代”的词典来说,是需要思考的地方。
评分我对这类工具书的评价总是带着一种怀旧的情绪,毕竟小时候,一本新词典的到来就意味着知识边界的拓宽。这本双色插图本在保持传统严谨性的同时,确实做出了许多与时俱进的调整。我特别喜欢它对古今异义词的标注系统,非常清晰明了,能有效避免阅读古籍或旧文献时产生的误解。插图的设计,对于那些描述具体物品或动作的词汇,比如某种农具、某种传统服饰,起到了极佳的辅助理解作用,让抽象的文字描述变得立体化起来。我花了些时间去“测试”它在处理多音字和轻声词上的准确性,发现在大多数情况下,它的注音都是符合当前主流普通话规范的。唯一让我略感遗憾的是,可能是篇幅的限制,对于一些非常罕见或已经基本被淘汰的古词,它的解释显得过于简洁,更像是留了一个索引,而非深入的讲解。但这也可以理解,毕竟要平衡“现代”和“全包”的矛盾,总得有所取舍。对于学生群体来说,这本书无疑是极好的学习伙伴,它在培养规范语感方面,功不可没。
评分从一个纯粹的用户体验角度来看,这本词典的设计哲学似乎是“克制的美学”。它没有使用花哨的封面或过分鲜艳的色彩,一切都围绕着提高查阅效率展开。我经常需要在写作过程中快速核对一个词语的词性或搭配,这本词典的结构布局帮了我大忙,词性标注非常醒目,不同类别的例句也用不同的字体或颜色区分,这种细微的设计体现了编纂者的用心。我特别注意到它对固定短语和习惯用语的收录量,这部分往往是很多词典的薄弱环节,但它给出了相当详尽的列表,并且解释了这些短语的整体意义,而非简单地拆解单个词汇的意义相加。如果非要吹毛求疵,我想说的是,在某些技术性较强的领域,比如生物化学或金融术语的解释上,深度仍有欠缺,它的定义更偏向于大众化的、被社会广泛接受的解释,对于专业人士而言,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专业词汇表来佐证。但抛开这些小小的不足,它作为一本家庭常备、可以信赖的现代汉语工具书,其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它提供了一种坚实、可靠的语言基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