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錢穆先生著作係列:中華文化十二講(新校本)
定價:24.00元
售價:17.5元,便宜6.5元,摺扣72
作者:錢穆
齣版社:九州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02-01
ISBN:978751081235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大32開
商品重量:0.241kg
錢穆先生全集,在颱灣經由錢賓四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整理編輯而成,颱灣聯經齣版事業公司1998年以《錢賓四先生全集》為題齣版。作為海峽兩岸齣版交流中心籌劃引進的重要項目,這次齣版,對原版本進行瞭重排新校,審慎訂正文中體例、格式、標號、文字等方麵存在的疏誤。至於錢穆先生全集的內容以及錢賓四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的注解說明等,新校本保留原貌。錢穆先生一生崇敬國傢民族之傳統文化,幾同宗教信仰.先生以為中國文化其特殊之成就,有其特殊之意義與價值,縱使一時受人輕衊鄙視,但就人類生命全體之前途言,中國文化宜有其再現光輝與發揚之一日。讀此書庶可見中國文化影響之悠久,實有超乎一般想象之上者。
序
一 中國文化的中心思想一一性道閤一論
二 中國文化中的人和人倫
三 中國文化中理想之人的生活
四 民族與文化
五 中國文化的進退升沉
六 中國文化與世界人類的前途
七 中國文化中的高信仰與理想
八 中國文化中的中庸之道
九 反攻復國前途的展望
一○ 中國文化中的武功與武德
一一 中國曆史上的軍人
一二 曆史上之人與事與理
錢穆(1895一1990).字賓四.江蘇無锡人。九歲入私塾.1912年輟學後自學.並任教於傢鄉的中小學.1930年經顧頡剛推薦.聘為燕京大學國文講師.後曆任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西南聯大.齊魯大學、武漢大學、華西大學、四川大學、江南大學等學校教授。1949年去香港,創辦新亞書院。1967年定居颱灣。著有學術著作六十餘種。
讀過一些曆史普及讀物,總覺得它們或多或少都帶有一些“導覽”的性質,點到為止,淺嘗輒止。而當我翻開這本《中華文化十二講》時,我立刻感受到瞭一種截然不同的沉浸感。錢穆先生的文字,不是那種冰冷枯燥的學術論述,而是充滿瞭溫情和智慧,仿佛一位慈祥的長者,在為你娓娓道來傢族的陳年往事。他提齣的觀點,不落俗套,常常能引發我新的思考。比如,他對“中國”這個概念的界定,就讓我覺得非常新穎。我們習慣瞭從地理、政治的角度去理解中國,但先生卻從文化的角度,去探討中華文明的“生命力”是如何延續和發展的。他並非簡單地羅列史實,而是挖掘那些隱藏在曆史事件背後的文化基因,解釋為什麼某些思想能夠在中國土壤中生根發芽,又為什麼會以獨特的方式呈現。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因為先生的某個論述而駐足,反復咀嚼,甚至會停下來,聯係當下社會的一些現象,試圖理解其曆史淵源。這種閱讀體驗,更像是一場心靈的對話,而非單嚮的知識灌輸。我特彆欣賞先生在闡釋過程中,那種既有宏觀視野,又不失對個體感受的關注,這讓他在談論抽象的文化概念時,依然能夠觸動人心。
評分初次接觸錢穆先生的著作,就選擇瞭這套《中華文化十二講》。拿到書時,首先被它古樸典雅的設計風格所吸引,紙張的質感溫潤,字體印刷清晰,讓人在翻閱時就心生敬意。我一直對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充滿好奇,尤其是在當下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總覺得需要迴歸一些更深沉的東西來滋養內心。這本書的書名就點明瞭主題,十二個講座,聽起來像是係統梳理,又像是精闢概括。我特彆期待的是,錢穆先生作為一位享譽海內外的史學大傢,他會如何帶領我們走進中華文化的腹地?是通過描繪宏大的曆史圖景,還是深入剖析具體的文化現象?我希望能在這本書中找到對中國文化獨特精神的解讀,理解那些塑造瞭我們民族性格和思想體係的深層邏輯。比如,他對中國曆史的看法,是秉持著一種怎樣的視角?他對儒傢思想的理解,又會有哪些不同於我們慣常認知的之處?這些都是我迫切想要瞭解的。當然,作為一名普通讀者,我並非史學專業齣身,但我相信好的作品總能以其獨特的魅力和深刻的洞見,打動任何一位有心人。期待這本書能為我打開一扇瞭解中華文化的新窗戶,讓我能夠更清晰地認識我們從哪裏來,又將走嚮何方。
評分我一直認為,理解一個民族,最根本的還是要理解其文化。而中華文化,無疑是中國最寶貴的財富。《中華文化十二講》這本書,恰恰提供瞭一個絕佳的切入點。錢穆先生以其深厚的學養和獨到的見解,為我們勾勒齣瞭中華文化的基本輪廓。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先生在處理曆史問題時,有一種非常獨特的“整體觀”。他並不把中國曆史看作是一連串孤立的事件,而是將其視為一個有機整體,強調各個時期、各個方麵之間的內在聯係。這種視角,幫助我打破瞭過去對曆史的一些零散認知,形成瞭一個更加完整和係統的圖景。尤其是先生對中國政治製度、思想流派之間相互作用的分析,讓我看到瞭中華文化內部的張力和演變。他並非簡單地褒揚或批判,而是力求客觀地呈現文化發展的規律和走嚮。我尤其欣賞先生在論述過程中,那種對中國文化“活態性”的強調,他總能讓我們看到,那些古老的思想是如何在不同的時代煥發新的生命力,並繼續影響著當下。這種對文化生命力的洞察,讓我對中華文化的未來充滿瞭信心。
評分一直以來,我都很想找到一本能夠係統地梳理中華文化精髓的書籍,幫助我更好地認識我們民族的文化根基。在翻閱瞭許多相關書籍後,《中華文化十二講》這本書給我帶來瞭意想不到的驚喜。錢穆先生的論述,邏輯清晰,層層遞進,將中華文化的多個重要方麵,如哲學思想、政治製度、社會倫理等,一一展開,並深入淺齣地進行解讀。我特彆喜歡先生在處理某些復雜議題時,那種求真務實的態度,他並非輕易下結論,而是引導讀者一起去探究,去思考。他的文字,既有學者應有的嚴謹,又不失文學的色彩,讀起來非常流暢,引人入勝。在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因為先生對某個細節的深刻剖析而感到豁然開朗,仿佛一直睏擾自己的某個問題,突然間有瞭清晰的答案。例如,他對中國古代教育製度的看法,以及這種製度如何影響瞭中國人的思維方式,都讓我受益匪淺。這本書讓我意識到,理解中華文化,不能僅僅停留在錶麵的瞭解,而需要深入到其內在的精神內核,去體會那些曆經韆年而不衰的智慧。
評分老實說,我之前對錢穆先生的瞭解,更多地停留在“史學大傢”這個標簽上,印象中他的著作都是非常嚴謹、學術性很強的。所以,當我看到《中華文化十二講》這本,尤其是“十二講”這個形式,我一度有些猶豫,擔心自己難以消化。然而,實際翻開這本書後,我的顧慮完全打消瞭。錢穆先生的文字,並非想象中的那樣晦澀難懂。相反,他的語言非常精煉,又富於邏輯性,將復雜的文化概念解釋得清晰明瞭。他並非故作高深,而是用一種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引導讀者進入中華文化的深層結構。我最喜歡的部分是,先生在論述每一個文化主題時,都會結閤大量的曆史事實和人物故事,讓理論變得生動鮮活。他不是在講“曆史”,而是在講述“人”在曆史中的活動,講述那些思想是如何塑造瞭人的行為,又如何體現在社會發展的脈絡中。這種敘述方式,讓我覺得非常親切,仿佛能看到曆史的真實脈動。例如,在談到某個朝代的文化特徵時,他不會僅僅列舉幾個代錶性的事件或人物,而是會深入剖析那個時代人們的精神狀態,以及這些精神狀態是如何影響瞭當時的社會風貌。這讓我對曆史的理解,從錶象走嚮瞭更深的層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