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走進職場幸福
定價:19.80元
售價:14.5元,便宜5.3元,摺扣73
作者:潘紅虹
齣版社:北京郵電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8-09-01
ISBN:9787563518258
字數:
頁碼:172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259kg
《走進職場幸福》是旗幟鮮明地把幸福感研究和職場這一特定領域結閤起來的一本專著。《走進職場幸福》脈絡清晰,結構嚴謹,體係完整,行文流暢,主要從職場幸福的內涵、職場幸福的影響因素、提高職場幸福感的方法和途徑來對職場幸福進行深入闡述。《走進職場幸福》在嚮讀者呈現職場幸福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視角的同時,選取瞭大量的案例,既有質化的訪談案例研究和企業的真實案例,包括各類職場人士的訪談案例研究、企業為提高員工幸福感所采取的舉措的真實案例,也有量化的數據調查研究,分彆從質化和量化兩個不同的角度深化職場幸福感的研究,為讀者提供不同的角度深化職場幸福感的研究,為讀提供不同的視覺,有助於加深對幸福感的理解和認識。
《走進職場幸福》不僅能幫助企事業單位的職場人士增強對自身幸福的認識和理解,為其提供改善自己生活質量、增強幸福體驗的方法和途徑,而且為企事業單位的管理人員采取相應措施提高職員的身心健康的職場幸福感、形成健康積極的工作團隊、提高人力資源管理效率等實際工作提供科學的指導依據。《走進職場幸福》也可作為心理學相關專業的教材或參考用書。
潘紅虹,華南師範大學應用心理學碩士研究生(人纔測評與管理心理學專業)。專注於心理學和人力資源管理的應用與研究,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勝任力模型及人纔測評、主觀幸福感研究等。目前供職於深圳某房地産集團公司人力資源部。曾參與“商業銀行行長勝任力模型研究”、“IT行業技術人員非技能素質測評係統開發”、“大學生就業情況及擇業價值觀的調查”等多項課題研究,主持“廣東省國有商業銀行職員主觀幸福感研究”、“廣州市中學生主觀幸福感的影響因素研究”等研究項目。文章《領導心理學思想探討》發錶於《管理與科學》,碩士畢業文化文“廣東省國有商業銀行職員主觀幸福感研究”獲畢業論文。
章 什麼是職場幸福
工作,幾乎占據我們生命1/3的時間,我們幸福與否,是很大程度上與工作時是否感受到幸福休戚相關。職場是人們重要的活動場所及生活領域,職場幸福是幸福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要解釋什麼是職場幸福,需先瞭解幸福感的定義。
一、幸福感概述
1.幸福感的定義
主觀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以下簡稱SWB)這一概念隨著心理學的發展已經成為心理學的專門術語。Well-being一詞有“幸福”、“健康”、“福利”之意,韋氏英語辭典1997年版對well-being的解釋是:一種良好的或滿意的生存條件;一種健康(health)、幸福(happiness)、興旺(prosperity)的狀態,所以從字麵意義可以翻譯為“主觀幸福”或“主觀健康”,而我國研究者大都使用“主觀幸福感”這一譯法。主觀幸福感的研究大緻從20世紀50年代興起,之後相關的文獻便以驚人的速度增加,從1969年的20餘篇,到2006年已經發展到幾韆篇。主觀幸福感開始進入我國研究者的視野是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後。在我國,關於主觀幸福感的研究還處於起步階段,從發錶的文章來看,主要集中於概念、理論、測量等的文獻綜述,以及成人和老人群體的實證研究,這些研究主要涉及人口統計學變量、生活事件等客觀因素以及神經質、內外傾嚮等廣義的個性心理因素與主觀幸福感關係的考察。
縱觀國內外的研究可以發現,研究者對主觀幸福感的研究主要有兩種趨嚮:一種是從生活質量角度展開,另一種是從心理健康角度展開。這兩種趨嚮的主觀幸福感研究所追求的具體目標是不同的,生活質量意義上的主觀幸福感研究力圖找到一種能夠用以評價特定社會主觀生活質量的指標體係;而心理健康意義上的主觀幸福感研究則力圖找到一種對人們的健康狀況進行評價的標準,但事實上這兩種研究取嚮總的目標是一緻的,那就是,兩者都是為瞭提升和增進人們的福利,使人們的生活質量不斷得到提高。
……
初讀之下,我立刻被作者那極為細膩且富有同理心的敘事筆觸所吸引。他/她似乎擁有能穿透人心底最深處迷茫的洞察力,文字的走嚮不是那種居高臨下的說教,而是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前輩,坐在你身邊,用最真誠的口吻與你探討那些我們在職場中不願提及的睏惑和焦慮。那種感覺非常奇妙,仿佛作者早就預料到瞭我會在哪個階段感到迷茫,會在哪個人際關係上感到挫敗,然後恰到好處地給齣瞭一個既非絕對的答案,卻又足夠指引方嚮的思考角度。我特彆欣賞其中關於“心境韌性”的探討,它沒有停留在空洞的口號上,而是結閤瞭大量貼近現實的案例分析,讓那些看似玄乎的心理學概念,瞬間變得觸手可及,可以被我們立刻應用到日常的工作場景中去。讀完某個章節後,我常常會停下來,不是因為纍瞭,而是需要時間消化那些被瞬間點亮的思維火花,那種醍醐灌頂的感覺,是很多其他同類型書籍無法給予的。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和封麵圖騰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眼球,那種沉靜中帶著一絲活力的藍色調,讓人在翻開之前就對內部的內容充滿瞭美好的期待。我嚮來比較注重書籍的觸感和視覺體驗,這本在紙張的選擇上非常用心,拿在手裏很舒服,油墨印刷的清晰度也無可挑剔,即便是長時間閱讀,眼睛也不會感到疲勞。更彆提它字體排版的考究瞭,疏密得當,行距適中,使得整本書看起來既專業又不失親和力。我本來以為它會是一本枯燥的理論大部頭,但光是這份精心打磨的外觀,就足以讓人願意把它帶迴傢,擺在書架上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綫。我常常在想,作者和齣版團隊對書籍的敬畏之心,就是從這些細節中體現齣來的,他們明白,一本好書不僅僅是知識的載體,更是一種值得珍藏的藝術品。這種對細節的極緻追求,讓人對接下來的閱讀內容更加充滿信心,仿佛已經預感到裏麵蘊含的價值非凡。
評分這本書的結構組織非常巧妙,它不像一本標準的工具書那樣章節分明,而是更像是一部循序漸進的成長編年史。它沒有急著讓你去“搞定”所有問題,而是非常穩健地從“認識你自己”開始,逐步過渡到“認識你的環境”,再到“優化你的行為模式”。這種螺鏇上升的邏輯,極大地降低瞭讀者的認知門檻。我最欣賞的是,它在講解每一個職場生存法則時,都配備瞭不同行業背景的佐證材料,這極大地拓展瞭我的視野,讓我意識到職場規則的普適性與特殊性並存。比如,它在分析“有效溝通的藝術”時,不僅提到瞭如何嚮上匯報,還深入探討瞭在高度跨文化團隊中,如何避免因錶達習慣差異而産生的誤解,這種廣度和深度,實在讓人嘆服。它真正做到瞭,無論你是職場新人還是資深人士,都能從中找到可以立即實踐的支點。
評分從實操層麵來看,這本書的價值遠超齣瞭“勵誌”或“指南”的範疇,它更像是一套係統化的“情緒與預期管理手冊”。我發現,職場中的大部分不愉快並非源於外部的打壓,而是源於內部對事態發展的過度理想化或者不切實際的期望落差。這本書清晰地拆解瞭這些預期是如何形成的,並提供瞭科學的降維工具。例如,在討論項目失敗後的復盤機製時,作者提供瞭一個詳細的“情緒隔離流程圖”,這個流程圖的實用性簡直驚人,它教會你如何在保持職業態度的同時,安全地釋放負麵情緒。我嘗試在最近的一個小失誤中運用瞭其中的方法,結果不僅沒有讓團隊氣氛緊張,反而讓整個復盤會議的效率提升瞭至少三成。這份將深刻洞察與具體方法論完美結閤的功力,使得這本書的閱讀價值具有極強的復利效應,值得反復研讀。
評分閱讀體驗中,我體驗到瞭一種罕見的“自我對話”的促成感。這本書似乎不僅僅是作者在對讀者說話,它更像是一麵鏡子,不斷地反射齣讀者自身在職場中的行為模式和潛意識中的偏見。它不會直接指責你的錯誤,而是通過提齣一係列犀利而直擊核心的問題,引導你主動去審視自己過去的決策。例如,書中對於“什麼是真正的職業成就”的界定,就徹底顛覆瞭我過去對“升職加薪”的單一化理解,它引導我思考:那些被社會光環定義的成功,是否真的能帶來長久的心靈滿足?這種強迫性的內省過程雖然有時會帶來短暫的陣痛,但正是這種不適感,催生瞭真正的認知升級。它成功地將“職場技能”的學習,升華為一種“生命哲學的構建”,這種跨維度的價值提升,是這本書最讓我感到驚喜的地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