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VLSI的統計分析與優化:時序和功耗
定價:42.00元
作者:(美)安歇斯
齣版社:科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7-08-01
ISBN:978703018850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該書介紹瞭集成電路的統計CAD工具的相關知識。主要麵嚮CAD工具開發人員、集成電路工藝技術人員,以及相關學科的學生和研究人員。書中介紹瞭統計時序和功耗分析技術中的*研究成果,並結閤參數化的産量作為設計過程中的主要目標函數。該書強調算法、過程變量的建模方法,以及統計方法。既可作為剛涉足CAD工具開發領域的人員的入門書籍,也可作為該領域工程師的參考手冊。
目錄
Preface
1 Introduction
1.1 Sources of Variations
1.1.1 Process Variations
1.1.2 Environmental Variations
1.1.3 Modeling Variations
1.1.4 Other Sources of Variations
1.2 Components of Variation
1.2.1 Inter-die Variations
1.2.2 Intra-die Variations
1.3 Impact on Performance
2 Statistical Models and Techniques.
2.1 Monte Carlo Techniques
2.1.1 Sampling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s
2.2 Process Variation Modeling
2.2.1 Pelgrom's Model
2.2.2 Principal Components Based Modeling
2.2.3 Quad-Tree Based Modeling
2.2.4 Specialized Modeling Techniques
2.3 Performance Modeling
2.3.1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2.3.2 Non-Normal Performance Modeling
2.3.3 Delay Modeling
2.3.4 Interconnect Delay Models
2.3.5 Reduced-Order Modeling Techniques
3 Statistical Timing Analysis
3.1 Introduction
3.2 Block-Based Timing Analysis
3.2.1 Discretized Delay PDFs
3.2.2 Reconvergent Fanouts
3.2.3 Canonical Delay PDFs
3.2.4 Multiple Input Switching
3.3 Path-Based Timing Analysis
3.4 Parameter-Space Techniques
3.4.1 Parallelepiped Method
3.4.2 Ellipsoid Method
3.4.3 Case-File Based Models for Statistical Timing
3.5 Bayesian Networks
4 Statistical Power Analysis
4.1 Overview
4.2 Leakage Models
4.3 High-Level Statistical Analysis
4.4 Gate-Level Statistical Analysis
4.4.1 Dynamic Power
4.4.2 Leakage Power
4.4.3 Temperature and Power Supply Variations
5 Yield Analysis
5.1 High-Level Yield Estimation
5.1.1 Leakage Analysis
5.1.2 Frequency Binning
5.1.3 Yield Computation
5.2 Gate-Level Yield Estimation
5.2.1 Timing Analysis
5.2.2 Leakage Power Analysis
5.2.3 Yield Estimation
5.3 Supply Voltage Sensitivity
6 Statistical Optimization Techniques
6.1 Optimization of Process Parameters
6.1.1 Timing Constraint
6.1.2 Objective Function
6.1.3 Yield Allocation
6.2 Gate Sizing
6.2.1 Nonlinear Programming
6.2.2 Lagrangian Relaxation
6.2.3 Utility Theory
6.2.4 Robust Optimization
6.2.5 Sensitivity-Based Optimization
6.3 Buffer Insertion
6.3.1 Deterministic Approach
6.3.2 Statistical Approach
6.4 Threshold Voltage Assignment
6.4.1 Sensitivity-Based Optimization
6.4.2 Dynamic Programming
References
Index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厚重的專業書籍,拿到手裏就感覺沉甸甸的,光是書名就夠讓人望而生畏瞭——《VLSI的統計分析與優化:時序和功耗》。雖然我不是這個領域的資深專傢,但作為一名對集成電路設計有濃厚興趣的工程師,我還是決定挑戰一下。這本書的裝幀和排版非常講究,印刷質量也沒得說,每一張圖錶都清晰銳利,這對於理解復雜的數學模型和仿真結果至關重要。我翻閱瞭前幾章,內容直奔主題,絲毫沒有那種為瞭湊字數而鋪陳的冗餘信息,開篇就深入探討瞭半導體製造中的隨機性如何影響最終芯片的性能。作者似乎非常擅長將高度抽象的統計學概念,用一種近乎工程實踐的方式來闡釋,這讓原本枯燥的公式推導變得有瞭實際落地的可能性。特彆是關於濛特卡洛模擬在時序收斂分析中的應用部分,我感覺作者提供瞭一套非常係統且可操作的流程指南,而不是停留在理論層麵空泛地討論。對於我們這些需要處理實際設計中各種不確定性問題的工程師來說,這本書無疑提供瞭一個強有力的理論武器庫和方法論框架。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描述各種優化算法時,總是會穿插當前業界最前沿的技術趨勢,讓人感覺這不是一本“閉門造車”的理論著作,而是緊跟行業脈搏的實用參考書。
評分從整體的結構和內容深度來看,《VLSI的統計分析與優化:時序和功耗》明顯不是為入門者準備的,它更像是為那些已經掌握瞭基礎知識,渴望突破瓶頸、邁嚮精通的設計師們準備的“內功心法”。我特彆關注瞭其中關於“變異性感知設計(VSD)”與機器學習融閤的章節,這部分內容非常具有前瞻性,展示瞭如何利用大數據和先進的優化算法來剋服納米尺度下越來越嚴峻的製造不確定性。作者對這些新興領域的介紹,不是浮光掠影的概述,而是給齣瞭紮實的數學模型和潛在的應用場景,讓人對未來十年的芯片設計挑戰有瞭更清晰的預判。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是一種持續的“認知挑戰”,它不斷地推動你跳齣固有的思維定勢,去用更具統計學嚴謹性的眼光審視每一個設計選擇。對於任何一個緻力於在先進工藝節點上實現高性能、低功耗芯片的設計團隊而言,這本書絕對是值得長期供奉在案頭、時常翻閱的權威參考資料。
評分說實話,一開始我對這種級彆的專業書籍抱持著謹慎的態度,畢竟市麵上很多聲稱深入的書籍,讀完後發現不過是把教科書的內容換瞭種說法重新包裝。然而,這本書《VLSI的統計分析與優化:時序和功耗》給我的感覺完全不同。它更像是一份由資深設計團隊整理齣來的“實戰手冊”,隻不過它的語言是建立在堅實的數學基礎之上的。我特彆留意瞭關於功耗優化策略那一部分,作者沒有僅僅羅列現有的低功耗技術,而是深入剖析瞭每種技術背後的統計學原理和其對整個芯片時序預算的連鎖反應。這種深入骨髓的分析能力令人印象深刻。比如,在討論動態電壓和頻率調節(DVFS)時,書中展示的統計模型考慮到瞭環境溫度波動、工藝角變化以及工作負載的隨機性,這遠比教科書上那種簡化的綫性模型要貼近真實世界。讀起來雖然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甚至時不時要查閱一下高等數學的知識點,但每一次“頓悟”的感覺都非常值得。它不僅告訴你“該做什麼”,更重要的是解釋瞭“為什麼這樣做是最優的”,這種底層邏輯的闡述纔是真正體現作者功力的所在。
評分這本書的文字風格是極其剋製和精確的,沒有一絲多餘的抒情或誇張,每一個句子都像是在傳遞關鍵信息。對於習慣瞭快速閱讀的現代讀者來說,這可能需要一定的適應期。我必須承認,初次接觸時,大量的數學符號和復雜的係統級架構圖讓我感到有些壓力,但這正是其價值所在——它麵嚮的是那些願意投入時間和精力去理解VLSI係統底層復雜性的專業人士。我發現,作者在構建論證體係時,邏輯鏈條銜接得天衣無縫,從宏觀的係統級功耗預算分配,到微觀的晶體管級噪聲影響,層層遞進,邏輯清晰。尤其欣賞的是,書中對不同優化目標之間的權衡(trade-off)進行瞭深入的剖析,比如在某個特定設計約束下,提高時序裕度會以多大的功耗代價來體現。這種對多目標優化難題的解構和量化,是目前市麵上其他書籍很少能觸及的深度。它教會的不是簡單的“如何做”,而是“如何像一個頂尖的係統架構師那樣去思考設計決策”。
評分作為一名負責後端設計的工程師,我最關心的往往是那些能直接影響流片良率和最終産品性能的細節。這本書在處理時序相關的統計變異性時,展現齣的深度和廣度著實讓我震撼。它不是簡單地介紹如何使用EDA工具來跑corner case仿真,而是教你如何構建能夠有效預測這些corner case的統計模型。我過去常遇到的一個難題是如何在保證設計裕度的同時,避免過度設計導緻性能和功耗的浪費,這本書似乎給齣瞭量化的解決思路。書中關於先進工藝節點下,隨機缺陷和噪聲模型在時序上的疊加效應的討論,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範例。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不確定性量化”的章節,它采用瞭一種非常嚴謹的概率論框架,將原本模糊不清的“設計風險”具象化為可以計算的數值。這種嚴謹性,對於需要嚮管理層匯報設計風險和進度的場閤,簡直是太有說服力瞭。閱讀過程中,我不得不頻繁地停下來,對照我們團隊目前使用的SDA(Static Design Analysis)流程,思考如何將書中的先進方法融入我們的日常工作中去,這讓我感到自己不僅僅是在閱讀,更是在進行一次深層次的專業升級。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