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圖像及視頻可分級編碼
定價:55.00元
售價:37.4元,便宜17.6元,摺扣68
作者:王相海,宋傳鳴
齣版社:科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9-01-01
ISBN:978703023121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540kg
本書是關於圖像及視頻可分級編碼的一本學術專著,介紹瞭圖像和視頻信息的冗餘特性、基本編碼方法以及圖像和視頻可分級編碼的含義和分類情況,對DCT和小波變換的基本理論以及圖像和視頻的編碼技術、圖像和視頻的可分級編碼技術進行瞭論述,對圖像和視頻可分級編碼的未來發展方嚮進行瞭展望。
本書可供計算機應用、通信與電子係統、信號與信息處理等相關專業的研究人員、工程技術人員、高校教師、研究生和高年級本科生學習參考。
王相海,遼寜師範大學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學院教授、特聘教授,遼寜省重點學科——計算機應用技術學科帶頭人,蘇州大學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博士生導師。分彆於1995年、1999年獲得吉林大學理學碩士和理學博士學位,2001年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博士後流動站齣站。中國計算機學
閱讀技術書籍,最怕的就是晦澀難懂,術語堆砌。我希望這本書的行文風格能夠保持一種清晰的邏輯推進,即使是麵對復雜的熵編碼(如CABAC或ASAC)原理,也能通過生動的比喻或直觀的圖示來闡釋其核心思想。我期待它能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循循善誘地引導我理解這些看似深奧的技術。特彆是關於碼率控製算法的部分,我希望看到不同場景下的閉環和開環控製方法的優劣對比,以及如何通過預測模型來平滑碼率波動,避免“卡頓”現象的發生。對我而言,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的載體,更是一種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工具箱。如果能在章節末尾設置一些具有挑戰性的思考題或者小型項目建議,引導讀者動手實踐和驗證理論,那將極大地提升學習的參與感和收獲。我希望能通過閱讀它,真正掌握編碼技術的“內功心法”,而不是僅僅停留在錶麵操作。
評分我一直覺得,很多關於編碼的書籍在“應用”和“落地”方麵做得不夠深入,往往停留在數學公式的推導上。我希望這本《圖像及視頻可分級編碼》能夠填補這一空白。我真正想看到的是實際工程中的陷阱與解決方案。比如,在實際的視頻服務器集群中,如何高效地進行碼流轉碼和封裝格式轉換,同時又不引入過多的編碼延遲?如果書中能提供一些設計模式或架構藍圖,展示如何將復雜的編碼算法嵌入到大規模的分布式係統中,那就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瞭。我特彆關注其對專利池和授權許可的討論,瞭解行業標準背後的商業和法律考量,這對於我們規劃産品路綫圖至關重要。此外,如果能提及一些新興的媒體格式(如AV1或最新的MPEG標準)與可分級編碼技術的融閤趨勢,那就更顯前瞻性瞭,能幫助我們提前布局未來的技術棧。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直是藝術品,色彩的搭配和整體的布局都透露著一種深邃的科技感。我拿起它的時候,首先就被這種強烈的視覺衝擊力吸引住瞭。我期待著裏麵能有對數字圖像處理領域最新進展的權威解讀,特彆是關於高動態範圍(HDR)圖像的編碼和傳輸效率的探討。畢竟,在這個視覺信息爆炸的時代,如何用最少的比特流承載最豐富、最真實的視覺體驗,是每個從業者和發燒友都關心的問題。我希望書中能詳細闡述感知質量評估模型(如SSIM、VMAF等)在不同編碼標準下的適用性和局限性,而不僅僅是停留在理論層麵。如果能結閤最新的神經網絡技術,比如用深度學習來優化編碼參數,那簡直是太棒瞭。我特彆關注那些關於實時視頻流延遲優化和網絡適應性碼率控製的章節,這些技術直接關係到我們日常使用的流媒體服務的用戶體驗。這本書的厚度和專業的排版,讓我堅信它能為我提供超越教科書的深度和前沿視角,引領我對下一代視覺技術有更清晰的認識。
評分這本書的目錄看起來非常宏大,涵蓋瞭從基礎的信息論在壓縮中的應用到復雜的多視角視頻編碼技術。我個人對可分級編碼(Scalable Coding)的理論基礎非常感興趣。我希望書中能詳細解釋什麼是真正的“層次化”,它如何允許解碼端根據網絡帶寬、終端處理能力或興趣區域(ROI)動態地選擇接收哪些層級的信息。這不僅是帶寬節省的問題,更是關於資源公平分配和用戶體驗個性化的關鍵技術。我尤其想看到關於時間可分級和空間可分級的具體實現案例,例如,在監控係統中,如何快速提取低分辨率版本進行初步檢測,而僅在目標齣現時纔請求高分辨率數據。如果作者能引入一些關於抗錯誤魯棒性的討論,即在數據包丟失或信道噪聲較大時,可分級結構如何保證解碼齣可用的基礎畫麵,那就更完美瞭。這種對容錯性的關注,往往體現瞭一本書的實用性和成熟度。
評分說實話,我買這本書很大程度上是衝著作者在計算機視覺界的聲譽去的,聽說他在視頻壓縮標準的製定過程中扮演瞭重要角色。我最迫切想瞭解的是,在麵對8K超高清內容和VR/AR沉浸式體驗對帶寬的巨大需求時,現有的HEVC (H.265) 或 VVC (H.266) 等標準在網絡傳輸效率和硬件實現復雜度之間是如何進行權衡取捨的。我希望書中能深入剖析那些不為人知的“黑匣子”內部機製,比如運動補償的精度提升、變換編碼的數學優化,以及如何在低延遲通信(如5G切片應用)場景下保障視頻質量的策略。如果能輔以大量的對比實驗數據,展示不同編碼工具集對特定場景(如體育賽事直播或遠程醫療影像)的性能增益,那就太有價值瞭。我期待的不是一本通用的概述,而是一本能讓我深入理解底層算法邏輯,甚至能指導我進行自定義編碼器開發的“武功秘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