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Proteus电子电路设计及仿真(第2版)(含CD光盘1张)
定价:59.00元
作者:许维蓥, 郑荣焕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2-01
ISBN:978712122134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本书在版的基础上,结合读者的意见、作者的教学经验进行修订改版。
(2)本书贴合工程实际,实例丰富,作者有期长应用经验,对应用PROTEUS有切身体会。
(3)实例配有操作视频,有详细讲解,同类书中较少配有视频讲解。
内容提要
Proteus VSM是一款强大的电子仿真软件系统,其集成原理图设计、程序编写联调、PCB布板等众多功能于一身,深受电子爱好者及工程技术人员欢迎。
本书在修正和完善版的基础上,以*版本的Proteus 8.0中文版为蓝本,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介绍了Proteus 8.0中各部分知识及其在电子设计中的应用,包括Proteus 8.0基础知识、基本操作、基础设置、模拟电子应用、数字电子应用、单片机应用及PCB布板应用。全书通过基础知识和实例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讲解Proteus的强大功能,且在其中穿插了模电、数电及单片机的知识,配书光盘中有本书实例的详细视频讲解。
目录
章 Proteus概述
1.1 Proteus简介和历史
1.1.1 简介
1.1.2 历史
1.2 Proteus的应用领域
1.3 Proteus VSM组件
1.4 Proteus设计流程
1.4.1 自顶向下设计
1.4.2 自下而上设计
1.5 Proteus的安装方法
1.6 Proteus的启动和退出
1.7 Proteus的主页
1.7.1 菜单栏和工具栏
1.7.2 选项卡
1.7.3 准备开始框
1.7.4 开始框
1.8 Proteus工程的新建
1.9 Proteus的系统设置
1.9.1 全局设置
1.9.2 仿真设置
1.9.3 PCB设计设置
1.9.4 崩溃报告设置
第2章 Proteus ISIS基本操作
2.1 Proteus ISIS工作界面
2.1.1 编辑窗口
2.1.2 预览窗口
2.1.3 对象选择器
2.1.4 菜单栏与主工具栏
2.1.5 状态栏
2.1.6 工具箱
2.1.7 方向工具栏与仿真按钮
2.2 模板设置
2.2.1 模板风格设置
2.2.2 图表设置
2.2.3 图形设置
2.2.4 文本设置
2.2.5 图形文本设置
2.2.6 交点设置
2.3 系统参数设置
2.3.1 属性定义设置
2.3.2 图纸大小设置
2.3.3 文本编辑选项设置
2.3.4 快捷键设置
2.3.5 动画选项设置
2.3.6 仿真选项设置
2.4 Proteus的元器件清单
2.4.1 HTML View(查看HTML)
2.4.2 Property Editor(属性编辑器)
2.4.3 BOM Template(BOM模板)
2.4.4 BOM Categories(BOM类别)
2.4.5 BOM Fields(BOM字段)
2.4.6 Generate BOM(生成BOM)
实例2-1 原理图绘制实例
第3章 Proteus ISIS电路图绘制
3.1 绘图模式及命令
3.1.1 Component(元器件)模式
3.1.2 Junction dot(节点)模式
3.1.3 Wire label(连线标号)模式
3.1.4 Text scripts(文字脚本)模式
3.1.5 Buses(总线)模式
3.1.6 Subcircuit(子电路)模式
3.1.7 Terminals(终端)模式
3.1.8 Device Pins(器件引脚)模式
3.1.9 2D图形工具
3.2 导线的操作
3.2.1 两对象连线
3.2.2 连接点
3.2.3 重复布线
3.2.4 拖动连线
3.2.5 移走节点
3.3 对象的操作
3.4 绘制电路图进阶
3.4.1 替换元器件
3.4.2 隐藏引脚
3.4.3 设置头框
3.4.4 设置连线外观
3.5 典型实例
实例3-1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绘制
实例3-2 JK触发器组成的三位二进制同步计数器的绘制与测试
实例3-3 KEYPAD的绘制及仿真
实例3-4 单片机控串行输入并行输出移位寄存器的绘制
第4章 Proteus ISIS分析及仿真工具
4.1 虚拟仪器
4.2 探针
4.3 图表
4.4 激励源
4.4.1 直流信号发生器DC设置
4.4.2 幅度、频率、相位可控的正弦波发生器SINE设置
4.4.3 模拟脉冲发生器PULSE设置
4.4.4 指数脉冲发生器EXP设置
4.4.5 单频率调频波信号发生器SFFM设置
4.4.6 PWLIN分段线性脉冲信号发生器设置
4.4.7 FILE信号发生器设置
4.4.8 音频信号发生器AUDIO设置
4.4.9 单周期数字脉冲发生器DPULSE设置
4.4.10 数字单边沿信号发生器DEDGE设置
4.4.11 数字单稳态逻辑电平发生器DSTATE设置
4.4.12 数字时钟信号发生器DCLOCK设置
4.4.13 数字模式信号发生器DPATTERN设置
4.5 典型实例
实例4-1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分析
实例4-2 ADC0832电路时序分析
实例4-3 共发射极应用低通滤波电路分析
第5章 模拟电路设计及仿真
5.1 运算放大器基本应用电路
5.1.1 反相放大电路
5.1.2 同相放大电路
5.1.3 差动放大电路
5.1.4 加法运算电路
5.1.5 减法运算电路
5.1.6 微分运算电路
5.1.7 积分运算电路
实例5-1 PID控制电路分析
5.2 测量放大电路与隔离放大电路
5.2.1 测量放大电路
实例5-2 测量放大器测温电路分析
5.2.2 隔离放大电路
实例5-3 模拟信号隔离放大电路分析
5.3 信号转换电路
5.3.1 电压比较电路
5.3.2 电压/频率转换电路
5.3.3 频率/电压转换电路
5.3.4 电压/电流转换电路
5.3.5 电流/电压转换电路
5.4 移相电路与相敏检波电路
5.4.1 移相电路
5.4.2 相敏检波电路
实例5-4 相敏检波器鉴相特性分析
5.5 信号细分电路
实例5-5 电阻链二倍频细分电路分析
5.6 有源滤波电路
5.6.1 低通滤波电路
5.6.2 高通滤波电路
5.6.3 带通滤波电路
5.6.4 带阻滤波电路
5.7 信号调制/解调电路
5.7.1 调幅电路
5.7.2 调频电路
5.7.3 调相电路
5.8 函数发生电路
5.8.1 正弦波信号发生电路
实例5-6 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分析
5.8.2 矩形波信号发生电路
5.8.3 占空比可调的矩形波发生电路
5.8.4 三角波信号发生电路
5.8.5 锯齿波信号发生电路
实例5-7 集成函数发生器ICL8038电路分析
第6章 数字电路设计及仿真
6.1 基本应用电路
6.1.1 双稳态触发器
6.1.2 寄存器/移位寄存器
实例6-1 74LS194 8位双向移位寄存器分析
6.1.3 编码电路
6.1.4 译码电路
实例6-2 CD4511译码显示电路分析
6.1.5 算术逻辑电路
6.1.6 多路选择器
6.1.7 数据分配器
6.1.8 加/减计数器
6.2 脉冲电路
6.2.1 555定时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
实例6-3 占空比与频率均可调的多谐振荡器分析
6.2.2 矩形脉冲的整形
6.3 电容测量仪
6.3.1 电容测量仪设计原理
6.3.2 电容测量仪电路设计
6.4 多路电子抢答器
6.4.1 简单8路电子抢答器
6.4.2 8路带数字显示电子抢答器
第7章 单片机仿真
7.1 Proteus与单片机仿真
7.1.1 创建源代码文件
7.1.2 编辑源代码程序
7.1.3 生成目标代码
7.1.4 使用第三方IDE
7.1.5 单步调试
7.1.6 断点调试
7.1.7 Multi-CPU调试
7.1.8 弹出式窗口
7.2 WinAVR编译器
7.2.1 WinAVR编译器简介
7.2.2 安装WinAVR编译器
7.2.3 WinAVR的使用
7.3 ATmega16单片机概述
7.3.1 AVR系列单片机特点
7.3.2 ATmega16总体结构
7.4 I/O端口及其第二功能
7.4.1 端口A的第二功能
7.4.2 端口B的第二功能
7.4.3 端口C的第二功能
7.4.4 端口D的第二功能
实例7-1 使用Proteus仿真键盘控LED
7.5 中断处理
7.5.1 ATmega16中断源
7.5.2 与中断相关的I/O寄存器
7.5.3 中断处理
实例7-2 使用Proteus仿真中断唤醒的键盘
7.6 ADC模拟输入接口
7.6.1 ADC特点
7.6.2 ADC的工作方式
7.6.3 ADC预分频器
7.6.4 ADC的噪声抑制
7.6.5 与ADC相关的I/O寄存器
7.6.6 ADC噪声消除技术
实例7-3 使用Proteus仿真简易电量计
7.7 通用串行接口UART
7.7.1 数据传送
7.7.2 数据接收
7.7.3 与UART相关的寄存器
实例7-4 使用Proteus仿真以查询方式与虚拟终端及单片机之间互相通信
实例7-5 使用Proteus仿真利用标准I/O流与虚拟终端通信调试
7.8 定时器/计数器
7.8.1 T/C0
7.8.2 T/C1
7.8.3 T/C2
7.8.4 定时器/计数器的预分频器
实例7-6 使用Proteus仿真T/C0定时闪烁LED灯
实例7-7 使用Proteus仿真T/C2产生信号T/C1进行捕获
实例7-8 使用Proteus仿真T/C1产生PWM信号控电机
实例7-9 使用Proteus仿真看门狗定时器
7.9 同步串行接口SPI
7.9.1 SPI特性
7.9.2 SPI工作模式
7.9.3 SPI数据模式
7.9.4 与SPI相关的寄存器
实例7-10 使用Proteus仿真端口扩展
7.10 两线串行接口TWI
7.10.1 TWI特性
7.10.2 TWI的总线仲裁
7.10.3 TWI的使用
7.10.4 与TWI相关的寄存器
实例7-11 使用Proteus仿真双芯片TWI通信
7.11 综合仿真
实例7-12 使用Proteus仿真DS18B20测温计
实例7-13 使用Proteus仿真电子万年历
实例7-14 使用Proteus仿真DS1302实时时钟
第8章 PCB布板
8.1 PCB概述
8.2 Proteus ARES的工作界面
8.2.1 编辑窗口
8.2.2 预览窗口
8.2.3 对象选择器
8.2.4 菜单栏与主工具栏
8.2.5 状态栏
8.2.6 工具箱
8.3 ARES系统设置
8.3.1 默认规则设置
8.3.2 网格设置
8.3.3 使用板层设置
8.3.4 板层对设置
8.3.5 文本风格设置
8.3.6 板的属性设置
8.3.7 从模板中调取技术数据
8.3.8 把当前版图保存为技术数据
8.3.9 显示选项设置
8.3.10 环境设置
8.3.11 选择过滤器设置
8.3.12 快捷键设置
8.3.13 颜色设置
8.3.14 区域操作设置
8.3.15 恢复默认设置
实例8-1 PCB布板流程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许维蓥,华南理工大学,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后。曾经在多家出版社出版过多部著作。
文摘
序言
关于随书附带的资源,也就是那张CD光盘,它的价值可能比我预想的要高出不少。在电子设计领域,软件配置和案例文件往往是学习效率的瓶颈所在。如果仅仅依靠文字描述去手动配置一个复杂的仿真环境,很容易因为软件版本差异或者细微的参数设置错误而导致仿真失败,进而极大地挫伤学习积极性。而这本书直接提供了配套的仿真文件和必要的库文件包,这无疑为读者铺平了一条畅通无阻的学习道路。这意味着,读者可以直接加载作者搭建好的标准工作环境,去对照、去修改、去运行那些书本上展示的案例,从而可以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在“理解”而非“配置”上。对于时间宝贵的工程技术人员或者学生来说,这种现成的、经过验证的资源包,是衡量一本技术书籍是否真正“好用”的重要标准,我个人认为这是对读者学习体验的巨大提升。
评分从我翻阅的几个核心章节来看,这本书的案例选择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前瞻性。它没有罗列那些早已被淘汰的、过于基础的电子元件仿真案例,而是聚焦于现代电子设计中常用的模块,比如一些基础的微控制器外设接口仿真、传感器数据的采集模拟,甚至涉及到了基础的电源管理电路的瞬态响应分析。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很多老旧的仿真书籍虽然讲解详尽,但所用的模型和技术已经脱离了当前主流的EDA环境。而这本“第2版”显然是紧跟了行业的发展,确保了读者在学习过程中使用的仿真技巧和模型库是当前主流且有效的。例如,它对Proteus软件中特定版本的模型库调用和兼容性问题的处理建议,就显示出作者对实际工程问题的关注度。对于我这种需要将仿真结果快速转化为实际原型设计的人来说,这种与时俱进的内容安排,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转化效率和实用价值。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逻辑组织得像是攀登一座精心规划的山峰。它并没有一开始就抛出那些最复杂的实时数字系统仿真,而是采取了模块化、循序渐进的教学路径。一开始从最基本的电阻电容电路的瞬态分析入手,稳固了仿真环境的基本操作和理解;随后逐步引入运算放大器、滤波器等模拟电路的精细分析;最后才过渡到需要多器件协同工作的复杂系统。这种由浅入深的布局,极大地降低了新手入门的心理门槛。我观察到,即便是章节之间的跳转,过渡也处理得非常平滑,前一个章节的知识点总是能自然地作为下一个章节更高级概念的铺垫。这种严谨的结构设计,使得读者可以非常自信地按照章节顺序进行学习,而不用担心在某个知识点上出现“断层”或“跳跃”,这对于自学者来说,简直是莫大的福音。
评分我不得不说,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处理得相当巧妙,它既没有陷入那种晦涩难懂的学术术语堆砌,也没有为了追求“通俗易懂”而牺牲掉技术细节的严谨性。作者在讲解每一个仿真模块的设置和原理时,仿佛是在与一个有一定基础但需要指导的工程师进行对话,语气是引导性的、充满实践经验的。比如在描述如何设置一个复杂的时序逻辑电路的输入激励时,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设置A=1,B=0”,而是会穿插解释为什么在这个特定的仿真环境下,这种激励方式能最有效地暴露潜在的设计缺陷,这种深度的剖析让我受益匪浅。更难得的是,它在理论介绍和实际操作步骤之间找到了一个非常优雅的平衡点,不会让你在理论中迷失方向,也不会让你在操作中仅仅停留在机械的“点击-输入”层面。这种教科书式的平衡感,使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怎么做”的指南,更是一本“为什么这么做”的解释手册,对于希望深入理解仿真工具背后原理的读者来说,是极大的加分项。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相当扎实、专业的。厚度适中,纸张的质感也很好,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让人感觉这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本可以长期参考的工具书。我特别留意了封面设计,那种略带科技感的蓝色调和清晰的字体搭配,很容易在书架上吸引到正在寻找电子设计资料的人。内页的印刷质量毋庸置疑,图表的线条清晰锐利,电路图的分层和标注做得非常到位,即便是初次接触复杂电路的人,也能大致分辨出信号流向和关键元件的作用。装订方面,我翻阅了几个关键章节,书脊的弯折度很自然,感觉这本书即便是经常需要摊开平放查阅,也不会轻易散架。当然,作为一本技术书籍,内容质量才是核心,但好的物理载体无疑能大大提升学习和使用的体验,让人更愿意亲近它,而不是仅仅把它束之高阁。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一个好的学习工具,它的物理形态也应当传递出严谨和可靠的信息,这本《Proteus电子电路设计及仿真(第2版)》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体现了出版方对专业读者的尊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