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电子线路 第二版 数字分册
定价:18.00元
售价:12.2元,便宜5.8元,折扣67
作者:姜有根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3-01
ISBN:9787111325277
字数:222000
页码:137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222kg
本书内容分为五章,其中章介绍了逻辑代数的基础理论,第二章介绍了数字集成电路的系列产品及基本门电路,第三章介绍了组合逻辑电路,第四章介绍了时序逻辑电路,第五章介绍了脉冲电路,并在各章之后设有实验和制作环节。与版比较,本版降低了理论难度,根据目前中职学生的生源特点和就业岗位需求,增加了实际操作环节,以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本书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数字技术教材,也可供电子技术爱好者自学使用。
我花了相当长的时间去阅读《电磁场与电磁波》,坦白讲,这门学科的抽象程度,足以让任何一个理科生感到头皮发麻。这本书的作者显然深知这一点,所以他采用了大量类比和几何可视化的方法来辅助教学。比如,在解释矢量场的旋度与散度时,他没有仅仅停留在偏微分方程的层面,而是通过水流的扩散和旋转来形象地描绘物理意义,这对于建立空间想象力至关重要。但是,即便有这些辅助,依然有那么几个章节,比如坡印廷矢量和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完整形式推导,我感觉就像是置身于一个纯粹的数学迷宫中,需要极强的专注力才能不迷失方向。它要求读者不仅要“会算”,更要“能想”,思考电磁场是如何在空间中传递能量和信息的。这本书的习题设计也十分精妙,从基础的场强计算到复杂的波导模式分析,层层递进,确保读者每学完一个知识点,都能通过实战来巩固。这是一部需要投入巨大精力的“硬核”著作,但一旦攻克,对整个物理世界的理解都会发生质的飞跃。
评分不得不说,《电路分析》这本教材的编排结构,简直是为自学者量身定做的,它的语言风格极其亲切,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教授在耐心地为你解惑。它不像有些教科书那样,上来就是一堆抽象的公式和定义,而是通过大量的、贴近生活的例子来引入概念。比如,讲解基尔霍夫定律时,它会用复杂的交通路口来类比电流的汇集与分流,让人瞬间就能抓住问题的核心。我尤其欣赏它在例题解析上的处理方式。通常,一个复杂的电路题,它会提供好几种不同的解题思路,并详细分析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这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解题视野。那种“一题多解”的教学策略,让我在面对变化多端的实际问题时,不再死板地套用某一个公式,而是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变。唯一的遗憾是,对于一些更前沿的非线性电路分析部分,篇幅相对较少,感觉意犹未尽,仿佛只是搭了个舞台,但大戏才刚刚开始,主角就已经谢幕了。总的来说,这是一本极具人文关怀的理工科教材。
评分如果说有些技术书籍是冰冷的代码和公式的堆砌,那么《信号与系统》这本书则散发着一种优雅的数学美感。作者似乎将傅里叶变换和拉普拉斯变换这两种强大的工具,视为解读自然界和工程实践的“万能钥匙”。这本书的论述过程充满了严谨的数学美感,从时间域的卷积积分,到频域的乘法运算,每一步的转换都揭示了系统分析中隐藏的简洁性。它教会我的不仅仅是如何计算系统的频率响应,更是如何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看待变化——将复杂的瞬时过程分解为无数简单的正弦波成分。在学习Z变换的部分,我感觉自己仿佛拥有了一双“透视眼”,能够洞察离散系统内部的反馈机制。虽然对于初学者而言,理解诸如狄拉克梳函数和各种变换的收敛域确实是一个挑战,需要反复咀嚼和消化,但一旦领悟,便会发现它在通信、控制等多个领域都有着无可替代的核心地位。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的思维框架,而非仅仅是一些解题技巧。
评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的实用性和及时性。它没有将计算机系统置于一个高不可攀的“黑箱”地位,而是将我们带到了最底层的逻辑世界,让我们亲手去触碰和操作寄存器、内存单元和I/O端口。这本书的章节组织非常清晰,先从最基本的二进制运算和逻辑门讲起,然后逐步深入到CPU的内部结构、指令集架构,最后落脚到如何通过编程与外部设备进行有效通信。我特别喜欢它对汇编语言的讲解部分,作者的注释非常详尽,每一个操作码的含义和影响都解释得一清二楚,这使得原本令人望而生畏的汇编代码变得可以理解、可以驾驭。唯一让我感到略有不足的是,随着现代处理器架构(如乱序执行、超线程)的日益复杂,书中对于这些高级特性涉及得相对较少,更侧重于经典的8086/8088时代的概念。尽管如此,它提供的扎实基础,依然是理解任何现代计算机系统运行机制的基石,是构建“数字思维”的绝佳起点。
评分这本《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读起来,简直像是在攀登一座设计精巧但略显陡峭的山峰。初接触时,那些关于半导体器件的特性曲线和工作原理,确实让人感到有些吃力,尤其是当涉及到复杂的放大电路配置和反馈机制时。不过,作者的叙述方式,尽管在某些章节显得有些过于严谨,但其逻辑的严密性是毋庸置疑的。他并没有急于展示那些炫酷的应用实例,而是花了大量的篇幅去夯实理论基础,这对于真正想深入理解“为什么”的读者来说,是极大的福音。我记得有一次,在分析一个多级放大器的频率响应时,我对着书上的图表反复琢磨了好久,突然间,那些原本混杂在一起的电容和电阻的影响似乎就清晰地排列在了脑海里。这本书的难点也恰恰在于此,它要求读者必须沉下心来,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啃那些数学推导,而不是指望一扫而过就能掌握。对于那些急于上手做项目的新手来说,这本书可能会显得有些“枯燥”,但如果你渴望建立起坚不可摧的电子学底层认知,那么它提供的深度和广度绝对是业界标杆级别的。它更像是一本武功秘籍,教你的不是招式,而是内功心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