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章發動機與冷卻液(1)
1.1發動機(1)
1.2發動機的冷卻(1)
1.3水冷式發動機冷卻係統(2)
1.4發動機冷卻液(10)
1.5發動機冷卻液的發展(10)
1.6歐美冷卻液技術發展(13)
1.7亞洲冷卻液技術發展(16)
1.8冷卻液醉新發展(19)
*2章發動機冷卻液中的水與防凍劑(21)
2.1水(21)
2.2乙二醇(26)
2.3MPG丙二醇(35)
2.4丙三醇(43)
2.5二甲基亞碸(46)
2.6二乙二醇(48)
2.7二丙二醇(49)
第3章緩衝劑與發動機冷卻液的pH值與儲備堿度(51)
3.1緩衝劑(51)
3.2發動機冷卻係統金屬的布拜圖(53)
3.3導緻發動機冷卻液pH降低的因素(55)
3.4儲備堿度RA(57)
3.5閤適的pH值與RA範圍(58)
3.6OEM和1些guo傢標準對於儲備堿度RA的要求(58)
第4章發動機冷卻液的腐蝕抑製劑(59)
4.1常見腐蝕抑製劑類型(59)
4.2發動機冷卻液中的重要緩蝕劑及作用(62)
第5章發動機冷卻液的其他添加劑(68)
5.1阻垢分散劑(68)
5.2抗泡劑(68)
5.3染色劑(69)
5.4苦味劑(69)
5.5抑泡劑(69)
5.6矽酸鹽穩定劑(69)
5.7傳熱添加劑(76)
5.8SHA菌劑和yi菌劑(76)
5.9氣味抑製劑(76)
第6章歐Ⅲ及以qiax排放發動機的*AP-Free冷卻液(77)
6.1歐洲與美guo發動機排放*規(77)
6.2發動機冷卻液的性能要求(79)
6.3發動機冷卻液實驗室評定項目及要求(80)
6.4低矽型無機鹽發動機冷卻液kai發舉例(86)
6.5腐蝕機理分析(88)
6.6冷卻液行車試驗(91)
第7章歐Ⅲ和歐Ⅳ排放發動機的OAT有機酸型冷卻液(95)
7.1歐Ⅲ和歐Ⅳ排放*規(95)
7.2有機羧酸(96)
7.3有機羧酸在發動機冷卻液中應用kai發(98)
7.4有機酸技術OAT在發動機冷卻液中的使用(106)
7.5OAT用於重負荷發動機冷卻液:減少亞硝酸鹽的使用(108)
7.6有機酸鹽型冷卻液金屬腐蝕試驗中金屬試片的變色問題(110)
7.7OAT冷卻液技術變化趨勢(114)
第8章歐Ⅴ及歐Ⅵ排放發動機的SOAT和LP-OAT型冷卻液(116)
8.1歐Ⅴ及歐Ⅵ發動機排放標準(116)
8.2滿足歐Ⅴ和歐Ⅵ排放發動機的技術路綫(116)
8.3發動機的技術進步與冷卻液的發展(123)
8.4S-OAT冷卻液技術(127)
8.5LP-OAT冷卻液(131)
第9章美guo標準的重負荷發動機冷卻液(135)
9.1美guo重負荷發動機冷卻液技術標準及規格的發展曆程(136)
9.2重負荷發動機冷卻液的類型(136)
9.3重負荷發動機冷卻液的技術發展曆程(137)
9.4濕式缸瓦與氣缸襯裏氣xue腐蝕(142)
9.5重負荷發動機的氣xue腐蝕機理分析(143)
9.6重負荷冷卻液中緩蝕劑在使用中的消耗(152)
9.7重負荷發動機冷卻液與SCA補充化學添加劑配方舉例(153)
9.8重負荷發動機冷卻係統其他問題(154)
9.9重負荷發動機冷卻係統的發展趨勢(157)
*10章低水含量或者無水冷卻液(159)
10.1傳統冷卻液與無水冷卻液對比(159)
10.2無水冷卻液試驗檢測方*(161)
10.3無水冷卻液配方舉例(162)
10.4無水冷卻液與常規冷卻液的行車結果(162)
*11章電動汽車和電子元件及太陽能光伏熱管理係統冷卻液(167)
11.1電動汽車的熱管理係統(167)
11.2純電動車熱管理係統冷卻液(170)
11.3電子係統熱管理係統冷卻液(174)
11.4太陽能光伏電池熱管理係統冷卻液(182)
顯示全部信息這本書在專業深度上達到瞭一個相當高的水準,它沒有滿足於講解“是什麼”,而是深入探討瞭“為什麼”和“如何優化”。我特彆欣賞其中關於熱管理策略的部分,裏麵詳細闡述瞭現代發動機如何通過電子節溫器和智能風扇來精確控製水溫,以實現排放和燃油經濟性的最佳平衡。書中給齣的那些計算模型和仿真案例,即便是經驗豐富的老工程師看瞭也會有所啓發,它提供瞭一種量化的思維方式來指導實踐。例如,在討論高負荷工況下的冷卻極限時,作者引用瞭國際上幾個知名測試機構的實驗數據進行交叉驗證,這種嚴謹的態度讓人不得不信服。對於那些希望從一綫技師晉升到技術總監級彆的人來說,這本書提供瞭必要的理論支撐,幫助他們從“修車匠”轉變為“係統工程師”的視角。
評分從內容結構上看,作者顯然是下瞭大功夫梳理瞭整個冷卻係統的脈絡。它並非簡單地羅列技術參數,而是構建瞭一個從基礎理論到實際故障診斷的完整知識體係。開篇部分對冷卻液的化學成分、熱力學特性做瞭深入淺齣的講解,這部分內容對於剛接觸這個領域的年輕人來說,簡直是打通瞭認知上的第一道關卡。隨後,對不同類型發動機(比如直列四缸、V型六缸)的冷卻係統布局差異進行瞭詳細的對比分析,這一點非常實用,因為實際維修中很少遇到完全相同的車型。書中還穿插瞭一些曆史演進的小故事,比如某種老式水泵設計的優點和被淘汰的原因,讓原本枯燥的技術學習變得生動起來,讓人不禁思考設計的迭代邏輯。章節間的邏輯銜接非常自然,從“為何要冷卻”到“如何設計冷卻”再到“冷卻係統齣問題瞭怎麼辦”,層層遞進,沒有生硬的跳躍感,閱讀體驗非常流暢。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嚴謹,帶著一種學院派的冷靜和準確性,但同時又充滿瞭解讀技術的誠意。作者似乎深知技術文檔的閱讀障礙,所以在處理復雜的專業術語時,都會在首次齣現時給齣明確的定義或用通俗的語言進行側麵解釋,這極大地降低瞭閱讀門檻。它很少使用那些華而不實的形容詞,所有的描述都聚焦於客觀事實和可驗證的數據。例如,在講解冷卻液添加劑的作用時,它不像一些宣傳材料那樣誇大效果,而是冷靜地分析瞭腐蝕抑製劑的壽命周期和失效機製。這種實事求是的態度,讓讀者對作者的專業權威性深信不疑。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不僅僅是學到瞭一套維修技能,更是建立瞭一套看待和分析復雜工程問題的係統方法論,它教會我如何去“問正確的問題”。
評分作為一本工具書,它最大的價值在於其詳盡的故障排查指南。我曾經遇到過一個極其棘手的間歇性水溫過高問題,各種常規檢查都無功而返。翻閱此書的故障樹部分,按照書中的邏輯一步步排查,最終鎖定瞭一個非常隱蔽的真空泄漏點導緻的假象數據反饋。書中的插圖質量極高,那些實車解剖圖清晰地標注瞭關鍵傳感器和執行器的位置,即便是沒有實車在手邊,也能在大腦中構建齣三維的結構模型。不同於一些隻提供文字描述的舊教材,這本書對於各種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和電壓/電阻範圍的描述,都提供瞭詳細的錶格參考,這對於使用診斷儀進行數據流分析時,提供瞭精確的判斷基準。我甚至用它來培訓瞭我們新來的學徒,他們反饋說,這本書比他們以往接觸的任何維修手冊都要直觀易懂。
評分這套書的裝幀設計簡直是匠心獨運,封麵選用瞭沉穩的深藍色,搭配銀色和白色的字體,顯得既專業又不失現代感。我特意將它放在書架上,光是看著就覺得心裏踏實。油紙的觸感非常細膩,翻動書頁時能感受到紙張的厚度適中,墨水印刷得清晰銳利,即便是那些復雜的電路圖和零部件剖視圖,綫條也極其精細,沒有絲毫的模糊感。裝訂工藝也十分考究,書脊處的膠閤非常牢固,即便是經常查閱的章節,反復翻摺也不會齣現散頁的情況。側邊裁切整齊劃一,整體呈現齣一種高端學術書籍應有的質感。特彆是第二版,相比前一版,紙張的選擇似乎更環保瞭一些,拿在手裏重量感適中,既有分量,又不至於太沉重,非常適閤在車間颱麵上平鋪展開閱讀,這點對於需要對照圖紙工作的技師來說,簡直是太貼心瞭。這個版本的視覺體驗,無疑為技術學習增添瞭一份愉悅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