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电子应用
:28.00元
售价:19.0元,便宜9.0元,折扣67
作者:君兰工作室 ,黄海平 审校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8-01
ISBN:9787030281517
字数:384000
页码:38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99kg
为了帮助广大电子技术人员较快、较好地掌握电子技术,编者编写了这本《电子应用》。希望读者通过阅读本书能活学活用其中的知识,增强自己的实际工作技能。
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万用表的使用,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使用和检测,电子测量技术,焊接方法与技巧,电子制作方法与技巧,实用电子制作,趣味电子制作。书中配有大量现场实景照片,实现手把手教学电子技术的效果,让读者理论联系实际,学到更多可以快速实际应用的技术与技能。
本书是“电子应该这样学”丛书之一,全书共分7章,内容包括:万用表的使用,常用电子元器件识别、使用和检测,电子测量技术,焊接方法与技巧,电子制作方法与技巧,实用电子制作,趣味电子制作。
本书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图文并茂,实用性强,易学易用,具有较高的参考阅读价值。
本书适合无线电技术人员,电子电气技术人员,电工技术人员,电子爱好者,工科院校电工、电子相关专业师生,以及岗前培训人员参考阅读。
我花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沉浸在这本书的理论阐述中,感觉作者的逻辑构建能力简直是鬼斧神工。他并没有像某些教科书那样堆砌晦涩难懂的术语,而是巧妙地将复杂的底层原理层层剥开,如同剥洋葱一般,每深入一层都能清晰地看到核心机制的运作方式。特别是在谈到某个关键算法的优化路径时,作者用了好几个精心绘制的流程图,这些图示不仅清晰,而且信息密度极高,我甚至不需要回头去看前面的文字,单凭图示就能大致理解其脉络。这种叙事手法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原本以为需要反复研读才能消化的部分,竟然在一次阅读中就获得了豁然开朗的感觉。当然,这种高度浓缩的表达方式对读者的基础知识储备有一定要求,如果读者对前置概念的掌握不够扎实,可能会在某些转折点感到些许吃力,建议初学者最好能对照着其他辅助资料来阅读,但这绝不影响其作为核心参考书的地位。它的深度和广度兼备,真正做到了从宏观概念到微观实现的无缝衔接。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体系对我产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改变了我对“效率”这个概念的理解。过去我可能只关注如何快速完成任务,而这本书则引导我思考如何通过更优雅、更具扩展性的架构来实现长久的高效。它不仅教授了“术”(具体的实现技巧),更重要的是阐述了“道”(背后的设计哲学)。比如,它对于系统解耦的探讨,远超出了简单的模块划分,而是上升到了面向未来需求变化的弹性设计层面。读完后,我在自己的工作中开始有意识地去反思现有流程的冗余和僵化之处,并尝试引入书中所倡导的那些更具前瞻性的设计原则。这种从“知道”到“做到”,再到“反思并提升”的完整学习闭环,是任何纯粹的代码教程都无法提供的。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且富有远见的导师,在你旁边静默地引导你提升格局和思维高度。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非常有现代感,封面采用了深邃的蓝色调,配以简洁的白色和亮眼的橙色字体,立刻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拿到手里,能感受到纸张的质感非常细腻,那种微微哑光的触感,让人爱不释手。我尤其欣赏作者在版式设计上的用心,内页的留白恰到好处,既保证了阅读的舒适度,又使得图文排版显得疏朗有致。章节标题的字体选择了略带科技感的无衬线体,清晰有力,这对于一本聚焦于“应用”的书来说,无疑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不过,如果说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或许是侧边栏的颜色可以再做一些细微的变化,比如在不同章节间用略微不同的色阶来区分,那样在快速翻阅时,定位会更加直观。整体而言,从触觉和视觉的初次接触来看,这本书在实体呈现上绝对是下了大功夫的,绝对是书架上的一个亮点,让人充满期待去探索其内在的知识结构。它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专业、严谨,又不失对现代审美的追求,这在技术类书籍中是比较难得的平衡。
评分这本书的实操案例部分,简直是为我们这些急于上手的工程师量身定做的“工具箱”。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第三章和第五章的步骤,去搭建了一个小的原型系统,整个过程异常顺畅。作者不仅给出了代码片段,更重要的是,他对每一个关键步骤背后的“为什么”都做了详尽的解释。比如,在配置环境参数时,他不仅仅是告诉你“把A设为True”,还会解释如果设为False会带来什么潜在的性能损耗和安全隐患,这种前瞻性的指导价值极高。我特别欣赏的是,书中使用的技术栈都非常贴近当前行业的主流选择,没有那种“自说自话”的、脱离市场需求的陈旧技术。虽然电子书版本可以进行复制粘贴,但我还是坚持手敲了大部分关键代码,这种肌肉记忆的建立,对于巩固知识的有效性是无可替代的。这本书的价值,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它能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可执行的、生产力导向的实践操作。
评分从编辑校对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质量控制达到了近乎苛刻的水平,这让我对出版社的专业度肃然起敬。我在通读过程中,几乎没有发现任何排版上的小错误,错别字更是凤毛麟角。更难能可贵的是,所有引用的外部标准和参考文献都被规范地标注了出来,这极大地增强了内容的权威性和可追溯性。这在技术书籍中是极其重要的,因为任何一个错误的技术引用都可能导致读者在实际应用中走弯路。我注意到作者在引用一些开源库的特定版本时,都附带了当时的发布日期或版本号,这种细致入微的处理方式,充分体现了作者对知识时效性的重视。这种对细节的尊重,让阅读体验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你不需要边读边怀疑信息的准确性,可以完全放心地将自己的认知构建建立在这本书提供的坚实基础之上。很少有书籍能做到这种程度的“放心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