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章概論
*1節儒學基本知識簡介
1、 儒、儒傢、儒學簡介
(1)儒
1.何謂儒
2.儒的品質
3.儒的類彆
4.儒常用辭語簡介
(二)儒傢
1.何謂儒傢
2.儒傢主旨
3.儒傢修學之“集彆”
4.儒學道統
(三)儒學
1.儒學內涵
2.儒學的發展
二、內shexg外waxg簡介
(1)內shexg外waxg概說
(二)內shexg外waxg的淵源及基本涵義
(三)內shexg外waxg的修學*示
(四)傳統儒傢對內shexg外waxg的希求
1.shexg、shexg人簡介
2.shexg人可由積學而到
3.儒傢對內shexg外waxg的追求是“天下為公”
*二節內shexg修xi之理簡綜
1、儒傢典籍之摘錄
二、儒學大傢名著選錄
第三節儒傢工夫概述——鳥瞰內shexg修煉之發展
1、鳥瞰修煉之理之發展
(1)概說
(二)不同時期學理特點
1.孔孟儒學:不言心之性象
2.宋明理學:始明錶心、性、理之本體
3.“新儒學”:強調證悟本體
二、鳥瞰儒傢工夫之發展
(1)儒傢內shexg工夫方興時期
1.孔孟重在事修以默識心性(仁)
2.孔子對中上之人傳授心性(仁)之學
3.《論語》《中庸》《大學》《孟子》奠定shexg修之基
4.對身形之儀容皆有規定
(二)儒傢內shexg工夫的多樣化——宋明理、氣、心學並茂
(三)儒傢內shexg修持——明體、明體工夫之整全
1.李二麯內shexg內證工夫之整全
2.太虛*師對waxg陽明shexg修之剖析整全
3.熊十力對shexg修—明體重要意義之整全
4.林繼平
*二章儒傢內shexg修持理*
*1節理學(又稱shexg學)修持之理
1、理學及其學派簡述
(1)理學
二、理學學理重點概括介紹
(1)理&xbsp;
(二)性命
1.性命
2.性
3.氣質之性
4.命&xbsp;&xbsp;
(三)心
1.心、性、情&xbsp;&xbsp;
2.情、意&xbsp;&xbsp;
3.誌、氣&xbsp;&xbsp;
(四)仁
1.仁&xbsp;&xbsp;
2.仁、義的關係&xbsp;&xbsp;
3.仁、義、禮、智的關係&xbsp;&xbsp;
(五)誠、忠信、恕
(六)道
(七)太*
三、理學內shexg修持之*理
(1)理學內shexg修學——修持zoxg則
(二)理學修學條目
1.立誌
2.存養
3.窮理
4.力行
5.盡性
6.到命
四、理學內shexg修持精義
(1)修持精義功程概要
(二)修持功程條目
1.程顥曰:學者先須識仁
2.靜坐
3.允執厥中
4.硃熹“秘傳”口訣與晚年自述
五、理學內shexg修持kai悟案例
(1)薛瑄悟案
(二)高攀龍得悟曆程
(二)陸世儀悟案
六、對程(頤)硃(熹)理學之“體驗”之評述
*二節心學內shexg修學理*
1、心學及其學派概述
(1)心學
1.心學的kai山者——陸象山
2.心學的完成者——waxg陽明
(二)心學的主要學派
二、心學闡述之內shexg修持之理
(1)心學名著
1.《大學問》(見*1章)
2.《心性圖說》(見*1章)
(二)基本概念介紹
1.陽明學派
2.甘泉學派
3.悟——各派通用概念
三、心學對內shexg修持曆程的闡述
(1)陽明學派
1.zoxg述
2.悟qiax修持
3.對證悟工夫之闡述
4.證悟不同階段的修持要義
(二)甘泉學派修持所依之理*
1.甘泉學派修持理*特點
2.修持功程
3.白沙修持鈎*
第三節氣學內shexg修學理*
1、先秦諸賢對氣學內shexg修持的論述已相*完備
(1)《管子》書中所述,可謂係統而精闢
1.氣學內shexg修持之基本理論——氣、心、道
2.修持要義
3.修證內shexg之果
(二)《子華子》對修氣的論述
(三)《孟子》對修氣之論述
(四)《荀子》對氣學修持內shexg之理*
(五)其他著述對修氣之論述
二、氣學內shexg修持理*之隆盛(宋代—清代)
(1)張載成果豐碩——奠定氣1元論之堅實基礎
1.張載建構瞭宇宙萬事萬物1氣的氣學
2.張載*齣瞭“氣質之性”的論點
3.*齣瞭1個修持內shexg外waxg的程式
(二)氣1元論的建立
1.waxg廷相
2.吳廷翰
3.waxg夫之
4.郝敬
(三)其他學派對氣的論述
1.理學對氣的論述
2.心學對氣的論述
3.《真心圖說》融氣、理、心學於1
第三章儒傢內shexg修持kai悟之學
*1節證悟綜述
1、kai悟——認知本體是內shexg修持的精髓
(1)認知本體是內shexg修持的特殊內容
(二)kai悟在內shexg修持中的重要地位
二、對kai悟——認知本體之綜閤介紹
(1)kai悟(見性)的涵義
(二)kai悟過程中應持守之原則與注意事項
(三)大儒多有kai悟之經曆
(四)悟後之修持
1.“見體”綜述
2.保任攝養本體
3.動靜交修,知行閤1
4.本體之圓融無礙
5.瞭脫生死之道
三、對kai悟的不同認知
(1)綜述
(二)理學代錶人物——硃熹對悟的看*
1.硃子早年觀點
2.理學後儒對硃子觀點之繼承與“修正”
3.對硃子“內shexg緻知”的評述
(三)心學(包括氣學)內shexg修持對kai悟的重視
1.心學內shexg修持重視kai悟的闡述
2.心、理學內shexg修持kai悟之案例
附:“倘悟”熊十力
*二節儒傢內shexg修證案例解析
1、張載案例解析
(1)修證經曆與修得
1.經曆
2.自述
3.諸儒評述
(二)修證成果解析
1.創建瞭“變化氣質”的修持理*
2.對成shexg之修證曆程做齣瞭較明晰的闡發
3.*齣瞭1個內shexg外waxg的修持架構
4.指齣kai悟後悟境有上進與鏇失之兩途
二、李二麯修證精義
(1)李二麯內shexg修持直揭本體
1.證得(錄自《二麯集》)
2.對本體的闡發
3.李二麯揭示之內shexg修持功程
4.修持語要
第三節內shexg修持之效用
1、kai悟
二、靜修
(1)kai智之理
(二)事實案例
三、獲得先知
(1)先知之理之闡發
(二)先知案例
四、內shexg修持能愈病
(1)述理
(二)舉事
五、“祈風禱雨”
(1)述理
(二)舉事
四、其他靈異
(1)述理
(二)舉事
七、善瞭生死
(1)述理
(二)舉事
第四章儒學內shexg修持簡擇綜要
*1節修持之理之共同點——氣
1、不同稱謂的交會
(1)1般交會
(二)交會於氣
二、氣是內shexg修持賴以成shexg賢之“物質”基礎
(1)氣乃成shexg之基
(二)氣彰顯不同層麵之“物態”
(三)心是1種特殊的存在(狀態)
三、kai悟狀態下體察到的氣——天人整體
四、對氣的修持是shexg修重要內容
(1)養氣
(二)調息以練氣
*二節內shexg修持簡擇之悟qiax階段
1、內shexg修持zoxg述
二、悟qiax之修學
(1)達本立誌
1.達本
2.立誌
(二)踐行儀軌、學則
(三)自身虔修
1.對治性格偏頗
2.剋治xi氣,端正操行,涵養道德
3.靜修去障復虛
4.養心養氣與調息養氣
5.靜坐*要
6.作善人、為善事,破私立公
7.悟qiax之修須勉強為之
第三節關於kai悟之修持
1、從理上kai竅
(1)*高對心的認識
1.理論層麵的認識
2.shexg修之證得是認知心體之*1途徑
(二)*高對kai悟多樣性的認識
1.認識kai悟不同階段與層麵的多樣性
2.認識kai悟之修證過程與形式的多樣性
二、淨化心靈
三、把握修悟的要則
第四節kai悟後各階段、層麵之修證
1、初悟
(1)初悟階段對心的體認
(二)初悟階段之修持
1.zoxg述
2.保任&xbsp;
3.存養&xbsp;
4.觀心
5.改過遷善,拔除xi氣
(三)嚮*二階段過渡修持
二、圓悟(心體呈現虛明靜定之徵,常顯而不隱,
與白教大手印得見明體相*)階段
(1)zoxg述
1.心象顯現特徵
2.shexg修圓悟事例
(二)圓悟階段有三個層麵
1.攝知(用)歸體層麵
2.依體發用層麵
3.體用1源層麵
4.嚮徹悟層麵過渡——破除景象
三、徹悟階段
(1)悟境案例介紹
(二)徹悟述理
(三)層麵之1:日用行持,惺惺自然,物各付物,不守不趨
1.理
2.事行
(四)層麵之二:行大人事,即感即應,應皆神妙
1.述理
2.事功
四、瞭悟階段(心體與性天相通)
(1)述理
(二)善待生死&xbsp;&xbsp;&xbsp;&xbsp;&xbsp;&xbsp;&xbsp;
(三)善瞭生死
第五章證悟案例簡介
*1節羅洪先證悟案例
(1)綜述
(二)證悟曆程
(三)諸儒評述
(四)對良知學的貢獻——對良知的分疏
1.天性良知(或稱本然良知、自然良知)
2.發見良知與對見在良知之批駁
3.良知辨
4.證得良知
*二節waxg時槐證悟案例
(1)shexg修簡介
(二)shexg修曆程
(三)對塘南之評述
(四)確立“知”之屬性與“定位”
(五)對理學之諸多概念,作瞭心學之闡述(文繁不錄)
(六)對內shexg修持諸階段之修證真境、修持理*,都有明晰錶述
(七)透性研幾的kai悟觀
第三節羅近溪證悟案例
(1)綜述
(二)證悟曆程
(三)對羅近溪內shexg修為評述
(四)對心學內shexg修持之理*等均有所發展
1.以“赤子之心”對孔門求“仁”之學做齣通俗而精到的闡述
2.對“兩個炯然”“兩個知行”的剖析
3.對頓悟、漸悟之修持,均有明晰闡述
4.重視“形神俱妙”
(五)衣鉢傳授
1.授曹胤儒
2.授羅懷智
第四節waxg龍溪證悟案例
(1)簡述
(二)shexg修曆程
1.陽明慧眼識纔,收為弟子
2.天泉證道
3.長者之風,衷告——啓迪、針鞭同仁,冀其日新、真悟
4.晚年之孜孜不倦
5.善瞭生死
(三)對龍溪shexg修評述
(四)對陽明心學(良知學)的闡揚
1.對良知體性的闡發
2.對良知體用之闡發
3.對良知與見聞之知(知識之知)的區分
4.倡發見在知良知
5.闡理主頓,行則上乘兼中下之漸
6.宣師證道shexg跡,以警示防範流bi
第五節陸象山shexg修案例
(1)象山shexg修簡述
(二)象山shexg修曆程
1.生而穎慧,少年頓悟
2.窮究磨練,動靜1體
3.心、理洞融
4.顯赫世功
5.善瞭生死
(三)對象山shexg修之評述
(四)象山shexg修特點
1.立乎其大
2.重辯義利
3.反躬務實之教風
附錄
*1節《就正錄》與《儒傢內shexg心*指要》
1、《就正錄》
二、《儒傢內shexg心*指要》
(1)守中*要&xbsp;
(二)守1*要
(三)守仁*要
(四)存誠*要
(五)養氣*要
(六)格物*要
(七)修止*要&xbsp;
(八)修靜*要
(九)修定*要&xbsp;
(十)修觀*要
(十1)修息*要&xbsp;
(十二)到命*要
*二節《大學》儒、釋、道三傢解
1、毛奇齡《大學知本圖說》(儒傢)
二、憨山老人《大學綱目決疑題辭》(佛教)
三、魏堯《1貫天機直講》(道教)摘錄
附:&xbsp; 《明德集大旨zoxg論》SHOU敘宗旨(儒傢)
第三節範圍三教
1、範圍三教簡介
儒釋異同
良知範圍三教
剖判釋子修為
二、由釋述儒
(1)劉經臣《明儒喻道篇》
(二)李翱《復性書》
三、三傢融通典要
(1)《三傢修道秘旨》摘錄
(二)《心學》濟1字著
(三)張三豐著述
1.《張三豐太*長生訣》
2.《張三豐修道篇大道論》
(四)《丹經指南學坐要訣》
(五)《三教真傳》
1.“佛教真經沉心淡性”
2.“道教真派定神凝氣”
編後記
《水滸傳》給我的感覺,就是一群被逼上梁山的英雄好漢,他們各有各的血性,各有各的悲情。我最欣賞的是梁山泊一百單八將的江湖義氣,兄弟們之間同甘共苦,生死相隨,那種情誼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顯得尤為珍貴。武鬆打虎的勇猛,魯智深拳打鎮關西的豪爽,林衝風雪山神廟的悲憤,都刻畫得淋灕盡緻,讓人心生憐憫。他們雖然身處草莽,卻懷揣著除暴安良、替天行道的理想,盡管最終的結局令人扼腕嘆息,但他們反抗壓迫、追求自由的精神,卻永遠閃耀著人性的光輝。書中對官場的腐敗、社會的黑暗有深刻的揭露,讓讀者在閱讀故事的同時,也能感受到那個時代百姓的疾苦。它不僅僅是講故事,更是一種對社會現實的呐喊。
評分《論語》雖然是一本古籍,但讀起來一點也不枯燥,反而覺得裏麵的道理非常實用,對現代人的人生觀、價值觀都有很多啓發。孔子提齣的“仁”、“義”、“禮”、“智”、“信”等儒傢思想,雖然年代久遠,但依然是做人的基本準則。我尤其喜歡“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這是一種很樸素卻又深刻的待人處事之道。還有“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提醒我們要保持謙虛好學的態度,不斷從他人身上學習優點,彌補自身不足。孔子與弟子們之間的一些對話,也都充滿瞭智慧,比如顔迴“不遷怒,不貳過”,這種自我反省和剋製的精神,在當今社會尤為難得。這本書沒有華麗的辭藻,也沒有麯摺的情節,但它以一種平和、真摯的方式,傳遞著人生的智慧和道德的啓示,讓人在閱讀中獲得內心的平靜和力量。
評分最近有幸拜讀瞭《三國演義》,感覺真是氣勢磅礴,波瀾壯闊。作者羅貫中以宏大的視角,描繪瞭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近百年的曆史風雲。諸葛亮的足智多謀,關羽的忠義勇武,曹操的雄纔大略,劉備的仁德愛民,都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我特彆喜歡書中對戰役場麵的描寫,赤壁之戰的火光衝天,官渡之戰的以少勝多,都寫得驚心動魄,讓人仿佛身臨其境。人物對話也很有特色,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語言風格,比如諸葛亮齣口成章,字字珠璣;關羽則豪邁奔放,一往情深。這本書不愧為“曆史演義”的巔峰之作,它將曆史事件與文學創作巧妙地結閤在一起,既有曆史的厚重感,又不乏精彩的藝術感染力。讀完之後,我不僅瞭解瞭三國時期的曆史,更對其中的人物産生瞭敬佩之情。那些英雄人物的傳奇故事,至今仍被人津津樂道,激勵著後人。
評分讀瞭《紅樓夢》這部巨著,纔真正體會到曹雪芹筆下那個封建大傢族的興衰變遷。林黛玉的敏感多情,薛寶釵的世故圓滑,王熙鳳的精明潑辣,都栩栩如生,仿佛就活在眼前。我尤其喜歡賈寶玉對待丫鬟們的態度,他能夠打破等級觀念,將她們視為獨立的個體,給予尊重和同情,這在那個時代是多麼難能可貴。書中對人情世故的描繪也入木三分,傢族內部的勾心鬥角,親情、友情、愛情的糾葛,都讓人唏噓不已。每一次重讀,都能從中發現新的細節,理解更深層的含義。那些詩詞歌賦,不僅增添瞭文學色彩,更襯托瞭人物的心境,意境悠遠,耐人尋味。雖然故事最終以悲劇告終,但它所展現的關於人生、命運、社會的大主題,卻永遠留在瞭我的心中,引人深思。它不僅僅是一部小說,更是一麵鏡子,映照齣人性的復雜與社會的現實。
評分《西遊記》這部古典名著,每次讀來都充滿瞭奇幻的色彩和無窮的樂趣。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的故事,早已深入人心。孫悟空的七十二變,神通廣大,降妖伏魔,是他最吸引我的地方,他桀驁不馴,敢於挑戰權威,但也忠心耿耿,一路護送唐僧,剋服重重睏難。豬八戒的憨厚貪吃,沙悟淨的任勞任怨,也都各有可愛之處,他們與孫悟空的互動,為旅途增添瞭不少笑料。書中塑造的妖怪形象也多種多樣,有的凶殘可怕,有的狡猾多端,但最終都被師徒們一一降服。雖然這是一部神魔小說,但它也暗含著對現實社會的諷刺和對人性的探討。取經的過程,其實也是一個修行的過程,師徒們在磨難中不斷成長,最終取得真經,修成正果。這其中蘊含的堅持不懈、團隊協作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