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中学生心理辅导 | 作者 | 姜淑梅、崔继红 |
| 定价 | 45.00元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 ISBN | 9787302472995 | 出版日期 | 2017-06-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32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本书从心理辅导的内涵开始讲解,分析了中学生心理的基本特点,介绍了常见的心理辅导理论,着重阐述了中学生的自我意识、情绪管理、学习心理、人际关系、网络心理、生涯教育等内容,还论述了中学生心理辅导的支持系统和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本书理论与实务相结合,在介绍中学生心理辅导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配合心理测试、知识链接、实务训练和拓展阅读等,有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现出实用性的特色。目前缺少适用于心理学本科生以及教师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应用型心理辅导用书,本书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目 录 章 中学生心理辅导概述 1 节 心理辅导与学校心理辅导 的概念 1 一、心理辅导的概念 1 二、学校心理辅导的概念 5 第二节 心理辅导的产生与发展 7 一、心理辅导的产生 7 二、学校心理辅导的发展及现状 8 三、学校心理辅导的发展趋势 15 第三节 中学生心理辅导 17 一、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18 二、中学生心理辅导的含义与意义 20 三、中学生心理辅导的目标与内容 24 四、中学生心理辅导的原则与途径 28 拓展阅读 33 第二章 心理辅导的理论基础 34 节 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咨询 与治疗理论 34 一、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简介 34 二、精神分析疗法的运用 40 三、精神分析疗法的贡献和局限 45 第二节 行为主义学派的心理咨询 与治疗理论 46 一、行为主义的基本理论 46 二、行为主义疗法的运用 48 三、行为主义疗法的贡献与局限 53 第三节 人本主义学派的心理咨询 与治疗理论 53 一、人本主义的基本理论 54 二、人本主义疗法的运用 55 三、人本主义疗法的贡献与局限 57 第四节 认知学派的心理咨询 与治疗理论 60 一、认知疗法的基本理论 60 二、认知疗法的运用 64 三、认知疗法的贡献与局限 69 第五节 后现代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 70 一、后现代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概述 70 二、后现代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 71 拓展阅读 77 第三章 自我意识 78 节 自我意识概述 78 一、自我意识的概念 78 二、自我意识的特点 79 三、自我意识的心理构成 80 四、影响自我意识发展的因素 81 五、自我意识的作用 83 第二节 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84 一、中学生的自我评价 85 二、中学生的自我体验 89 三、中学生的自我控制 91 第三节 中学生自我意识的 偏差与调适 92 一、中学生的自负与调适 92 二、中学生的自卑与调适 95 三、中学生的自我中心与调适 97 四、中学生的逆反与调适 99 拓展阅读 101 第四章 中学生的学习心理 102 节 中学生学习的特点 102 一、中学教育的定位 102 二、中学生学习特点的表现 104 第二节 中学生的认知过程与学习 106 一、中学生的注意特点与学习 106 二、中学生的感知特点与学习 109 三、中学生的记忆特点与学习 112 四、中学生的思维特点与学习 116 第三节 中学生常见的学习 心理问题辅导 119 一、中学生的学习困难辅导 119 二、中学生的学习倦怠辅导 122 三、中学生的考试焦虑辅导 125 拓展阅读 128 第五章 中学生的情绪管理 129 节 认识情绪 129 一、情绪的定义 129 二、情绪的分类 130 三、情绪的发生与发展 134 四、情绪对人的影响 138 第二节 中学生的情绪特点及常见的 情绪困扰 139 一、中学生的情绪特点 139 二、中学生常见的情绪困扰 142 三、中学生不良情绪的成因 149 第三节 中学生的情绪调适 151 一、主观方面调节措施 151 二、客观方面调节措施 157 拓展阅读 162 第六章 中学生的人际关系 163 节 中学生人际关系概述 163 一、中学生建立人际关系的意义 163 二、建立人际关系的过程—— 人际交往 164 三、影响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 的因素 169 第二节 中学生常见的人际困扰 172 一、中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特点 172 二、中学生常见的人际困扰 174 第三节 中学生人际交往的艺术 180 一、中学生人际交往的原则 180 二、中学生人际交往的艺术 183 拓展阅读 193 第七章 中学生的网络心理 194 节 中学生上网的现状与利弊 194 一、中学生上网的现状 194 二、中学生上网的心理原因 196 三、中学生上网的利与弊 197 第二节 中学生网络偏差行为与调适 199 一、中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 内涵及类型 199 二、中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 形成原因 201 三、中学生的网络偏差行为的 调适策略 203 第三节 中学生网络成瘾的 治疗与预防 205 一、网络成瘾概述 205 二、中学生网络成瘾的类型 208 三、中学生的网络成瘾的原因 209 四、中学生网络成瘾的治疗与预防 214 拓展阅读 217 第八章 中学生的生涯教育与时间管理 218 节 职业生涯规划概述 218 一、职业生涯概述 218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阶段 219 三、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 220 第二节 中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 226 一、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概述 226 二、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性 227 三、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现状 229 四、加强中学生职业生涯 教育的对策 230 第三节 中学生的时间管理 231 一、时间管理概述 232 二、中学生在时间管理中 存在的问题 235 三、对中学生有效的时间管理方法 237 拓展阅读 241 第九章 中学生心理辅导的支持系统 242 节 中学生心理辅导的 家庭支持 242 一、家长应提高自身素质, 为孩子树立榜样 242 二、家长要创建温馨的家庭氛围 243 三、家长要有恰当的教育方式 245 四、家长要增强亲子沟通 248 第二节 中学生心理辅导的学校支持 250 一、专业辅导人员支持 250 二、教师及班主任支持 253 三、心理辅导的学科渗透 259 四、朋友及同伴支持 262 第三节 中学生心理辅导的 社会支持 264 一、社会大环境支持 264 二、社区小环境支持 266 拓展阅读 267 第十章 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 268 节 中学教师的心理辅导职责 268 一、教师成为有效心理辅导员的 重要性 268 二、有效的心理辅导员所的 特征 269 三、成为有效的心理辅导员的 条件 272 第二节 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276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及标准 277 二、教师心理健康的含义及标准 278 三、当前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 280 四、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的意义 282 第三节 中学教师常见的心理问题 284 一、职业适应不良 284 二、职业行为异常 286 三、人际交往障碍 288 四、人格异常 288 五、神经症 289 六、职业倦怠 291 第四节 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的调适 293 一、建立针对中学教师的 多层次外部支持系统 293 二、中学教师要关注自身心理健康, 做到自我调适 295 拓展阅读 297 参考文献 298 |
| 编辑推荐 | |
| 本书理论与实务相结合,在介绍中学生心理辅导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配合心理测试、知识链接、实务训练和拓展阅读等,有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现出实用性的特色。目前缺少适用于心理学本科生以及教师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应用型心理辅导用书,本书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
| 文摘 | |
| |
| 序言 | |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简直就是一场意想不到的惊喜。起初,我抱着一种“了解一下”的心态来翻阅,但很快就被书中那些生动形象的比喻和深入浅出的讲解所折服。它并非那种理论堆砌、晦涩难懂的书籍,而是真正站在中学生的角度,去理解他们正在经历的种种困惑和挑战。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人际关系”的部分,作者没有简单地教导我们要如何“交朋友”,而是深入探讨了友谊中的边界感、沟通技巧,甚至是如何处理同学之间的误会和冲突。这些内容,对于我这个已经过了那个年纪的人来说,同样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让我反思自己在过往的人际交往中可能存在的不足。而且,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小练习和思考题,虽然没有强制要求去做,但当你真正动笔去思考的时候,会发现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又深了一层。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能够引发我们的自我探索,并且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工具。
评分《中学生心理辅导》这本书,让我有一种“被理解”的温暖。我一直觉得,青春期是一个特别容易被误解的阶段,很多时候,我们内心的挣扎和呐喊,在外人看来可能只是“叛逆”或“不懂事”。但是,这本书却用一种非常细腻和共情的笔触,去描绘了我们内心的真实世界。它没有给中学生贴标签,而是用一种平和、尊重的态度,去引导我们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自我接纳”的论述,它教会我们,即使我们不完美,也依然可以闪闪发光。书中提出的“优势发现”的方法,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长处,而不是只盯着自己的短板。这种积极的视角,对于建立自信心非常有帮助。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认识自己、爱自己,是走向成熟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评分我不得不说,《中学生心理辅导》这本书,比我想象的要深刻得多。它不仅仅是一本“辅导”读物,更像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作者在书中用一种非常富有哲理的方式,引导我们思考生命的意义、个体的价值,以及如何在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定位。其中关于“生命教育”的章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让我们意识到,生命的宝贵,以及如何去珍惜当下。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既有娓娓道来的温情,又有发人深省的智慧。它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通过一个个问题,激发我们去独立思考,去探索属于自己的真理。我从中学会了,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问、不断寻找答案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在不断地完善自己。这本书,就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内心深处的一些藩篱,让我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
评分《中学生心理辅导》这本书,我拿到手的时候,就有一种被深深吸引的感觉。封面设计得相当有亲和力,那种温和的色彩搭配,瞬间就消除了我对“心理辅导”这个词可能带来的距离感。翻开第一页,作者的序言就如同朋友间的闲聊,一点点地引导我进入了这本书想要探讨的核心。它没有直接抛出大道理,而是从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容易忽视的小细节入手,比如青春期孩子常常会遇到的情绪波动,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烦恼,在书中却被细致地剖析,并且提供了非常具体的应对方法。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自我认知”的那几个章节,它不是枯燥地说教,而是通过一些小故事、小案例,让我们这些读者仿佛看到了自己曾经的影子,然后又在作者的引导下,找到了一条更清晰的认识自己的道路。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我迷茫的时候,递过来的一盏灯,照亮了我前行的方向。它让我想明白了,很多时候,我们所谓的“问题”,其实只是一个重新认识自己的机会。
评分拿到《中学生心理辅导》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实用性”。市面上有很多心理学书籍,要么过于学术化,要么内容泛泛而谈,真正能够落地到实际应用中的并不多。而这本书,恰恰弥补了这一空缺。它针对中学生群体最关心的几个方面,比如学业压力、升学焦虑、家庭关系、自我价值感等,都进行了非常细致的探讨。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情绪管理”的章节,它没有回避负面情绪,而是教会我们如何识别、接纳,并最终转化这些情绪,而不是被它们所控制。举个例子,书中提到了一个“情绪日记”的方法,我尝试着用了一下,发现自己对情绪的觉察能力确实提高了不少。此外,关于如何与父母进行有效沟通的部分,也让我受益匪浅,它提供了一些非常具体的话术和策略,帮助我更好地理解父母,也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我。这本书就像是一本“实用手册”,为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