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电子产品装配工快速入门
定价:36.00元
作者:牛百齐
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7-01
ISBN:978751235759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以培养实践能力、提高技能操作为出发点来编写,力求反映电子技术领域的新技术。书中以电子产品整机生产为主线,内容涉及电子产品生产的全过程,系统讲述了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检测、选用,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制作,电子产品的焊接工艺,整机的装配、调试工艺等知识。本书内容由浅入深、通俗易懂、简明扼要,将电子产品生产环节分解为诸多技能点,针对每一技能点介绍了详细的操作步骤,并通过实景图片表现操作流程,对操作细节、要点配以文字讲解,使知识和技能直观化、真实化,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结构设计简直是反人类的。它似乎是把几本不同主题的资料强行缝合在一起,内容组织毫无章法可言。前几章还在讲如何识别电阻和电容的色环代码,逻辑还算连贯,但到了中间部分,突然毫无预兆地插入了一大段关于RoHS指令和欧盟环保法规的法律条文解读,这些内容对于一个新手来说,既不紧急,也不易消化。紧接着,又跳跃到了高级的SMT(表面贴装技术)设备维护流程,内容深度远远超出了“快速入门”的范畴。我翻阅时,发现一个重要的装配流程——比如如何正确处理热敏元件的焊接——竟然被割裂开来,一部分内容放在了第三章,另一部分相关的注意事项却要等到最后一章的附录里才能找到。这种支离破碎的编排方式,使得知识点之间缺乏必要的衔接和铺垫,读起来极其费力,完全打乱了我学习的思路和节奏。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印刷质量简直是一场灾难。拿到手上,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些模糊不清的图示,仿佛是用上世纪的低分辨率扫描仪复印出来的。有些关键的电路图,线条竟然是断断续续的,完全无法准确判断元件的连接方式。我尝试着对照文字描述去理解那些图,结果发现文字部分也充斥着各种术语的生硬翻译,很多地方的逻辑跳跃得让人摸不着头脑。比如,讲到静电防护(ESD)的章节,作者似乎默认读者已经具备了非常扎实的电子基础知识,直接丢出了一堆缩写和标准编号,却完全没有解释这些标准背后的实际操作意义和日常注意事项。装配工艺的介绍更是敷衍了事,对于不同类型焊接点的要求,仅仅用“要牢固”或者“温度适中”这样空泛的词语带过,对于一个“快速入门”的读者来说,这根本不是入门,简直是误导。我怀疑作者是不是根本就没有实际操作过这些流程,仅仅是收集了一些过时的资料拼凑而成。整个阅读过程充满了挫败感,我不得不频繁地去网上搜索补充知识,这本书的价值几乎为零。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极其枯燥乏味,读起来就像在啃一块没有调味的干面包。作者的语气总是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说教感,似乎每一个读者都必须按照他规定的唯一标准去执行操作,不允许有任何变通或现场适应性调整。例如,在讲解如何使用镊子夹取细小元件时,它强调“必须保持镊子尖端与元件表面夹角呈90度,误差不得超过1度”,这种近乎偏执的描述,在实际工作台上几乎是不可能恒定达到的标准,反而徒增操作者的心理压力。更要命的是,全书的语气缺乏鼓励和实战经验分享。没有前辈对常见失误的警示,没有“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可以尝试这样做”的建议。它只是冷冰冰地陈述“这是正确的做法”,读完后我并没有感到自己掌握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反而觉得电子装配工作是件充满苛刻、机械和不容犯错的苦差事,极大地打击了我对这个行业的兴趣。
评分我买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想学习一些现代电子产品中常见的新型连接器和柔性电路板(FPC)的装配技巧。然而,这本书的内容似乎停留在十年前的水平。它花了大篇幅介绍已经被淘汰的DIP(直插式)元件的焊接技巧,详尽描述了如何使用烙铁进行手工通孔焊接,语气中充满了对这种工艺的推崇。但是,对于目前主流的、几乎所有消费电子产品都在使用的QFN、BGA封装的引脚检查和返修方法,书中只是寥寥几笔,甚至配图都是几十年前的黑白照片,根本看不清细节。当我试图查找如何安全地连接柔性扁平线缆(FFC)到ZIF或LIF连接器时,书中给出的指导过于保守和过时,没有提及任何现代连接器应注意的力度控制和锁定机制的判断标准。这让我感到非常失望,它提供的知识已经严重滞后于行业现状。
评分我本以为这是一本能让我快速掌握电子产品装配技能的实用手册,但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像被扔进了一个充满理论公式和抽象概念的迷宫。书中对基础物理知识的讲解冗长且晦涩,比如深入探讨了半导体的能带结构,这对于一个只想学会如何正确安装排线和固定螺丝的初级装配工来说,完全是牛饮滔天水,对实际操作没有任何帮助。更令人恼火的是,它花了大量的篇幅去讨论质量管理体系(如ISO 9001)的宏观框架,引用了大量晦涩的管理学理论,但对于最基本的工具使用技巧却只是一笔带过。例如,如何选择合适的扭力批来拧紧PCB上的固定螺丝,以避免损坏脆弱的基板,这本书里就没有任何具体的指导。我需要的是清晰的步骤和图示,而不是这些高深莫测的“大道理”。它更像是一本写给企业高层管理者看的管理学教材,而不是给一线操作人员准备的实操指南,让人感到完全跑偏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