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宅男盛女经济学
:32.00元
售价:21.8元,便宜10.2元,折扣68
作者:王泽基,苏勇鹏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4-01
ISBN:978730016565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318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剩”是一种选择,“宅”是一种态度!
用理念和数据拨开爱情糖衣,男人拍手称快,女人不敢面对!
经济学告诉你如何在恋爱市场用*成本得到*幸福!
目录
自序
前言
回 剩女经济学
引言 没有“女多男少”这回事
1.1好男人,你消费得起吗——败犬女必须懂的效用曲线
1.2剩女桃花眼.剩男梦难圆——下嫁与单身的机会成本
1.3女追男又如何——男女平等是供求失衡的元凶
1.4单身不再是品——边际成本突变下的搜寻理沦
1.5亲爱的,为什么你的手机还未签到——情侣间的信息不对称
第二回 提升爱情战斗力
引言 机会永远留绐有准备的人
z.1美女无脑不是罪——因时制宜的人力资源投资
2.2斩仓!指甲油大败笔——完全竞争下的价格逻辑
2.3延长爱情保质期——关系特定性投资
2.4女神的烦恼——谈判经济学与拍卖理论
第三回 破解两性角力谬误
引言 千金难买好姻缘
3.1胜利男的诅咒——热门女生的竞价逻辑
3.2拜金无罪,送礼有理——免做冤大头的博弈理沦
3.3藏拙不如献丑——自曝其短的长线价值
3.4秒杀一夜情——如何攻陷现货市场
第四回 恋爱突围,拒做情场难民
第五回 算尽恋爱残局
第六回 接招爱情变异体
第七回 婚姻的维稳费
作者介绍
王泽基 现任香港中文大学财务系教授、财务系硕士课程主任、工商管理硕士课程副主任及亚太工商研究所主任。退休回大学执教前,曾先后任职于多间国际投资银行.包括巴克莱资本投行部董事总经理、瑞士银行董事总经理、高盛执行董事、摩根士丹利数量分析师。王氏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获得经济学硕士与博士学位;本科就读于香港中文大学与加利福尼亚大学柏克利分校,主修电子工程,副修数学与法文。著有《反转脑袋投资学》一书。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简洁,但却很有设计感,主色调是低饱和度的蓝色,给人一种沉静又思考的感觉,书名“宅男盛女经济学”的字体设计也很有特点,带着一丝现代艺术的韵味。我尤其喜欢它采用的纸张,触感温润,翻页的时候没有刺耳的沙沙声,这种细节上的考究,让我觉得出版方在制作这本书时是花了心思的。我尝试着阅读了书的序言部分,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亲切,没有太多学术术语的堆砌,而是用一种非常生活化的方式来引入话题,让我很快就进入了状态。我能感受到作者在文字背后所付出的努力,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情感的连接。它不是那种硬邦邦的理论书,更像是一位朋友在与你娓娓道来,分享他对生活现象的独到见解。
评分我对于这本书的整体格局和深度感到非常惊喜。它不仅仅停留在对个体现象的微观分析,更有着宏观的视野。作者似乎在探讨,当“宅男”和“盛女”这两个群体在数量上和影响力上不断壮大时,他们是如何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整个社会的消费模式、就业结构,甚至生育率和家庭观念的。这让我意识到,这些看似小众的群体,其实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扮演着不容忽视的角色。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观察维度,让我们能够从经济学的角度去理解和分析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现象。我感觉读完这本书,我对“宅男”和“盛女”的认知会更加立体和深刻,同时也会对我们所处的经济环境有更清晰的认识,这绝对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的佳作。
评分读了这本书的前几章,我发现作者的论证方式非常严谨,同时又不失趣味性。他并没有直接抛出一些枯燥的经济模型,而是先从大家都能理解的生活场景入手,比如双十一购物节的狂欢、社交媒体上的“炫耀性消费”,甚至是年轻人对于“延迟满足”的态度,来逐步引导出背后的经济学原理。我特别欣赏的是,他能够将那些听起来高冷的经济学概念,比如“沉没成本”、“边际效用递减”等,用非常生动形象的语言解释清楚,并且能巧妙地与“宅男”和“盛女”的生活状态相结合。这让我不禁感叹,原来经济学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它就藏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日常决策之中。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是知识的普及,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启迪,让我学会用更理性的眼光去审视生活。
评分刚翻开这本书,就被它大胆的标题吸引住了。“宅男盛女经济学”——这个组合本身就充满了话题性和反差感,一下子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一直觉得经济学是那些西装革履的精英们在会议室里讨论的高深理论,跟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好像没什么太大关联。但这个书名却暗示着,它能把经济学的视角巧妙地运用到我们身边再熟悉不过的“宅男”和“盛女”这两个群体身上。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会如何解读这两个在现代社会越来越普遍的标签,以及他们与经济学之间究竟能产生怎样的火花。是会揭示他们消费习惯背后的经济逻辑?还是会分析他们婚恋观中的机会成本?亦或是从宏观层面探讨他们对整个社会经济结构的影响?我感觉这本书会颠覆我对经济学和这些群体的一些刻板印象,让我看到一个全新的视角。
评分我注意到这本书的目录结构安排得非常合理。开篇似乎是从对“宅男”和“盛女”这两个概念进行界定和分析入手,探讨了他们各自的生活方式、消费偏好以及潜在的社会经济驱动因素。接着,它可能会深入到更具体的经济学理论,比如供需关系、理性选择、信息不对称等,来解释这些群体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行为。我猜想,书中应该会有不少有趣的案例分析,通过生动的故事来阐释抽象的经济学原理,让读者能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特别是关于“盛女”的部分,我很好奇作者会如何从经济学的角度去分析她们在婚恋市场中的“议价能力”或是“投资回报”,这听起来就充满了话题性。总而言之,目录给我一种清晰的脉络感,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有了初步但又充满期待的认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