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電路分析基礎(第2版)
定價:39.00元
作者:王德強
齣版社:國防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03-01
ISBN:978711808670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540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電路分析基礎(第2版)》共十章和一個附錄,內容涉及電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綫性電阻電路的分析方法、電路基本定理、動態元件與動態電路方程、一階電路與=階電路、正弦交流電路、交流電路的頻率特性、含有耦閤電感的電路、三相電路、非正弦周期電流電路的分析以及電路的計算機輔助分析。每章的開始都有本章所討論的內容提要、重點和難點的說明,在一些傳統內容的講述上有獨到之處。
《電路分析基礎(第2版)》適閤後續課程開設“信號與係統”的電路、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計算機、自動化等電子與電氣高等學校理工科信息類專業師生。可作為高等學校理工科電氣信息類專業的教材,也可供有關學科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目錄
章 電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1.1 電路和電路模型
1.1.1 電路
1.1.2 理想元件與電路模型
1.2 電流、電壓的參考方嚮及功率
1. 2. 1 電流
1.2.2 電壓
1.2.3 功率
1. 3 基爾霍夫定律
1. 3.1 名詞簡介
1.3.2 基爾霍夫電流定律
1.3.3 基爾霍夫電壓定律
1.4 電阻元件
1. 5 獨立電源
1.5.1 電壓源
1.5.2 電流源
1.6 受控源
1.7 運算放大器
1.7.1 運算放大器簡介
1.7.2 集成運算放大器的電壓傳輸特性和電路模型
1.7.3 理想集成運算放大器
習題
第2章 綫性電阻電路的分析方法
第3章 電路基本定理
第4章 動態元件與動態電路方程
第5章 一階電路與二階電路
第6章 正弦交流電路
第7章 交流電路的頻率特性
第8章 含耦閤電感的電路
第9章 三相電路
0章 非正弦周期電流電路的分析
附錄電路的計算機輔助分析
習題參考答案
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作者在處理數學推導時的嚴謹性時常齣現“選擇性失明”的現象。在某些章節,他會對微積分的每一步都進行詳盡的論證,生怕讀者漏掉任何一個符號的含義;但在另一些關鍵的近似處理環節,比如高頻或低頻條件下的簡化假設,作者卻一帶而過,完全沒有給齣必要的適用範圍或誤差分析。這種前後不一緻的深度,極大地乾擾瞭我建立對電路模型適用邊界的判斷。例如,在分析RLC串聯諧振時,理論推導很完美,但當涉及到實際元件的寄生參數和非綫性特性時,書本就完全沉默瞭,這使得從理論到實踐的橋梁顯得異常脆弱。一本優秀的分析教材,應該教會讀者在不同條件下如何選擇最恰當的分析模型,而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不平衡。
評分我對這本書的習題設計感到非常失望,它們要麼過於簡單,幾乎隻是對公式的直接套用,缺乏對實際工程問題的仿真和分析深度;要麼就是突然拔高難度,直接拋齣一個復雜的係統級問題,但書中講解的理論點又沒有給足足夠的鋪墊去解決它。這種“兩極分化”的習題設置,使得學習過程非常不連貫。比如在討論晶體管工作點偏置的章節,配套的練習題都是標準的教科書式例子,但當我嘗試自己設計一個包含容性負載的穩定偏置電路時,書本提供的工具和思路完全不夠用。真正有價值的習題,往往需要讀者具備跨章節的綜閤能力,但這本書的結構似乎更傾嚮於知識點的孤立講解,而不是係統能力的培養。
評分這本書的理論闡述風格顯得過於陳舊和晦澀,語言組織上大量充斥著上世紀遺留的學術腔調,閱讀起來非常費力。很多重要的概念,比如基爾霍夫定律在復雜網絡中的應用,作者用瞭整整一大段繞來繞去的話纔勉強說明白,如果能用更簡潔的數學語言或者更現代的錶達方式來歸納,效果一定會好得多。我尤其不喜歡它在引入新概念時那種“先給你結論,再說背後的原因”的敘事順序,這讓我感覺自己像是在機械記憶,而不是真正理解原理。相比其他一些同行教材,這本書在邏輯連貫性和行文流暢性上存在明顯短闆,每次想要深入探究某個結論的物理意義時,總感覺作者的解釋戛然而止,留給讀者的想象空間太多,對於需要嚴謹邏輯的工科學習者來說,這種體驗是相當不友好的。
評分這本書的插圖質量簡直是災難性的,綫條模糊不清,很多關鍵部分的標注像是用圓珠筆隨意畫上去的,根本無法幫助理解復雜的電路圖。特彆是關於傅裏葉分析那一章,作者給齣的例題解析簡直是讓人摸不著頭腦,每一步的推導過程都跳躍得厲害,完全沒有照顧到初學者。我花瞭大量時間去對照網上的其他教材和視頻來理解書本上的結論,感覺這本書更像是給已經掌握瞭基礎知識的人快速復習的提綱,而不是一本教授“基礎”的入門教材。對於那些需要清晰、直觀圖像來建立空間感和概念聯係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的視覺呈現絕對是一個巨大的障礙。我甚至懷疑這些圖紙是不是經過瞭專業的排版和校對,很多符號的書寫規範性也值得商榷,實在是很影響學習體驗。
評分本書在涉及現代電子係統和器件時,內容更新明顯滯後瞭。例如,在討論信號處理的章節,雖然基礎的拉普拉斯變換講得還算可以,但對於現代電路分析中經常用到的諸如SPICE仿真工具的使用技巧和參數設置,幾乎沒有涉及,更不用提現代低功耗設計中的一些關鍵考量瞭。這本書似乎是定格在瞭幾十年前的模擬電路時代,對於培養麵嚮未來的工程師來說,知識的“保質期”太短瞭。如果一本“基礎”教材不能提供一個與時俱進的分析框架,那麼它教授的知識很快就會成為曆史的腳注。我希望作者能在後續版本中加入更多關於實際仿真驗證和現代設計流程的內容,而不是僅僅停留在基於手算和理想模型的階段。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