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模拟电子技术(第二版)
:21.00元
售价:14.3元,便宜6.7元,折扣68
作者:宋学君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1-23
ISBN:9787030177506
字数:
页码:254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59kg
《模拟电子技术(第二版)》是参照各类大专院校电子技术大纲的要求编写的。《模拟电子技术(第二版)》共分8章,内容包括半导体器件的特性、放大电路基础、集成运算放大器、反馈放大器、集成运算放大器、波形发生器、功率放大器、直流电源。
《模拟电子技术(第二版)》由浅入深,精选内容,强化基本概念,合理地控制教材的深度和广度,每章末有小结和习题,书后有习题答案。
目录
第1章 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 1
1.1 半导体的基础知识 1
1.2 PN结的导电特性 6
1.3 半导体二极管 11
1.4 双极型晶体管 16
1.5 场效应管 27
思考题与习题 38
第2章 放大电路基础 41
2.1 放大器的性能指标与放大电路的组成原则 41
2.2 共射极放大器的图解分析法 47
2.3 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53
2.4 放大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法 56
2.5 晶体管单管放大器的三种基本接法 64
2.6 场效应管放大器 69
2.7 放大器的频率特性 73
2.8 多级放大器 79
思考题与习题 85
第3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91
3.1 集成电路的特点 91
3.2 直接耦合放大器的特点 93
3.3 差动放大电路 93
3.4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单元电路 103
3.5 通用型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典型电路分析及主要参数 111
思考题与习题 118
第4章 反馈放大器 121
4.1 反馈的基本概念及类型 121
4.2 交流负反馈放大电路的一般表达式 128
4.3 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133
4.4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141
4.5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自激 152
思考题与习题 159
第5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 162
5.1 理想运算放大器的模型及分析方法 162
5.2 运算放大器的三种输入方式 164
5.3 基本运算电路 172
思考题与习题 182
第6章 波形发生器 189
6.1 正弦波振荡器的自激振荡条件 189
6.2 RC正弦波振荡器 191
6.3 LC正弦波振荡器 194
6.4 石英晶体振荡器 200
6.5 比较器 203
6.6 矩形波发生器 208
6.7 三角波和锯齿波发生器 210
思考题与习题 214
第7章 功率放大器 218
7.1 功率放大器的性能特点 218
7.2 0CL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 219
7.3 OTL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 223
7.4 集成功率放大器 225
思考题与习题 225
第8章 直流电源 227
8.1 直流电源的组成 227
8.2 整流电路 228
8.3 滤波电路 232
8.4 串联型线性稳压电路 235
8.5 集成稳压电路 240
思考题与习题 245
参考文献 248
部分习题答案 249
本书符号说明 253
这本书简直是本“扫盲神器”,对于我们这些刚接触电子技术的小白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我记得我刚开始看那些电路图,脑子里全是问号,什么晶体管、运放,听着都玄乎。但是这本书的讲解方式,就像有个耐心十足的老师在你旁边,一点点地给你拆解复杂的概念。它不是那种干巴巴的理论堆砌,而是会用很多生活中的例子来打比方,让你能迅速建立起感性的认识。比如,讲到放大器的作用时,它会用你说话的声音在麦克风里变大来做比喻,一下子就明白了原理。而且书里的插图设计得非常用心,每一个元器件的结构和符号都画得清清楚楚,不像有些书画得跟简笔画似的,看了半天也搞不清哪个是哪个。我特别喜欢它对基础知识的梳理,逻辑性非常强,循序渐进,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就把那些看似高深的知识点都给啃下来了。读完第一部分,我甚至敢自己动手搭个简单的信号发生器玩玩了,成就感爆棚!
评分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第一印象是它的内容覆盖面相当广,而且非常“脚踏实地”。不像某些过于偏重理论推导的书籍,这本书在理论推导和实际应用之间找到了一个非常完美的平衡点。它没有放过任何一个关键的公式推导,但更侧重于让你理解这些公式背后的物理意义——电流在电路上“跑”到底意味着什么。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在讲解各种运算放大器电路时,不仅仅是给出了标准电路图,还详细分析了不同工作点对电路性能的影响,甚至提到了实际电路中容易遇到的“漂移”和“噪声”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这种对工程实践细节的关注,是很多纯理论书籍所缺乏的。对于我这种未来想从事硬件设计工作的人来说,这种从理论到实践的无缝衔接至关重要,它帮我省去了很多自己摸索试错的时间,让我能更高效地把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的排版和图文质量真的值得称赞。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一本高质量的教材能让人沉下心来阅读,实属不易。这本书的纸张质量很好,拿在手里很有分量感,墨迹清晰,即便是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特别疲劳。更重要的是,它的电路图布局非常合理,元件符号清晰,走线逻辑明确,完全没有那种“一团乱麻”的感觉。很多教材为了省空间,把公式挤得密密麻麻,看着就让人心烦,但这本则留有足够的留白,让读者有喘息和思考的空间。而且,书中很多关键公式都会用醒目的方式标出,方便我们做复习和查阅。对我这种习惯在书上做大量批注和标记的人来说,这种设计简直是量身定制,每一处细节都体现了出版者对知识传播的尊重和对读者体验的重视。
评分如果说它是一本入门书,那它绝对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但更重要的是,它在深入讲解的同时,还保持了一种令人惊喜的“可读性”。很多技术书籍读起来像是在啃一本法律条文,晦涩难懂,让人昏昏欲睡。但这本书的作者显然深谙“教人不如引人入胜”的道理。它的行文风格非常老道而又不失活泼,尤其是在介绍一些经典的实验电路时,会穿插一些历史背景或者设计者的巧妙思路,让你感觉自己不是在看一本教材,而是在阅读一部技术发展的小故事。我个人对模拟电路中那个“负反馈”的概念一直很头疼,总觉得它跟“削弱信号”的初衷有点矛盾。结果这本书用了一个非常精妙的比喻,把它比作一个精确的“刹车系统”,既保证了速度(增益),又防止了失控(失真)。这种高屋建瓴的解释方法,极大地提升了我对这个概念的理解深度,让我不仅知道“是什么”,更理解了“为什么是这样”。
评分对我而言,这本书更像是一个可以随时翻阅的“电子技术词典”,而且是一个充满智慧的词典。它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它没有将知识点孤立起来,而是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当你学习完一个模块,你会发现它自然而然地衔接到了下一个模块,就像乐高积木一样,每一个知识点都是一块基石,最终搭建起一个宏大的模拟电路大厦。比如,当你理解了晶体管的偏置电路后,紧接着就会深入讲解如何利用这些偏置电路去设计一个性能稳定的放大级,然后又会自然地引出多级放大电路的级联设计。这种系统性的讲解,极大地帮助我建立起了“全局观”,不再是零散地记住几个电路图,而是理解了它们是如何协同工作,共同实现一个特定功能的。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模拟世界的“内在规律”有了更深刻的敬畏和把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