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普通高等教育实验实训规划教材(电力技术类)电子技术实验
定价:15.00元
作者:羿宗琪
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1-01
ISBN:978750838105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222kg
编辑推荐
本教材实验内容丰富,且遵从循序渐进的原则。书的内容编排上,将验证、设计、综合性实验**结合,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同时,将传统的原理性、验证性实验与以MAx plusⅡ为代表的EDA设计性实验紧密结合,将实物实验与虚拟仿真实验**地结合,充分利用了计算机的辅助设计能力,并顺应现代电子技术发展的潮流。
内容提要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实验实训规划教材(电力技术类)。
全书分为4篇共8章,主要内容包括电子技术实验基础理论、电子电路元器件的识别与主要性能参数、常用电子仪器及使用,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MAX plusⅡ软件的使用、数字EDA实验和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本书在内容编排上,将验证、设计、综合性实验有机结合,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同时,将传统的原理性、验证性实验与以MAX plusⅡ为代表的EDA设计性实验紧密结合,将实物实验与虚拟仿真实验有机地结合,充分利用了计算机的辅助设计能力,并顺应现代电子技术发展的潮流。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电力技术类专业的实验教学用书,也可作为自学者和电子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目录
前言
篇 电子技术实验基础知识
章 电子技术实验基本理论
1.1 电子技术实验的目的与要求
1.2 测量误差基本知识
1.3 测量数据的处理
第2章 电子电路元器件的识别与主要性能参数
2.1 电阻器
2.2 电容器
2.3 电感器
2.4 半导体器件
2.5 常用的集成电路
第3章 常用电子仪器及使用
3.1 示波器
3.2 信号发生器
3.3 交流毫伏表
3.4 直流稳压电源
3.5 万用表
第2篇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
第4章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
4.1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4.2 单管低频放大器
4.3 负反馈放大器
4.4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
4.5 集成功率放大器
4.6 集成运放组成的RC桥式振荡器
4.7 石英晶体振荡器
4.8 单相桥式整流滤波电路
4.9 集成稳压电源的测试与调整
第5章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
5.1 基本门电路的逻辑功能
5.2 组合逻辑电路
5.3 编码器和译码器的应用
5.4 触发器
5.5 计数器
5.6 移位寄存器
5.7 D/A和A/D转换器
第3篇 数字电子技术EDA实验
第6章 MAX plusⅡ软件使用
6.1 启动MAX plusⅡ
6.2 建立设计项目与图形输入
6.3 项目编译
6.4 仿真
6.5 引脚分配
6.6 下载
6.7 硬件连线
6.8 文本设计输入
6.9 可调参数元件lpm的使用
第7章 MAX plusⅡ实验
7.1 译码器
7.2 组合电路
7.3 触发器
7.4 扫描显示电路
7.5 计数器及时序电路
7.6 二位十进制数字频率计
7.7 数字钟(综合实验)
第4篇 电子技术综合实验
第8章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8.1 数字电子钟设计
8.2 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
8.3 设计题目选编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说实话,拿到这本书时,我原本以为会是一本枯燥的教科书,毕竟“规划教材”这几个字听起来就带着一丝官方的严肃性。然而,这本书的排版和图示设计却给我带来了不小的惊喜。它的图文并茂做得非常到位,电路图的绘制清晰得几乎可以用艺术品来形容,线条流畅,元件符号标准统一,即便是那些复杂的集成电路内部结构图,也能被分解成易于理解的模块化示意图。更让我欣赏的是,在讲解每一个实验步骤时,作者似乎预设了读者可能会犯的错误,并提前给出了“注意事项”或者“常见故障分析”。比如,在进行晶体管放大器实验时,书里专门辟出一块篇幅讨论了“温度漂移”对工作点的影响,这远超出了普通入门教材的范畴,它开始引导我们思考电路在真实环境下的动态特性,而不是仅仅满足于理论计算的完美结果。这种深入到“工程实践”层面的内容设置,让我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本教会我如何连接导线和读取数据的书,更是在培养一种工程师应有的严谨态度和问题解决的思维路径。
评分这本关于电子技术实验的教材,着实让我这个初次接触电子学的小白感到既兴奋又有些手足无措。从我翻开这本书的第一页开始,那种厚重的、仿佛能闻到油墨和纸张混合气息的质感,就让我对它充满了敬意。内容上,它似乎极其注重基础理论与实践操作的结合,这一点从目录的编排就能窥见一斑。它没有上来就抛出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复杂电路图,而是耐心地从最基本的电阻、电容、电感这些元器件的特性讲起,每一个概念的引入都伴随着清晰的插图和详尽的文字说明。特别是关于测量仪器使用的章节,我印象非常深刻,书中对于示波器、万用表等常用工具的每一个旋钮、每一个接口的功能,都做了几乎是手把手的指导,生怕读者理解有偏差。对于我这样一个实验动手能力几乎为零的新手来说,这种细致入微的讲解简直就是一盏明灯,让我敢于大胆地去搭建第一个简单的串联电路,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书本的想象中。它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站在你身边,随时准备在你遇到困难时伸出援手,那种严谨中透露出的亲切感,是很多其他理论教材所不具备的,让我在枯燥的公式推导之外,找到了动手实践的乐趣和成就感。
评分总而言之,这是一本极具“实战”精神的教材,它不满足于仅仅是“告诉你怎么做”,而是努力去“让你理解为什么这样做”。我个人认为它最大的价值在于其完整性和循序渐进的难度爬升曲线。从最简单的电阻测量,到复杂的运放电路搭建,再到数字逻辑的初步尝试,每一步的过渡都显得非常自然和合乎逻辑。当你按照书上的步骤,亲手点亮第一个LED,听到第一个继电器吸合的声音时,那种来自亲手创造的满足感是无法替代的。它不是一本用来束之高阁的理论参考书,而是真正意义上陪伴我度过实验室里无数个调试、失败、再调试过程的“战友”。它的存在,极大地降低了我从理论知识到实际动手能力的转化门槛,让我对未来的电子技术学习充满了信心。
评分与其他我翻阅过的实验指导书相比,这本教材的进步性体现在它对现代电子技术发展趋势的捕捉上。虽然它涵盖了传统的模拟电路基础,但它并没有止步于此。在后半部分的章节中,我惊喜地发现了关于基础数字逻辑电路和微控制器(MCU)接口实验的介绍。这些内容虽然篇幅相对较少,但作为基础教材的延伸,它们像一把钥匙,为我们打开了通往更前沿领域的大门。例如,书中涉及到了如何用简单的I/O操作来控制LED矩阵显示,这种从纯粹的“电阻分压”思维跳跃到“数字控制”的体验是令人振奋的。它没有强迫读者立即掌握复杂的编程语言,而是通过最直观的硬件连接和结果反馈,演示了数字化控制的基本逻辑,这对于我们这些即将步入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学生来说,无疑是极具前瞻性的导向作用。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冲击,更多是来自其对实验安全和规范操作的极致强调。在电力技术这个领域,安全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而这本书恰恰将这一点融入到了血液里。在每一个涉及高压或大电流的实验模块之前,都有醒目的安全警告框,里面的措辞绝非敷衍了事,而是非常具体地指出了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境和对应的应急处理措施。我记得有一个关于电源模块调试的实验,书中特别提醒了滤波电容在断电后仍可能残存电荷的危险性,并详细描述了如何安全地进行放电操作。这种近乎偏执的对细节的关注,让我对编写者的专业素养肃然起敬。它成功地建立了一种氛围:实践固然重要,但建立在鲁莽之上的实践是不可取的。这种对职业素养的潜移默化影响,比单纯背诵几条安全守则要有效得多,它塑造的不是一个操作员,而是一个有责任感的电子技术人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