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绕口令小辞典
定价:19.80元
售价:13.5元,便宜6.3元,折扣68
作者:张喜燕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6-03-01
ISBN:978751760085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64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全书共收录通俗易懂的绕口令1300多首,满足广大读者汉语普通话朗读训练的要求。
所选绕口令涉及发音相近的声母和韵母,包含汉语普通话中所有需要练习的“绕口”之处。
每首绕口令文后均设有【训练目的】板块,提示该绕口令的难点,帮助读者更好地进行语音训练。
所有绕口令按其题目首字的拼音顺序排列,文前设有笔画索引,方便读者查检。
内容提要
该书共收录通俗易懂的绕口令1300多首,按绕口令首字的拼音顺次排列,所选绕口令的“绕口”之处涉及发音相近的声母和韵母,几乎包含汉语的所有字母,每首绕口令的训练目的都有提示,基本满足了各类读者训练汉语拼音的要求。
目录
作者介绍
张喜燕,女,陕西师范大学辞书编撰研究所硕士,西安政治学院副教授。参加国家“八五”重大科研项目《十三经词典》的编写工作。参加过《实用歇后语小辞典》《实用谜语小辞典》《实用格言小辞典》《实用俗语小辞典》等工具书的编写工作。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文学品味高得惊人,完全超出了我对“绕口令集”的刻板印象。我欣赏作者在选材上的独到眼光,这里面收录的许多段子,我从未在其他任何地方见过,它们像是被小心翼翼地从民间口述历史中挖掘出来的珍宝。有些段落的韵律感和画面感极强,读起来简直就像在听一首节奏感强烈的现代诗歌,充满了动态美。作者的注释部分尤其精彩,它不满足于解释词义,而是深入挖掘了这些话语背后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心理。例如,某段关于“船”和“喘”的交替,作者巧妙地联系到了古代水手的生活场景,使阅读体验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多维度的,它既能满足我对文字游戏的爱好,也能提供深层次的文化滋养。它证明了,即便是最朴素的民间语言形式,也能承载起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评分我一直认为,提高口语表达清晰度和反应速度,最好的方式就是绕口令。这本书对我个人的提升帮助巨大。我发现它并非简单地罗列词汇,而是提供了一套系统的训练体系。它不是让你“死记硬背”怎么念,而是引导你去理解“为什么”会念错。书中有一部分详细分析了那些容易混淆的音素组合,比如舌尖音、舌面音的切换技巧,配上精准的图解,比任何专业的播音课程都要来得直观有效。我坚持每天练习其中的“进阶挑战”部分,效果显著,感觉自己的思维反应速度都加快了。而且,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非常适合携带,我常常在通勤的地铁上拿出来小声练习,周围的人投来好奇的目光,但我乐在其中。这本“小辞典”更像是一位耐心的语言教练,它用最传统的方式,解决了现代人表达不清晰的痛点,绝对是提升个人软技能的必备工具书。
评分我是一个对语言的“听觉细节”特别敏感的人,而这本书简直就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它最绝妙的地方在于,它不是静态地呈现文字,而是动态地引导你的发音器官进行一场“体操”。我发现书中许多绕口令的难度划分非常科学,从入门级的舌尖微动,到高阶的声带快速切换,循序渐进,让人能够逐步攻克自己的发音盲区。最让我感到有趣的是,作者在某些段落后附带了“错误示范解析”,用幽默的语言描述了人们在念错时可能产生的滑稽效果,这种自嘲式的幽默感,让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愉快。我甚至把它当作睡前读物,挑战自己用非常缓慢、清晰的语速来念,以此来训练自己的专注力和气息控制。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将一种看似娱乐至死的文字游戏,转化成了一种精致的、有目标性的技能训练手册,而且阅读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
评分说实话,我买这本书纯粹是出于怀旧,想重温一下小时候和伙伴们互相“斗嘴”的乐趣。但拿到手后,我的预期被彻底颠覆了。这本书的结构处理得极其精妙,它不是那种枯燥的字典式排列,而是构建了一个个主题鲜明的小“迷宫”。例如,有一章专门讨论了所有包含“吃”和“吐”的绕口令,并细致分析了这些动词在不同语境下的口腔发力点变化。更妙的是,作者还加入了一些“自创”的,或者说“现代版”的绕口令,比如结合了高科技名词的,读起来既现代又充满挑战性,让人不禁会心一笑,感叹语言的生命力。我特别喜欢书中收录的一些插图,那些手绘的、略带夸张表情的人物形象,完美地诠释了那些绕口令带来的“口误现场”,幽默感十足。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把一种看似简单的民间艺术,提升到了可以反复品味和研究的高度,让人意识到,每一个看似随意的音节组合背后,都隐藏着语言学上的精妙设计。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一场语言的冒险!我原本以为这只是一本简单的文字收集册,没想到翻开后,才发现作者将“绕口”这件事玩出了花样。它不仅仅罗列那些耳熟能详的“四是四,十是十”,而是巧妙地将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的绕口令串联起来,仿佛带你穿越了一趟中国语言的奇妙旅程。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某些绕口令的起源和演变做了深入的考证。比如,某一段关于“吃葡萄不吐葡萄皮”的变体,竟然能追溯到古代的某种农耕歌谣,这种文化深度的挖掘,让原本以为是消遣的读物,瞬间提升到了文化研究的层面。而且,排版设计也非常考究,有些页面的字体和留白,都充满了古典的韵味,让人在朗读时,仿佛能感受到文字本身带有的节奏感和韵律美。我试着挑战了其中几段难度极高的,虽然舌头打结了好几次,但那种成功念完后的成就感,是单纯看小说或者散文很难体会到的。强烈推荐给所有热爱语言艺术和挑战自我表达极限的朋友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