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认知障碍、阿尔茨海默病
:24.00元
售价:16.3元,便宜7.7元,折扣67
作者:〔日〕林 泰史;张丹
出版社: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1-01
ISBN:9787534966255
字数:93000
页码:18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每个人都希望能够幸福、健康地度过一生。但是,很多疾病都会阻碍这一理想的实现,其中一种就是认知障碍(包括阿尔茨海默病)。《认知障碍、阿尔茨海默病》不仅给大家解说认知障碍及阿尔茨海默病,也涉及预防、治疗及护理要点等方面,帮助读者客服和战胜疾病,得到更高的生活质量。
本书以中老年为主,以认知障碍、阿尔茨海默病等为中心,一点一点地介绍各种病因所引起的老年认知障碍疾病。本书是常见病彻底图解丛书中的一本,为日本版权翻译图书,该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基本上都是左面文字右面图片的格式,对照清晰,通俗易懂,生动有趣。
林 泰史:日本老年病医学专家,东京都老人医疗センター院长。著有多部相关医学著作,其中多部被翻译成各种文字,在多国发行。
我对这本书中关于“预防性生活方式”的论述给予最高的评价,这部分内容无疑是全书的亮点和实用宝典。它不仅仅停留在泛泛而谈的“多运动、多社交”,而是提供了具体到小时、分钟的活动建议,并解释了这些活动如何通过不同的生化通路来保护神经元。例如,书中详细阐述了特定有氧运动如何促进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释放,以及不同类型的冥想对前额叶皮层激活的影响机制,这些细节的支撑让所有的建议都显得扎实可信。更重要的是,作者构建了一个“认知储备”的概念模型,解释了教育背景和职业复杂性如何为大脑建立起一个缓冲垫,这让我立刻回顾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和终身学习的习惯,并决心在接下来的生活中更加有意识地去“挑战”我的大脑。这本书是一份行动指南,而非仅仅是一本信息手册。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正愁找不到一本能深入浅出讲解大脑衰退机制的读物。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独特,不是那种干巴巴的教科书式的说教,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朋友在娓娓道来。他花了大量的篇幅去描绘那些早期、细微的认知变化,比如记忆力模糊、语言组织困难是如何一步步侵蚀日常生活的。特别是关于生活干预那一部分,提供了大量基于实证的建议,从营养补充到特定的认知训练游戏,都解释得非常透彻,让人读完后心里踏实了不少,知道从何处着手去预防和延缓。其中穿插了一些真实案例的片段,虽然没有直指病名,但那种描述下的挣扎与无助感,让理论变得有血有肉,极具代入感。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探讨“高质量晚年生活”时的乐观和前瞻性,他强调的不是如何“对抗疾病”,而是如何“优化剩余的生命体验”,这种积极的视角在同类书籍中实属罕见,让读者在面对沉重话题时,依然能看到希望的光芒和实际可行的路径。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实在让人眼前一亮,完全颠覆了我对严肃医学科普读物的刻板印象。内页采用了大量的图表和信息可视化技术,那些复杂的神经通路图被处理得极为清晰,即便是对神经科学一窍不通的读者,也能借助这些视觉辅助工具迅速抓住核心概念。我花了很长时间沉浸在关于大脑可塑性的章节里,作者没有满足于简单的介绍,而是深入挖掘了环境、情绪与大脑结构变化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比如,他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来解释“皮层萎缩”的过程,将大脑比作一座日益空置的城市,每一条街道的荒废都对应着功能的丧失,这种具象化的描述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此外,书中的引文和注释非常严谨,表明了作者在资料搜集上的巨大投入,使得全书的论述既有科学的深度,又不失大众的可读性,可以说是一次非常成功的知识转化实践。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极其流畅且富有节奏感,读起来完全没有那种晦涩难懂的学术腔调。作者似乎非常擅长运用类比和日常生活中的小故事来阐述深奥的生理过程。比如,他将大脑中错误折叠的蛋白质比作“混乱的建筑工人”,不断在错误的地点堆积材料,最终导致整个“建筑”结构不稳。这种比喻既形象又准确,让人过目不忘。我特别欣赏它在介绍新兴研究方向时的那种审慎乐观态度,既肯定了基因编辑、新型生物标志物等前沿探索的潜力,同时也清醒地指出了当前研究的局限性,没有过度承诺“万能药”的幻想。整体阅读体验非常舒服,像是在听一位知识渊博的朋友分享他对复杂生命现象的独特见解,让人欲罢不能,一口气就能读下几十页。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在探讨社会支持系统和伦理困境时的力度,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我原本以为它会聚焦于生物学和临床症状,但出乎意料的是,作者用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来讨论“照护者”的角色压力和家庭动态的重塑。书中关于法律预先指示和财产规划的部分,虽然略显沉重,但绝对是至关重要且常常被忽视的议题。我尤其喜欢作者对“照护倦怠”的细致刻画,他没有居高临下地给出指导,而是通过不同年龄层照护者的访谈片段,展示了他们真实的疲惫、内疚与坚持。这种对人性复杂面的深刻洞察,使得全书的基调不再仅仅是医学报告,更像是一部深刻的人文关怀之作。它促使我思考,当身体机能开始退化时,我们如何维系和重建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尊严和连接,这比单纯的药物治疗更有价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