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哲学的起源
定价:32.0元
售价:21.8元,便宜10.2元,折扣68
作者:(日)柄谷行人,潘世圣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8-01
ISBN:9787511726780
字数:130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分析古希腊哲学,讲述社会形态
★清华大学汪晖教授推荐
内容提要
作者说在《世界史的构造》这本书里,他从交换样式(而非生产方式)的角度,对人类社会历史进行了重新思索,并在交换样式A、B、C之外,发现了交换样式D。作者还指出,交换样式D必然收敛为宗教的形态,而在遥远的伊奥尼亚时代的政治和思想中,恰恰曾经存在过这具有普遍意义的宝贵精神财富。但当时因为篇幅的原因,未能充分探讨,于是另外写了《哲学的起源》这本书作为前书的续篇,试图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考察。
目录
作者介绍
作者简介:
柄谷行人(Kojin Karatani),1941年生于日本兵库县尼崎市。早年就读于东京大学经济学本科和英文科硕士课程。毕业后曾任教于日本国学院大学、法政大学和近畿大学,并长期担任美国耶鲁大学东亚系和哥伦比亚大学比较文学系客座教授。2006年荣休。是享誉国际的日本当代理论批评家,至今已出版著述30余种。代表作有《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跨越性批判――康德与马克思》《走向世界共和国》等,2004年岩波书店出版有《定本柄谷行人集》全5卷。
译者简介:
潘世圣,1960年生。1983年东北师范大学毕业,同年入吉林大学开始硕士阶段学习,1986年起在北京语言学院任教。1994年赴日留学,获日本鹿儿岛大学硕士及九州大学博士学位。2006年回国任华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从事日本近现代文学及中日比较文学的教学研究至今。曾任日本西南学院大学客座研究员、中部大学及九州大学客座教授。有著书《鲁迅明治日本漱石——关于影响及结构的综合性比较研究》(日文)《现代中国的文化》(日文、合著)、译著《现代行政法》及各类研究论文若干。
文摘
序言
拿到这本厚重的精装书时,我原本预期会是一本艰涩难懂的学术著作,但翻开之后,发现作者的叙事风格相当活泼且充满洞察力。它更像是一部精彩的历史侦探小说,只不过探究的不是凶手,而是人类最早的那些“终极问题”。我特别喜欢其中对前苏格拉底哲学家们观点的比对分析。作者巧妙地设置了一个虚拟的“思想擂台”,让赫拉克利特的“万物流变”与巴门尼德的“永恒不变”进行对话,这种对立统一的展现手法,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趣味性。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自然哲学”的解读,它清晰地展示了科学萌芽是如何在哲学思辨中诞生的。与其说他们是哲学家,不如说是最早的科学家、宇宙学家。他们尝试用可观察的现象去推导世界的运作法则,那种自信和勇气是令人肃然起敬的。装帧设计也十分考究,页眉处的引文点缀得恰到好处,为每一次阅读体验增添了仪式感。这本书不仅是知识的输入,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训练。
评分读完此书,最大的感受是那种对知识纯粹的敬畏之心。作者似乎有一种魔力,能将那些看似遥远、高高在上的古代智慧,转化为我们日常可以触摸和思考的片段。他对于“知识论的转向”——即从关注世界本身转向关注人类如何认识世界——的描述,处理得非常细腻。特别是对于智者学派的介绍部分,既展现了他们的实用主义和相对主义倾向,也敏锐地指出了这种转向对后世西方理性主义可能带来的挑战。书中对语言和概念的界定也下了大功夫,比如“真理”这个概念在早期是如何从一种神启式的领悟,逐渐演变为需要逻辑论证的严谨过程。行文中穿插了许多对原始文献的精妙翻译和解读,使得即便是晦涩的片段也变得易于理解,这种学者的严谨与表达的流畅完美结合,使得阅读体验达到了极高的水准。它不是一本让人看完就束之高阁的书,而是会让人忍不住反复翻阅,每一次都能发现新的光亮。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掌握得极为精准,没有丝毫拖沓,直击核心。它摒弃了冗长的人物传记模式,转而聚焦于核心思想是如何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下被催生、被修正、最终形成体系的。比如,关于早期城邦政治与思想发展的关系,作者的论述极具启发性。他指出,民主的萌芽为思想的自由辩论提供了土壤,而这种辩论本身又反过来塑造了城邦的伦理规范。这种相互作用的动态关系,让原本静态的历史概念变得鲜活起来。我发现,书中对“德性”(Arete)这一概念的探讨尤为深刻。它不是一个僵硬的道德准则,而是一个动态的、与城邦公民身份紧密相连的实践精神。作者通过对比不同学派对“何为好的生活”的不同定义,勾勒出了一幅古希腊精神世界的全景图。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现代社会中那些关于公民责任和个体价值的讨论,都有了一种更深远的理解基础,仿佛万物的起点都指向了那片爱琴海的岸边。
评分我不得不承认,我对古代思辨哲学的了解一直停留在零散的片段认知上,这本书就像一把强劲的光束,将所有碎片化的知识点整合成了一个连贯而壮阔的星图。作者在构建整个思想图景时,展现了惊人的宏观把握能力。他不仅仅是罗列观点,而是深入挖掘了不同思想流派之间的内在关联与冲突,比如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学宇宙观如何影响了后来的柏拉图主义,这种思想的“遗传”脉络被梳理得井井有条。书中对于“城邦”这个特殊环境的论述也十分到位,没有孤立地看待思想的诞生,而是将其紧密地放置在城邦衰落与变迁的大背景下,这使得那些关于正义与秩序的探讨,立刻获得了强大的现实意义。它让我明白,这些看似抽象的概念,其实都是人类在解决实际生存问题时所迸发出的智慧结晶。阅读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对思考模式的重塑,教会我如何去追溯一个观念最朴素、最纯粹的表达源头。
评分这本关于古代思想史的书,简直是一场穿越时空的智力探险!作者以一种近乎散文诗的笔触,娓娓道来了人类文明早期那些闪耀的思想火花。我尤其欣赏他对苏格拉底、柏拉图乃至更早那些被历史洪流冲刷得有些模糊的身影的细致勾勒。他没有采用那种枯燥的教科书式的梳理,而是将哲学家们置于他们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中,让你真切感受到他们提出那些宏大命题时的挣扎与激情。比如,他深入剖析了米利都学派如何从神话叙事中挣脱出来,试图用“水”、“气”这些具体的物质去解释世界的本源,那种由具象向抽象的飞跃,看得我心潮澎湃。书中对于“逻各斯”(Logos)概念的演变也着墨甚多,从最初的“言语”、“理性”到后来成为宇宙的根本规律,这种意义的递进和引申,被作者阐述得丝丝入扣,即便是初次接触这些概念的读者,也能顺着他的思路,窥见西方理性传统的坚实根基。阅读过程中,我仿佛能听到雅典广场上那些辩论的声音,那份对真理永不餍足的追问,至今仍震撼人心。这本书的魅力就在于,它让你在了解历史的同时,也在反思自己是如何思考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