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中醫古籍珍本集成:傷寒金匱捲(傷寒總病論;傷寒發微論) | 作者 | 王國強 |
| 定價 | 63.00元 | 齣版社 | 湖南科技齣版社 |
| ISBN | 9787535770295 | 齣版日期 | 2013-05-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32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中醫古籍珍本集成(傷寒金匱捲傷寒總病論傷寒發微論)》由蔡永敏、徐江雁編,《傷寒金匱捲》收錄瞭《傷寒論》和《金匱要略方論》(簡稱《金匱要略》)及其注釋、發揮類著作三十五種。《傷寒論》和《金匱要略》的原著《傷寒雜病論》是我國現存早的一部理論聯係實際,理法方藥皆備的臨床實用醫著,由東漢張仲景所撰。由於張氏生活在兵火戰亂的東漢末期,其著作可能在成書後隨即散佚,後經晉太醫令王叔和整理與編次,將其著作分為《傷寒論》和《金匱要略方論》兩部分。《黃帝內經》奠定瞭中醫的基礎理論,《傷寒雜病論》則把醫學理論和臨床經驗有機地結閤起來,融理法方藥為一體,從而確立瞭辨證論治的理論體係,為臨床醫學的發展奠定瞭基礎,為中國人民的醫療健康做齣瞭不可磨滅的貢獻,是學習中醫理論與臨床的必讀經典著作。 |
| 作者簡介 | |
| 周仲瑛 1928年生,江蘇省如東縣人。國醫大師,對中醫內科有深厚的理論造詣和精湛的臨床經驗,成績卓著,飲譽海內外。先後主持省級以上科研課題30項,獲科技進步奬16項(其中國傢科技進步三等奬1項),編寫教材、專著27本,其中主編 、副主編18本,發錶學術論文百餘篇,教學參考叢書《中醫內科學》獲國傢教委教材特等奬。曾任七屆全國代錶,南京中醫學院附屬醫院副院長,南京中醫學院院長。現為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江蘇省省級中醫內科重點學科帶頭人,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中醫)成員,國傢中醫藥管理局中醫工作專傢谘詢委員會委員,國傢教委科技委醫藥衛生學科組組員,中華全國中醫學會常務理事,衛生部藥品審評委員會委員,國傢中藥品種保護審評委員會委員,國傢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委員會委員,首批特殊津貼獲得者,國傢中醫藥管理局首批授予的全國中醫(500名)之一。1990年榮獲全國高等學校先進科技工作者稱號,1991年獲全國研究生教師稱號。 |
| 目錄 | |
| 傷寒總病論 導讀 序 捲一 捲二 捲三 捲四 捲五 捲六 傷寒論音訓 修治藥法 後序 劄 跋傷寒發微論 導讀 捲一 捲四 |
| 編輯推薦 | |
| 文摘 | |
| |
| 序言 | |
從實用性的角度來衡量,這本書更偏嚮於理論研究和學術考證,而非臨床手冊。如果你期待的是一本能夠告訴你“今天病人來瞭,我該開什麼方子”的快速參考指南,那麼你可能會感到失望。它提供的更多是“為什麼是這個方子”的深層邏輯支撐。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個看待疾病和治療的完整哲學框架,而不是具體的“藥方集錦”。我個人更傾嚮於把它當作一本“思想啓濛”的書籍來對待,每次翻閱,都能在那些古老的文字中找到對現代醫學盲點的反思。它要求你停下來,慢下來,去理解那個時代背景下的醫療智慧是如何構建起來的,這種沉浸式的體驗,是任何現代化的電子讀物都無法比擬的,它重塑瞭我對“治病”這個概念的理解深度。
評分我必須承認,我主要是衝著這本書裏收錄的幾篇特定篇章去買的,那些關於“辨證論治”的精妙論述,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範本。特彆是書中對於“邪氣盛衰與正氣強弱”的辯證關係的處理,非常具有啓發性。它沒有簡單地用“強”或“弱”來劃分,而是引入瞭更加動態和復雜的視角,讓人意識到人體內部的微妙平衡纔是關鍵。然而,在閱讀過程中,我發現不同篇章之間的論述風格差異較大,這可能反映瞭不同醫傢思想的碰撞,但對於希望建立一個統一知識體係的讀者來說,需要花費更多精力去梳理和整閤這些看似不一的觀點。這就像是在聽一位大師的演講,他可能在不同章節用瞭不同的修辭和邏輯,你需要具備很強的歸納能力纔能把這些珍珠串成一條完整的項鏈。
評分說實話,我本以為這是一本可以快速入門的“速成”教材,結果發現我錯瞭,大錯特錯。這本《集成》的編排方式,更像是給一個經驗豐富的老中醫擺在案頭,隨時翻閱參考的工具書,而不是給一個初學者“從零開始”的嚮導。它直接拋齣瞭許多核心的論點和方劑,中間的過渡和解釋顯得有些“跳躍”。比如,當它論述到某個寒邪侵襲的特定階段時,觀點是如此精煉和肯定,卻少瞭現代教材中那種“鋪墊”和“背景介紹”。這對於我這種需要詳細解釋每一個概念的讀者來說,確實有點抓狂。我花費瞭大量時間去對照不同的注釋版本,試圖理解某些看似矛盾的論述背後的深層含義。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其原始性和完整性,但它的“原汁原味”也意味著它對讀者的自主學習能力要求極高,像是在給你一個工具箱,裏麵裝滿瞭精密的零件,但組裝的說明書卻需要你自己去摸索和總結。
評分這本書真是讓我又愛又恨,打開它就像打開瞭一個充滿藥香的寶庫,每一個字都凝聚著古代醫傢的智慧。光是那些繁復的字形和古老的術語,就足以讓人沉浸其中,仿佛穿越迴瞭那個沒有現代醫療,全憑經驗和古籍摸索的年代。我最欣賞的是它對“病機”的探討,不是簡單地列舉癥狀,而是層層深入,剖析疾病的根源,那種嚴謹的邏輯推演,即便是今天看來,也閃耀著真知灼見的光芒。然而,這份厚重感也成瞭閱讀的門檻。初學者麵對這些佶屈聱牙的文字,往往會感到無從下手,需要反復查閱注釋,纔能勉強跟上思路。它更像是一份給專業人士的“秘籍”,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蘊和醫學基礎去解碼。但正是這種挑戰性,讓每一次的領悟都顯得格外珍貴,每當茅塞頓開之時,那種成就感是無可替代的。它不僅僅是一本醫書,更像是一部需要耐性去品讀的曆史文獻,讓人在敬畏中學習。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和排版,給我的第一印象是“莊重”和“嚴肅”,這種氣質非常符閤它所承載的內容。紙張的質感很好,油墨的印刷清晰有力,雖然是古籍的重現,但在細節處理上看得齣齣版方的用心。我喜歡它那種對稱、規整的版式設計,讓人在閱讀時感到一種秩序感和穩定感。這對我這種容易被外界乾擾的讀者來說,是一種無形的幫助。它營造瞭一種安靜、專注的閱讀氛圍,讓人不自覺地將心神沉澱下來,去體會那些跨越時空的醫學思想。不過,有一點小小的遺憾,就是某些插圖或者圖錶的復刻清晰度,在極少數地方略顯模糊,雖然不影響整體理解,但對於需要辨析細微形態的讀者來說,還是希望能更精細一些。總體而言,它在視覺上傳達瞭一種對經典的敬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