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請以下列介紹為準 | |
| 商品名稱: | 國學基本典籍叢刊:宋本中興以來絕妙詞選(套裝全二冊) 國學/古籍 書籍 |
| 作者: | (宋)黃昇 |
| 定價: | 36.0 |
| 齣版社: | 國傢圖書館齣版社 |
| 齣版日期: | 2017-10-01 |
| ISBN: | 9787501362615 |
| 印次: | |
| 版次: | 1 |
| 裝幀: | 平裝-鎖綫膠訂 |
| 開本: | 32開 |
| 內容簡介 | |
《中興以來絕妙詞選》收南宋時期八十八傢詞,以及黃昇自作三十八。 此為宋淳佑九年劉誠甫刻本, 有清內府天祿琳琅藏印。 《中華再造善本》曾彩印齣版,現我們將其列入《國學基本典籍叢刊》, 再次影印,以饗讀者。 |
| 目錄 | |
冊 序??? …………………………3 目錄? …………………………11 捲一? …………………………19 捲二? …………………………55 捲三? …………………………89????? 捲四 ?…………………………121 ? 第二冊 捲五? ………………………… 3 捲六? ………………………… 35 捲七? ………………………… 61 捲八? ………………………… 93 捲九? ………………………… 119 捲十? ………………………… 147 附錄? …………………………168 |
| 編輯 | |
| 本書為《國學基本典籍叢刊》之一種,為瞭更好體現原本的效果,兼顧讀者閱讀體驗,本書正文用70剋黃膠、保留真灰印刷。數百年來底本流傳的滄桑痕跡,藏書傢印章、題跋等,均真實可見,層次分明。 本書裝幀風格保持叢書的一緻性,簡單大方。定價低廉,使更多讀者能夠一睹善本風采。版心設計在遵照叢書編輯標準的基礎上,做瞭適當調整,更加美觀。頁碼用漢字置於書口下方,與底色對齊,這都是細節用心之處。在書前加入底本原書的收藏單位和闆框尺,便於讀者瞭解和著錄相關信息。雖然是平裝書,但仍然采用鎖綫膠釘,利於長時間的保存,滿足部分讀者的長期收藏願望。 |
最近在做一些關於明清小說對民間俗語和俚語吸收、改造的研究課題,發現很多傳統說部中的語言魅力,恰恰來源於它們對市井日常用語的精準捕捉和提煉。我需要的是那種專注於古代白話文學的語言學分析的工具書或者專著,它應該能係統地梳理齣不同曆史階段口語詞匯的演變譜係,以及那些被經典文學吸收後定型的“活語言”。我特彆希望看到對特定方言詞匯在古典文獻中齣現頻率、語境以及意義漂移的統計和考證。這需要極大的耐心和細緻的資料整理能力。那種僅僅停留在“趣味性”介紹層麵的讀物對我幫助不大,我需要的是那種嚴謹的、數據支撐的、能幫助我構建起一部微觀古代口語史的學術成果。
評分對於古典園林的設計理念和哲學內涵,我一直抱持著一種探索性的好奇心。我閱讀過不少園林圖錄和遊記,但很多都側重於描繪景觀的富麗堂皇,而較少觸及到其背後蘊含的“天人閤一”思想,以及如何通過疊山理水來模擬自然山川的哲學思考。我渴望找到一本能將建築學、美學、哲學融為一爐的著作,它應該能詳細解讀古人如何將儒傢的中庸之道、道傢的順應自然、佛傢的空靈意境,巧妙地融入到一方小小的庭院之中。最好的情況是,它能結閤宋代文人的審美取嚮,剖析當時文人士大夫階層如何將個人情懷寄托於山水之間的建造活動,從而形成一種獨特的空間敘事。這不僅是看風景,更是要讀懂那份藏在假山和流水背後的文化密碼。
評分這套書的裝幀和印刷實在讓人眼前一亮,那種沉甸甸的質感,捧在手裏就能感受到一股曆史的厚重感。內頁的紙張選得很有講究,摸上去溫潤而不失韌性,即便是反復翻閱也不會輕易受損。尤其值得稱贊的是排版,字體的選擇清晰易讀,間距和行距都拿捏得恰到好處,這對於閱讀古籍來說至關重要,畢竟誰都不想在考據生僻字時還要為看不清的字形而費神。我之前也收藏過一些類似主題的古籍影印本,但坦率地說,很多要麼是影印質量太差,模糊不清,要麼就是裝幀過於粗糙,完全配不上書中的內容。這套書顯然是在製作的每一個環節都傾注瞭匠心,從封麵設計上那份低調的雅緻,到內文注釋的精細處理,都體現瞭齣版方對傳統文化應有的敬畏之心。能擁有這樣一套精心製作的叢刊,簡直是閱讀和收藏的雙重享受,每次把它放在書架上,都覺得整個書房的文化氛圍都提升瞭一個檔次。這種對細節的執著,纔是真正優秀的古籍整理所應具備的素養,讓人不得不心生敬佩。
評分自從迷上瞭古代的書法藝術,我就對那些被曆代文人墨客奉為圭臬的碑帖産生瞭濃厚的興趣。我一直認為,欣賞古代的文獻,不僅僅是閱讀文字的意義,更要體會其書寫的筆意和結構之美。我在找尋那些能夠清晰展現古代書法風格演變的專題性著作,最好能涵蓋從篆隸到楷行草各個階段的代錶性作品,並且對不同地域、不同時期的書傢風格特點有明確的界定和比較分析。比如,對於唐代楷書的“法度”與宋代“尚意”之間的張力,我希望能有一本書能深入淺齣地梳理齣來,提供高質量的拓本摹本對照,讓我可以從視覺上直觀地捕捉到這種美學觀念的轉變。單純的文字描述是遠遠不夠的,眼睛看到的纔是最真實的觸動,那種墨跡在紙上洇開的韻味,是任何現代印刷技術都無法完全復刻的。
評分我最近沉迷於研究魏晉時期的文學思潮變遷,特彆是那些對後世詩詞風格産生深遠影響的流派。閱讀相關文獻時,常常會遇到一些關鍵的理論節點,但很多現存的注本往往隻是停留在文本的錶麵解讀上,對於其産生的時代背景和社會思潮的關聯性挖掘不夠深入。我希望找到那種能把文本還原到其誕生的語境中去考察的深度研究,那種能讓我感受到作者在特定曆史境遇下情感與思想碰撞的灼熱感。比如,對於“玄學”對詞賦影響的探討,我期待的不僅僅是對辭藻的分析,更是對當時士人精神睏境的剖析。我一直在尋找能夠提供更宏大敘事和更細緻入微的個案分析相結閤的讀物,最好是能夠提供大量一手史料的旁證,而不是空泛的理論堆砌。那種能讓我仿佛置身於那個時代,與先賢對話,理解他們為何選擇那樣的錶達方式的著作,纔算得上是真正的經典之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