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只问清风 不谈悲喜——胡适释佛解惑
定价:37.00元
售价:25.2元,便宜11.8元,折扣68
作者:胡适
出版社:工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0-01
ISBN:978750086370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禅的方法:自得(代序)上编:禅宗是什么论禅宗史的纲领禅学古史考印度禅中国禅宗的起来中国禅学的发展与演变菩提达摩考荷泽大师神会传自居易时代的禅宗世系禅宗史的真历史与假历史下编:禅学研究《坛经》考楞伽宗考所谓“六祖呈心偈”的演变朱子论禅的方法与入矢义高讨论早期禅宗史料与柳田圣山讨论禅宗史的纲领外编:学禅杂谈诗僧与谐诗从整理国故到研究和尚从译本里研究佛教的禅法海外读书杂记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沉静而富有启发性的。它让我重新审视了“清风”与“悲喜”这两个意象在胡适生命中的权重变化。作者在描述胡适对人生“不谈悲喜”的追求时,并没有将之描绘成一种彻底的超脱,反而揭示出这背后隐藏着一种积极入世的努力——即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一份内在的清明与节制。书中对胡适研究佛学的具体方法论的探讨,尤其吸引我,那种注重文本考据、注重实践印证的治学态度,即使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整本书的文字节奏感把握得很好,时而如同清泉流淌,时而如智者低语,引人入胜。它让人深思,一个伟大的思想者,是如何在历史的洪流中,为自己寻觅一处精神的安顿之所的。
评分阅读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是,这本书成功地将胡适放在了一个更广阔的文化史背景下去考察他对佛学的态度。它不仅仅是罗列胡适说过哪些关于佛学的话,而是深入挖掘了这些话语背后的时代精神和社会需求。作者非常擅长运用对比手法,将胡适早期的“全盘西化”思潮与他后来的“回望东方”的心态进行对照,从而解析出佛学在他思想体系中扮演的角色转换。比如,书中对胡适如何看待“慈悲”与“人道主义”的结合点,分析得非常到位,这显示出他并非简单地回归传统,而是在用一种现代伦理的框架来重新诠释古老教义。这种深度的挖掘,使得本书超越了一般的传记或人物解读,更像是一部关于思想史的小切口研究。对于想要深入了解民国时期知识分子精神困境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极佳的参考视角。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整体观感是,它提供了一种非常“世俗化”的视角来审视佛学。它不是一本教人如何修行、如何得道的指南,更像是一份关于“一个知识分子如何与古老的哲学对话”的观察报告。作者的笔触非常冷静,没有过度的感情色彩,这使得胡适的那些看似矛盾的观点——比如他信奉科学,却又对佛学抱有浓厚的兴趣——得以在一个更具思辨性的框架下被审视。我特别喜欢其中探讨的“怀疑精神在佛学研究中的作用”那一部分,它挑战了许多人对宗教研究的刻板印象,即认为研究宗教必须先抱有信仰。胡适的这种“拿来主义”和“批判性继承”,被作者梳理得清晰有力。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让我们看到,即便是最理性的头脑,也会在面对生命终极问题时,向古老的智慧寻求慰藉或解释。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也很有趣,层层递进,逻辑严密,让人难以放下。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风格,给我带来了一种意料之外的清新感。它没有采用那种晦涩难懂的学术语言,也没有那种故作高深的玄妙辞藻,而是像一位博学的友人,娓娓道来,分享他所理解的胡适。这种平易近人的叙述方式,极大地降低了普通读者接触相对深奥哲学议题的门槛。我个人认为,作者对胡适晚年心境的描摹尤为精彩,那种经历过大起大落后,对“空”与“有”的重新考量,写得极具张力。尤其是在阐述胡适如何试图用现代心理学或社会学概念去解释佛教因果报应时,那种融合的尝试,既显得有些天真,又充满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勇气与局限。这本书的魅力就在于,它不急于给出结论,而是引导读者去感受胡适探索真理的过程,那种在迷雾中摸索前行的状态,非常真实。
评分这本关于胡适解读佛学的书,着实让人耳目一新。它巧妙地避开了传统宗教读物中常见的说教腔调,而是以一种近乎哲学思辨的方式,带领读者走进胡适那个时代对佛教的理解与阐释。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梳理胡适思想脉络时所展现出的那种细腻和耐心。他并没有简单地将胡适的佛学观点视为一种宗教信仰,而是将其置于胡适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下,探讨“科学”与“佛学”在他思想光谱中的交织与张力。书中对于胡适对禅宗的“人生实践”的解读,描述得尤为深刻,那种将佛理融入日常生活,追求个体觉醒的现代性诉求,被刻画得淋漓尽致。读完后,我仿佛能感受到胡适先生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如何试图用东方智慧来回应西方思潮的冲击,那份探寻与挣扎,令人动容。全书行文流畅,论证扎实,为我们理解这位文化巨人的内心世界,打开了一扇别样的窗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