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FPGA设计
:52.00元
售价:36.4元,便宜15.6元,折扣70
作者:张义和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7-01
ISBN:978703037603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2k
商品重量:0.4kg
Altium Designer所提供的电路原理图绘图功能(简称电路绘图),一直都是群雄,它提供各种电路图结构的设计,包括单张式电路图、平坦式电路图、阶层式电路图,以及高效能的重复阶层式电路图,等等。
《FPGA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探讨FPGA设计,包括以VHDL为主的数字逻辑基础能力训练与应用技巧,并搭配NanoBoard 3000进行系统设计。
《FPGA设计》内容丰富、结构合理、图文并茂、语言清晰。适合各大中型院校电工、电子、自动化及相关专业师生参考阅读,同时适合作为电路设计工程师的参考用书。
购买这本书,我是希望它能包含一些前沿或至少是主流的应用案例,比如简单的图像处理加速、PCIe接口的基础协议介绍,或者至少是嵌入式Linux在FPGA上的加载经验。我希望能看到一些实战性强的项目代码片段,哪怕是简化的,也能让我对FPGA的应用边界有个直观的认识。但是,这本书的内容似乎停留在非常基础的逻辑门电路和状态机的理论推导阶段。大量的篇幅用来讲解如何用纯粹的组合逻辑实现乘法器,或者用有限状态机(FSM)来控制一个简单的交通信号灯,这些内容在任何一本大学的数字电路教材里都能找到,而且讲解得更直观。我甚至怀疑这本书是不是在介绍上世纪八十年代的PAL/GAL器件设计思路,因为它的“设计实例”缺乏现代FPGA所特有的那些高速接口、DDR内存控制器或者SoC集成的相关内容。对那些想看到FPGA“能做什么”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的视角太局限了。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期望是它能提供一套系统化的设计流程,从需求分析到最终的比特流下载,每一个环节都有清晰的步骤和工具推荐。比如,我期待它能详细介绍如何使用主流EDA工具链进行仿真、综合、布局布线,并且针对不同的目标器件(比如赛灵思的7系列和英特尔的Cyclone系列)给出具体的约束文件(XDC/SDC)编写技巧。然而,这本书的重点似乎完全偏离了这个方向。它花了大量的篇幅去讨论硬件描述语言(HDL)本身的一些晦涩的语法特性,比如如何利用SystemVerilog的类和约束随机验证(CRV)来设计测试平台,这对于一个只想学习如何点亮板子上某个外设的人来说,简直是杀鸡用牛刀。我翻遍了索引,几乎找不到关于“I/O引脚分配”或者“JTAG调试”这种基础操作的详细说明。感觉作者是假设读者已经拥有了一个成熟的、自动化的流程,而这本书的任务只是指导你如何用更深奥的理论去重构这个流程,这完全不符合我的实际需求,我需要的是工具的使用手册,不是语言哲学的探讨。
评分这本《FPGA设计》的篇幅和深度,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我本来以为能从中找到一些关于Verilog/VHDL基础语法的快速入门指南,或者是一些现成的项目模板,方便我快速上手做一个简单的小玩意儿。结果呢?这本书像是一本面向资深工程师的参考手册,上来就直接探讨亚稳态的成因、时钟域交叉的跨时钟域逻辑设计中的奇技淫巧,以及如何利用高级综合工具优化关键路径的时序。我花了整整一个周末试图理解其中的寄存器传输级描述和结构级描述的底层差异,结果还是云里雾里。那些关于片上RAM的读写时序图,对我来说就像是天书,完全没有图形化的辅助说明,全是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公式。我真正想知道的是,如何用最简单的方式点亮一个LED灯,并让它闪烁起来,这本书里似乎默认你已经知道这一切,并且正在追求极致的性能优化。如果你是想找一本“手把手教你入门”的书,请避开它,它更像是给那些已经毕业十年,准备冲击高级认证的同行准备的“内功心法”。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图示质量实在令人担忧。在技术书籍中,清晰的逻辑图、时序图和波形图是理解复杂概念的关键。遗憾的是,这本书中的示意图常常是低分辨率的黑白线条图,很多关键的信号线交叉和延时标注模糊不清,需要我反复对照文字描述才能勉强辨认出来。特别是涉及到并行处理结构时,缺乏一个清晰的俯视角度的模块框图来展示数据流向,使得理解数据如何在流水线中传递成为一项挑战。我不得不自己打开一个绘图软件,重新手绘了几个关键算法的数据通路图,才能真正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这无疑大大减慢了我的学习进度。对于一个旨在教授“设计”的学科来说,视觉呈现的专业性和清晰度是至关重要的,这本书在这方面的投入明显不足,让人感觉像是在阅读一份年代久远的学术论文草稿。
评分最让我感到困惑的是,这本书对如何管理和避免FPGA设计中的“陷阱”讨论得过于理论化,而缺乏实际的调试经验分享。例如,在处理中断逻辑或者异步FIFO时,我们都知道实际调试中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比如复位序列的竞态条件,或者由于综合器优化导致的行为差异。我非常期待书中能有一章专门讨论“调试方法论”,分享一些资深工程师在仿真验证失败后,如何利用硬件逻辑分析仪、示波器或者板级调试工具来定位问题。这本书里提到的调试方法,基本都停留在“检查你的波形图是否符合预期”这种最表层的建议。它没有教我如何在高频时钟下捕捉到那个只出现一次的时序错误,也没有提到如何使用芯片内部的逻辑分析仪(如ILA核)来探查实际运行时的内部信号。对我这个急需解决实际硬件Bug的工程师来说,这本书提供的“理论解药”远不如一个实用的“调试技巧”来得珍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