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电子电路CAD项目化教程
定价:22.00元
售价:15.0元,便宜7.0元,折扣68
作者:兰建华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8-01
ISBN:978711138757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2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为方便教学,《电子电路CAD项目化教程》配有课程标准,课程整体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课程考核方案、具体各个项目过程的考核方案以及习题解答和电子课件等,还配有客观的过程评价体系,凡选用本书作为授课教材的老师均可来电索取,咨询电话:010—88379564。本书可作为中等和高等职业院校电子、电气类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电子产品设计的技术人员和爱好者的参考书。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坦白说,我过去尝试过几本声称是“项目化”的教材,但很多到头来还是变成了软件功能的罗列,离真正的项目实践相去甚远。然而,《电子电路CAD项目化教程》真正做到了“项目驱动”。它选取的案例贴近实际工业应用,而不是那种为了演示功能而硬凑出来的玩具电路。比如,涉及到高速信号处理的部分,书中对信号完整性(SI)和电源完整性(PI)的初步介绍和在CAD中的体现,做得非常到位。这让我理解到,现代电子设计远不止是连通导线那么简单,它涉及到电磁场和电磁波的传播特性。更值得称赞的是,它在各个设计阶段——从概念设计、原理图输入、元器件封装管理、到最终的 Gerber 文件输出——都给予了充分的关注。这种全流程覆盖的视角,对于那些想独立完成一个产品原型设计的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评分这本书的编排结构,给我的感觉是极其“用户友好”的。它没有采用那种传统教材的章节划分方式,而是完全围绕着“项目”来展开。这种叙事结构的好处是,读者可以非常清晰地追踪每一个知识点是如何融入到一个完整的系统设计中的。我发现自己不再需要为了理解一个特定的功能模块而去翻阅好几本书,因为书中的每一个部分都是相互关联、层层递进的。特别是对于新手来说,从第一个简单的项目开始,逐步过渡到涉及更复杂外设集成的项目,这种难度递增的设计非常科学,避免了初学者因为接触到过于庞大的系统而产生的畏难情绪。而且,每个项目结束后,都会有一个“总结与提升”的部分,这部分常常会引导读者思考:“如果项目需求升级,你会如何改进现有设计?”这种引导式的学习方式,极大地激发了我的主动思考能力,让我不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去探索解决方案。
评分这本书在细节处理上的严谨性,真的让我印象深刻,尤其是在处理面向制造(DFM)和面向装配(DFA)的问题上。这通常是理论教程会忽略的“软技能”。书中详尽地说明了在PCB设计中,如何设置合适的焊盘形状、丝印层信息的规范化、以及如何避免因为设计不当导致的加工困难和成本增加。我特别欣赏作者在介绍元器件封装库管理时的经验分享,他强调了建立一个可复用、高精度的元器件库对于提高设计效率的重要性。很多初学者往往轻视了封装的工作,认为画个方块就行了,但这本书让我明白了,一个错误的封装定义可能导致整个项目报废。总而言之,这本书提供了一个从“能做出来”到“做得好、做得规范”的转变过程,它培养的不仅仅是操作技能,更是一种专业的设计素养,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收获。
评分这本书,说实话,刚拿到手的时候我还有点将信将疑。毕竟现在市面上的教程太多了,很多都是泛泛而谈,或者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读起来特别费劲。但是《电子电路CAD项目化教程》这本书,从一开始就给出了一个非常清晰的路线图,让人感觉踏实。它不是那种堆砌理论概念的书,而是真的带你“动手做项目”。我印象最深的是它在讲解基础知识的时候,总是紧密结合一个实际的小项目,比如设计一个简单的电源管理模块,或者一个基础的信号处理电路。这种方式极大地提升了我的学习兴趣,因为我能立刻看到理论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而且,作者在软件操作的讲解上非常细致,从原理图的绘制规范到PCB布局的技巧,都有详细的步骤说明,配图也很清晰。对于我们这些想要从理论走向实践的学习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打开了一扇实战的大门,让原本枯燥的CAD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起来。它成功地把设计流程串联起来,让我不再是零散地学习各个软件功能,而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设计思维链条。
评分初次翻阅这本书,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的“深度”和“广度”拿捏得相当到位。很多教程在讲到仿真分析的时候,往往只停留在得到一个波形图的层面,但这本书却深入探讨了如何根据仿真结果去优化电路参数,甚至是如何预判实际焊接后可能出现的寄生效应。这种对细节的关注,对于我这种希望未来能从事硬件研发工作的读者来说,简直是如虎添翼。它不仅仅教你如何使用工具,更重要的是培养你的工程思维。比如,在处理多层板布线时,书中提到的地线和电源层划分策略,以及如何处理阻抗匹配的问题,这些都是教科书里很少会详细提及的“实战经验”。阅读过程中,我感觉自己仿佛在跟着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在学习,他会告诉你哪些是“最佳实践”,哪些是“行业陷阱”。这种带有强烈实践导向的论述风格,让这本书的价值远超了一般的参考手册,它更像是一本实战手册和经验总结的完美结合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