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常用成语3200余条,除传统的注音、释义、例句、近义、反义成语、提示等栏目外,还设有“我的摘录卡”和成语接龙栏目,分别按意义类聚成语和示范接龙游戏,方便记诵与使用,也可训练小读者的思维,扩大词汇量。 徐成志 编著 徐成志,安徽大学中文系教授,安徽省辞书学会副会长,出版有《常用典故词典》《中华山水掌故辞典》等多种工具书。我不得不说,当我看到这本《小学生专用成语词典》时,内心的期待值是相当高的,毕竟现在很多市面上的工具书,要么过于学术化,要么过于浅薄,很难找到一个平衡点。这本书的排版布局确实下了心思,字号适中,间隔合理,初看起来对视力不佳的孩子或者刚学认字的愣头青是友好的。但是,这种友好只停留在视觉层面。关于例句的设计,简直是灾难性的。例句是检验词语掌握程度的关键环节,而这里的例句,很多时候与成语的本义关联性很弱,甚至有些牵强附会。例如,某个成语的释义明明指向“骄傲自满”,但给出的例句却是描述一个人在比赛中发挥失常,这会让孩子完全抓不住这个词语的真正情感色彩和使用场景。我甚至怀疑,这些例句是否是由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胡乱拼凑起来的。一本好的词典,应该用最贴近学生生活的语言来构造场景,而不是用一些生硬、脱离现实的句子来“凑数”。如果例句本身就具有误导性,那么这本词典对培养孩子的语感,非但无益,反而是有害的。它看起来像一本匆忙上架的产品,缺少了严肃的学术审校流程。
评分这本工具书的“附加值”部分,也就是通常在词典末尾会加入的一些辅助学习材料,简直是形同虚设。我特意翻到了后面的“近义词辨析”和“反义词速查表”部分,期望能看到一些能帮助孩子区分细微差别的设计。结果发现,这些辨析极其粗糙。比如,将几个近义词并列出来,然后用“意思相近”这样的套话来总结,完全没有指出它们在感情色彩、使用语境上的微妙差别。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最需要的恰恰是这种“傻瓜式”的、一目了然的对比。比如“高兴”、“快乐”、“愉快”这几个词,在什么时候用哪个更合适,书中没有给出明确的界限。这使得这部分内容沦为了“装饰品”,而非真正的学习工具。此外,关于笔画和部首的索引设计也显得不够人性化,查找效率低下,如果孩子在不认识某个字时想要反查,过程会变得异常繁琐。总而言之,如果一本工具书不能在辅助学习功能上提供实质性的帮助,那么它就丧失了作为“工具”的意义,变成了一本徒有其表的读物。
评分从一个语文教师的角度来看,这本书在“成语典故”的呈现上,存在严重的取舍失衡问题。成语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其背后的故事。孩子们对历史典故的兴趣远胜于对抽象语法的理解。这本书收录了很多成语,但对于那些耳熟能详、源远流长的典故,它仅仅是简单地用一两句话带过,甚至完全省略了。比如“凿壁偷光”的故事背景,寥寥数语,完全失去了应有的感染力,无法在孩子心中留下深刻印象。而对于那些一些相对“新颖”或者说不太主流的成语,它反而花费了大量的篇幅去解释其字面意思的拆解。这种本末倒置的处理方式,让我不禁思考,编者究竟是想写一本“成语故事集”,还是一本“四字词语速查手册”?如果目标是后者,那它完全可以做得更精炼;如果是前者,它又显得太过肤浅。更令人不解的是,一些具有明显地域文化色彩的成语,缺乏相应的文化背景介绍,使得孩子只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无法真正将这些词语融入到更广阔的文化语境中去。
评分从实用性和耐用性的角度来评估,这本书的表现也令人感到遗憾。尽管纸张看起来还算厚实,但其装订质量实在堪忧。我只是轻轻地翻阅了几次,就有几页书页开始松动,边缘也容易卷曲。对于小学生使用的书籍来说,耐用性是必须纳入考量的因素,他们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有磕碰、涂画甚至是不小心的水渍,一本容易损坏的词典,很快就会被束之高阁。更关键的是,这本词典在收录的广度上似乎过于保守,它似乎只关注了最最基础、最最常见的几千个成语,而对于一些在小学高年级甚至在课外阅读中偶尔会遇到的“进阶”成语却选择性地忽略了。这意味着,如果孩子在阅读《西游记》或者一些科普读物时遇到了不认识的词,这本“专用”词典很可能爱莫能助。因此,它充其量只能算是一本入门级的“点心”,而非能陪伴孩子度过整个小学阶段的“主食”。 购买者需要明确,这本词典的生命周期可能非常短,很快就需要被下一本更全面、更深入的工具书所取代。
评分这本号称是给小学生准备的成语词典,真是让人眼前一亮,但更多的是一种困惑。首先,从装帧设计上看,确实很符合儿童的审美,色彩鲜艳,插图可爱,看得出出版社在“卖相”上下了功夫。然而,翻开内页,问题就开始显现了。它的选词标准似乎有些飘忽不定,有些我们认为小学生应该掌握的、应用频率较高的基础成语,要么被遗漏了,要么解释得过于晦涩。比如,“画蛇添足”这样的经典成语,解释里居然用了很多初中甚至高中水平的语法结构来剖析,这对于刚接触成语的小朋友来说,理解起来简直是云里雾里。更别提那些生僻的、在日常交流中几乎不会出现的四字词语,它们被排在了靠前的位置,反而挤占了空间。我更希望看到的是一个更贴合小学教材、更注重实用性的内容编排。它的释义部分,虽然努力想做到详尽,但似乎陷入了“多余的解释”怪圈,没有抓住“简洁明了”这个核心原则。我试着用我认识的一位一年级家长的话来说,就是“这个词典看起来很厚道,但真正用起来,我得自己先给孩子‘翻译’一遍解释。” 这种情况下,它作为一本“专用”词典的价值,就大打折扣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