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常用成語3200餘條,除傳統的注音、釋義、例句、近義、反義成語、提示等欄目外,還設有“我的摘錄卡”和成語接龍欄目,分彆按意義類聚成語和示範接龍遊戲,方便記誦與使用,也可訓練小讀者的思維,擴大詞匯量。 徐成誌 編著 徐成誌,安徽大學中文係教授,安徽省辭書學會副會長,齣版有《常用典故詞典》《中華山水掌故辭典》等多種工具書。從一個語文教師的角度來看,這本書在“成語典故”的呈現上,存在嚴重的取捨失衡問題。成語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來源於其背後的故事。孩子們對曆史典故的興趣遠勝於對抽象語法的理解。這本書收錄瞭很多成語,但對於那些耳熟能詳、源遠流長的典故,它僅僅是簡單地用一兩句話帶過,甚至完全省略瞭。比如“鑿壁偷光”的故事背景,寥寥數語,完全失去瞭應有的感染力,無法在孩子心中留下深刻印象。而對於那些一些相對“新穎”或者說不太主流的成語,它反而花費瞭大量的篇幅去解釋其字麵意思的拆解。這種本末倒置的處理方式,讓我不禁思考,編者究竟是想寫一本“成語故事集”,還是一本“四字詞語速查手冊”?如果目標是後者,那它完全可以做得更精煉;如果是前者,它又顯得太過膚淺。更令人不解的是,一些具有明顯地域文化色彩的成語,缺乏相應的文化背景介紹,使得孩子隻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無法真正將這些詞語融入到更廣闊的文化語境中去。
評分這本號稱是給小學生準備的成語詞典,真是讓人眼前一亮,但更多的是一種睏惑。首先,從裝幀設計上看,確實很符閤兒童的審美,色彩鮮艷,插圖可愛,看得齣齣版社在“賣相”上下瞭功夫。然而,翻開內頁,問題就開始顯現瞭。它的選詞標準似乎有些飄忽不定,有些我們認為小學生應該掌握的、應用頻率較高的基礎成語,要麼被遺漏瞭,要麼解釋得過於晦澀。比如,“畫蛇添足”這樣的經典成語,解釋裏居然用瞭很多初中甚至高中水平的語法結構來剖析,這對於剛接觸成語的小朋友來說,理解起來簡直是雲裏霧裏。更彆提那些生僻的、在日常交流中幾乎不會齣現的四字詞語,它們被排在瞭靠前的位置,反而擠占瞭空間。我更希望看到的是一個更貼閤小學教材、更注重實用性的內容編排。它的釋義部分,雖然努力想做到詳盡,但似乎陷入瞭“多餘的解釋”怪圈,沒有抓住“簡潔明瞭”這個核心原則。我試著用我認識的一位一年級傢長的話來說,就是“這個詞典看起來很厚道,但真正用起來,我得自己先給孩子‘翻譯’一遍解釋。” 這種情況下,它作為一本“專用”詞典的價值,就大打摺扣瞭。
評分從實用性和耐用性的角度來評估,這本書的錶現也令人感到遺憾。盡管紙張看起來還算厚實,但其裝訂質量實在堪憂。我隻是輕輕地翻閱瞭幾次,就有幾頁書頁開始鬆動,邊緣也容易捲麯。對於小學生使用的書籍來說,耐用性是必須納入考量的因素,他們在使用過程中難免會有磕碰、塗畫甚至是不小心的水漬,一本容易損壞的詞典,很快就會被束之高閣。更關鍵的是,這本詞典在收錄的廣度上似乎過於保守,它似乎隻關注瞭最最基礎、最最常見的幾韆個成語,而對於一些在小學高年級甚至在課外閱讀中偶爾會遇到的“進階”成語卻選擇性地忽略瞭。這意味著,如果孩子在閱讀《西遊記》或者一些科普讀物時遇到瞭不認識的詞,這本“專用”詞典很可能愛莫能助。因此,它充其量隻能算是一本入門級的“點心”,而非能陪伴孩子度過整個小學階段的“主食”。 購買者需要明確,這本詞典的生命周期可能非常短,很快就需要被下一本更全麵、更深入的工具書所取代。
評分我不得不說,當我看到這本《小學生專用成語詞典》時,內心的期待值是相當高的,畢竟現在很多市麵上的工具書,要麼過於學術化,要麼過於淺薄,很難找到一個平衡點。這本書的排版布局確實下瞭心思,字號適中,間隔閤理,初看起來對視力不佳的孩子或者剛學認字的愣頭青是友好的。但是,這種友好隻停留在視覺層麵。關於例句的設計,簡直是災難性的。例句是檢驗詞語掌握程度的關鍵環節,而這裏的例句,很多時候與成語的本義關聯性很弱,甚至有些牽強附會。例如,某個成語的釋義明明指嚮“驕傲自滿”,但給齣的例句卻是描述一個人在比賽中發揮失常,這會讓孩子完全抓不住這個詞語的真正情感色彩和使用場景。我甚至懷疑,這些例句是否是由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間鬍亂拼湊起來的。一本好的詞典,應該用最貼近學生生活的語言來構造場景,而不是用一些生硬、脫離現實的句子來“湊數”。如果例句本身就具有誤導性,那麼這本詞典對培養孩子的語感,非但無益,反而是有害的。它看起來像一本匆忙上架的産品,缺少瞭嚴肅的學術審校流程。
評分這本工具書的“附加值”部分,也就是通常在詞典末尾會加入的一些輔助學習材料,簡直是形同虛設。我特意翻到瞭後麵的“近義詞辨析”和“反義詞速查錶”部分,期望能看到一些能幫助孩子區分細微差彆的設計。結果發現,這些辨析極其粗糙。比如,將幾個近義詞並列齣來,然後用“意思相近”這樣的套話來總結,完全沒有指齣它們在感情色彩、使用語境上的微妙差彆。對於小學生來說,他們最需要的恰恰是這種“傻瓜式”的、一目瞭然的對比。比如“高興”、“快樂”、“愉快”這幾個詞,在什麼時候用哪個更閤適,書中沒有給齣明確的界限。這使得這部分內容淪為瞭“裝飾品”,而非真正的學習工具。此外,關於筆畫和部首的索引設計也顯得不夠人性化,查找效率低下,如果孩子在不認識某個字時想要反查,過程會變得異常繁瑣。總而言之,如果一本工具書不能在輔助學習功能上提供實質性的幫助,那麼它就喪失瞭作為“工具”的意義,變成瞭一本徒有其錶的讀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