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電氣控製櫃設計製作——電路篇
:49.00元
售價:34.3元,便宜14.7元,摺扣70
作者:任清晨
齣版社:電子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10-01
ISBN:9787121243400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市麵上**套開關櫃設計·製作·維修的實用叢書,將電氣控製櫃設計製作的相關國傢標準、工藝規範及實際應用融於一體。一套3冊,《電氣控製櫃設計製作——電路篇》、《電氣控製櫃設計製作——結構與工藝篇》、《電氣控製櫃設計製作——調試與維修篇》,側重點不同,滿足電氣控製櫃設計、生産、使用、維護人員的全方位需求。
電氣控製櫃設計製作維修技能叢書”一共3冊,全麵介紹瞭電氣控製櫃電路設計、製作工藝及維護維修的全過程。
本書是叢書的分冊,重點針對電氣控製櫃的電路設計,講解瞭電氣控製技術的發展,電氣控製櫃使用條件及主要性能指標,影響電氣控製櫃製作的因素,電氣控製櫃設計製作的原則、電路設計規範、電路圖的設計方法及注意事項,元器件的選擇原則和使用方法等。
章 電氣控製 (1)
1.1 概述 (1)
1.1.1 電氣控製技術發展簡史 (1)
1.1.1.1 人類曆史的科學技術發展簡史 (1)
1.1.1.2 近代工業革命的三大階段 (1)
1.1.1.3 電氣控製無處不在 (6)
1.1.2 電氣控製 (7)
1.1.2.1 什麼是電氣控製技術 (7)
1.1.2.2 電氣控製設備 (7)
1.1.2.3 電氣控製設備的智能化 (10)
1.1.3 電氣控製技術發展的幾個階段 (10)
1.1.3.1 開關控製電器階段 (10)
1.1.3.2 繼電控製電器階段 (11)
1.1.3.3 數字邏輯控製階段 (13)
1.1.3.4 電子計算機控製階段 (13)
1.1.4 控製設備的分類 (14)
1.1.4.1 電氣控製設備的分類 (15)
1.1.4.2 電氣控製設備的特性 (15)
1.2 電氣控製櫃使用條件及主要性能指標 (16)
1.2.1 正常使用條件 (16)
1.2.1.1 周圍空氣溫度 (17)
1.2.1.2 海拔 (17)
1.2.1.3 濕度 (17)
1.2.1.4 汙染等級 (17)
1.2.1.5 振動、衝擊和碰撞 (18)
1.2.1.6 供電電源 (18)
1.2.1.7 電磁兼容性(EMC) (18)
1.2.1.8 運輸、儲存和安置條件 (19)
1.2.1.9 安裝條件 (19)
1.2.2 特殊使用條件 (19)
1.2.3 工作性能指標 (19)
1.2.3.1 額定工作製 (19)
1.2.3.2 主電路的額定值和極限值 (20)
1.2.3.3 正常負載和過載特性 (24)
1.2.3.4 短路特性 (24)
1.2.3.5 絕緣電阻與介電性能 (25)
1.2.3.6 溫升 (26)
1.2.3.7 EMC環境 (26)
1.2.3.8 噪聲 (26)
1.2.4 智能型控製設備要求 (26)
1.2.4.1 一般要求 (26)
1.2.4.2 功能要求 (26)
1.3 影響電氣控製櫃製作的因素 (27)
1.3.1 電氣控製櫃的製作方式 (27)
1.3.1.1 生産類型 (27)
1.3.1.2 不同生産類型的工藝特點 (28)
1.3.2 客戶的要求 (29)
1.3.2.1 執行標準 (29)
1.3.2.2 控製要求 (30)
1.3.2.3 可靠性要求 (32)
1.3.2.4 壽命要求 (32)
1.3.2.5 安全性要求 (32)
1.3.3 使用條件 (33)
1.3.3.1 環境對電氣控製設備的影響 (33)
1.3.3.2 機械因素對電氣控製設備的影響 (33)
1.3.4 設備條件和技術水平 (34)
1.3.5 技術文件與標誌 (34)
1.3.5.1 技術文件 (35)
1.3.5.2 標誌 (37)
1.4 電氣控製櫃設計製作的原則 (38)
1.4.1 技術設計的一般原則 (38)
1.4.2 安全設計原則 (39)
1.4.2.1 人員和財産的安全性 (39)
1.4.2.2 電氣産品安全設計基本要求 (40)
1.4.2.3 電氣産品有哪些安全風險 (41)
1.4.2.4 應首先采用改變産品的危險性特徵的方法消除安全隱患 (42)
1.4.2.5 安全技術措施選擇順序 (42)
1.4.2.6 進行電路設計和結構設計時安全性設計的優選順序 (42)
1.4.2.7 安全設計必須考慮環境條件和應用條件,特彆應考慮特殊條件 (42)
1.4.2.8 安全設計必須考慮設備在製造過程中的安全 (43)
1.4.2.9 電氣控製設備安全設計方法 (43)
1.4.3 可靠性設計原則 (48)
1.4.3.1 係統的整體可靠性原則 (48)
1.4.3.2 高可靠性組成單元要素原則 (48)
1.4.3.3 具有安全係數的設計原則 (48)
1.4.3.4 高可靠性方式原則 (48)
1.4.3.5 元器件的選擇對機電産品可靠性的影響 (49)
1.4.4 節能環保綠色設計原則 (49)
1.4.4.1 環保型材料的利用 (49)
1.4.4.2 節約能源設計 (50)
1.4.5 控製功能設計原則 (51)
1.4.6 可加工性、可裝配性和可維修性設計原則 (52)
第2章 電氣原理圖設計 (54)
2.1 電氣控製係統設計概述 (54)
2.1.1 控製係統概述 (54)
2.1.2 自動控製係統 (56)
2.1.2.1 自動控製係統的組成 (56)
2.1.2.2 自動控製係統的分類 (56)
2.1.2.3 自動控製係統的性能要求 (57)
2.1.2.4 自動控製綫路的基本組成 (58)
2.1.2.5 常用控製方法 (59)
2.1.3 電氣控製設備設計的原則與內容 (60)
2.1.3.1 電氣控製設備設計的一般原則 (60)
2.1.3.2 電氣控製設備設計的任務及內容 (60)
2.1.4 電氣控製設備設計的一般步驟 (61)
2.1.5 電動機拖動方案的確定方法 (68)
2.2 電路圖的設計方法 (71)
2.2.1 電氣控製電路設計概述 (71)
2.2.1.1 電氣原理圖設計的內容 (71)
2.2.1.2 電氣原理圖設計的基本步驟 (73)
2.2.2 電氣原理圖的設計方法 (73)
2.2.2.1 經驗設計法 (73)
2.2.2.2 邏輯設計法 (80)
2.3 電路設計的注意事項 (84)
2.3.1 電氣控製電路設計中應注意的問題 (84)
2.3.2 PLC控製係統設計的注意事項 (94)
2.3.2.1 PLC控製係統設計的基本原則 (94)
2.3.2.2 PLC控製係統設計的基本內容 (94)
2.3.2.3 PLC控製係統設計的一般步驟 (95)
2.3.2.4 PLC機型的選擇 (96)
2.3.3 單片機控製電路設計的注意事項 (98)
2.3.3.1 單片機控製電路設計的基本要求 (98)
2.3.3.2 單片機(MCU)選擇設計要求 (99)
2.3.3.3 電源部分的設計要求 (99)
2.3.3.4 時鍾設計要求 (100)
2.3.3.5 I/O口設計要求 (100)
2.3.3.6 上/下拉電阻要求 (100)
2.3.3.7 通信接口 (100)
2.4 元器件的選擇原則 (101)
2.4.1 控製電器 (101)
2.4.1.1 控製電器的作用 (101)
2.4.1.2 常用低壓電器的主要種類和用途 (102)
2.4.2 開關器件和元件的選擇 (102)
2.4.2.1 開關器件和元件的選用原則 (103)
2.4.2.2 器件封裝結構和質量等級的選擇 (103)
2.4.2.3 降額設計 (103)
2.4.3 開關器件和元件參數的選擇 (104)
2.4.3.1 在空載、正常負載和過載條件下接通、承載和分斷電流的能力 (104)
2.4.3.2 接通、承載和分斷短路電流的能力 (105)
2.4.3.3 通斷操作過電壓 (105)
2.4.3.4 開關器件及元件動作條件 (106)
2.4.3.5 操動器 (107)
2.4.3.6 觸點位置指示 (107)
2.4.3.7 適用於隔離的電器的附加要求 (108)
2.4.3.8 具有中性極電器及控製設備的附加要求 (109)
2.4.4 控製電器接綫端子的選擇 (109)
2.4.4.1 接綫端子的結構要求 (109)
2.4.4.2 接綫端子連接導綫的能力 (109)
2.4.4.3 接綫端子的連接 (110)
2.4.4.4 接綫端子的識彆和標誌 (110)
2.4.4.5 外接導綫端子 (110)
第3章 電路設計規範 (112)
3.1 功能電路設計規範 (112)
3.1.1 電源及引入電源綫端接法和切斷開關 (112)
3.1.1.1 電源 (112)
3.1.1.2 對電子設備供電電路的要求 (113)
3.1.1.3 引入電源綫端接法和切斷開關 (115)
3.1.2 控製電路和控製功能 (118)
3.1.2.1 控製電路 (118)
3.1.2.2 控製功能 (120)
3.1.2.3 聯鎖保護 (124)
3.1.2.4 故障情況的控製功能 (125)
3.2 防護電路設計規範 (128)
3.2.1 電擊防護的設計 (128)
3.2.1.1 概述 (128)
3.2.1.2 直接接觸的防護 (129)
3.2.1.3 間接接觸的防護 (129)
3.2.1.4 采用安全超低壓(PELV)作防護 (132)
3.2.2 電氣設備的保護與等電位聯結 (133)
3.2.2.1 電氣設備的保護 (133)
3.2.2.2 短路保護與短路耐受強度 (139)
3.2.2.3 等電位聯結 (142)
3.2.3 電磁兼容性(EMC)設計 (144)
3.2.3.1 電磁兼容性設計要求 (144)
3.2.3.2 提高電磁兼容性(EMC)的措施 (146)
3.3 電路原理圖的繪製 (147)
3.3.1 電氣製圖規則 (147)
3.3.1.1 電路圖的組成 (147)
3.3.1.2 電氣原理圖符號位置的索引 (148)
3.3.1.3 元器件的標注方法 (149)
3.3.1.4 電氣原理圖的繪製原則 (149)
3.3.2 電氣原理圖繪製工具 (151)
3.3.2.1 CAD繪圖軟件 (151)
任清晨,高級工程師,40多年的工控行業從業經曆,具備豐富的維修、設計及培訓經驗。退休後在保定科諾偉業控製設備有限公司任技術顧問。
說實話,一開始我對這種專業性極強的書籍是抱有戒心的,擔心內容過於晦澀難懂,充斥著讓人望而生畏的公式和黑話。然而,這本書的敘事風格卻齣乎意料的平易近人,它沒有用那種高高在上的姿態俯視讀者,反而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工程師,耐心地跟你分享他的“踩坑”心得。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講解保護電路部分時所采用的敘事手法。他沒有簡單羅列標準,而是通過分析幾種典型的故障場景——比如電機過載、短路、缺相——來引導讀者理解為什麼要設置這些保護措施,以及不同保護元件之間的協作關係。這種基於“問題驅動”的講解方式,極大地激發瞭我的求知欲。我甚至能想象齣在某個炎熱的午後,作者在車間裏調試設備時,突然靈光一閃,將這個實戰經驗凝練成文字的場景。這本書的價值,不在於它提供瞭多少標準答案,而在於它教會瞭你一套係統性的排查和設計思維框架。
評分讓我印象極其深刻的是作者在講解元器件選型背後的“潛規則”時所展現齣的那種職業操守和深厚底蘊。很多教材會告訴你,某個電阻的阻值是多少,某個電容的容量是多少,但這本書卻深入探討瞭“為什麼是這個值”。比如,在討論控製迴路的抗乾擾能力時,作者花瞭相當篇幅去解釋濾波電容的等效串聯電阻(ESR)參數是如何影響瞬時電壓跌落時的信號穩定性的。這種對細節的執著追求,顯示瞭作者對工程質量的極緻要求。他仿佛在提醒每一位讀者:電路設計不僅僅是搭積木,它是一門藝術,需要在滿足功能性的前提下,追求極緻的可靠性與長期穩定性。這本書不僅教會瞭我如何“做”一個控製櫃,更重要的是,它塑造瞭我對“優秀”控製櫃的認知標準。它讓我開始關注那些在標準之外,卻能決定設備生死存亡的微小參數。
評分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是一種循序漸進的“能力建構”過程,而非簡單的知識灌輸。我發現,當我讀完關於繼電器邏輯控製的那幾章後,再去閱讀關於PLC接口的介紹時,大腦中已經自動構建瞭一個“邏輯層級”的思維模型。作者非常聰明地將傳統繼電器控製的思維方式,巧妙地遷移到瞭數字化控製的邏輯構建上,使得從強電到弱電的過渡幾乎沒有産生任何認知上的斷層。對於我這種既想鞏固傳統電氣知識,又想嚮自動化進階的工程師來說,這種“兼容並蓄”的編排策略簡直是量身定製。它讓我明白,無論技術如何發展,底層的電氣原理和安全規範永遠是基石。整本書讀下來,我感覺自己的技術棧得到瞭一個非常紮實的“加固”,不再是零散知識點的堆砌,而是一個結構完整、邏輯自洽的專業知識體係。
評分這本《電氣控製櫃設計製作——電路篇》給我的感覺,就像是拿到瞭一份失傳已久的武林秘籍,裏麵詳細記載瞭如何駕馭電能的精髓。我記得我剛翻開這本書的時候,首先吸引我的是它那嚴謹的邏輯結構,每一個章節的過渡都顯得那麼自然而然,仿佛作者早已為我鋪設好瞭一條通往精通的康莊大道。書中的圖例分析,那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存在,每一個符號、每一個連接點,都解釋得透徹入微,讓我這個在實際操作中經常會因為一個細微的接綫錯誤而焦頭爛額的新手,找到瞭久違的自信。特彆是關於繼電器和接觸器的選型與應用部分,作者不僅給齣瞭理論公式,更結閤瞭大量實際工程案例,讓我明白“為什麼”要這麼選,而不是簡單地告訴你“應該”怎麼做。這種深度解析的寫作方式,使得枯燥的電路理論瞬間變得生動起來,仿佛作者正坐在我對麵,手把手地教我如何繪製一張既美觀又實用的控製圖紙。讀完第一部分,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這本書真正做到瞭將理論與實踐無縫對接,完全沒有那種‘紙上談兵’的空泛感。
評分這本書的版式設計和配圖質量,簡直是業界良心。通常這種技術書籍的插圖都顯得粗糙且模糊,但《電氣控製櫃設計製作——電路篇》在這方麵做得極其考究。每一次對復雜電路的剖析,都會配上清晰度極高的示意圖,綫條流暢,標記準確無誤。我有一個習慣,就是喜歡把書本上的原理圖和實際接綫圖進行對比學習,而這本書的圖示對比性極強。例如,講解到三相異步電動機的啓保停電路時,原理圖和實際端子排的接綫圖並置齣現,中間還穿插著關鍵節點的電壓測試點說明。這種多維度、立體化的呈現方式,大大縮短瞭我理解和記憶的路徑。我敢說,對於那些需要進行現場施工或故障診斷的人員來說,這本書的圖文結閤的功力,比市麵上許多厚得像磚頭的參考手冊都要管用得多。它真正做到瞭讓讀者“看得懂、畫得齣、測得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