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电磁兼容标准汇编(基础卷)第二版
定价:196.00元
作者:中国标准出版社第四编辑室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0-01
ISBN:978750664689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1.203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卷为电磁兼容标准汇编的基础卷,收入基础类的电磁兼容国家标准19项。
目录
GB/T 4365-2003 电工术语电磁兼容
GB/T 6113.1-1995 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规范(附修改单)
GB/T 6113.2-1998 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方法
GB/Z 6113.3-2006 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第3部分: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技术报告
GB/T 6113.402-2006 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第4-2部分:不确定度、统计学和限值建模测量设备和设施的不确定度
GB 8702-1988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GB 9175-1988 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
GB 10436-1989 作业场所微波辐射卫生标准
GB/T 12190-2006 电磁屏蔽室屏蔽效能的测量方法
GB/T 14431-1993 无线电业务要求的信号/干扰保护比和小可用场强
GB/T 15658-1995 城市无线电噪声测量方法
GB/T 17624.1-1998 电磁兼容 综述 电磁兼容基本术语和定义的应用与解释
GB/Z 18039.1-2000 电磁兼容 环境 电磁环境的分类
GB/Z 18039.2-2000 电磁兼容 环境 工业设备电源低频传导骚扰发射水平的评估
6B/T 18039.3-2003 电磁兼容 环境 公用低压供电系统低频传导骚扰及信号传输的兼容水平
GB/T 18039.4-2003 电磁兼容 环境 工厂低频传导骚扰的兼容水平
GB/Z 18039.5-2003 电磁兼容 环境 公用供电系统低频传导骚扰及信号传输的电磁环境
GB/Z 18039.6-2005 电磁兼容 环境 各种环境中的低频磁场
GB/Z 18509-2001 电磁兼容 电磁兼容标准起草导则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完全超出了我作为一本“汇编”类书籍的预期。通常这类书容易陷入“文山会海”的陷阱,把标准条文原封不动地堆砌起来,导致阅读和理解的难度剧增。然而,《基础卷第二版》在这方面明显做了大量的“翻译”和“注释”工作。它在引用了关键标准条款的同时,往往会配以相应的图示或简短的白话解释,特别是在描述复杂的测试场地要求(如屏蔽室的尺寸、接地处理)和仪器校准流程时,这种图文结合的方式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我记得有一次我为一个新项目选型测试设备,对照书中关于电磁场探头和接收机带宽要求的描述,迅速确定了所需设备的最小规格,避免了因选用低配设备而导致的测试失败。这种“知识到实践”的转化路径被设计得非常顺畅,它不仅仅是一本标准库,更像是一位资深工程师在旁边指导你如何解读和应用这些标准,着重强调了关键的“红线”在哪里,以及如何进行初步的自检。
评分从内容深度和广度来看,这本书无疑是同类参考书中非常扎实的一本“地基”。我是在准备参加一些国际认证测试时入手这本“基础卷”的,原本以为它会比较浅尝辄止,但实际翻阅后发现,它对基础理论的阐述非常透彻,绝非简单的标准罗列。例如,在静电放电(ESD)和快速瞬变脉冲群(EFT/Burst)的机理分析部分,它不仅描述了测试波形,还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波形参数对被测物影响的物理机制,这种对“为什么”的解释,比单纯知道“怎么测”要重要得多。再者,书中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标准体系进行了梳理,比如FCC、CE Mark以及一些行业特定标准(如汽车电子相关的ISO标准的前置概念介绍),虽然是基础卷,但它已经构建了一个全球视野下的EMC法规框架,这对于希望产品面向国际市场的工程师来说,是极具价值的路线图。它不会直接告诉你某个产品应该用哪个标准,但它会教会你如何根据产品特性和目标市场去筛选和理解适用的标准,这种方法论的培养,比死记硬背单个标准条文要高明得多。
评分与其他我曾接触过的EMC参考资料相比,这部《基础卷第二版》在版本更新和维护方面显示出了明显的严谨性。我知道EMC标准是一个动态变化的领域,每隔几年就会有修订或发布新的导则。这本书的“第二版”字样并非空穴来风,它在引言部分对第一版的主要修订点做了清晰的罗列,特别是针对最近几年变化较大的如辐射抗扰度(RE)测量方法学中的一些趋势变化,都进行了相应的更新和补充。这种对时效性的重视,对于我们这些依赖标准进行合规性工作的技术人员来说至关重要,因为旧版标准导致的合规性问题可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另外,书中对一些历史标准(虽然已被废除或修订)的保留和标记,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横向对比视角,让我们能追溯某些测试要求的演变路径,理解当前标准的制定逻辑。这种对标准演进过程的记录,让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停留在当前,更具备了历史参考的维度。
评分对于一个需要跨领域沟通的技术人员,比如我,需要经常和硬件设计、结构设计以及认证机构的人员打交道,《电磁兼容标准汇编(基础卷)第二版》在术语的统一和概念的标准化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EMC领域充斥着大量的缩写和特定的行业黑话,不同背景的人理解起来很容易产生偏差。这本书的优秀之处在于,它从一开始就为所有核心概念建立了一个清晰、一致的“官方词典”。比如,对于“屏蔽效能”、“耦合路径”这些关键概念,书中提供了非常精确且符合国际惯例的定义,这使得我在撰写内部技术报告或者与外部实验室沟通测试方案时,能够使用一套统一的语言体系,极大地减少了因语义不清导致的误解和返工。这种标准化工作,对于提升团队的整体技术沟通效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本团队内部的“通用语言手册”,确保了所有相关人员都在同一认知框架下工作。
评分这部手册的装帧设计挺下本的,拿到手里挺有分量的,封面设计简洁明了,用色也挺专业,一看就是正经的工具书。我主要关注的是它排版和字体的使用,这点上做得相当到位。很多技术书籍的排版都让人头疼,不是字体太小就是行距太挤,长时间阅读眼睛很容易疲劳。但《电磁兼容标准汇编(基础卷)第二版》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平衡。字体选择了清晰易读的宋体或类似字体,字号适中,而且关键的术语和引用的标准编号都有特别加粗或者用不同颜色做了区分,这对于查阅资料时效率的提升是巨大的。尤其是在涉及复杂电路图或表格数据的时候,清晰的边界划分和合理的留白让信息层次分明,即便是初次接触电磁兼容(EMC)领域的人,也能相对轻松地找到重点。此外,书中索引的设计也值得称赞,索引的编制非常细致,不仅按术语首字母排序,还对一些关键标准号进行了交叉引用,这在我需要快速定位某个特定法规或测试方法时,省去了大量翻找的时间。整体来说,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优秀的,作为案头必备的参考资料,这种对细节的打磨,体现了编者对使用者需求的深刻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