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器件數值模擬計算方法是現代計算數學和 工業與應用數學的重要領域。半導體器件數值模擬是 用電子計算機模擬半導體器件內部重要的物理特性, 獲取有效數據,是設計和研製新型半導體器件結構的 有效工具。袁益讓、劉蘊賢著的《半導體器件數值模 擬計算方法的理論和應用(精)》主要內容包括半導體 器件數值模擬的有限元方法、有限差分方法,半導體 問題的區域分裂和局部加密網格方法,半導體瞬態問 題的塊中心差分方法等經典理論部分,以及半導體問 題的混閤元一特徵混閤元方法、混閤元一分數步差分 方法、半導體瞬態問題的有限體積元方法、半導體問 題的混閤有限體積元一分數步差分方法、電阻抗成像 的數值模擬方法和半導體問題數值模擬的間斷有限元 方法等現代數值模擬方法和技術。
本書可作為信息與計算數學、數學與應用數學、 計算機軟件、計算流體力學、石油勘探與開發、半導 體器件、環境與保護、水利和土建等專業高年級本科 生的參考書或研究生教材,也可供相關領域的教師、 科研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前言
第1章 半導體器件數值模擬的有限元方法
1.1 半導體器件數值模擬的特徵有限元和混閤元方法
1.1.1 引言
1.1.2 特徵有限元格式
1.1.3 特徵有限元格式的收斂性
1.1.4 特徵混閤元格式及其收斂性
1.2 非矩形域半導體瞬態問題的交替方嚮特徵有限元方法
1.2.1 某些預備工作
1.2.2 交替方嚮修正特徵有限元方法
1.2.3 收斂性分析
1.3 半導體瞬態問題的變網格交替方嚮特徵有限元方法
1.3.1 某些預備工作
1.3.2 特徵修正交替方嚮變網格有限元格式
1.3.3 某些輔助性橢圓投影
1.3.4 收斂性分析
1.4 半導體瞬態問題的交替方嚮多步方法
1.4.1 交替方嚮多步格式
1.4.2 誤差估計
1.4.3 沿特徵綫交替方嚮有限元多步格式及誤差估計
1.5 半導體瞬態問題的配置方法
1.5.1 半離散配置格式
1.5.2 H1模誤差估計
1.5.3 L2模誤差估計
1.5.4 全離散配置格式及L2模誤差估計
參考文獻
第2章 半導體器件數值模擬的有限差分方法
2.1 三維熱傳導型半導體問題的差分方法
2.1.1 問題Ⅰ的特徵差分格式
2.1.2 問題Ⅰ的收斂性分析
2.1.3 問題Ⅱ的特徵差分方法和分析
2.2 三維熱傳導型半導體問題的特徵分數步差分方法
2.2.1 特徵分數步差分格式
2.2.2 收斂性分析
2.3 半導體問題的修正迎風分數步差分方法
2.3.1 迎風分數步差分方法
2.3.2 收斂性分析
2.4 半導體器件探測器模擬計算的數值方法
2.4.1 二階迎風差分格式
2.4.2 收斂性分析
2.4.3 數值模擬結果
參考文獻
第3章 半導體問題的區域分裂和局部加密網格方法
3.1 半導體瞬態問題的特徵有限元區域分裂方法
3.1.1 數學模型和物理背景
3.1.2 某些預備工作
3.1.3 特徵修正有限元區域分裂程序
3.1.4 收斂性分析
3.1.5 數值算例
3.1.6 總結和討論
哎呀,看到“應用”二字,我這個應用層麵的研究者就來精神瞭!理論再好,如果不能在實際案例中展現齣威力,那也隻是空中樓閣。我最關心的點在於,這本書是否提供瞭足夠豐富的、貼近工業界需求的實例分析。比如,如何利用這些數值方法精確模擬高溫工作環境下器件的可靠性問題,如熱載流子注入效應?或者,在先進封裝技術中,如何耦閤熱效應和電效應來預測器件的長期性能衰減?我希望書中不僅僅是給齣計算結果的圖錶,而是能通過對比不同模擬參數或結構微調帶來的物理學洞察。比如,通過改變摻雜濃度梯度,看看載流子壽命是如何變化的,這種因果關係的直觀體現,遠比單純的I-V麯綫擬閤來得更有價值。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套清晰的流程,指導我們如何將實際測量數據反嚮映射到模型參數的提取過程中,那就稱得上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實踐指南瞭。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聽起來就充滿瞭專業氣息,簡直是為那些在電子工程領域深耕的硬核玩傢準備的。我最近翻閱瞭一些關於集成電路設計和半導體物理的經典著作,發現很多都停留在理論的宏觀闡述,或者僅僅是軟件操作的指導手冊。真正讓人眼前一亮的,是那種能夠將深奧的數學模型與實際器件行為緊密結閤,並且能夠指導讀者進行數值模擬計算的“實戰寶典”。想象一下,麵對一個復雜的MOSFET結構,如何用有限元法或者有限差分法去精確捕捉其溝道內的電荷分布和載流子輸運機製,這纔是衡量一本好書的標準。這本書如果能在這方麵提供詳盡的算法推導、編程實現思路以及對不同模型(如漂移-擴散模型、濛特卡洛方法)的適用性分析,那就太棒瞭。我特彆期待它能深入剖析網格劃分、邊界條件設定這些決定模擬精度的關鍵環節,並提供一些高級的收斂性處理技巧,畢竟數值模擬的“坑”往往就在這些細節裏。如果它隻是泛泛而談,那價值就要大打摺扣瞭。我需要的是能讓我手上的計算器真正“跑”起來的真知灼見。
評分作為一名長期從事新型傳感器件研發的工程師,我深知可靠的仿真工具是我們快速迭代産品迭代周期的生命綫。市麵上的商業軟件固然強大,但它們往往是“黑箱”操作,一旦遇到非標準的器件結構或奇異的工作條件,其內置模型的局限性就會暴露無遺。因此,一本係統闡述“數值模擬計算方法”的書籍,其價值就在於揭示背後的“白箱”邏輯。我熱切希望能看到書中詳細講解如何從半導體泊鬆方程、連續性方程齣發,如何利用特徵綫法、牛頓迭代法等數值技巧來求解這些耦閤的偏微分方程組。更重要的是,如果它能針對特定器件——比如異質結、隧道結或者SOI結構——提供定製化的邊界條件處理方案和相應的網格優化策略,那簡直是為我的日常工作量身定做。我希望看到的不是教科書上那些簡化的綫性案例,而是能直接應對現代半導體器件復雜幾何和多物理場耦閤挑戰的解決方案。這種對底層計算原理的透徹解析,纔是將理論轉化為工程實踐的橋梁。
評分我對這類題材的期待,更多的是偏嚮於其理論的嚴謹性和數學工具的完備性。市麵上充斥著大量基於特定軟件平颱(如MATLAB或Python庫)的教程,但它們往往忽略瞭數值方法本身的數學基礎和收斂性分析。一本優秀的“理論”書籍,理應花費大量篇幅去探討離散化誤差的來源、穩定性和收斂條件的判據。例如,對於非綫性問題,局部加密的網格如何在保證全局精度的前提下優化計算成本?這需要深厚的數值分析功底。我期望這本書能深入到有限體積法(FVM)在流體動力學和電磁場計算中的應用,並將其巧妙地融入半導體載流子輸運的描述中。如果它能包含一些現代計算物理中前沿的優化算法,比如自適應步長控製或預條件子的選擇,那就更符閤其“精”字的定位瞭。我追求的是那種能讓我從“使用”模擬器到“設計”模擬器的心態轉變,這需要對算法的內在機製有不容置疑的掌握。
評分說實話,對於一本偏嚮計算方法論的著作,我最怕的就是內容陳舊,或者僅僅是停留在二十年前的器件模型上。半導體領域日新月異,FinFET、GAAFET以及二維材料器件的齣現,對現有的數值求解器提齣瞭全新的挑戰。我的期望是,這本書能體現齣對新一代器件的關注。比如,在處理量子隧穿效應時,如何將薛定諤方程的數值解法融入到經典漂移-擴散框架中?對於二維材料體係中存在的陡峭能帶突變,傳統的有限差分法是否依然有效,或者是否需要引入更精細的離散化技術?如果作者能在書中探討這些前沿課題的數值模擬策略,並指齣當前方法的局限性與未來研究方嚮,那麼這本書的價值將是跨越式的。我希望它能成為一個思考的起點,而不是一個知識的終點,引導讀者去探索尚未被完全解決的數值難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