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绿色农业的初步实践
定价:38.00元
作者:刘连馥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2-01
ISBN:9787109142152
字数:
页码:21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为了在实践中集成和发展支撑绿色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总结绿色农业发展经验,从而提升和构建绿色农业理论体系,创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我们根据我国农业的区域特征,在全国范围内合理布局了一批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单位。针对许多地方纷纷提出请求开展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的情况,又因势利导,在深入考察、调研和科学评价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自愿申请与主动规划统筹安排的工作方针,支持各地开展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呈现了科研与实践科学组织、合理布局、相互促进、整体推进的工作局面。截至目前,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单位已达102个,示范基地37个,科技园区7个。分布在26个省、市、自治区,遍及所有的10个一级农业区。其中,已经有45个示范区/基地的建设规划通过了专家论证。
自2005年8月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在各地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各绿色农业示范区(基地、科技园区)建设单位依据建设规划,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为对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进一步宣传和丰富绿色农业理论,我们发动各有关方面就当地绿色农业示范区(基地、科技园区)建设情况撰写专门文章,结集成为本书。
目录
作者介绍
刘连馥,1961年毕业于北京林学院(现北京林业大学)。1979年以前从事水利、水土保持工作,以后在农业部农垦司担任领导工作,其问于1989年首倡在我国发展绿色食品事业并直接组织领导这项工作的开展。现为中国绿色食品协会会长、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顾问。
1994年,绿色食品工程获中华绿色科技奖金奖。2003年于“亚太地区绿色食品与有机农业市场通道建设国际研讨会”上提出“绿色农业”概念。编著有《绿色食品实务》、《绿色食品导论》、《绿色农业初探》、《绿色农业发展理论论丛》、《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原则实用手册》等,曾先后在国内外公开出版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
文摘
序言
前言
序一
序二:开创性的工作,阶段性的成果
绿色农业的春风吹遍建三江
让绿色农业为县域经济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双管齐下,推进现代农业的建设步伐
明确思路,精心组织,建好绿色农业示范区
遵循绿色农业理念,探索农业生产新模式
保护与利用好自然环境,推动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
借助民间组织的力量,建好绿色农业示范区
精心打造示范区,拓宽绿色强县之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开展绿色农业实践活动
开发微生物有机肥,支持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
以坚实的步子推动绿色农业科研与示范工作
绿色农业科学研究与实践相结合
建设绿色农业示范区,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发挥区域优势,积极开展示范区建设与管理
让“绿色生资”为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保驾护航
实施绿色农业,创新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依托生态优势,实施绿色农业
以绿色农业理念为指导创新龙头企业运行机制
运用平原传统农业优势,打造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遵循绿色农业理念,探索绿色养殖模式
绿色农业在黑龙江省的实践
遵循绿色农业理念,做好马铃薯这篇文章
牢固树立绿色农业理念,科学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关于绿色农业与现代农业的理性思考
附录
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五年规划指导意见
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与管理指导意见
绿色农业示范基地建设与管理指导意见
绿色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与管理指导意见
后记
这本书就像一股清流,涤荡了我对传统农业认知的固有思维。我一直以为,农业的发展就意味着机械化、工业化的扩张,追求产量最大化,而这本书却另辟蹊径,将焦点放在了“可持续性”和“生态平衡”上。它没有回避农业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比如如何平衡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如何在推广新技术的同时保留传统智慧。书中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作物在绿色农业实践中的具体案例进行深入剖析,让我看到了在现代科技的加持下,绿色农业是如何以一种更加智慧、更加温和的方式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我特别欣赏书中对“生物多样性”的强调,它不仅仅是关于种植单一作物,而是如何构建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农业生态系统,这让我认识到,真正的农业发展,应该是一个尊重自然规律、顺应天地的过程。这本书的文字朴实而有力,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字字珠玑,引人深思,让我对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这本书简直就是打开了我对农业世界的新认知!我一直觉得农业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辛勤劳作,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图景。它用非常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那些在田间地头默默耕耘的农民们,是如何将“绿色”这个概念融入到他们世代相传的耕作方式中去的。我尤其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土壤改良的章节,它不仅仅是讲理论,而是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案例,展现了如何通过堆肥、绿肥、轮作等方法,让贫瘠的土地焕发生机。那些文字仿佛带着泥土的芬芳,让我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土地的生命力。而且,书中还非常细致地介绍了如何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这不仅对环境友好,对我们食用的农产品安全也至关重要。我以前总觉得“有机”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概念,这本书却把它变得触手可及,让我知道原来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小小的改变,就能对环境做出贡献。它不是那种枯燥的学术论文,而是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对土地的热爱,读起来让人感到温暖和充满力量。
评分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农业,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种植技术的书,更是一本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著作。我被书中对“土壤健康”的细致描绘所吸引,它不仅仅是描述土壤的成分,更是将其视为一个活的生命体,需要精心的呵护和滋养。书中通过大量的实例,展示了如何通过有机质的增加、微生物的平衡来重塑健康的土壤,从而减少对化肥的依赖。这种对“慢”的追求,对“根本”的探寻,与当下追求效率的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让我反思了我们在追求发展的同时,是否忽略了那些真正重要的东西。书中的许多观点都极具启发性,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与食物来源的关系。它没有给予简单直接的答案,而是引导读者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绿色农业的无限可能。这种开放性的叙事方式,让我在阅读过程中充满好奇和探索的欲望。
评分这是一本让我眼前一亮的农业读物。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绿色农业并非只是简单的“少用农药化肥”,而是蕴含着一套完整的生态哲学和实践体系。书中对“病虫害综合防治”的阐述尤为精彩,它不再是简单地喷洒药剂,而是从源头上入手,通过改善土壤健康、培育抗病品种、利用天敌等多种手段,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这种 holistic approach (整体性方法) 让我茅塞顿开。此外,书中关于“水资源高效利用”的章节也让我受益匪浅,它详细介绍了滴灌、喷灌等节水技术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种植模式来减少水分蒸发。这些细节的描写,让我看到了绿色农业在精细化管理上的独特魅力。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接地气,没有生涩的专业术语,即使是对农业知识不太了解的读者,也能轻松理解。它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农夫,娓娓道来,分享着他与土地的亲密对话,让我对农业生产过程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敬意。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在田野里漫步了一番,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感受着泥土的芬芳。这本书的伟大之处在于,它没有将绿色农业描绘成一个遥不可及的理想,而是将其分解成了一系列切实可行、可以学习和实践的步骤。我尤其喜欢书中对“农户培训与知识传播”的关注,它认识到,任何先进的农业技术,最终都需要由勤劳的农民去落地执行。书中分享了许多成功的培训模式和经验,让“绿色”的理念能够真正深入人心,并在广阔的土地上开花结果。这种对“人”的重视,对“知识”的传承,让这本书充满了人文关怀的光辉。而且,它还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通过很多生动的图片和图表,将复杂的概念形象化,让我这个农业门外汉也能看得懂,学得会。这本书让我看到了绿色农业的希望,也看到了普通人参与其中的可能性,这是一种非常积极和鼓舞人心的力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