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德国不装腔指南
定价:39.80元
作者:徐徐,关梦觉
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9-01
ISBN:978750319553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一个阅历丰富的作家,一个好奇莽撞的新媒体记者,两个女孩携手描画了感悟与体味多年的德国:街头巷尾里,梦幻城堡间、人情冷暖中、嬉笑哭泣时,所闻所见所理解,烹饪出你不知道的对德国味儿,她们眼中的德国也许有所不同,这儿有一本书,谁看谁知道。《德国不装腔指南》,这是一本严肃客观又幽默诙谐的德国说明书。
内容提要
针对大众感兴趣的德国话题,初步计划按照社会、文化、旅游、留学等方面展开来讲,其中每个点都尽量用大众兴趣点较高的事件切入。目标受众是对德国文化感兴趣、不深入了解德国历史文化的青年人群,作者作为在德国生活已久的中国人,以亲历者的姿态将他眼中的德国介绍给读者,代入感很强,角度很贴近中国读者。本书会着重解读一些德国人的日常生活,从他们的言谈举止解读出其潜在含义,并且也会为读者纠正一些以往对德国的一些误解。
目录
章 德国就是这样 1. 德国发家史2. 德国印象3. 拿什么代表德国4. 还你德国真面目之16问 第二章 德国生存技能 1. 德国人的现代日常2. 如何从衣着一眼分辨出德国人3. 德国那不靠谱的服务业4. 动手能力是衡量生活质量的硬指标5. 租房是个大工程6. 德国驾照有多难考7. 要像了解你女朋友一样了解德国药房8. 塞进你家邮箱里的那些收费单9. 在德国生活究竟贵不贵10. 德国超市里卖的是这些 第三章 德国人,你在想什么 1. 德国笑话呵呵呵呵真好笑2. 德国人的钱都花哪去了?3. 德国人对中国人有什么样的偏见?4. 如厕这件小事5. 想养个小宠物?那么……6. 蒸桑拿敢穿衣服?拿眼光杀死你……7. 里究竟有什么?8. 有种心病叫“日耳曼恐惧症”9. 在德国,烧烤是种信仰10. 一名德国华裔中学生的日常创作 第四章 在德国可以玩出什么幸福来 1. 女人的周末下午怎么少得了咖啡和点心2. 德国的农贸市场3. 像德国人一样过节4. 圣诞市场好玩吗?5. 狂欢节是种什么体验6. 跳蚤市场走一圈7. 德国糟心时光Top 108. 德国美妙时光Top 10 第五章 留学是个大课题 1. 有德国人坚持下来了,有人没有2. 为什么在留学如此省钱?3. 让“留德华”立刻翻脸的15种聊天方式4. 毕业了,要不要混入德国职场5. 后来我得了一种叫“留德后遗症”的病 第六章 旅游也是个大工程 1. 德国的高速公路2. 旅游新思路之德国旅游Top N3. 旅行时,晚上怎么住?4. 那些被忽视的旅游快乐 第七章 吃吃喝喝在德国 1. 德国的中餐什么样?2. 德国没有沙县小吃,快餐能吃啥?3. 冰激凌蛋糕糖果巧克力,德国人怎么会不胖4. 除了香肠和土豆,德国还有啥5. 狂欢于在啤酒泡沫里的国度6. 如何被德国餐厅成功拉入黑名单
作者介绍
关梦觉,女,90年水瓶座。留德五年,专业德语,挚爱传媒。现居德国,本职记者,副业编剧。日常生活是在德国公费旅游听故事,听完故事讲故事。游手好闲,不亦乐乎。脑洞和颜值一样清奇,作风与笑点统统不正。好吃,不求马甲线;好读书,不求甚解。眼中的德国也许有所不同,这有一本书,谁看谁知道。徐徐,女,70后,传播学硕士。爱户外,爱自由行。2001年起旅居德国,现为自由写作者。
文摘
序言
天呐,最近沉迷于一本关于德国的宝藏书籍,名字叫《德国不装腔指南》。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对这个北欧邻居的刻板印象,让我觉得那些冷冰冰的刻板印象简直就是笑话。我本来以为德国就是严谨、守时、规则至上,读完之后才发现,原来他们私底下也超有人情味儿的!特别是书中对“小确幸”的描绘,比如周日大家关起门来专心享受家庭时光,那种对生活品质的执着和对规则的尊重,居然可以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让人感到一种既自由又井井有条的舒适感。我特别喜欢作者分享的那些在德国街头巷尾观察到的细节,比如邻居间不打扰的默契,以及对公共设施那种小心翼翼的爱护,这些点点滴滴汇聚起来,勾勒出一个有血有肉的德国形象,不再是教科书上那种硬邦邦的介绍。这本书简直是为我这种深度游爱好者准备的,让我对下一次去柏林或者慕尼黑充满了期待,我已经开始想象自己如何融入那种生活节奏了。读完感觉自己像是被一个非常靠谱的朋友带着,秘密地游览了德国的“里子”,而不是那种走马观花的游客线路。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风格简直是太接地气了,完全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专家腔调”。我发现作者的文字里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一丝丝幽默感,读起来特别轻松愉快,完全没有那种学术著作的枯燥感。它不像是一本旅游攻略,更像是一本朋友间私下交流的“情报本”。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于德国人“直接”沟通方式的解读,一开始我可能会觉得有点被冒犯,但作者很巧妙地解释了这种直接背后其实是一种高效和真诚,让你瞬间释怀,甚至开始欣赏这种不绕弯子的交流哲学。我身边就有几个朋友特别喜欢把事情藏着掖着,读完这本书后,我都有点想模仿那种坦诚的沟通方式了。而且,书中对德国各种“规矩”的剖析,比如垃圾分类的细致入微,居然被写得像侦探小说一样引人入胜,让你忍不住想去验证一下真实情况是不是真有那么夸张。这本书最大的成功之处,就是它让你在哈哈大笑中,悄无声息地学到了很多实用的“生存法则”。
评分我必须说,这本书的洞察力实在是太敏锐了,它真正抓住了德意志民族性格中最核心的那个“魂”。很多介绍德国的书籍都会提到效率和制造,但这本书更深入地探讨了这种效率背后的心理动机——那种对“把事情做对”的近乎偏执的追求。作者没有止步于表面现象,而是深入挖掘了历史文化对现代德国人行为模式的影响,这一点让我感觉这本书的厚度远超一般的文化介绍。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描述“慢生活”与“高效率”如何共存时的那种平衡感。他们可以为了一个完美的工业设计而耗费数月,但同时也能在午后的咖啡馆里,享受半小时不被打扰的阅读时光。这种看似矛盾的统一体,被作者写得丝丝入扣,让我对“工作与生活平衡”有了全新的理解。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观察世界的新视角,让你开始反思自己生活中的那些不必要的复杂和焦虑。
评分说实话,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德国的印象还停留在“啤酒、香肠、奔驰”的阶段,非常肤浅。但《德国不装腔指南》彻底把我拉进了他们生活的肌理之中。这本书的每一个章节都像是一把精密的钥匙,打开了理解德国文化的一个小小的锁扣。我尤其津津有味地阅读了关于德国人如何处理“独处”的部分,他们似乎非常擅长并享受独处的时光,这和我们东亚文化里那种强调集体主义的环境形成了有趣的张力。作者的文字充满了画面感,仿佛我正坐在汉堡的一个街角咖啡馆里,看着行色匆匆的人群,同时又被那种特有的宁静所包围。这本书的好处在于,它不是教你怎么像德国人一样生活,而是教你如何更好地理解一个与你文化背景迥异的群体,从而拓展自己的思维边界。它让我对“文化差异”有了更深层次的尊重和欣赏,绝对是近期读到的最有营养的一本书籍。
评分这绝对是一本值得反复翻阅的书,每隔一段时间拿出来读,都会有新的感悟。我发现它不仅仅是关于德国的,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自身文化中的一些盲点。比如,书中提到德国人对“物尽其用”的推崇,对二手市场和旧物修复的重视,这和我们现在这种“喜新厌旧”的消费主义文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它激发了我重新审视自己衣柜里那些“可以再穿一年”的衣服的决心。这本书的行文结构也非常巧妙,它没有按照地域或者时间线来组织内容,而是像一个思维导图一样,从一个点延伸到另一个点,让你在跳跃的思维中构建起一个立体、多维的德国印象。我特别喜欢它在结尾部分对未来德国社会的一些前瞻性思考,那些观点非常大胆且有深度,让人在合上书本后,依然久久不能平静,忍不住去思考“我们能从中学到什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