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8—29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 与发展研究所主办的“亚太地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 发展研讨会”在北京顺利召开,来自8个**19个机 构的57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俄罗斯国立农业大学、秘 鲁农业和灌溉部、智利农业部、中国**发展和改革 委员会、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 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等机构的18位代表做了大会学术 报告,参会各国针对城镇化发展阶段及理论基础、农 业现代化发展与评价、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关系、城 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案例共享、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研 究方法探讨等方面展开了深入交流和讨论。会议促成 了参会国学者交流合作平台的构建,通过搭建平台, 分享各国在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方面的经验、研 究方法及可行性,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研究和各国城 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步伐。
此次会议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 所承担的中国亚太经合组织合作基金项目“亚太地区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成果,李芸、胡志 全等编著的《亚太地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问题研究 》则对此次会议的专家报告和会议论文进行集中展示 ,作为参会者的智慧结晶。论文内容涵盖理论探讨、 问题分析、案例解读、规划设计等,多角度、多层面 地反应了参会各国在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方 面的经验及发展路径,向**同仁展示了各国在该领 域的研究成果。
该文集为中国进一步完善城镇化研究提供了有益 的借鉴,有助于我国完成破解“三农”发展中核心、 关键政策难题的使命,适合政策制定者、农业工作者 及相关专业研究生参考学习。
就地城镇化问题研究
加强粮食安全和高质量增长的农村城市发展战略框架
城镇化背景下食品消费的演进路径:中国经验
城镇化背景的中国农业发展:国别经验借鉴与战略方向选择
“新型城镇化”“农民市民化”均衡发展的经济学意涵及对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中国农业一般均衡模型
俄罗斯农业现代化的重点
我国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基于1996—2013年数据的实证分析
中国主要农业区域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路径
新型城镇化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农业现代化在城镇化中的作用研究
菲律宾城镇化与农业发展及现代化
泰国的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
西藏自治区现代农业发展
转型中的“仁发模式”——基于黑龙江省克山县仁发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调研分析
越南的农业、农村工业化与现代化
4.N维空间农业规划理论与方法
竹叶兰在城市景观中的应用发展
GIAHS地区的农业公共政策面临的挑战:智利奇洛埃群岛案例
基于***信息处理技术的农业园区规划方法研究
情感能量:非经济因素对城镇人口集聚的作用——来自重庆市新生代流动人口的调查
山西省农村城镇化发展对策研究
中国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的差距分析
土地资源和质量对农民外包决策的影响:以中国广西水稻种植户为例
中国农民对农田征用补偿的满意度——微观数据证据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度评价
中国农村沼气现代化发展模式研究
张家口市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探究
全面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
Research on Local Urbanization
Strategic Framework Rural-urban Development to Strengthen Food Security and Quality Growth
Food Consumption Evolution Path in Urbanization: China's Experience
China'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Background: Lessons of Country Experience
and Choice of Strategic Orientation
The Economic Meaning of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New Urbanization" and "Farmer's Citizenization" and Impact on China's Agricultural Economic Growth
--A CGE Model Approach
Priorities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Russia
Research o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in China--An empirical analysis according to the data in 1996--2013
Construction Path of New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System in Main Agricultural Regions of China
New Urbanization and Promotion of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Three Industries in Rural Areas
Research on Role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Urban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Modernization in the Philippines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Thailand
Modern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of China'Tibet
"Renfa Model" in Transition--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Based on Renfa Modern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for Agricultural Machinery in Keshan County
Vietnam Industrial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Theory and Method of 4. N-dimensional Spatial Agriculture Planning of Space
Development of Arundina Graminifolia Orchid for Urban Landscape
Challenges for Agricultural Public Policy in GIAHS Territories: The Case of Chiloe Archipelago in Chile
Study on Agricultural Park Planning Methods Based on Omni-direction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chnology
Emotional Power: the Role of Non-economic Factors on Urban Population Agglomeration--Survey from Chongqing Mobile Population of New Generation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相当简洁,却透露着一种沉稳的力量。厚实的纸张和精致的印刷,让它在众多同类书籍中脱颖而出,拿在手中便能感受到其内容的份量。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研读,但仅仅从目录和前言部分,就能窥见作者在亚太地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这两个宏大议题上所下的功夫。题材本身就极具现实意义,关乎着数亿人的生活和区域发展的未来走向。我尤其对其中关于“城乡二元结构演变”以及“土地制度改革对城镇化进程的影响”的章节充满了期待。这些都是长期困扰着亚太地区发展的核心问题,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新颖的视角和深刻的洞见,而不仅仅是重复已有的论调。当然,对于研究性的书籍,我更看重其论证的严谨性和数据的可靠性。希望作者在分析过程中,能够充分考虑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具体情况,避免过度概括,从而使结论更具说服力。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翻开它,去探索那些隐藏在数据和文字背后的发展逻辑和潜在挑战了。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风格相对比较朴实,没有过于花哨的设计,但却传递出一种学术研究的厚重感。拿到手的时候,能感受到纸张的质感,摸起来很舒服。我之所以对这本书感兴趣,完全是因为我对亚洲区域发展一直抱有浓厚的关注。特别是“城镇化”这个话题,它涉及到人口流动、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社会结构的变迁,而“农业现代化”则关乎粮食安全、农民收入、农村发展以及技术革新。这两者在亚太地区,尤其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是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探讨,不同国家在推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例如土地征收、环境保护、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及科技创新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等。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亚太地区在这一进程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可能出现的不同发展路径。
评分这本书从外形上看,是一本典型的学术专著,装帧严谨,用纸考究,散发着一种严谨治学的气息。我个人一直对亚太地区的发展轨迹保持着高度的关注,尤其是当“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这两个具有深刻社会经济内涵的词语被并列在一起时,便立刻吸引了我的注意。我深知,这两个议题在亚太地区,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发展中经济体,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界定“亚太地区”这一概念的,并且在分析时,如何平衡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异质性,例如新加坡与越南,日本与印度尼西亚,他们各自的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必定存在显著差异。我特别希望能够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技术创新在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的深入论述,以及“城镇化对农村地区社会经济结构的影响”的细致分析。如果能够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政策建议,或者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那将是更有价值的。
评分拿到这本《亚太地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问题研究》,我的第一感觉是它沉甸甸的,不是那种轻飘飘的快餐读物。包装得一丝不苟,甚至连书脊上的字体都经过了仔细的考量,透露出一种专业和严谨的气息。尽管我并不是这个领域的专家,但对亚太地区的发展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看到“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这两个关键词并列时,更是激发了我的好奇心。我总觉得,这两个看似独立的进程,实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共同塑造着区域的未来。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从序言到各章节的划分,都显得条理清晰,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循序渐进的阅读路径。我特别想知道,书中是如何界定“亚太地区”的地理范围,以及在分析时,是否充分考虑了该区域内部巨大的差异性,比如东亚、东南亚、南亚甚至大洋洲之间的不同发展模式和面临的独特挑战。如果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不同国家城镇化路径的比较分析,或是农业技术引入对社会结构产生的影响,那我一定会觉得这次阅读收获颇丰。
评分我最近入手了一本新书,名字叫做《亚太地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问题研究》。说实话,初拿到这本书时,我更多的是一种被其宏大主题所吸引。在当前全球经济格局不断变化的背景下,亚太地区作为重要的增长极,其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无疑具有全球性的战略意义。翻阅了一下目录,我发现书中涵盖了非常广泛的内容,从宏观的政策分析到微观的案例研究,都触及到了。我尤其关注的是书中关于“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农业”的部分。我知道,很多地区的城镇化进程伴随着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的问题,而农业现代化也面临着如何在提高产量的同时保护生态平衡的挑战。如果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创新的解决方案,或者对一些成功的实践进行深入剖析,那么对于我理解和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将大有裨益。我希望能从中了解到,亚太地区如何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兼顾环境保护和民生改善,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