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健康生活丛书 每天走好6000步
定价:24.80元
作者:赵之心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7-01
ISBN:978720008147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22kg
编辑推荐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天进行累计相当于6000步以上的身体活动,每天走6000步≈3至4千米行走距离≈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
走出健康走掉疾病,健身专家赵之心,历经2年完成,书中通过对与行走相关的时间、速度、姿态、年龄、疾病等因素的综合分析,提出了许多让人耳目一新的观点和建议,不仅丰富了行走活动的内涵,而且也扩展了行走活动的外延。走向健康和快乐,走掉疾病和烦恼。
内容提要
赵之心先生是“行者基金”的积极倡导者和践行者,近年来,更是把行走和医学保健结合起来,进行了非常有益的研究和探索,本书的出版就是一项重要成果。书中通过对与行走相关的时间、速度、姿态、年龄、疾病等因素的综合分析,提出了许多让人耳目一新的观点和建议,不仅丰富了行走活动的内涵,而且也扩展了行走活动的外延,把行走活动提到了医学保健的新高度,对于现代人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参考价值。
目录
章 朋友们,一起来行走
一、我们为什么要走?
二、我们生命中的两个重要过程:平衡调节和衰退
三、走,什么时候都不晚!
四、正确的走路姿势很重要
五、脚的结构的生活适应性及意义
六、不正常的行走对健康的损伤
七、用力走好每一步
第二章 行走,健康的一道有效防线
一、神经系统也要通过走来锻炼
二、预防心脏病的简单方法是从走做起
三、走路,血管的自然按摩师
四、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的行走效应
五、饭后百步走,远离糖尿病
六、走出好骨质
七、把头痛走掉
八、失眠了?走步吧!
第三章 让我们走好每一步
一、正确的行走姿势是行走锻炼的关键
二、从春天走到冬天
三、走的距离也很重要
四、掌握行走的速度
第四章 行走方法不同,效果各异
一、休闲的走——散步
二、有氧健身走
三、功能性行走
四、特殊的走
五、持杆行走
第五章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行走方式
一、年龄不同,行走方式不同
二、进行一次体质测试
三、了解自己的生活习惯
第六章 走出健康,告别疾病
一、代谢性疾病的行走锻炼
二、心血管疾病的行走锻炼
三、呼吸系统疾病的走路方式
四、骨关节病的行走锻炼
五、神经系统疾病的行走锻炼
六、亚健康状态的走路锻炼
附录
作者介绍
赵之心,1976年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运动系田径专业,原为北京体育大学教师,2000年经国家体育总局审批为*社会体育指导员,现担任北京市科学健身专家讲师团秘书长、北市143号折子工程专家组成员(负责大众健身专题)、国家体育总局体科所越野行走运动首席讲师、北
文摘
序言
我是一个典型的办公室“久坐族”,每天面对电脑十小时以上,肩膀僵硬、腰酸背痛是常态,体检报告上的各项指标也开始亮红灯。说实话,我对任何“健康指南”都有天然的抵触心理,总觉得是另一种形式的道德绑架。然而,这本书的叙事方式非常巧妙地避开了说教,它更像是一份为你量身定制的“生活优化说明书”。它不是强迫你跑步,而是告诉你,当你开始有意识地迈出每天六千步的目标时,你的睡眠质量会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你的下午工作效率会明显增强,甚至连午餐时吃进去的食物似乎都消化得更顺畅了。书中还穿插了一些非常真实的案例,有中年发福的白领,也有退休后行动不便的老人,他们是如何通过循序渐进地增加步数,最终找回活力和健康的故事,读起来特别鼓舞人心,让人忍不住想放下手机,立刻去楼下走两圈。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强调了“可持续性”,它深知,一个不切实际的目标只会带来暂时的热情和长久的挫败感。
评分这本书我最近才看完,说实话,拿到手的时候我还有点犹豫,毕竟现在市面上关于健康和运动的书籍太多了,感觉大同小异。但这本书的切入点非常接地气,它不像那些动辄要求你进行高强度训练的“魔鬼计划”,而是温柔地引导你迈出最容易坚持的第一步——每天六千步。这本书里没有那些晦涩难懂的医学术语,作者用一种非常亲切的邻家大姐的口吻,掰开了揉碎了讲清楚了为什么“走”这件事对我们现代人如此重要。它详细分析了久坐对身体各个器官系统的潜在危害,从心血管到消化系统,再到我们的情绪管理,都一一对应地指出了缺乏运动的后果。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提供的那种“润物细无声”的改变策略,比如怎么利用碎片时间,怎样在通勤路上多走几步,甚至是如何通过调整走路的姿势来最大化燃脂效率。读完之后,我真切地感受到,健康并非遥不可及的奢侈品,它就藏在每天多迈出的那几百步里,这本书真正做到了把科学融入生活,而不是把生活变成科学实验。
评分坦白讲,我购买这本书是基于对“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这个名字的信任,总觉得官方背景的健康读物在科学性和权威性上更有保障。事实证明,这种信任没有落空。书中引用的很多数据和建议都有明确的来源标注,读起来让人心里有底。但和那些枯燥的官方文件不同,这本书的文字非常流畅自然,完全没有那种公文的腔调。我发现它特别适合给那些对运动有恐惧感的人阅读。我有一个朋友,她一直觉得自己“运动细胞为零”,每当谈及运动就头疼。我把这本书借给她后,她反馈说,这本书让她感觉走路变成了一件“可以掌控”的事情,不是必须完成的苦差事,而是对自己身体的一种“温柔投资”。书中反复强调的是“哪怕只多走一百步,也是胜利”,这种极低的入门门槛,真正做到了让人敢于开始,并愿意坚持下去。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设计也很有意思,拿在手里感觉很舒服,纸张的质感很不错,虽然内容是关于健康管理,但整体风格却很清新,没有那种传统健康书籍的严肃和沉闷。我尤其欣赏它在数据呈现上的用心,它没有堆砌复杂的图表,而是用一些简单直观的对比图来展示六千步的累积效应。比如,它会告诉你,一年下来,多走的这些步数相当于绕着某个著名地标走了多少圈。这种具象化的描述,极大地增强了读者的参与感和成就感。更重要的是,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走”,它还拓展到了如何将“走”与日常饮食、心理健康相结合。它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小贴士”,比如在走累的时候如何通过简单的拉伸动作来放松肌肉,如何根据不同的天气情况调整你的步行计划。这让我意识到,这本书是在教我们一种生活哲学,一种与身体和谐相处的方法,而不是一个死板的运动指标。
评分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如何将走路融入思考”的那一部分。作者提到,很多伟大的思想家、作家都喜欢通过行走来理清思路,这让我对“散步”这件事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再是单纯的生理活动,更是一种心理的重塑过程。在每日的六千步中,你可以有意识地放空大脑,或者进行一些积极的自我对话,这比坐在沙发上冥想可能更有效。书中还提供了一些“主题行走”的建议,比如“色彩捕捉行走”——要求你在行走时专注于寻找某种特定颜色的物品,这极大地增加了行走的趣味性和专注度,让原本可能枯燥的里程数变得充满了探索的乐趣。对于那些追求心灵平静和清晰思维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的这种结合了身体活动与精神放松的方法论,简直是意外的惊喜。它让我明白了,健康的生活方式,从来都不是一种牺牲,而是一种提升生命质量的有效途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