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傳感器技術及應用電路項目化教程
定價:35.00元
售價:23.8元,便宜11.2元,摺扣68
作者:錢裕祿
齣版社:北京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4-01
ISBN:978730122110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341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整體編寫思路是“模塊化 項目化”,模塊化突齣的是以“被測物理量為研究對象”,每個模塊由若乾個項目組成,每個項目以某一個具體傳感器應用設計為依托。本書內容主要包括:現代檢測技術及傳感器基礎知識;典型傳感器及其應用:主要包括超聲波傳感器、光電傳感器、紅外傳感器、霍爾傳感器、氣體傳感器、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和智能化數字傳感器等;物聯網與傳感器網;傳感器技術在現代檢測係統中的應用。本書可以作為普通高等學校電子信息工程、自動控製、電子工程、應用電子技術、電氣工程、工業自動化等相關專業的教學用書。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說實話,我最近在整理一套關於《麵嚮特定領域處理器(DSP/FPGA)的並行計算優化》的教程。這本書的風格非常前衛,它完全摒棄瞭傳統的串行思維定式,直奔主題地探討如何在異構架構上榨取最大性能。它不是一本單純的編程手冊,而更像是一本“性能調優藝術指南”。書中對流水綫深度、緩存命中率、指令級並行(ILP)的利用等概念的闡述,完全是從硬件結構齣發,去指導軟件的編寫。例如,它對比瞭在ARM Cortex-M係列和TMS320C6000係列DSP上實現同一FFT算法的性能差異,並給齣瞭針對性的匯編級優化建議,這對於想突破現有算法性能瓶頸的開發者來說,簡直是醍醐灌頂。作者的語言有一種強烈的“工程師氣質”,直截瞭當,不繞彎子,每一個章節都充滿瞭實實在在的優化技巧和陷阱規避之道。讀完後,我感覺自己對“如何讓代碼跑得更快”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不再是盲目地堆砌代碼,而是學會瞭如何與底層硬件“對話”。
評分我不得不提一下我最近在研究的關於《高精度信號調理與模數轉換技術》的專業書籍。這本書的定位非常明確,就是麵嚮那些對前端信號處理有苛刻要求的應用,比如醫療儀器或精密測量設備。作者對噪聲抑製和抗乾擾設計著墨甚多,簡直可以稱得上是一本“防噪聖經”。從基礎的濾波器設計(從巴特沃斯到切比雪夫,再到橢圓濾波器的適用場景分析),到運放的選型標準(考慮失調漂移、共模抑製比等關鍵參數),講解得細緻入微。最讓我受益匪淺的是關於ADC的非綫性誤差補償技術,書裏詳細介紹瞭如何利用軟件算法來修正硬件固有的精度缺陷,這種軟硬件結閤的思路非常實用。這本書的排版和圖錶設計也極其齣色,復雜的電路原理圖和時域/頻域分析圖都清晰明瞭,讓人在麵對復雜的數學推導時,也能保持清晰的思路,強烈推薦給所有從事高精度數據采集工作的工程師。
評分最近我一直在研究工業控製領域,對可靠性和實時性有非常高的要求,所以尋覓瞭一本專注於《基於實時操作係統的分布式控製係統》的著作。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都讓我非常摺服。它沒有停留在基礎的RTOS內核講解上(雖然也涵蓋瞭但點到為止),而是直接切入到分布式係統中的一緻性問題和故障恢復機製。作者大量引用瞭實際工業現場的案例,比如某大型生産綫的同步問題、PLC之間的冗餘備份策略等,這些實戰經驗的融入,讓書本上的理論不再是紙上談兵,而是可以直接拿來解決實際工程難題的“工具箱”。特彆是它對時間觸發(TT)和事件觸發(ET)混閤調度算法的分析,考慮到瞭係統在動態負載下的性能邊界,這種對“硬實時”的極緻追求,是其他偏嚮消費電子的教材裏難以見到的。這本書的閱讀門檻稍高,需要一定的控製理論基礎,但對於希望在工業自動化領域深耕的人來說,它無疑是一盞指明燈,讓人茅塞頓開。
評分哇,最近終於啃完瞭手頭上的那本《嵌入式係統設計與實踐》,這本書簡直是為我這種剛剛入門的“小白”量身定做的。首先要誇贊的是,作者在講解基礎概念時,那種層層遞進的敘述方式,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清晰明瞭。我之前在網上看各種零散的教程,總覺得知識點之間缺乏係統性,學瞭後麵忘瞭前麵。但這本書不同,它把硬件接口、軟件編程、實時操作係統這些看似復雜的概念,用非常生活化的例子串聯起來,讓人感覺不再是麵對冰冷的芯片和代碼,而是在和一套精密的工具打交道。特彆是關於中斷服務程序和任務調度的那幾章,我反復看瞭好幾遍,作者用流程圖和僞代碼的結閤,把那些曾經讓我頭疼不已的同步互斥問題講解得透徹無比。而且,書中每一個理論點後麵都緊跟著一個小的實踐案例,比如如何點亮一個LED、如何讀取一個簡單傳感器的數據,這種“學完即用”的模式極大地增強瞭我的學習動力。說實話,寫得這麼細緻、這麼有條理的教材現在真不多見瞭,完全沒有那種為瞭湊字數而堆砌的空洞理論,讀起來酣暢淋灕,成就感爆棚。
評分我前段時間嘗試著去接觸一下現代的物聯網(IoT)項目開發,結果被各種協議和雲平颱搞得焦頭爛額。幸好朋友推薦瞭我那本關於《雲端數據采集與邊緣計算》的書。這本書的視野非常開闊,它不像市麵上很多書籍隻盯著單片機或某一個具體的開發闆,而是將整個物聯網的生態係統都囊括瞭進去。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對MQTT和CoAP協議的深入剖析,作者不僅解釋瞭它們的報文結構和工作原理,還詳細對比瞭它們在不同網絡環境下的優劣,這對於我在實際項目中選擇閤適的通信方案至關重要。更絕的是,書中還專門用瞭一章的篇幅來討論邊緣智能的部署策略,如何將輕量級的機器學習模型部署到資源受限的設備上進行初步數據處理,這絕對是走在瞭技術前沿。這本書的行文風格非常專業且嚴謹,閱讀它就像是聽一位行業資深專傢在做深度講座,每一個論斷都有數據和事實支撐,讀完之後感覺自己對未來幾年物聯網技術的發展方嚮都有瞭一個更清晰的把握,絕對是技術進階的必備讀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