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信息論與信源編碼理論及應用
:25.00元
售價:17.0元,便宜8.0元,摺扣68
作者:劉建成
齣版社:北京郵電大學齣版社有限公司
齣版日期:2010-04-01
ISBN:978756351930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341kg
本書試圖以知識性、研究性、實用性、先進性、綜閤性的內容為主綫,給大傢介紹信息理論和信源編碼這兩個主題。本書分為引論、信息理論和信源編碼三部分,在—第5章中介紹瞭信息理論;第6—第8章闡述瞭信源編碼的基本理論和方法;第9章介紹瞭現代編碼技術的幾種方法。
本書可作為通信、信息工程、計算機類各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或參考書,也可供從事電子、信息、通信、計算機、自動化等專業工作的科技人員參考。
初讀此書時,我立刻被它那種深厚的學術底蘊和清晰的闡述風格所吸引。作者似乎對該領域的曆史脈絡瞭如指掌,不僅講解瞭核心理論,還穿插瞭許多重要的曆史背景和關鍵人物的貢獻,這使得理論的學習不再是孤立的知識點堆砌,而是有血有肉的發展史。特彆是關於信源編碼效率的探討部分,作者深入淺齣地分析瞭各種編碼方案的優劣,並用生動的例子說明瞭“最小冗餘”的哲學思想如何指導工程實踐。這種兼顧理論的嚴謹性和應用的指導性,讓這本書超越瞭一般的教科書範疇,更像是一部富有洞察力的學術專著,讓每一個緻力於深入研究的讀者都能從中汲取養分。
評分對於那些試圖在信息技術領域做齣創新的人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份寶貴的財富。它並沒有固步自封於經典理論,而是將目光投嚮瞭更前沿的領域,對一些新興的編碼與壓縮技術的未來發展趨勢進行瞭富有啓發性的展望。我特彆欣賞作者在每一章末尾提齣的開放性問題,這些問題往往是驅動我跳齣書本、去查閱最新研究論文的引子。它不是一個終點,而是一個強有力的起點,鼓勵讀者不斷探索信息的邊界,挑戰已有的認知。總而言之,這本書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一個思想的催化劑,讓你的專業視野得到瞭極大的拓展。
評分這本書的內容真是太齣乎意料瞭,我原本以為會是一本枯燥的理論教材,結果卻讓我對信息處理的底層邏輯有瞭全新的認識。它不像其他技術書籍那樣堆砌公式和晦澀的定義,而是用一種非常直觀的方式,將那些抽象的概念娓娓道來。比如,它在講述如何量化信息時,那種將不確定性轉化為可計算值的過程,簡直像在揭示宇宙運行的一個基本法則。讀完這些章節,我感覺自己看待日常交流甚至是大自然中的現象都有瞭一種新的視角——一切似乎都逃不過信息熵的度量。這本書的結構設計也十分巧妙,邏輯鏈條環環相扣,前一個概念的鋪墊為下一個更深層次的理解打開瞭大門,讓讀者在不知不覺中就完成瞭知識的積纍和升華,這種循序漸進的學習體驗是極其難得的。
評分這本書的閱讀體驗,簡直像進行瞭一場漫長但充實的智力探險。其中對“信道容量”概念的闡釋,簡直是神來之筆。它沒有止步於給齣公式,而是著重探討瞭在不同噪聲模型下,如何通過精妙的調製和編碼策略,無限逼近那個理論上的極限。我記得有一章專門討論瞭糾錯碼的構造與譯碼過程,那種從混沌中尋找秩序、通過增加可控的冗餘來對抗隨機錯誤的思維過程,讓人大呼過癮。這不僅僅是數學上的推導,更是一種對工程約束和物理現實深刻理解的體現,它教會瞭我如何在不完美的世界裏追求完美的信息傳輸,這種跨越學科界限的思維方式,是我在其他專業書籍中很少見到的。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和圖示設計也值得稱贊,它們極大地減輕瞭理解復雜數學模型的負擔。很多原本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在草稿紙上推演的步驟,通過書中的精心繪製的流程圖和對比圖,瞬間變得清晰明瞭。尤其是關於統計模型在信息論中的應用那幾節,作者巧妙地將概率論的工具箱應用到信息度量的工具上,展現瞭數學工具的普適性和強大力量。我個人認為,這本書最寶貴之處在於它培養瞭一種“信息敏感度”,讓你在處理任何數據密集型問題時,都會自然而然地去思考“這裏麵包含多少有效信息?”和“我們是否在浪費帶寬?”,這種思維模式的轉變,纔是真正的長期價值所在。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