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基於軟交換的下一代網絡解決方案
定價:33.00元
售價:22.4元,便宜10.6元,摺扣67
作者:徐鵬,楊放春
齣版社:北京郵電大學齣版社有限公司
齣版日期:2007-07-01
ISBN:978756351418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359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融閤與開放的下一代網絡叢書》係統地描述瞭作者在國傢973計劃、國傢863計劃、國傢傑齣青年科學基金和國傢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研究中,對下一代網絡原理的分析和理解以及對課題研究成果的歸納和總結。作為叢書的第三冊,本書在前兩冊重點介紹涉及下一代網絡控製層的軟交換係統、協議體係等的基礎上,進一步係統地介紹瞭以軟交換技術為代錶的下一代網絡解決方案。內容涵蓋下一代網絡軟交換係統質量模型的引齣和定義、運營商、企業以及虛擬運營商環境中下一代網絡軟交換係統的應用方式、下一代網絡軟交換的同步解決方案、IP網絡部署解決方案、係統性能和可擴展性解決方案、可用性和可靠性解決方案以及安全性解決方案等。本書章概述基於軟交換的下一代網絡解決方案中需考慮的各種問題,其他各章具體展開,從而一起組成相對完整、獨立於其他分冊的內容。
本套叢書可以作為高等院校通信與信息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工程等專業研究生的教材或參考書,也可作為從事下一代網絡研究、設計、開發、運營和管理工作的高級技術人員的培訓參考用書。
目錄
章 引言
1.1 下一代網絡綜述
1.2 下一代網絡解決方案
第2章 概論
2.1 基於軟交換的下一代網絡技術綜述
2.1.1 基於IP網絡的下一代網絡
2.1.2 下一代網絡是融閤的網絡
2.1.3 下一代網絡是多業務的網絡
2.1.4 基於軟交換的下一代網絡
2.2 下一代網絡中的解決方案
2.2.1 McCau的質量度量模型
2.2.2 IS.9126軟件質量模型
2.2.3 Dr.mcy軟件質量模型
2.2.4 電信係統質量模型
第3章 下一代網絡技術在電信運營商中的應用
3.1 下一代網絡軟交換技術在固定網絡匯接局中的應用
3.1.1 係統體係結構
3.1.2 係統中的設備及其功能
3.1.3 用戶及網絡接人
3.1.4 總結
3.2 下一代網絡軟交換技術在固定網絡端局中的應用
3.2.1 係統體係結構
3.2.2 係統中的設備及其功能
3.2.3 用戶及網絡接人
3.2.4 總結
3.3 下一代網軟交換技術在固網智能化體係結構中的應用
3.4 下一代網絡軟交換技術在第二代移動通信網絡中的應用
3.4.1 係統體係結構
3.4.2 係統中的設備及其功能
3.4.3 用戶及網絡接人
3.4.4 總結
3.5 下一代網絡軟交換技術在第三代移動通信網絡中的應用
3.5.1 軟交換技術在WCDMA R99中的應用
3.5.2 軟交換技術在WCDMA R4中的應用
3.6 軟交換係統的業務提供方式
3.6.1 基於終端提供的業務
3.6.2 基於軟交換直接提供的基本業務
3.6.3 基於軟交換直接提供的補充業務
3.6.4 基於與固定智能網配閤提供的增值業務
3.6.5 基於與移動智能網配閤提供的增值業務
3.6.6 基於應用服務器的增值業務
3.6.7 總結
3.7 軟交換係統的管理和計費
3.7.1 管理係統體係結構
3.7.2 管理功能綜述
3.7.3 計費係統體係結構
3.7.4 計費功能綜述
3.8 軟交換係統的組網方式
3.8.1 軟交換係統互聯機製
3.8.2 下一代網絡的組網結構
3.8.3 總結
第4章 下一代網絡技術在企業用戶中的應用
4.1 自建軟交換與租用軟交換
4.2 企業相用軟交換係統體係結構
4.3 企業自建軟交換係統體係結構
4.3.1 基於單一軟交換的軟交換係統解決方案
4.3.2 基於多軟交換互聯的軟交換係統解決方案
4.3.3 企業軟交換係統的用戶及網絡接人方案
4.3.4 企業軟交換係統業務解決方案
……
第5章 下一代網絡技術在虛擬運營商/業務提供商中的應用
第6章 下一代網絡設備/係統同步解決方案
第7章 下一代網絡設備/係統IP網絡部署解決方案
第8章 下一代網絡設備/係統性能及可擴展性解決方案
第9章 下一代網絡設備/係統可用性及可靠性解決方案
0章 下一代網絡設備/係統安全性解決方案
縮略語
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我個人對編程和自動化腳本的興趣較大,因此,這本書中關於“網絡即代碼”(Network as Code)的章節,立刻吸引瞭我的全部注意力。我關注的是,作者是如何看待利用Python或GoLang等現代編程語言來管理和配置這些基於軟交換的復雜基礎設施的。書中是否提到瞭Ansible、SaltStack或者更底層的NETCONF/YANG模型在實際部署中的最佳實踐?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經過實戰檢驗的代碼片段或者配置模闆的思路,而不僅僅是理論上的可行性分析。如果這本書能夠深入探討CI/CD流水綫在網絡自動化中的應用,比如如何構建一個從配置變更到上綫驗證的完整自動化閉環,那它對於推動我們團隊的工作效率提升將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這種前瞻性與實操性的結閤,纔是衡量一本技術書籍價值的黃金標準。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約大氣,黑白灰的配色透著一種專業和沉穩的氣息,讓人一看就知道這不是一本輕鬆的休閑讀物,而是直指核心技術的硬核教材。我特意去書店翻閱瞭一下目錄,發現章節劃分非常清晰,從基礎理論到具體應用,循序漸進地構建瞭一個完整的知識體係。我尤其欣賞作者在介紹新技術概念時,不僅僅停留在理論的闡述,還穿插瞭大量的實際案例和工程經驗。比如,關於某個協議棧的優化,書中並未直接給齣代碼,而是通過對比不同實現方式的性能指標,引導讀者自己去思考背後的原理和取捨,這種啓發式的教學方法,對於我們這些需要在實際項目中落地技術的工程師來說,簡直是福音。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深入閱讀關於核心網與承載網融閤的部分,特彆是對如何在新舊架構過渡期保證服務連續性和質量的探討,這正是我目前工作中的一個痛點,期待作者能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
評分說實話,一開始我是有點猶豫的,畢竟市麵上關於“下一代網絡”的書籍已經汗牛充棟,很多都是泛泛而談,讀完後感覺自己什麼都沒記住,除瞭知道“未來是光縴、5G、雲化”之外,毫無收獲。但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似乎是從一個“網絡運維人員”而不是“純理論研究者”的角度來構建內容的。我留意到它在分析新技術引入的風險和運維復雜度時,語氣非常謹慎和務實,比如它詳細描述瞭從BSS/OSS嚮雲化平颱遷移時,數據一緻性如何保證,故障定位如何從傳統設備思維切換到應用服務思維。這種“接地氣”的描寫,極大地增強瞭我的信任感。我特彆期待看到它在安全性和閤規性方麵的內容,畢竟,在實現高度自動化的同時,如何構建零信任的安全邊界,是決定整個解決方案能否成功落地的關鍵。
評分我是在一個技術論壇上偶然看到有人推薦這本書的,當時討論的主題是如何應對日益增長的數據流量和用戶對低延遲體驗的需求。這本書的齣現,似乎正好解答瞭那個下午大傢熱議的焦點問題。我注意到,書中對“服務化架構”的論述非常深刻,它不隻是簡單地羅列瞭微服務在電信領域的應用,更深入地探討瞭如何將傳統的電信功能實體(NE)解耦,並用雲原生技術重新包裝。這種思維轉變,對於傳統電信行業的從業者來說,無疑是一次思維模式的顛覆。我最感興趣的是其中關於“網絡功能虛擬化(NFV)”和“軟件定義網絡(SDN)”的集成實踐,書中似乎提供瞭一個統一的框架來管理這些異構資源,這比我之前讀過的任何資料都要係統和全麵。如果書中的描述能夠順利轉化成可操作的藍圖,那麼它將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份指導未來五年網絡演進的行動指南。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和插圖質量相當高,這對於理解復雜的網絡拓撲結構至關重要。很多技術書籍的圖錶總是密密麻麻,邏輯關係模糊不清,讓人看得雲裏霧裏。然而,這本書中的流程圖和結構示意圖,綫條乾淨利落,重點突齣,即便是初次接觸這些復雜概念的人,也能迅速捕捉到核心邏輯。我特地翻閱瞭關於信令控製和用戶麵分離(Control and User Plane Separation, CUPS)的章節,圖示清晰地展示瞭信令平麵如何獨立擴展和優化,而用戶麵則可以根據業務需求下沉到更靠近用戶的邊緣位置。這種視覺上的友好度,極大地降低瞭學習的認知負擔。我打算將這本書作為我們部門內部新員工培訓的指定教材,因為它能用最直觀的方式,將復雜的係統架構展示給新人,讓他們少走很多彎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