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可不知的50个物理知识

你不可不知的50个物理知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贝克 著
图书标签:
  • 物理学
  • 科普
  • 知识
  • 趣味物理
  • 科学
  • 教育
  • 学习
  • 通俗易懂
  • 基础知识
  • 大众科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炫丽之舞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224217
商品编码:29764242272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0-07-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你不可不知的50个物理知识

定价:29.00元

作者:(美)贝克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7-01

ISBN:978711522421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24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推荐购买套装:你不可不知的50个物理知识 你不可不知的50个数学知识 你不可不知的50个建筑学知识(套装共3册)(超值附赠恐龙纸模型)畅销物理科普书《科学》杂志自然科学编辑以50个清晰准确的小短文介绍物理定律和原理讲述理论背后的奇闻轶事和科学家的故事

内容提要


  这是一本物理学科普书。作者通过50篇短文,描述了掌控世界运转的定律、原理和理论的发现、意义及其作用。这些短文,以及物理学家的生平介绍、说明性图表和名人名言,使内容更加生动有趣,让读者读起来津津有味、兴味盎然,并对物理学深深着迷。  本书适合对物理学感兴趣的各层次读者。

目录


目 录

部分 物质运动 1
01 马赫原理 2
02 牛顿运动定律 6
03 开普勒定律 10
04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14
05 能量守恒 18
06 简谐运动 22
07 胡克定律 26
08 理想气体定律 30
09 热力学第二定律 34
10 零度 38
11 布朗运动 42
12 混沌理论 46
13 伯努利方程 50

第二部分 波的秘密 55
14 牛顿色彩理论 56
15 惠更斯原理 60
16 斯涅尔定律 64
17 布拉格定律 68
18 夫琅和费衍射 72
19 多普勒效应 76
20 欧姆定律 80
21 弗莱明右手定则 84
22 麦克斯韦方程组 88

第三部分 量子谜题 93
23 普朗克定律 94
24 光电效应 98
25 薛定谔波动方程 102
26 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 106
27 哥本哈根诠释 110
28 薛定谔的猫 114
29 EPR悖论 118
30 泡利不相容原理 122
31 超导性 126

第四部分 原子结构 131
32 卢瑟福原子 132
33 反物质 136
34 核裂变 140
35 核聚变 144
36 标准模型 148
37 费曼图 152
38 上帝粒子 156
39 弦论 160

第五部分 时空宇宙 165
40 狭义相对论 166
41 广义相对论 170
42 黑洞 174
43 奥伯斯佯谬 178
44 哈勃定律 182
45 大爆炸 186
46 宇宙膨胀 190
47 暗物质 194
48 宇宙学常数 198
49 费米悖论 202
50 人择原理 206

术语表 211

作者介绍


Joanne Baker知名科普作家,《科学》杂志的物理学编辑,专业领域为空间和地球科学。曾在剑桥大学学习物理学,1995年获悉尼大学博士学位。马潇潇,山东烟台人,目前是清华大学和美国普度大学的联合培养博士生。

文摘


序言



好的,以下是一本名为《宇宙的奥秘:从量子纠缠到暗物质的探索》的图书简介,旨在详细介绍其内容,同时避免提及您提到的《你不可不知的50个物理知识》。 --- 《宇宙的奥秘:从量子纠缠到暗物质的探索》 (A Journey Through the Cosmos: From Quantum Entanglement to the Dark Matter Hunt) 内容简介 本书带领读者踏上一场宏大而深刻的宇宙探索之旅,深入物理学最前沿的领域,旨在揭示支配我们存在的最基本规则以及宇宙的终极面貌。这不是一本提供基础概念的入门读物,而是面向对现代物理学怀有浓厚兴趣,渴望理解前沿理论和未解之谜的读者的深度解析。我们将从微观的量子世界,穿越到宏观的宇宙结构,最终聚焦于那些挑战我们现有认知的“缺失”部分。 第一部分:量子世界的奇诡与前沿 在本书的开篇,我们将深入探索量子力学的核心——一个与我们的日常直觉完全背道而驰的领域。我们不会停留在薛定谔方程的表面,而是深入探讨其哲学内涵和实验验证。 1. 量子纠缠:超越时空的连接 我们将详细剖析爱因斯坦称之为“鬼魅般的超距作用”的量子纠缠现象。内容将涵盖贝尔不等式的推导与验证,阐释“非定域性”的真实含义。重点探讨EPR佯谬在现代量子信息学中的应用,包括量子密钥分发(QKD)的原理和实现,以及构建量子计算原型机的理论基础。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是什么”,更是“为什么”这种现象必然存在于自然界中。 2. 量子场论的基石:标准模型的胜利与局限 标准模型是描述除引力外所有基本粒子及其相互作用的理论框架。本部分将详细解析规范场论的数学结构,深入探讨夸克和轻子的质量起源——希格斯机制。我们将逐一分析强相互作用(QCD)中的渐近自由性与夸克禁闭现象,以及电弱统一理论的精妙。同时,我们将毫不回避地指出标准模型的结构性缺陷,特别是它无法解释中微子的质量、引力,以及为什么自然界中物质多于反物质等核心问题,为后续的“新物理”探索铺平道路。 3. 测量问题与多世界诠释的再审视 量子力学的“测量问题”——波函数如何坍缩——至今仍是物理学界的核心争论点。本书将对比哥本哈根诠释、多世界诠释(MWI)和退相干理论。通过分析最新的实验设计,如延迟选择实验的更复杂版本,我们试图评估不同诠释在逻辑自洽性和预测能力上的优劣,引导读者思考意识在物理实在中所扮演的角色(如果存在的话)。 第二部分:时空与引力的深层结构 从微观尺度跃升至宏观宇宙,我们将审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并探讨它在极端环境下的表现以及它与量子力学的根本冲突。 4. 弯曲时空中的极端几何 本章专注于黑洞物理。我们将超越事件视界的简单概念,深入探讨史瓦西、克尔和莱维-西维特黑洞的精确解。详细分析奇点处的物理状态(尽管目前无法精确描述),并着重介绍霍金辐射的理论推导及其对信息悖论的挑战。我们还会讨论引力波天文学的最新发现,从双黑洞合并到中子星并合事件,这些事件如何为广义相对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检验平台。 5. 宇宙学的标准叙事:大爆炸模型的高级解析 本书将对ΛCDM(Lambda-Cold Dark Matter)模型进行细致的考察。内容包括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的各项异性如何证实暴胀理论的必要性;暴胀期内量子涨落如何被拉伸成可观测的结构种子;以及宇宙加速膨胀的驱动力——暗能量的性质。我们将对比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JWST)的最新观测数据与早期宇宙模型的预测,探讨是否存在“早期星系形成速度过快”等潜在的挑战。 6. 弦论与圈量子引力:统一之路的岔路口 面对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不兼容,物理学家提出了两种主要的“万有理论”尝试。本部分将详细对比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路径。我们将介绍弦论的五种不同版本、M理论的猜想以及对额外维度的紧致化机制的探讨。接着,我们会转而分析圈量子引力(LQG)如何通过量子化时空几何本身(将时空视为由离散的“量子环”构成)来避免奇点问题,并对比它们在预测可观测现象上的差异。 第三部分:宇宙的未解之谜与新物理的狩猎 本书的最后部分聚焦于现代物理学面临的最迫切、最令人困惑的问题:那些我们知道存在,却无法直接观测的“隐形”组分。 7. 暗物质的身份之谜:从WIMPs到轴子 暗物质构成了宇宙约27%的质量密度,但其本质仍然是一个谜。本章将全面梳理目前的主流候选者。我们将详细介绍弱相互作用重粒子(WIMPs)的理论动机,以及地下直接探测实验(如XENONnT、LZ)的探测原理和目前的零结果。随后,我们将深入探索替代方案,如轻量级的轴子(Axions)及其通过“光子-轴子”转换的间接探测方法,以及原始黑洞作为暗物质的可能性。 8. 暗能量的本质:真空能的难题与修正引力 暗能量占据了宇宙总能量密度的约68%,其负压驱动着宇宙加速膨胀。我们将探讨其最简单的解释——宇宙学常数(真空零点能)——所面临的“120个数量级”的理论与观测之间的巨大差异,这被认为是物理学中最大的理论危机之一。接着,我们将分析各种动态暗能量模型(如Quintessence)和修正引力理论(如f(R)引力),这些理论试图在不引入新粒子的前提下,用时空几何的改变来解释加速膨胀。 9. 物理学的边界:信息、熵与宇宙的终极命运 最后,我们将探讨物理学与信息论的交叉领域。物理定律是否本质上是信息的处理过程?我们将讨论黑洞信息悖论的最新进展,以及熵在宇宙演化中的作用。本书的收尾将展望未来数十年内可能发生的重大突破,例如寻找第五种基本力(如通过对μ子反常磁矩的精确测量),以及我们如何才能构建出真正统一所有自然力的理论——一个能够完整描述从普朗克尺度到宇宙学尺度的“最终图景”。 --- 读者对象: 致力于深入理解现代物理学前沿理论,对宇宙学、粒子物理学、量子信息学有浓厚求知欲的专业人士、高年级学生及资深爱好者。本书要求读者具备一定的大学物理基础,以充分领略其中涵盖的深度数学和概念框架。 ---

用户评价

评分

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一次激动人心的探索之旅。作者的叙述风格非常个人化,仿佛是在和我进行一场私密的对话,分享他对物理世界的热爱和见解。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摩擦力”的章节,我一直以为摩擦力只是让东西变慢的东西,但书中却揭示了它在支撑我们行走、让车辆行驶中的重要作用,甚至还有积极的一面。这彻底颠覆了我对这个日常概念的认知。另外,书中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解释也让我脑洞大开。我一直觉得宇宙是在走向混乱,但书中却用一种更加形象的比喻,说明了熵增的过程,让我对时间的流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阅读过程中,我时不时会停下来,思考书中所讲的原理,并尝试将其与我观察到的现实世界联系起来。这种主动思考的过程,让我对知识的吸收效果大大增强。我发现,很多看似神秘的物理现象,一旦剥开它背后的原理,就会变得清晰明了,甚至充满哲学意味。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物理学并非只是实验室里的精密仪器和抽象公式,它贯穿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塑造着我们所认识的世界。

评分

作为一个对科学史略感兴趣的读者,我一直觉得了解科学知识,最好是能够结合其发展历程来学习。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相当不错。书中不仅仅是介绍物理学知识,还穿插了一些重要的科学发现和科学家的小故事,让我对那些伟大的头脑有了更深的敬意。我特别喜欢关于“电磁感应”的讲解,作者不仅解释了法拉第的伟大发现,还巧妙地联系到了现代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电力系统,让我深刻体会到基础科学研究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还有关于“原子核”的发现,书中对卢瑟福的“金箔散射实验”的描述,让那个时代的科学探索精神跃然纸上,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未知与挑战的实验室。我发现,通过了解这些科学史的片段,我能更好地理解那些物理定律的由来和意义,而不是仅仅把它当成一个孤立的知识点。这种历史与科学的结合,让这本书读起来更有深度和温度,也让我对科学的认知更加全面。

评分

我是一个对宇宙运行充满好奇的人,总是喜欢仰望星空,思考我们身处何方,以及这一切是如何开始的。这本书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我这种宏大的哲学思考。特别是关于“宇宙的膨胀”和“暗物质、暗能量”的章节,让我对宇宙的现状和未来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一直对宇宙的终极命运感到着迷,这本书并没有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而是呈现了目前科学界的主流观点和推测,让我感受到了科学探索的严谨与开放。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涉及了一些前沿的物理学概念,比如“弦理论”和“多重宇宙”,虽然这些内容比较抽象,但作者的解读让我能够初步理解其中的核心思想,这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是非常难得的。我发现,作者在讲解这些复杂概念时,会巧妙地运用类比和故事,让原本晦涩的理论变得易于接受。例如,他用“橡皮筋”来比喻弦理论,用“肥皂泡”来形容多重宇宙,这些生动形象的比喻,一下子就拉近了我与这些高深理论的距离。这本书让我觉得,我们所处的宇宙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加奇妙和复杂。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抓住了我的眼球,简约而又不失力量感。拿到手中,纸质也相当不错,阅读起来手感舒适。我一直对物理这个领域怀有浓厚的好奇,但又觉得它深奥难懂,总是望而却步。这本书的出现,恰好满足了我这种“边缘”读者的需求。翻开目录,那些耳熟能详的物理概念,如牛顿定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量子力学等等,都赫然在列,这让我感到既熟悉又期待。我尤其对其中关于“黑洞”的部分充满了兴趣,一直想了解它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连光都无法逃脱。还有“量子纠缠”这个神奇的现象,更是让我感觉像是科幻小说里的情节,真想知道它在现实世界中是如何运作的。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并没有直接将复杂的公式和定理堆砌在读者面前,而是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入手,比如解释为什么会有彩虹,为什么物体会下落等等。这种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的讲解方式,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没有感到枯燥,反而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我感觉这本书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引领我一步步走进物理的奇妙世界。

评分

老实说,我买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觉得可能就是一本泛泛而谈的科普读物。但读了之后,我不得不说,我被深深地吸引住了。这本书的独到之处在于,它并不局限于某个特定的物理领域,而是涵盖了从宏观到微观、从经典到现代的各种有趣物理现象和理论。我一直对“声波”和“光波”的区别和联系感到好奇,这本书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它们的本质,并且还涉及了它们在通信、医疗等领域的应用,让我看到了物理学的实际价值。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谈到了“黑体辐射”和“光电效应”,这些我曾经以为是高等物理学才涉及的内容,在这里被讲解得如此清晰明了,让我对量子世界的初步了解不再是空中楼阁。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对于一些关键的概念,会反复强调,并且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释,确保读者能够真正理解。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流畅,我感觉自己像是在和一位充满智慧的朋友聊天,他用他丰富的知识,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奇妙物理世界的大门。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