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探寻雾霾之谜的重大发现: 雾霾战争,如何打赢?
定价:49.00元
售价:31.9元,便宜17.1元,折扣65
作者:金辉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5-01
ISBN:978751534657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 灾害性雾霾频繁发作,严重劣化生存环境,人们都在问:雾霾到底是怎么回事?
★ 2013年以前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比现在还大,为什么那时没有这样接连爆发的严重雾霾?
★ 历来都认为“风吹霾散”,但有时没有大风,也没见明显扩散转移,严重雾霾竟然会就地消失,悬浮颗粒物都哪儿去了?
★ 北京每年8月份平均风力*小,而空气质量又都是8月份*好,难道污染物降解的奥秘不在风力大小?
★ 1998年北京污染日数曾高达141天,通过大力减排,空气质量连续14年逐年好转,2012年重污染仅为4天。这些治理成果为什么到2013年犹如遭遇黑洞,不仅重污染天气突增十余倍,而且是一场接一场的大范围持续雾霾?
★ 为什么说2012年12月21日的冬至会成为临界转折点,华北平原从此沦为雾霾常态化的重灾区?
★ 《探寻雾霾之谜的重大发现》为西山智库研究报告。邀请您一起从全新的视角探寻雾霾之谜,解析PM2.5的生灭关要,重新认识我们安身立命的生态环境。廓清观念雾霾,把握自然规律,化雾霾危机为历史性转机,自觉探索并走通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崭新道路。内容提要
《探寻雾霾之谜的重大发现》为西山智库研究报告。侧重于哲理性分析研究,主要从整体和规律上认知雾霾,既呈现了一种新思路和新理念,还提出了从根本上治理雾霾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的建设性方案。
《探寻雾霾之谜的重大发现》以“水气循环系统”、“自循环”、“微循环”、“自净化”等系列新观念深解自然生态系统,认为水气循环系统是认识雾霾的根本,水汽微循环则是雾霾生灭的关键。华北平原大面积地下水深埋导致水气循环系统失能而灾害性雾霾频发;长期依靠大量透支地下水发展经济,是现代人类的饮鸩止渴。
严重雾霾灾难警示我们:环境承载力的极限,就是经济增长的极限,更是中华民族生存基础的底线。
人类追求物质利益的文明模式,已经达到或接近其境界尽头。从工业文明发展转变为生态文明建设,首先在于我们文化哲学和精神境界的转变提升。
中国的人口环境资源国情,决定了我们根本不能再走单纯追求经济发展的消费社会之路。
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精神资源,决定着我们*应开创以文化立国为核心的民族复兴之路。目录
前 言
章 通观境界变化,灾害性雾霾不仅是空气重污染,更是循环系统失能的严重症状
1. 京津冀地区污染物排放量和气象条件的年际变化都不大,为什么突然从2013年开始雾霾成灾?雾霾的复杂因果,很多方面超出我们的现有认知
北京重污染天数:2012年4天, 2013年55天
污染物排放总量多年来都是逐年下降的总体趋势
焦点与困惑:境界的突然转变和雾霾的逆势骤增
本研究立题基点:区分和探索常态大气污染与灾害性雾霾这两种不同的境界
2. 重霾轻雾,难识雾霾。从见雾与霿,到见天气与地气,再到见水气循环系统,然后见境界、见根本、见规律、见法则,我们的认知由是而深化而提升
《尔雅》:天气下,地不应,曰霿;地气发,天不应,曰霧
“天气”概念的表面化和“地气”观念的历史文化失忆。回归本来,以地气与天气作为认识原点,我们的思维境界和认知结果,当可步入新天地
从雾与霿看天气与地气之应与不应,再看天地气水循环的四种气象境态:雨、霿、晴、雾
认知道路与思维深行:由雾霿而知天地气运及其规律,因不通而见循环系统及其法则
……
第二章 水气循环系统蕴藏雾霾生灭化变之奥秘,关要皆在自循环、微循环、自净化
5. 历来都认为是风吹霾散,然而扩散不等于霾的灭消。霾之灭现在还是我们认知的盲区
水平扩散、垂直扩散和降水携带等等都是讲“气象扩散条件”,那么雾霾终都“扩散”到了什么地方?
如果说只有排放与扩散而没有终归之灭消,过去几年几十年的累积排放,早已使地球无法居住——可见只讲扩散的观念于理不通
6.为何北京8月平均风力小却空气质量好?平常时日也在不停排放为什么没有形成雾
……
第三章 大面积地下水深埋应是水气循环系统失能的主因;境界突变的转折点:2012年冬至
11. 凝眸地下水——水气循环系统的深层根基和内在主导
水气循环系统为何突然停滞失能?对比排除各种因素之后圈定幕后主角——华北平原地下水大漏斗
华北平原地下水超采引发区域严重生态危机
地下水从内在主导水气循环系统,水气循环系统之微循环的功能状态,决定污染物降解机能。大面积地下水深埋使地气严重衰微,天气亦之紊乱
12. 灾害性雾霾常态化,应该能够使我们进一步看到长期大面积超采地下水的更严重后果——耗竭地气终酿生态浩劫
……
第四章 深入认识水气循环系统和自循环之规律,自觉面对现实,主动选择明天
16. 微循环—自净化机制之两端:既可以使污染物陡增数倍,也可以迅即降解高浓度严重雾霾
雾霾期间指数增长幅度远超同时段持续排放量,说明自净化机制失能才是问题关键所在
普通空气污染:等量一次排放 微量二次生成→较快降解→本地降解为主;灾害性雾霾:等量一次排放 大量二次生成 延时降解 异地传输累加
一场严重雾霾即可明显拉高PM2.5年均浓度值,说明与排放量相比,水气循环系统境态是起主导作用的决定性因素
自循环系统自具降解功能。水气循环系统的自净化机制,应是环境容量的关键要素,同时也是其大变量
17. 循环系统之四态转换与我们的诸多“不知”;因为不知,更需要顺其自然:自循环机制和自净化功能自然会让我们安然无事
……
第五章 正本清源还净土,东风不信唤不回——三大规律指导自然整体调治,利益复新生态系统
20. 观念创新天地宽。明确我们这代人的历史担当,在中华文化和东方思想的现代化中开创出未来之路
看到自己的观念,才会发现我们现在认识雾霾的观念,与引导我们追逐发展而陷入雾霾的观念实际上同出一源。追求物质利益的文明模式,已经达到或接近其境界尽头
观念即存在。人类的命运从来也没有像现在这样决定性地取决于我们对地球上的生命和生态系统的态度
认识雾霾,须穿透观念雾霾。立足原点,从本来出发,不断会有新的发现;更重要的是对原点的反复深切觉知和对规律的总结与知行
……
致 谢
作者介绍
金辉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报告文学和科普作家。著有纪实文学《长城对话录》《三年自然灾害备忘录》等。作品获首届鲁迅文学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及中国图书奖、解放军图书奖等30余项。
文摘
序言
拿到《探寻雾霾之谜的重大发现: 雾霾战争,如何打赢? 金辉》这本书,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个充满画面感的场景:烟尘弥漫,人们戴着口罩,空气质量监测仪上的数字令人心惊。这本书的书名,用“重大发现”和“雾霾战争”这样的词汇,预示着一场关于解决环境危机的深刻探索。我特别感兴趣的是,作者金辉究竟发现了哪些“重大发现”?这些发现是否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雾霾的形成机理,例如,在化学反应、物理扩散,抑或是气候变化等方面的突破性认知?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科学界尚未广泛普及,但却至关重要的知识。同时,关于“如何打赢”这场“雾霾战争”,我期待的是那些既有远见卓识,又具备实践意义的策略。这是否意味着在技术层面有所创新,比如更高效的污染治理技术?还是在社会层面需要观念的转变,比如更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亦或是需要国际社会携手合作,共同制定更严格的排放标准?我对那些能够启发思考、指明方向的见解格外渴望,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们带来一种全新的视角,让我们不再对雾霾束手无策,而是能够看到战胜它的希望和方法。
评分读罢《探寻雾霾之谜的重大发现: 雾霾战争,如何打赢? 金辉》的开篇,一股扑面而来的现实感便攫住了我。作者金辉并没有回避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面临的严峻环境问题,而是直击“雾霾”这一核心矛盾,并将其上升到“战争”的高度,这本身就极具震撼力。我所期待的,不仅仅是对雾霾成因的简单罗列,而是希望能够看到一种宏观的视角,去审视这场“战争”的战略布局和战术运用。例如,书中是否会从工业排放、交通污染、能源结构等多个维度,层层剥茧,揭示雾霾形成的“敌人”究竟是谁?更重要的是,它是否能够清晰地阐释“如何打赢”这场战争的路径?这是否涉及到政策的制定、技术的革新、公众的参与,还是全球范围内的协同合作?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并非空洞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我期待作者能够用严谨的论证、翔实的数据,以及引人入胜的叙述方式,为我们构建一幅清晰的“雾霾战争”全景图,让我们理解这场斗争的复杂性,同时也看到胜利的可能性。这本书能否成为我们应对雾霾的“作战指南”,将是我衡量其价值的重要标准。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就足够吸引人,立刻勾起了我想要了解“雾霾之谜”背后真相的强烈好奇心。《探寻雾霾之谜的重大发现: 雾霾战争,如何打赢? 金辉》——这个名字暗示着一场艰苦卓绝的斗争,而“重大发现”则预示着突破性的进展。作为一名普通读者,我常常被笼罩在城市上空的灰霾所困扰,呼吸着沉闷的空气,心中充满了疑问和无力感。这本书的出现,仿佛是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对雾霾问题的认知。我期待着它能深入浅出地剖析雾霾形成的复杂成因,不仅仅是表面的现象,而是要挖掘其背后隐藏的科学原理、社会因素,甚至是国际层面的影响。这本书是否能够提供一些令人眼前一亮的、颠覆性的观点?我希望作者金辉能够凭借其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视角,为我们揭示那些不为人知的“雾霾之谜”,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这场“雾霾战争”的严峻性。而最终,这本书承诺的“如何打赢?”更是点燃了我内心深处的希望,我渴望从中获得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应对策略,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探讨,而是能够指导我们个人乃至整个社会如何采取行动,共同抵御和最终战胜雾霾的侵袭。这本书的价值,将体现在它是否能够真正启发我们,让我们从被动的承受者,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共同为更清洁的空气而努力。
评分《探寻雾霾之谜的重大发现: 雾霾战争,如何打赢? 金辉》——仅凭书名,就足以点燃我对环境保护议题的关注。我总觉得,对于雾霾这种笼罩在我们头顶的“隐形杀手”,我们的认识还远远不够。这本书是否能够像一本“科学侦探小说”,带领我们一步步揭开雾霾形成的层层迷雾?我非常期待作者金辉能够用生动有趣的笔触,将复杂的科学原理化繁为简,让我们明白那些看不见的污染物是如何产生、如何传播,以及它们对我们身体和环境造成的真实危害。更吸引我的是“雾霾战争,如何打赢?”这个副标题,它传递出一种积极的、充满力量的信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颠覆性的思考,或许是关于新的治理理念,或许是关于被忽视的解决方案。例如,书中是否会探讨一些“非传统”的应对方法?或者揭示一些在环境治理方面取得成功的案例,并分析其成功的关键因素?我期待这本书能够给我们带来一种“原来如此”的豁然开朗,让我们看到在治理雾霾这场艰巨的任务中,我们并非无计可施,而是能够找到切实有效的方法,为自己和后代争取一片蓝天。
评分这部名为《探寻雾霾之谜的重大发现: 雾霾战争,如何打赢? 金辉》的书,其书名本身就充满了悬念与期待。作为一名对环境问题深感忧虑的读者,我渴望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雾霾的深入洞察,以及应对这场“战争”的战略智慧。我特别好奇,作者金辉所提及的“重大发现”究竟是指什么?是关于雾霾形成机理的科学突破,还是对污染源头的新认知?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用严谨的科学态度,揭示那些潜藏在雾霾背后的深层原因,而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现象的描述。同时,“雾霾战争,如何打赢?”这一命题,更是直击人心。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它是否会涉及政府的政策引导、企业的技术创新、公众的环保意识觉醒,亦或是国际社会间的合作?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有前瞻性和实践性的建议,让我们能够从多个层面、多条战线上共同努力,最终赢得这场关于清洁空气的“战争”。这本书能否成为一本指导我们如何行动、如何改变的“行动指南”,将是我衡量其价值的关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