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百科:从数理化到宇宙太空

爱问百科:从数理化到宇宙太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匹兹堡卡耐基图书馆,许楠楠,赵德岷 著
图书标签:
  • 科普
  • 科学
  • 知识
  • 百科
  • 数理化
  • 宇宙
  • 太空
  • 青少年
  • 学习
  • 趣味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玖创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0264960
商品编码:29785510461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5-12-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爱问百科:从数理化到宇宙太空

定价:39.80元

作者:(美)匹兹堡卡耐基图书馆,许楠楠,赵德岷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5-12-01

ISBN:978755026496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经典读物、历经时间考验:来自美国的经典百科知识问答书,自1994年面世以来已更新至第四版。影响美国一代人成长的科普作品。
★作者:由拥有113年历史的匹兹堡卡耐基图书馆科学技术部编著。
★问题真实、贴近生活、深入人心:匹兹堡卡耐基图书馆从每年6万多个读者来信中遴选出人们问得*多、*有趣或*不同寻常的问题精心作答。这些问题就像有人替你从口中问出来一样,让你每读完一个问题就有“啊哈,原来如此”的畅快感。
★ 《爱问百科》系列共包含7册,每册有600~800个问题,知识覆盖面极广:数理化、天文、地理、环境、能源、生物、生理,特别包括“恐龙”及“艺术史”两册专辑。

内容提要


《爱问百科》系列是一套知识问答书,此番*的版本提出并回答了近4000个科学问题,涉及数理化、天文、地质、能源、动植物、生理、艺术等多个领域的知识。这些问题妙趣横生、与众不同;常在口边,却又难于解答。
这套书呈现出一种寓教于乐的探索世界的方式,不论是青少年还是成人都将获益良多。

目录


科学与技术有什么区别? // 007
自变量与他变量有什么区别? // 009
什么是双盲研究? // 010
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有什么区别? // 010
科学定律与科学理论有什么区别? // 010
什么是高新技术? // 010
什么是纳米技术? // 011
纳米的定义是什么? // 011
谁是获得过的美国总统? // 012
什么是商标? // 012
什么是商业秘密? // 013
为什么数字非常重要? // 023
特别大的数有哪些? // 024
什么是无理数? // 025
什么是虚数? // 025
有史以来,哪部数学著作流传久? // 027
谁发明了微积分? // 028
有没有可能数到无穷大? // 028
人类使用算盘的历史有多久? // 028
算盘的计算速度能超过计算器吗? // 030
什么是计算尺?发明者是谁? // 031
如何使用舍九法检验加法或乘法的结果? // 032
中位数与平均数有什么区别? // 033
平方根的概念是何时出现的? // 033
什么是混沌学? // 045
什么是芝诺悖论? // 045
数学界是否存在无法解答的难题? // 045
什么是算法? // 046
计算机是谁发明的? // 047
什么是专家系统? // 048
什么是MANIAC ? // 048
苹果公司20 世纪80 年代初推出的
个人计算机叫什么名字? // 049
款计算机游戏是什么? // 049
款成功的电玩游戏是什么? // 050
一“比特”与一“字节”有什么区别? // 051
一台计算机有哪些部件? // 05
为什么计算机的实际存储容量与宣传的容量不同? // 052
什么是硅片? // 052
硅片有多大? // 053
什么是中央处理器? // 053
如何对中央处理器的速度进行测量? // 054
RAM 和ROM 有什么不同? // 054
能不能研发一种装置来代替硅片? // 054
什么是摩尔定律? // 055
摩擦在划火柴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 079
摩擦力是什么? // 080
为什么人们常用油等润滑剂来
减少摩擦呢? // 080
为什么高尔夫球表面有很多小坑呢? // 080
成功证明曲线球真的是以曲线行进的人是谁? // 081
麦克斯韦妖是什么? // 082
为什么回旋镖会飞回来? // 082
水流在下水道中的旋转方向会因为
南北半球有所不同吗? // 083
光速是多少? // 084
光主要由哪些颜色组成? // 084
偏光太阳镜是怎样防止刺眼的呢? // 084
安德斯·埃格斯特朗对光谱学的
发展做出过哪些贡献? // 085
为什么在阳光下和商店的日光灯下,
衣服的颜色看上去不一样呢? // 085
为什么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如此重要? // 085
光是波还是微粒? // 086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主要贡献有哪些? // 086
元素周期表的发明者是谁? // 111
洛塔尔·迈耶尔对元素周期表
做出了哪些贡献? // 111
人们发现的个元素是什么? // 113
碱金属是什么? // 113
什么是过渡元素? // 113
超铀元素是什么? 102—112 号元素又都有哪些呢? // 114
元素周期表中,哪两个元素是以女性命名的? // 114
贵金属有哪几种元素? // 115
金元素、银元素与其他元素有何不同? // 115
什么是哈金法则(Harkin's rule)? // 115
化学符号不是由元素英文名称
衍生而来的化学元素有哪些? // 116
室温下,哪些元素会以液态形式出现? // 116
宇宙中,哪种化学元素数量多? // 117
地球上,哪种化学元素数量多? // 117
稀有气体与稀土元素的“稀”从何而来? // 117
同位素是什么? // 117
哪种元素的同位素多? // 118
重水是什么? // 118
碳原子数量为偶数的化合物要比
碳原子数量为奇数的化合物多吗? // 119
半衰期是什么? // 119
哪种元素沸点高?哪种元素沸点低? // 119
哪种元素的密度高? // 120
空气的密度是多少? // 120
哪种元素硬?哪种元素软? // 120
同分异构体是什么? // 120
气体定律是什么? // 121
路易斯酸是什么? // 122
哪种化学制品的用量大? // 122
甜的化合物是什么? // 122
温度计是谁发明的? // 123
北极星一直都是勾陈一吗? // 141
天上有多少个星座?它们又是怎样命名的? // 141
哪个星座大? // 146
哪颗恒星离地球近? // 147
太阳有多热? // 147
太阳是由什么构成的? // 148
黄道是什么? // 148
太阳光的颜色为什么会不同? // 149
太阳光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到达地球? // 149
太阳什么时候会死去? // 149
太阳活动的周期有多长? // 149
太阳耀斑是什么? // 150
太阳黑子周期是什么? // 150
太阳风是什么? // 150
什么时候会出现日食? // 151
如何安全观测日全食? // 152
行星离太阳有多远? // 152
哪颗行星冷,哪颗行星热? // 154
哪些行星有光环? // 154
行星绕行太阳一周要花多长时间? // 155
行星的直径各是多少? // 156
行星都有哪些颜色? // 156
相较于地球,其他行星、月球、
太阳的引力分别是多少? // 157
哪些行星肉眼可见? // 157
哪些行星是内行星,
而哪些行星又是外行星? // 157
所有行星上的1 天都是24 个小时吗? // 158
什么是“1 光年”? // 178
除了光年,在天文学中
还有什么单位用来测量距离? // 178
新天体是如何命名的? // 179
星盘是什么? // 180
望远镜是谁发明的? // 180
反射望远镜和折射望远镜有什么不同? // 180
哈勃太空望远镜是以谁命名的? // 181
甚大天线阵是什么?
它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信息? // 182
“航天之父”是谁? // 182
零重力与微重力有何不同? // 184
什么是“第三类接触”? // 184
个进入太空的人是谁? // 184
《外层空间条约》的签署日期是哪天? // 185
“行星之旅”是什么? // 186
“旅行者号”探测器携带了什么信息? // 186
哪些宇航员曾在月球表面行走? // 187
哪次载人太空飞行时间长? // 188
只进入绕地轨道的动物是什么?
它是什么时候进入太空的呢? // 189
国际空间站的目的何在? // 201
国际空间站的个舱室
是什么时候发射升空的? // 201
哪些国家为国际空间站的建设出过力? // 202
国际空间站有多大? // 202
天体音乐是什么? // 203
星团是什么?我们真是星团组成的吗? // 203
2002 年有一颗小行星差点撞到地球,
假如撞到了会造成多大伤害? // 203
人们公认的早的天文台叫什么名字? // 203
有人在找寻外星生命吗? // 204

作者介绍


美国匹兹堡卡内基图书馆,建于1902年;这座图书馆中的书籍涵盖面甚广,并且是美国个建立科学技术部的公共图书馆,此后,这个科学技术部一直在耐心回答顾客提出的各种问题,每年逾6万多个。匹兹堡卡耐基图书馆从1994年就开始把人们常见的问题和相应解答收录成册出版,至今已是第四次修订,更新了相关数据并加入了近年的科学新知识。

文摘






序言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一本名为《爱问百科:从数理化到宇宙太空》的图书的详细简介,但请注意,这份简介不包含该书的实际内容,而是描述了其可能涵盖的主题范围、目标读者、写作风格以及它期望达成的教育目标。 --- 图书简介:《爱问百科:从数理化到宇宙太空》 一部跨越知识边界的探索之旅 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总有一些核心领域构成了我们理解世界的基础。《爱问百科:从数理化到宇宙太空》正是这样一本旨在为求知者构建坚实基础、并引导他们探索宏大叙事的百科全书式著作。本书并非简单的知识点罗列,而是一次精心策划的、从微观粒子到宇宙洪荒的结构化学习体验。 我们的目标受众是那些对科学充满好奇心,渴望系统性地掌握基础科学原理,并希望将这些知识应用于理解更复杂现象的读者。无论您是正在为重要的考试做准备的学生,是希望拓宽知识边界的专业人士,还是仅仅对世界运行机制抱有无限好奇心的普通读者,本书都将是您案头不可或缺的参考与启迪之源。 卷帙浩繁的知识版图:三大核心支柱 本书的结构围绕着现代科学的三大核心支柱构建,确保知识的连贯性和逻辑性,避免了传统百科全书常见的碎片化问题。 第一部分:坚实的基石——数学与逻辑的语言 科学的本质是精确的表达。本部分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支撑所有自然科学的数学框架。我们相信,理解数学工具本身就是理解世界运作方式的关键。 涵盖内容细述: 基础代数与几何的重述: 并非仅仅停留在公式的记忆,而是探讨这些基础概念(如函数、拓扑结构)在现实世界中模型构建中的应用。例如,如何用几何学来理解建筑的稳定性,或代数如何描述人口增长的趋势。 微积分:理解变化之美: 导数与积分被视为描述动态系统的核心语言。我们将着重阐释“变化率”和“累积效应”的直观意义,并将其连接到物理学中的运动和能量转化。 概率论与统计学:量化不确定性: 在一个充满随机性的世界里,我们如何做出合理的推断?本部分将介绍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的基本工具,以及它们在数据科学和实验验证中的关键作用。 逻辑推理与集合论基础: 探讨形式逻辑的构建,这是科学论证的骨架。从基本的演绎法和归纳法,到集合的运算,帮助读者建立清晰、无矛盾的思维体系。 第二部分:物质的探秘——化学与物理的交响 本部分是关于“物质及其相互作用”的深度剖析,它连接了宏观的物理现象与微观的原子世界。 物理学的深度探索: 经典力学的新视角: 牛顿定律、能量守恒、动量、角动量。本书将通过详尽的图解,展示这些看似古老的定律如何在工程学、天体运动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特别强调了“场”的概念,如引力场和电磁场,作为现代物理学的统一视角。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 深入探讨熵增原理——宇宙的终极趋势。从气体的宏观性质(温度、压力)如何涌现于单个分子的随机运动(微观),揭示了“无序”背后的深刻规律。 电磁学的统一描述: 从法拉第的感应到麦克斯韦方程组的优雅统一。详细解释了光作为电磁波的本质,以及电磁波谱在通信技术中的实际应用。 量子世界的奇异性: 介绍量子力学的基本假设,如波粒二象性、不确定性原理。我们力求以最少的数学障碍,描绘出微观世界反直觉却又精确的运作方式。 化学的构建艺术: 元素周期表的深层含义: 超越记忆元素符号,理解周期律背后的电子结构逻辑。探究不同族和周期的元素如何决定了材料的性质。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的成因,以及它们如何决定了分子的三维形状。结构决定功能——这是理解生命化学和材料科学的基石。 化学反应的动态平衡: 反应速率、催化剂的作用,以及化学平衡的概念。这部分将引导读者思考,为什么有些反应会自发进行,而另一些则需要外部能量的持续输入。 第三部分:超越边界——天文、地球与宇宙的宏大叙事 如果说前两部分构建了我们“脚下”的规则,那么第三部分则将读者的视野投向了无垠的星空,探寻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和起源。 天文与宇宙学前沿: 太阳系的结构与演化: 从行星形成的星云假说,到八大行星(及冥王星)的独特性质对比。专注于解释地球作为宜居行星的稀有性。 恒星的生与死: 深入探讨恒星的生命周期,从主序星到红巨星,直至白矮星、中子星或黑洞的终结。核聚变是如何为宇宙提供光和热的终极工厂。 星系与宇宙的结构: 介绍银河系在我们宇宙地图中的位置,以及不同类型的星系(螺旋、椭圆)的特征。 现代宇宙学的两大支柱: 大爆炸理论的证据(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哈勃膨胀)以及暗物质和暗能量的观测挑战,引导读者思考人类知识的边界所在。 地球科学的整合视角: 地球的动态系统: 将地质学、气象学和海洋学整合,展示地球如何作为一个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系统运作。板块构造如何驱动山脉的形成和地震的发生。 气候系统的反馈机制: 基于热力学和流体力学原理,解释大气环流和洋流的形成,以及人类活动如何扰动这些宏大平衡。 写作风格与特色 《爱问百科:从数理化到宇宙太空》摒弃了晦涩难懂的术语堆砌,力求以清晰、生动、类比丰富的语言风格,将复杂的概念“翻译”成易于理解的图像。 1. 概念驱动而非公式驱动: 虽然本书涉及到数学工具,但重点在于解释“为什么需要这个工具”以及“它告诉了我们什么”,而非单纯的公式推导过程。 2. 历史的穿插: 重要的科学发现往往伴随着伟大的思想斗争。本书会穿插科学史上的关键转折点,让读者理解知识是如何一步步建立起来的,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人文关怀。 3. 跨学科的联系: 每一个知识点都会被放置在一个更广阔的背景下讨论。例如,在讨论光学时,会提及它如何与现代通信技术(信息学)相关联;在讨论熵时,则会展望其在信息论中的应用。 结语:构建您的知识宇宙 本书不是一本读完即束之高阁的工具书,而是一个持续的思维伙伴。它期望读者在读完之后,不仅能够回答“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能够追问“为什么”和“如何实现”。通过对数理化基础的深刻理解,读者将获得一把钥匙,足以开启通往宇宙宏伟奥秘的大门,自信地在科学前沿的任何对话中占有一席之地。 《爱问百科:从数理化到宇宙太空》,是献给所有渴望理解这个世界的探索者的知识地图。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爱问百科:从数理化到宇宙太空》的书,我拿到的时候,心里其实是有点忐忑的。因为“百科”两个字,常常会让我联想到那种厚重、枯燥,需要耐心啃读的学术著作。我本身对科学抱有强烈的好奇心,但又不太喜欢过于晦涩难懂的表达。这本书的副标题“从数理化到宇宙太空”更是点明了其内容的广度,让我担心它会不会像一个大杂烩,虽然什么都有,但又什么都不够深入。 翻开书的扉页,我首先注意到的是排版。字体大小适中,行间距也恰到好处,不像有些书那样密密麻麻,让人望而生畏。我随手翻到关于“量子纠缠”的那一页,虽然我对这个概念一知半解,但作者的解释却让我感觉豁然开朗。他没有直接抛出复杂的公式,而是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将两个原本没有关联的粒子,像是被施了魔法一样,无论相隔多远,都能瞬间感知对方的状态。这个比喻让我立刻抓住了核心概念,然后才能慢慢理解背后的原理。接着我又看到了关于“黑洞”的介绍,同样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描绘了引力之大,连光都无法逃脱的神秘景象。书中的插图也帮了大忙,那些精美的示意图,将抽象的科学概念具象化,让我在脑海中构建出清晰的画面。我甚至觉得,这本书如果拿到课堂上,老师们都可以直接拿来当教案使用了。

评分

我拿到《爱问百科:从数理化到宇宙太空》这本厚厚的书时,脑子里闪过无数种“它会是什么样子”的设想。我期待它能成为一本“万事通”,但又担心它会像一本冷冰冰的资料汇编,让我提不起阅读的兴致。毕竟,科学的世界,有时候确实显得遥不可及。 当我翻开书,读到关于“光合作用”的段落时,我的疑虑就消散了大半。作者没有直接给出冗长的化学方程式,而是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叶绿体这个微小的“工厂”,如何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水,将无机物转化为能量,滋养着整个地球的生命。他甚至让我仿佛能看到,绿色植物在阳光下,贪婪地“呼吸”着,进行着一场无声的“化学革命”。接着,我跳转到“相对论”的部分,我曾以为这是只有爱因斯坦才能完全理解的领域,但作者却用非常形象的比喻,将时间膨胀、空间弯曲这些抽象的概念,一点点地剖析开来。我甚至能感受到,他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在科学的迷宫中,找到一条清晰的路径。整本书的行文风格,就像在和一位博学的朋友聊天,既有深度,又不失轻松有趣,让我对知识的渴望,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评分

《爱问百科:从数理化到宇宙太空》这本书,在我刚看到书名时,就觉得它可能会是那种“听起来很厉害,但读起来很头疼”的类型。毕竟,数理化和宇宙太空,这两个领域本身就自带一种“高冷”的气质,不是所有人都敢轻易触碰。我的期望值很低,觉得大概就是一些名词解释,或者是一些枯燥的公式推导。 然而,这本书的第一个章节,关于“牛顿定律”的讲解,就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作者并没有直接罗列“惯性定律”、“加速度定律”之类的,而是从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入手,比如为什么我们坐车突然刹车,身体会向前倾,或者为什么推一辆购物车需要用力。他将这些司空见惯的现象,与深奥的物理原理巧妙地联系起来,让我恍然大悟。随后,我又翻到了关于“DNA双螺旋结构”的介绍,作者用精妙的比喻,将两条缠绕在一起的绳子,比作生命蓝图的编码,清晰地解释了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我甚至能想象出,他可能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一边喝着茶,一边思考如何将这些复杂的知识,用最轻松愉快的方式传递给读者。这本书的魅力就在于,它没有因为要介绍科学知识而牺牲阅读的趣味性,反而让我在轻松的阅读中,不知不觉地获得了许多新知。

评分

拿到《爱问百科:从数理化到宇宙太空》这本书,我抱着一种“姑且看看”的心态。毕竟,“百科”这个词,就像一本工具书,你知道它在那里,需要的时候翻翻,但很少会有人把它当成故事来读。我原本的设想是,它会像一本精美的字典,知识点清晰,但缺少了那种引人入胜的阅读体验。然而,这本书却意外地给我带来了惊喜。 我最先被吸引住的是关于“宇宙大爆炸”的章节。作者没有上来就讲一堆令人头晕的理论,而是以一种近似讲故事的方式,描绘了宇宙从一个无限小的奇点,如同一个巨大烟花般绽放的壮丽图景。他巧妙地运用了时间轴的概念,让我们能够清晰地感知宇宙从诞生到现在的演化历程。接着,我又看到了关于“化学元素周期表”的解读。我一直觉得周期表是枯燥的数字和符号堆砌,但这本书却将每个元素的“性格”和“故事”都讲了出来。比如,钠的活泼,金的稳定,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人际关系”和在人类文明中的“贡献”,都通过生动的描述变得鲜活起来。我甚至觉得,它更像是一本写给所有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孩子们的入门读物,只不过这里的“孩子”是指所有拥有童心的大人。

评分

《爱问百科:从数理化到宇宙太空》这本书,在我拿到手里之前,就给我的感觉是“大而全”。“百科”两个字,本身就代表着知识的广博,而“数理化到宇宙太空”,更是将科学的各个角落都囊括其中。我担心的是,如此庞杂的内容,是否会使得每一部分的讲解都显得浅尝辄止,缺乏深度,或者会因为要覆盖太多主题,而导致阅读起来跳跃性太强,难以形成连贯的理解。 然而,当我翻开书,看到关于“阿基米德原理”的解释时,我的顾虑就烟消云散了。作者并没有直接给出浮力公式,而是从一个简单的实验场景出发,比如一个人在浴缸里,当他跳进去时,水面会上升,这背后蕴含的就是浮力。他用通俗的语言,一步步引导读者去理解,为什么物体在液体中会受到向上的推力,以及这个推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这种循序渐进的讲解方式,让我感觉自己就像在亲手做实验一样,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随后,我翻到了关于“脉冲星”的介绍,作者将这些遥远天体的神秘闪烁,比作宇宙的“灯塔”,用一种充满诗意的语言,描绘了它们在宇宙中的作用,以及科学家们是如何通过观测它们,来探索宇宙奥秘的。整本书的文字,都充满了生命力,仿佛每一个科学概念,都在作者的笔下活了起来,让我对这个浩瀚的宇宙,有了更深切的亲近感。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