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大师经典系列 别莱利曼的趣味科学:七天玩转趣味物理(2)
定价:29.80元
作者: 别莱利曼,王艳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4-01
ISBN:9787564070991
字数:
页码:22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0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大师经典系列·别莱利曼的趣味科学:七天玩转趣味物理(2)》能够帮助读者对他在物理学方面已掌握的基本知识有更深入了解,并且能够活学活用。《大师经典系列·别莱利曼的趣味科学:七天玩转趣味物理(2)》回避了枯燥的说教,而是与读者分享一些神奇的故事、有趣的难题、各种奇谈怪论,一起讨论其中的物理学知识。别莱利曼在书中所做的所有尝试与努力都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他相信:读者一旦对于一门学科发生兴趣,就会加倍注意,也就能够自觉地去深入探索与学习;在兴趣的引导下所学到知识才更加“牢固”。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生活中的有趣的物理现象,给出了科学而又浅显的解释,既能说明问题的本质,又便于读者理解。可以还不夸张地说,《大师经典系列·别莱利曼的趣味科学:七天玩转趣味物理(2)》充满着科学性和趣味性的课外读物,是一本雅俗共赏的,引导孩子建立物理学基础知识的启蒙读物,也是你开启科学之门的密钥。
目录
作者介绍
别莱利曼(1882-1942),诞生于俄国格罗德省别洛斯托克市。享誉世界的科普名家,真正意义上的学者,趣味科学的奠基人。1913~1916年完成《趣味物理学》,这为他后来完成一系列趣味科学读物奠定了基础。他的作品从1918年至1973年仅在俄罗斯就出版449次,总印数达1300万之多,还被翻译成数十种语言,在全世界出版发行。俄罗斯科学家、火箭技术先驱者之一格卢什科称别莱利曼是“数学的歌手、物理学的乐师、天文学的诗人、宇航学的司仪”。n
尼查耶夫,俄国的科学家和作家之一。 他毕生热衷于科学研究,于1941年辞世。曾经担任前苏联《知识就是力量》月刊主编。人们评价他的作品“善于使谈科学的书摆脱枯燥的讲义和素材而自成一体”。n
伊库纳契夫,俄国科普作家。伊库纳契夫所著的数学读物被誉为“世界十大科普名著”之一,是作者著作中精彩的一本,也是数学科普书中畅销的一种。
文摘
为什么结能打得牢
在日常生活里,我们常常享受着欧拉公式所指出的利益。比如打结,我们不就是把绳索的一端当做桩子,而让绳子的其余部分缚在上面吗?各种各样的结,“普通结”“蝴蝶结”“水手结”“纽带结”等,之所以能够打得牢,完全是由于摩擦的作用。绳索围着自己缠绕着,就像绳索围着支架缠绕着一样,摩擦力会增大许多倍。研究一下我们就会发现:绳子围着自己缠绕的圈数越多,它的绕转角就越大,结因此也就打得越牢。
就连我们平常钉纽扣,都在不知不觉中使用着这个方法。我们把线头绕了许多转,然后把线扯断。只要线是坚韧的,纽扣就不会掉下来。在这里我们所利用的还是那条规律:线的圈数按照算术级数增多的时候,纽扣的牢固程度就按照几何级数增长。
如果不存在摩擦,我们甚至连纽扣都没法使用:在纽扣的重力下线会自动松开,致使纽扣脱落。
假如摩擦不存在了在我们的周围有着各种各样的摩擦现象,有时甚至连我们想不到的地方,也会出现极其重要的摩擦现象。如果摩擦从世界上消失了的话,许多普通的现象就会完全按照另一种方式存在。
法国的物理学家希洛姆,曾对摩擦现象有过生动的描写:为了不在结冰的路面上跌倒,我们得比平时多用多少力气,多做多少可笑的动作啊!这时我们不得不承认,平时所走的路面具有多么宝贵的性质啊!就是由于这种性质,我们才不必特别用力就能保持平衡。当我们骑着自行车在光滑的路面上滑倒的时侯,是不是会产生同样的想法呢?工程师想尽各种办法来减小机器上的摩擦,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应用力学里,摩擦常被认为是不好的现象。这种说法只有在几个狭窄的领域里才能算是对的。至于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是应当感谢摩擦的:它使我们在行走、坐着以及进行一些其他活动时不用提心吊胆;使书和墨水瓶不会滑落到地板上;使桌子不会自动滑向墙角;使钢笔不会从手中滑落。
摩擦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根本用不着去找它,它自己就会来帮助我们。摩擦能够促进稳定:建筑工人铺平地板,目的之一是使桌子和椅子随心所欲地放置。只要不是在摇晃颠簸的轮船里,放在桌子上的杯盘,是不会自动掉落到地上的。
假设摩擦不存在了,那么任何物体,不论是大石块还是小沙粒,都再也不能相互支持。所有的东西都会滑动着,滚打着,直到形成一个平面为止。如果没有摩擦,地球就会像流体一样,变成了一个没有任何高低起伏的圆球。
如果没有了摩擦,铁钉和螺钉就会从墙上滑出来;我们的手也不能拿住东西;任何建筑物都不可能被建造起来;一旦刮起了旋风,就永远不会平息;我们会不断地听到回声,因为它从墙壁上反射回来,丝毫没有被削弱。
结冰的地面让我们清楚地看到摩擦的重要性。当遇上这种情况,我们会变得异常担心,生怕随时会滑倒。下面是从报纸上摘下来的几段消息(1927年12月):“伦敦二十一日消息,由于地面结冰,伦敦的街车和电车几乎陷入了瘫痪。大约有1400人因滑倒而摔坏了手脚,被送入医院。”“在海德公园附近,三辆汽车跟两辆电车相撞并引发爆炸,车辆被烧毁。”“巴黎二十一日消息,巴黎城中心和附近郊区,由于街道结冰,发生了许多不幸事件……”虽然光滑的冰面给我们带来了麻烦,但是我们可以反过来利用这一点。普通的雪橇就是比较好的例子。更好的例子是把树木从伐木的地方运输到铁道或浮送站去的冰路。在这种平滑的冰路上,只要两匹马就可以拉动装有70吨木材的雪橇(图11)。
……
序言
真的没想到,一本关于物理的书能够如此引人入胜,让我爱不释手!别莱利曼教授的叙述方式太有魅力了,他总能从最平凡的生活现象出发,层层剥茧,揭示背后深奥的物理原理。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在玩一场智力闯关游戏,每一个章节都带来新的挑战和惊喜。我尤其对书中关于“能量守恒”的解释印象深刻,他用一个小孩堆积木的比喻,把这个抽象的定律讲得明明白白,让我瞬间理解了能量是如何转化和传递的。而且,他还会时不时地穿插一些历史故事和科学家的趣闻,让原本可能单调的理论知识变得更加丰满和鲜活。这本书不仅仅是教我物理知识,更是在启迪我如何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理解周围的世界。我现在看任何事物,都会不由自主地去思考其中的物理原理,这种感觉真的太棒了!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开启了我对物理世界的新视角!一直以为物理是枯燥的公式和抽象的概念,但别莱利曼用他独有的方式,把那些曾经让我头疼的物理现象变得生动有趣。他不是简单地罗列知识点,而是通过一个个充满想象力的问题和实验,引导我们去思考。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惯性”的讲解,他用一个简单的日常例子,比如为什么汽车急刹车时人会向前倾,就轻而易举地解释了这个看似复杂的概念。我甚至开始在生活中寻找各种物理现象的例子,感觉整个世界都充满了奇妙的“科学魔法”。这本书的语言也很接地气,没有生硬的专业术语,读起来就像在听一位博学的朋友在娓娓道来,让人忍不住一口气读下去,而且还想立刻动手去验证书中的每一个小实验。我感觉自己不仅增长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种探索未知的兴趣。
评分简直太让人惊喜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对科学书籍的刻板印象。别莱利曼教授的语言风格极其迷人,他能够用最简洁、最生动的语言,将最复杂的物理概念娓娓道来。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声音的传播”的章节,他用一个巧妙的比喻,让我瞬间理解了声波是如何在介质中传递的。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进行一场精彩的科学冒险,每一个章节都像是在解锁一个新的谜题,让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答案。这本书的真正价值在于,它不仅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它点燃了我对科学探索的热情。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去思考,去发现,去享受这个过程。这绝对是我近期阅读过最令人振奋的一本书了!
评分这是一本能够唤醒我沉睡已久好奇心的神奇读物!别莱利曼教授用他如诗如画的笔触,为我描绘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物理宇宙。他不是在“教”我们物理,而是在邀请我们一起“玩”物理。我尤其惊叹于他对“光的波动性”的阐述,他通过一个简单却巧妙的实验,让我直观地感受到了光是如何像水波一样传播的。书中提到的许多生活常识,比如为什么热水比冷水更容易结冰(姆潘巴现象),都被他解释得头头是道,让我对这些习以为常的现象产生了全新的认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只是一本知识的集合,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引导,它教会我如何去质疑,如何去探究,如何去享受发现的乐趣。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科学感到好奇,但又对传统教材望而却步的人们。
评分我必须承认,在翻开这本书之前,我对物理的认知可以说是“一片空白”,或者说是带着一种“敬畏”和“距离感”。但别莱利曼教授以其非凡的智慧和幽默感,瞬间打破了我所有的顾虑。他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着我在趣味横生的物理世界里穿梭。我尤其被他对“浮力”的讲解所吸引,他用一个在浴缸里玩耍的小孩也能理解的例子,解释了为什么船能漂浮在水面上,让我茅塞顿开。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既有严谨的科学内核,又不失轻松活泼的外在表现。我感觉自己不是在学习,而是在享受一场头脑的风暴,每一个知识点都像一颗闪亮的珍珠,串联起我对物理世界的理解。现在,我更加渴望去探索更多未知的领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