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整机设计全过程图册

数控机床整机设计全过程图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伏林编著 著
图书标签:
  • 数控机床
  • 整机设计
  • 机械设计
  • 图册
  • 制造工艺
  • 数控技术
  • 机械工程
  • 工业设计
  • 设备制造
  • 工程图纸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英敏图书专卖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96221
商品编码:29807307712
包装:平装-胶订
开本:8
出版时间:2017-08-01

具体描述


内容介绍
本书内容分为两部分,*部分为设计说明和导读,阐述了作者的设计思路和设计依据;*二部分为系列机床图样,展示了3台自动弯管机床(WG60C*CWG80C*CWG100C*C)的通用部件的设计过程和各自的关键部件设计过程,主要内容含有设计说明书、机床技术工艺参数、机床主要结构及其功能、图样目录、机床zoxg装配图、各部分装配图、各零件图、外购明细表以及产品验收技术条件等。本书还附赠了37节*代自动化机床和产品的视频,以期给读者在设计上进行参考和kai拓设计思维。

关联推荐
1.来自1线的系列化数控机床设计全套图纸,*略高集工程师的设计思想。 2.展示系列化数控机床的设计方式、思路和过程,对数控机床的设计有很好的参考作用。 3.*值附赠37节自动化机床自动加工机械产品及自动检验产品视频,kai拓设计思路。 &xbsp;
目录
设计导读与机床说明 全自动弯管机技术参数 WG60C*C、WG80C*C、WG100C*C全自动弯管机图样zoxg表 WG60C*C全自动弯管机图样1 WG80C*C全自动弯管机图样210 WG100C*C全自动弯管机图样243 附录AWG60C*C、WG80C*C、WG100C*C全自动弯管机外购件明细表276

设计导读与机床说明

全自动弯管机技术参数

WG60C*C、WG80C*C、WG100C*C全自动弯管机图样zoxg表

WG60C*C全自动弯管机图样1

WG80C*C全自动弯管机图样210

WG100C*C全自动弯管机图样243

附录AWG60C*C、WG80C*C、WG100C*C全自动弯管机外购件明细表276

附录BWG60C*C、WG80C*C、WG100C*C全自动弯管机产品验收技术条件282

附录C数控全自动机床加工和检验零件视频285

参考文献286

显示全部信息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领域前沿技术精粹:系列专题图集导览 本书系《数控机床整机设计全过程图册》之外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领域深度技术汇编,旨在为工程师、技术人员及相关专业学生提供一系列高度聚焦、详实可靠的专业图文资料,内容横跨现代制造技术的核心环节。本图册严格聚焦于非数控机床设计、传统制造工艺优化、材料科学应用拓展、以及特定工业装备的结构性创新,不涉及数控系统集成、CNC编程原理、或现代伺服驱动技术的整机应用流程。 --- 第一篇:精密机械结构与传统传动系统优化 本篇深入探讨了非依赖于复杂电子控制系统的精密机械部件的理论基础与工程实践。重点在于提高机械刚度、减小摩擦损耗和实现高精度机械对刀的解决方案。 1. 滚动轴承与滑动轴承的选型及润滑设计规范: 详细解析了在高速重载或低速高精度的特定工况下,如何基于负载谱和工作介质(如切削液、油雾)进行滚动体与保持架的疲劳寿命计算。特别收录了针对静压导轨(Hydrostatic Guideways)的油路设计图解,包括油泵选型、压力补偿阀的安装布局,以及如何通过精密的油膜厚度控制,实现纳米级/微米级的运动平稳性,这与CNC系统依赖的闭环反馈控制是完全不同的机械物理实现途径。 2. 经典齿轮传动系统的误差补偿技术: 聚焦于齿轮制造公差对传动精度的影响,并介绍了一系列机械补偿手段。包括齿形修形技术(如非等高、非变位修正的理论基础)、齿轮副的预紧(Preloading)设计,以及在主轴箱体结构中如何通过弹性变形量控制来消除反向间隙(Backlash)。图示内容详尽展示了蜗轮蜗杆传动在没有编码器反馈情况下,实现精密分度的结构实现。 3. 刚性连接件与应力分析: 本部分侧重于静力学和模态分析在机床底座、床身和立柱设计中的应用。提供了一系列基于有限元分析(FEA)的结构优化案例,但其优化目标是提高结构的固有频率,避免共振,而非优化伺服系统的响应带宽。图样包含了箱型结构、格子化结构的截面尺寸设计手册及材料力学特性对照表。 --- 第二篇:传统切削工艺与刀具基础理论 本部分完全脱离了现代刀具预调仪和刀具管理系统的范畴,聚焦于宏观切削物理学、刀具几何设计与材料去除率的经验公式。 1. 传统三刃铣刀与钻头几何角度优化: 详细阐述了前角、后角、主偏角、副偏角对不同材料(如低碳钢、铜合金、复合材料)切削性能的影响。图例展示了如何通过机械加工(而非软件算法)来实现复杂的刀刃形状,如用于深孔加工的反向螺旋角钻头的截面构造图。 2. 冷却与排屑的流体力学设计: 探讨了传统的外部冷却液供给系统的设计。包括切削液泵的扬程计算、冷却液喷嘴的流线分布设计,以及在深腔体加工中,如何利用机械排屑槽的设计来保证排屑顺畅,防止切屑二次切削导致的表面粗糙度恶化。内容不涉及高压内冷系统。 3. 磨削工艺的参数控制: 深入分析了砂轮的选择、修整工艺与进给速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提供了不同磨料(如棕刚玉、碳化硅)在加工硬质合金和陶瓷材料时的经验数据表格,以及砂轮的平衡校正的机械步骤图解。 --- 第三篇:工业装备的特种运动机构与液压气动控制 本篇关注于那些不依赖于数字控制,而是依靠复杂机械联动、液压伺服或气动逻辑回路来完成特定任务的工业设备设计。 1. 凸轮与机械行程控制系统: 详尽解析了多段式凸轮机构的设计原理,用于在单次循环中实现多个工序的顺序动作。包括周向凸轮、圆柱凸轮的加工图样、滚子与凸轮面接触应力的校核,以及如何通过几何叠加实现复杂轨迹的逼近控制。 2. 液压与气动逻辑回路图: 本部分提供了大量的“纯硬件”自动控制回路图。例如,用于自动上下料机构的电磁换向阀、溢流阀、单向阀的串并联逻辑设计,以实现顺序动作和压力锁定。内容侧重于回路的故障诊断(通过压力表和指示灯),而非PLC编程诊断。 3. 复杂夹具与工装的设计(Fixture Design): 聚焦于重型铸件或异形工件的定位与夹紧。图例展示了多种零点定位系统(Zero Point Clamping Systems)的机械结构,以及如何通过弹性体(如碟形弹簧组)来提供恒定的夹紧力,确保装夹的重复精度。 --- 第四篇:材料科学与表面工程的传统应用 本篇着重于材料本身性能的提升和表面改性技术在传统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1. 热处理工艺对机械性能的影响: 提供了针对高强度钢、工具钢的标准化热处理曲线(淬火、回火温度、保温时间),以及如何根据截面尺寸来设计热处理炉的温度控制策略,以减小淬火变形。 2. 表面强化与涂层技术基础: 介绍了渗碳、渗氮工艺的扩散层深度控制,以及火焰淬火、感应淬火的加热深度与冷却速率的匹配计算。内容详述了镀硬铬层的结合力测试方法和层厚控制的电化学原理。 --- 总结: 本图册系列是针对机械设计领域的“硬核”结构与工艺的深入挖掘,它回归了制造技术的基础物理与工程力学本质,为读者提供了一套独立于数字化控制流程之外的、坚实的机械系统设计知识库。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拿到这本《数控机床整机设计全过程图册》的时候,其实是带着一点点“扫盲”的心态去的。工作了好几年,虽然接触数控机床不少,但对于其“心脏”——设计过程,始终感觉隔了一层纱。我期望这本书能像一本老道的师傅,手把手地教我,从一个宏观的概念,一步步深入到每一个细节。比如,当我拿到一个客户的需求,要设计一台新的机床时,我该如何着手?是从选择基础件开始,还是先考虑加工的精度要求?这本书的图册形式,让我觉得它应该会给出非常直观的解答。我希望能看到从整体布局到关键部件的剖面图,再到不同工艺流程下的受力分析图,以及各种运动链的详细标注。更进一步,我希望能看到一些行业内成熟的设计经验总结,比如针对不同材料加工的优化策略,或者是提高机床刚性和动态性能的经典案例。如果能加入一些标准件的选型指南,以及如何进行仿真实操和优化,那就更完美了。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从“知其然”变成“知其所以然”,真正理解一台数控机床是如何从一张图纸变成一台可以叱咤生产线上的精密设备的。

评分

作为一名刚入行不久的机械设计新人,我对于《数控机床整机设计全过程图册》有着极大的期待。我深知数控机床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机械、电气、控制等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系统性的学习框架,让我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数控机床的整体设计流程。从概念设计到详细设计,再到最终的样机制造和调试,我希望能看到每个阶段的关键步骤和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特别是我对机床的精度保证和动态性能分析部分非常感兴趣。究竟如何通过合理的设计来提高机床的加工精度?哪些设计参数对机床的振动和稳定性影响最大?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并看到相关的图解和计算示例。另外,如果书中能包含一些关于数控机床标准和规范的介绍,以及在设计过程中如何应用这些标准,那就再好不过了。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我职业生涯初期的一本“启蒙书”,为我打下坚实的设计基础。

评分

拿到这本《数控机床整机设计全过程图册》后,我首先关注的是它在“实操性”上能提供多大的帮助。我是一名在生产一线工作的技术人员,平时接触最多的是设备的维修和日常操作,对于设计环节的理解相对比较碎片化。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通过大量精美的图例,把我平时工作中遇到的那些“看起来很复杂,但又说不清为什么这样设计”的疑问一一解开。例如,在设计机床的床身结构时,为什么要采用特定的箱型梁结构?其受力特性和加工精度是如何关联的?对于传动系统,不同类型的丝杠和导轨组合,对精度和寿命有什么样的影响?我希望书中能有清晰的示意图,展示这些部件在实际工作中的受力状态,以及它们之间是如何协同工作的。此外,对于一些辅助系统,比如润滑系统、冷却系统、排屑系统等,我也想了解其设计原则和常见的方案,因为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系统,往往对机床的长期稳定运行至关重要。如果这本书能把这些“幕后英雄”的设计细节也展现出来,那绝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藏。

评分

我拿到《数控机床整机设计全过程图册》时,是把它当作一本“工具书”来对待的。我在一个机床制造企业的技术部门工作,平时需要经常查阅各种技术资料,解决实际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非常详尽的设计图纸和相关的技术参数。比如,在为客户定制非标设备时,我可能需要参考一些成熟的模块化设计方案,或者查找特定规格的零部件的尺寸和性能指标。这本书的“图册”形式,让我觉得它应该能提供大量的高精度CAD图纸,包含零部件的三维模型、二维工程图,以及各种装配关系。我希望能在书中找到针对不同类型数控机床,例如立式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数控车床等,其核心部件(如主轴、刀塔、工作台)的设计细节和选型依据。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看到在不同工况下,这些部件的受力分析和可靠性评估报告,这样我才能在遇到问题时,更快速地找到问题的根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评分

当我翻开《数控机床整机设计全过程图册》时,我最期待的是它能突破传统的设计书籍那种枯燥的文字描述,而是通过“图”的力量,让数控机床的设计过程变得生动有趣。我本身对机械结构非常着迷,但很多时候,纯粹的文字描述很难让我形成清晰的空间想象。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呈现出大量高质量的剖视图、分解图,甚至是一些动态模拟图。比如,当我看到一个复杂的联动机构时,我希望通过图例就能直观地理解它的运动轨迹和工作原理。此外,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够展示一些“隐藏”的设计智慧,比如在有限的空间内如何巧妙地布置各种管线、电缆,如何进行热对称设计以减小加工变形,以及如何通过结构优化来降低制造成本和提高加工效率。如果书中还能包含一些优秀的设计案例分析,从设计的源头出发,分析其亮点和创新之处,那这本书的价值将无可估量。我希望它能让我感受到机械设计的艺术感和创造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