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毒物管理史-世界毒物全史-71-80卷 | 作者 | 史志诚 |
| 定价 | 163.00元 | 出版社 | 西北大学出版社 |
| ISBN | 9787560438740 | 出版日期 | 2016-08-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精装 |
| 内容简介 | |
自古以来,有毒物质的管理一直是统治者和社会公民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次世界大战的化学战促成37个国家在1925年签署了《日内瓦议定书》,把禁止使用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确定为国际法所公认的准则。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原子弹为标志,人类社会进入录入核子时代。随着现代化学工业的发展,数百万种化学品及其制品被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它们在改变人类的生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成为危害人体健康和影响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世界毒物全史》第八册《毒物管理史》共10卷,分别是:禁用核生化武器管理史、食品与药品管理史、有毒化学品安全管理史、工业与职业安全管理史、环境毒物污染管理史、有毒生物安全管理史、突发性毒件应急处置、管理与禁毒史、管理与控烟史和酒政与戒酒禁酒史。 |
| 作者简介 | |
| 史志诚,教授,博士生导师,生于1941年,陕西榆林人。1981年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毕业,同年在东北农业大学获农学硕士学位。曾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第八届和第九届理事长、中国农学会第八届理事长,中国毒理学会第四届理事长,中国毒理学会毒理学史专业委员会主任,是中国的在农学、畜牧兽医学和毒理学三个*学会任副理事长职务的学者。现任中国毒理学会荣誉理事长,陕西省毒理学会终身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会员,国际毒素学会(IST)会员,西北大学生态毒理研究所所长,陕西省应急管理专家,陕西省反恐怖专家咨询组成员。主要从事生态毒理学、食品安全与管理、毒性灾害、毒理科学发展史与毒物管理史研究。 曾长期从事农牧业生产管理、农业产业经济研究、农业教育、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曾任陕西省农业厅厅长、农业部科技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常委会委员兼农业与农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兼农业专家组组长。 著有《中国草地重要有毒植物》《植物毒素学》《动物毒素学》《生态毒理学概论》《毒物简史》《陕西农业五十年》和《畜产经济概论》等多部著作。曾先后获得国家部委和省级科技进步与“丰收计划”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三项。1993年其著作《植物毒素学》获得国际哲数象基金会著作奖。2009年荣获中国蓄奴兽医学会授予的“新中国60年畜牧兽医科技贡献奖(杰出人物)”.2013年获第九届国际有毒植物大会“终身成就奖”(TheISOPPLifetimeAchievementAwards)。2013年获中国毒理学会“贡献奖”。 曾出访加拿大、美国、墨西哥、泰国、新加坡、日本、德国、法国、荷兰、丹麦、比利时、意大利、匈牙利、以色列、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学习考察。1991年在新加坡参加第十届世界毒素大会。他的事迹入编《1992年中国人物年鉴》《当代世界名人传(中国卷)》及《世界名人录》等书。 |
| 目录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 编辑推荐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 文摘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 序言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读到《BF-毒物管理史-世界毒物全史-71-80卷》这本书,我最深刻的感受是,这套书并非仅仅是在罗列历史上出现过的各种毒物,或者仅仅是记录了它们对人类造成的破坏。它更像是一部宏大的历史画卷,将人类与毒物之间错综复杂、时而对抗、时而妥协、时而利用的关系,描绘得淋漓尽致。作者史志诚先生以其渊博的学识和严谨的态度,带领我们穿越时空,从最古老的文明时期,一路审视人类社会如何认识、防范、甚至驾驭毒物。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于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毒物的理解和利用方式的差异的探讨。例如,在一些东方文明中,毒物被赋予了神话色彩,成为了某些仪式或药物的关键成分;而在另一些西方文化中,毒物则更多地与阴谋、暗杀联系在一起。这种跨文化的比较,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更让我认识到,对毒物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文明的价值观、科技水平以及社会结构。同时,书中对近代以来毒物管理制度的演变,如法律法规的制定、国际合作的建立等,也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这让我看到了人类在不断吸取教训中,寻求更加科学、有序的应对方式的努力。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绝对超出了一般读者的预期,它引发了我对于人类历史、科学发展以及社会治理的诸多思考。
评分读完《BF-毒物管理史-世界毒物全史-71-80卷》的这段时光,简直是一场智识的盛宴。我尤其惊叹于作者在梳理庞大历史信息时的条理性和逻辑性。书中的每一个章节,仿佛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层层递进,将那些看似零散的毒物知识,编织成一张巨大的知识网络。我特别喜欢关于早期医学和炼金术的部分,那里充满了神秘感和探索精神,也展现了人类在面对未知时,既敬畏又渴望掌握的矛盾心理。当然,随着时代的进步,书中的内容也逐渐转向了更加科学和系统化的毒物研究,从对有毒动植物的识别,到后来化学合成毒物的出现,再到现代的生物毒素和环境毒素,这种跨越式的梳理,让我清晰地看到了人类认识和控制毒物能力的发展轨迹。最让我震撼的是,书中对一些历史事件中,毒物扮演的关键角色的描写,那些真实而残酷的案例,让人不得不重新审视历史的进程,以及隐藏在权力斗争和战争背后的另一面。这本书并非枯燥的文献堆砌,而是充满了叙事性和人文关怀,通过对毒物的历史追溯,我们也能窥见人类的智慧、愚昧、勇气和软弱。
评分当我翻开《BF-毒物管理史-世界毒物全史-71-80卷》的扉页,我便被一股强大的学术气场所吸引。史志诚先生的笔触,严谨而不失趣味,他将那些庞杂而晦涩的毒物历史,梳理得清晰明了,如同一位技艺精湛的导游,带领我们在知识的殿堂里漫步。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毒物研究的对比分析,这让我得以从更广阔的视角,审视人类在不同文明背景下,所面临的共同挑战以及各自的独特解决方案。让我眼前一亮的是,书中关于古代毒药的制作工艺和使用方法的描述,虽然听起来有些令人毛骨悚然,但其中蕴含的智慧和对自然界物质的深刻洞察,却是不容否认的。随着章节的推进,我看到了人类从对毒物的恐惧,到对其的利用,再到对其的科学管理,这一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书中对近代毒物学的发展,特别是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国际合作的形成,进行了细致的论述,这让我看到了人类在追求安全与进步的道路上,不断反思和自我完善的努力。这本书的内容,对于任何一个对历史、科学、医学以及社会治理感兴趣的读者来说,都将是一次宝贵的学习经历。
评分《BF-毒物管理史-世界毒物全史-71-80卷》这本书,给我的阅读体验是极其丰富和深刻的。它不仅仅是关于“毒物”本身,更是关于人类文明在漫长历史中,如何与“毒”共存、如何斗争、如何利用的宏大叙事。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不同历史时期,毒物在社会、政治、军事、医学等领域所扮演角色的分析,这些细节往往能揭示出当时社会最深层的问题和矛盾。比如,书中关于中世纪欧洲瘟疫的讨论,就不仅仅是关于疾病的传播,更是关于当时的社会结构、宗教信仰以及人们的恐惧心理。而随着科技的进步,书中对近代工业化带来的新型毒物以及其对环境和社会造成的巨大影响的描述,也发人深省。我从中看到了人类在追求发展的过程中,所付出的代价,以及为了弥补这些代价而进行的持续努力。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一些著名科学家和历史人物,在毒物研究和管理方面所做出的贡献和遇到的困境的描绘,这些生动的人物故事,让枯燥的史料变得鲜活起来。这本书让我认识到,对毒物的理解和管理,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挑战,也是人类不断进步的动力之一。
评分《BF-毒物管理史-世界毒物全史-71-80卷》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远不止于对毒物本身知识的增长。它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人类文明发展的各个侧面。我发现,从古至今,人类与毒物的关系,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对抗”或“逃避”,而是一种复杂博弈,其中充满了智慧、狡诈、甚至是我们意想不到的创造力。比如,书中提到的一些古代文明,如何巧妙地利用毒物来制作药物,或者在军事上取得优势,这些策略的精妙程度,足以令人拍案叫绝。而随着科技的发展,毒物的研究也进入了更深层次的领域,从简单的识别到复杂的生化机制的解析,再到现代的基因工程和纳米技术的应用,人类在不断地挑战和突破对毒物的认知边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一些历史上著名的中毒事件和相关案例的深入剖析,这些案例不仅仅是记录,更是对人类社会、伦理道德以及法律制度的深刻反思。它让我认识到,对毒物的管理,不仅仅是科学问题,更是社会问题,是关乎生命、安全和文明的根本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