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你好,这是地球吗?:我从国际空间站俯瞰地球之美 | 作者 | 蒂姆·皮克(Tim Peake),博集天卷 出品 |
| 定价 | 168.00元 | 出版社 | 湖南科技出版社 |
| ISBN | 9787535797230 | 出版日期 | 2018-05-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精装 |
| 开本 | 12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你好,这是地球吗?》是一本从太空拍摄地球的科普摄影集。 书名源自作者英国功勋宇航员蒂姆·皮克在太空中误拨的一通电话,电话从国际空间站打出,却打给了英国一位女士,意识到自己拨错了,他脱口而出:“你好,这是地球吗?” 全书分为5个部分,结合时间线,分享日夜美景、江河海洋、高山沙漠、城市风光等太空原摄大图(毫无PS痕迹)。每一次拍片都要克服宇宙射线、失重等太空干扰,220多张精美图片展现太空旅人眼中的“家园”。这一次,“我”的家园不再只是一所房子。 一本重新了解我们母星的科普典藏图册。看过才知道,什么是上帝视角。 |
| 作者简介 | |
| 蒂姆·皮克(Tim Peake) 欧洲航天局(ESA)的宇航员,首位造访国际空间站(ISS)的英国宇航员。2015年12月在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登上俄罗斯联盟号宇宙飞船飞向国际空间站,在太空进行了为期半年的科研活动,总行程114,240,000公里,绕地球2,720圈,飞行时长26周3天23时11分50秒。 他在太空的7个月时间里还完成了一项“教育与推广活动计划”。该计划耗资300万英镑,由英国空间局负责运作,旨在激发学生对空间科学的兴趣,并提高对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专业的兴趣。 2016年4月25日,身处国际太空站的英国宇航员蒂姆·皮克(Tim Peake)报名参加了伦敦马拉松,他在空间站内以无重状态起跑,并以3小时35分21秒跑完全程,刷新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在太空上跑马拉松快的人。 还曾从国际空间站拨错电话给一位地球上的陌生女士,对电话说:“你好,这是地球吗?”由此也诞生了本书书名。执行任务期间,还曾与另外两位航天员一起连线扎克伯格,有100多万人围观了这次直播。 译者 孙正凡 天体物理学博士、“科学松鼠会”创始人之一、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翻译有《天体写真》《我们的太阳》《创世余辉》等十余部科普作品,举办过上百场科普讲座。 |
| 目录 | |
| 前言 时间线 昼夜交替 江河海洋 高山沙漠 小镇大城 太空和家园 致谢 |
| 编辑推荐 | |
| 英国图书奖年度非虚构书籍。 《星期日泰晤士报》畅销书。 创下英国科普图书销售*快记录,*单周6万册。 总行程114,240,000公里,绕地球2,720圈,飞行时长26周3天23时11分50秒。 看过才知道,什么是上帝视角。这一次,“我”的家园不再只是一所房子。 首位造访国际空间站(ISS)的英国宇航员蒂姆·皮克(Tim Peake)从太空俯瞰地球之美。2015年12月,皮克在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登上俄罗斯联盟号宇宙飞船飞向国际空间站(ISS),在太空进行了为期半年的科研活动。 得益于皮克的特殊使命,他与读者分享日夜美景、江河海洋、高山沙漠、城市风光等太空原摄大图(毫无PS痕迹)。220多张精美图片展现太空旅人眼中的“家园”,而每一次拍片都要克服宇宙射线、失重等太空干扰。 不过,他在这本书里并没有提到在国际空间站工作的一些细节,也许你可以期待即将推出中文简体版的下一本书《我问宇航员》。 1.《你好,这是地球吗?》作者蒂姆·皮克不仅是英国*位登上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同时也是太空科研及教育活动的先驱,甚至还在太空参加了伦敦马拉松比赛。 2.《你好,这是地球吗?》源于作者皮克的太空之旅,使用了普通尼康D4相机拍摄地球,所有图片未经修片,真实还原裸眼所见地球原貌,用太空旅人视角重新认知我们的家园。 3.原版书在英国创下科普图书销售*快记录,*周销6万册,累计销售35万余册,长期占据英国前列。 |
| 文摘 | |
| 序言 | |
评价三: 作为一名对宇宙和科学充满热情的人,这本书的书名简直就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总是想象着,当一个人真正的脱离了地球的引力,从一个极其遥远、极其纯粹的视角去观察我们生活的地方,会是一种怎样的震撼。特别是“国际空间站”这个标签,直接点燃了我对太空探索的好奇心。我想象着,在那个微重力的环境中,作者是如何克服种种困难,去感受和记录地球的美丽的。这本书,无疑提供了一个极其难得的机会,让我们能够跟随作者的脚步,进行一场超越时空的旅行。我期待着,书中能够展现出那些只有从太空才能看到的独特景象,比如地球夜晚的灯光形成的人类文明的印记,比如大气层在阳光下折射出的迷人色彩,再比如那些宏伟的地质构造,在宇宙的静默中显得更加震撼人心。更重要的是,我期待作者能够分享他作为一名“地球公民”在太空中的独特感悟,那种对生命、对地球、对人类命运的深刻反思。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关于地球的视觉盛宴,更是一次关于生命意义的哲学叩问,我迫不及待地想去阅读它。
评分评价一: 这本书的名字就自带一种充满好奇和探索的张力,仿佛一个初来乍到的访客,带着最纯粹的疑问,第一次凝视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我一直对太空充满着浪漫的想象,尤其是那些关于宇航员从浩瀚宇宙中回望地球的描述。总觉得,当一个人置身于无垠的黑暗,被星辰大海所包围时,他对“家”的感知,对生命本身的理解,一定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对这种独特视角的期待,尽管我还没来得及翻开书页,但光是书名就足以勾起我最原始的探求欲。我期待作者能够用他身处国际空间站的独特视角,为我展现一个我从未真正“见过”的地球。我好奇那些熟悉的陆地、海洋、云层,在宇宙的背景下会呈现出怎样的壮丽景象?那些夜晚的城市灯火,在太空中看又会有怎样的故事?我想象着,作者的心情一定非常复杂,既有对地球之美的赞叹,也可能夹杂着一丝漂泊感和对人类共同命运的思考。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地球的书,更像是一次心灵的远航,一次关于存在与意义的哲学之旅,我迫不及待地想通过作者的眼睛,去重新认识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蓝色星球。
评分评价二: 老实说,我平时不太容易被书名吸引,但“你好,这是地球吗?”这句话,实在是太有画面感了,一下子就击中了我的好奇心。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那种科幻电影里的场景,宇航员漂浮在太空舱里,透过舷窗,看到一颗美丽的蓝色星球悬挂在黑暗之中,心中涌起无数的感慨。这种视角,是我们普通人难以企及的。我们每天都在地球上生活,看惯了高山大海,看惯了日出日落,但我们却很少有机会从一个“局外人”的角度去审视它。这本书,就像是给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宇宙的窗户,让我能够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去体验和理解地球。我猜想,作者在国际空间站的经历,一定充满了挑战和惊喜,而他透过书本传达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对地球表象的描绘,更可能是一种深刻的情感共鸣。我想象着,当他看到地球上的风暴、火山爆发,或是繁华都市的灯火阑珊时,内心一定五味杂陈。这本书,一定能让我对“家”这个概念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或许还能引发我对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我们该如何守护这颗星球的思考。
评分评价五: “你好,这是地球吗?”——光是这句话,就足以勾起我内心深处最原始的好奇和惊叹。我总是对太空充满着无限的遐想,尤其是那些关于人类从太空中回望地球的视角,总觉得那是一种能够颠覆我们对世界认知的经历。这本书的名字,恰如其分地捕捉到了这种独特的体验。我期待着,作者能够用他身处国际空间站的独特视角,为我呈现一个我从未真正“看见”过的地球。我想象着,那些熟悉的陆地、海洋、云层,在浩瀚宇宙的背景下,会展现出怎样的宏伟与壮丽?那些夜晚的城市灯火,在太空中看又会是怎样的迷人景象?我好奇,作者在如此超然的视角下,会如何看待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又会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地球的书,更像是一次深入心灵的旅行,一次关于存在与意义的哲学探索,我迫不及待地想通过作者的眼睛,去重新认识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蓝色星球,去感受那份来自宇宙深处的呼唤。
评分评价四: 每次看到关于宇宙的图片或纪录片,我都会被地球的壮丽和人类的渺小所震撼。这本书的书名,仿佛一下子把我拉到了那个遥远而神秘的视角,让我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一个身处国际空间站的人,会如何看待我们这个蓝色的家园。我一直认为,从太空看地球,一定是一种截然不同的体验,它会剥离掉我们日常生活中那些琐碎的烦恼,让我们真正看到地球作为一个整体的美丽和脆弱。我猜想,作者在书中所描绘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震撼,更是一种情感上的触动。他会看到地球上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风景,在宇宙的映衬下,会呈现出怎样的惊艳?他会如何描述那些我们永远无法从地面上直接看到的地球现象?我期待着,这本书能够带给我一种全新的“看见”地球的方式,让我更加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人类作为一个整体的命运。这本书,对我而言,是关于远方和心灵的双重探索,我非常期待它所带来的启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