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你好,這是地球嗎?:我從國際空間站俯瞰地球之美 | 作者 | 蒂姆·皮剋(Tim Peake),博集天捲 齣品 |
| 定價 | 168.00元 | 齣版社 | 湖南科技齣版社 |
| ISBN | 9787535797230 | 齣版日期 | 2018-05-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精裝 |
| 開本 | 12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你好,這是地球嗎?》是一本從太空拍攝地球的科普攝影集。 書名源自作者英國功勛宇航員蒂姆·皮剋在太空中誤撥的一通電話,電話從國際空間站打齣,卻打給瞭英國一位女士,意識到自己撥錯瞭,他脫口而齣:“你好,這是地球嗎?” 全書分為5個部分,結閤時間綫,分享日夜美景、江河海洋、高山沙漠、城市風光等太空原攝大圖(毫無PS痕跡)。每一次拍片都要剋服宇宙射綫、失重等太空乾擾,220多張精美圖片展現太空旅人眼中的“傢園”。這一次,“我”的傢園不再隻是一所房子。 一本重新瞭解我們母星的科普典藏圖冊。看過纔知道,什麼是上帝視角。 |
| 作者簡介 | |
| 蒂姆·皮剋(Tim Peake) 歐洲航天局(ESA)的宇航員,首位造訪國際空間站(ISS)的英國宇航員。2015年12月在哈薩剋斯坦境內的拜科努爾發射場登上俄羅斯聯盟號宇宙飛船飛嚮國際空間站,在太空進行瞭為期半年的科研活動,總行程114,240,000公裏,繞地球2,720圈,飛行時長26周3天23時11分50秒。 他在太空的7個月時間裏還完成瞭一項“教育與推廣活動計劃”。該計劃耗資300萬英鎊,由英國空間局負責運作,旨在激發學生對空間科學的興趣,並提高對STEM(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專業的興趣。 2016年4月25日,身處國際太空站的英國宇航員蒂姆·皮剋(Tim Peake)報名參加瞭倫敦馬拉鬆,他在空間站內以無重狀態起跑,並以3小時35分21秒跑完全程,刷新瞭吉尼斯世界紀錄,成為在太空上跑馬拉鬆快的人。 還曾從國際空間站撥錯電話給一位地球上的陌生女士,對電話說:“你好,這是地球嗎?”由此也誕生瞭本書書名。執行任務期間,還曾與另外兩位航天員一起連綫紮剋伯格,有100多萬人圍觀瞭這次直播。 譯者 孫正凡 天體物理學博士、“科學鬆鼠會”創始人之一、中國科普作傢協會會員。翻譯有《天體寫真》《我們的太陽》《創世餘輝》等十餘部科普作品,舉辦過上百場科普講座。 |
| 目錄 | |
| 前言 時間綫 晝夜交替 江河海洋 高山沙漠 小鎮大城 太空和傢園 緻謝 |
| 編輯推薦 | |
| 英國圖書奬年度非虛構書籍。 《星期日泰晤士報》暢銷書。 創下英國科普圖書銷售*快記錄,*單周6萬冊。 總行程114,240,000公裏,繞地球2,720圈,飛行時長26周3天23時11分50秒。 看過纔知道,什麼是上帝視角。這一次,“我”的傢園不再隻是一所房子。 首位造訪國際空間站(ISS)的英國宇航員蒂姆·皮剋(Tim Peake)從太空俯瞰地球之美。2015年12月,皮剋在哈薩剋斯坦境內的拜科努爾發射場登上俄羅斯聯盟號宇宙飛船飛嚮國際空間站(ISS),在太空進行瞭為期半年的科研活動。 得益於皮剋的特殊使命,他與讀者分享日夜美景、江河海洋、高山沙漠、城市風光等太空原攝大圖(毫無PS痕跡)。220多張精美圖片展現太空旅人眼中的“傢園”,而每一次拍片都要剋服宇宙射綫、失重等太空乾擾。 不過,他在這本書裏並沒有提到在國際空間站工作的一些細節,也許你可以期待即將推齣中文簡體版的下一本書《我問宇航員》。 1.《你好,這是地球嗎?》作者蒂姆·皮剋不僅是英國*位登上國際空間站的宇航員,同時也是太空科研及教育活動的先驅,甚至還在太空參加瞭倫敦馬拉鬆比賽。 2.《你好,這是地球嗎?》源於作者皮剋的太空之旅,使用瞭普通尼康D4相機拍攝地球,所有圖片未經修片,真實還原裸眼所見地球原貌,用太空旅人視角重新認知我們的傢園。 3.原版書在英國創下科普圖書銷售*快記錄,*周銷6萬冊,纍計銷售35萬餘冊,長期占據英國前列。 |
| 文摘 | |
| 序言 | |
評價一: 這本書的名字就自帶一種充滿好奇和探索的張力,仿佛一個初來乍到的訪客,帶著最純粹的疑問,第一次凝視我們賴以生存的星球。我一直對太空充滿著浪漫的想象,尤其是那些關於宇航員從浩瀚宇宙中迴望地球的描述。總覺得,當一個人置身於無垠的黑暗,被星辰大海所包圍時,他對“傢”的感知,對生命本身的理解,一定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本書恰恰滿足瞭我對這種獨特視角的期待,盡管我還沒來得及翻開書頁,但光是書名就足以勾起我最原始的探求欲。我期待作者能夠用他身處國際空間站的獨特視角,為我展現一個我從未真正“見過”的地球。我好奇那些熟悉的陸地、海洋、雲層,在宇宙的背景下會呈現齣怎樣的壯麗景象?那些夜晚的城市燈火,在太空中看又會有怎樣的故事?我想象著,作者的心情一定非常復雜,既有對地球之美的贊嘆,也可能夾雜著一絲漂泊感和對人類共同命運的思考。這本書,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本關於地球的書,更像是一次心靈的遠航,一次關於存在與意義的哲學之旅,我迫不及待地想通過作者的眼睛,去重新認識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藍色星球。
評分評價三: 作為一名對宇宙和科學充滿熱情的人,這本書的書名簡直就是為我量身定做的。我總是想象著,當一個人真正的脫離瞭地球的引力,從一個極其遙遠、極其純粹的視角去觀察我們生活的地方,會是一種怎樣的震撼。特彆是“國際空間站”這個標簽,直接點燃瞭我對太空探索的好奇心。我想象著,在那個微重力的環境中,作者是如何剋服種種睏難,去感受和記錄地球的美麗的。這本書,無疑提供瞭一個極其難得的機會,讓我們能夠跟隨作者的腳步,進行一場超越時空的旅行。我期待著,書中能夠展現齣那些隻有從太空纔能看到的獨特景象,比如地球夜晚的燈光形成的人類文明的印記,比如大氣層在陽光下摺射齣的迷人色彩,再比如那些宏偉的地質構造,在宇宙的靜默中顯得更加震撼人心。更重要的是,我期待作者能夠分享他作為一名“地球公民”在太空中的獨特感悟,那種對生命、對地球、對人類命運的深刻反思。這本書,對我而言,不僅僅是關於地球的視覺盛宴,更是一次關於生命意義的哲學叩問,我迫不及待地想去閱讀它。
評分評價二: 老實說,我平時不太容易被書名吸引,但“你好,這是地球嗎?”這句話,實在是太有畫麵感瞭,一下子就擊中瞭我的好奇心。我腦海裏立刻浮現齣那種科幻電影裏的場景,宇航員漂浮在太空艙裏,透過舷窗,看到一顆美麗的藍色星球懸掛在黑暗之中,心中湧起無數的感慨。這種視角,是我們普通人難以企及的。我們每天都在地球上生活,看慣瞭高山大海,看慣瞭日齣日落,但我們卻很少有機會從一個“局外人”的角度去審視它。這本書,就像是給我打開瞭一扇通往宇宙的窗戶,讓我能夠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去體驗和理解地球。我猜想,作者在國際空間站的經曆,一定充滿瞭挑戰和驚喜,而他透過書本傳達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對地球錶象的描繪,更可能是一種深刻的情感共鳴。我想象著,當他看到地球上的風暴、火山爆發,或是繁華都市的燈火闌珊時,內心一定五味雜陳。這本書,一定能讓我對“傢”這個概念有更深層次的理解,或許還能引發我對人類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我們該如何守護這顆星球的思考。
評分評價五: “你好,這是地球嗎?”——光是這句話,就足以勾起我內心深處最原始的好奇和驚嘆。我總是對太空充滿著無限的遐想,尤其是那些關於人類從太空中迴望地球的視角,總覺得那是一種能夠顛覆我們對世界認知的經曆。這本書的名字,恰如其分地捕捉到瞭這種獨特的體驗。我期待著,作者能夠用他身處國際空間站的獨特視角,為我呈現一個我從未真正“看見”過的地球。我想象著,那些熟悉的陸地、海洋、雲層,在浩瀚宇宙的背景下,會展現齣怎樣的宏偉與壯麗?那些夜晚的城市燈火,在太空中看又會是怎樣的迷人景象?我好奇,作者在如此超然的視角下,會如何看待我們賴以生存的星球,又會有怎樣的感悟和思考。這本書,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本關於地球的書,更像是一次深入心靈的旅行,一次關於存在與意義的哲學探索,我迫不及待地想通過作者的眼睛,去重新認識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藍色星球,去感受那份來自宇宙深處的呼喚。
評分評價四: 每次看到關於宇宙的圖片或紀錄片,我都會被地球的壯麗和人類的渺小所震撼。這本書的書名,仿佛一下子把我拉到瞭那個遙遠而神秘的視角,讓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瞭解,一個身處國際空間站的人,會如何看待我們這個藍色的傢園。我一直認為,從太空看地球,一定是一種截然不同的體驗,它會剝離掉我們日常生活中那些瑣碎的煩惱,讓我們真正看到地球作為一個整體的美麗和脆弱。我猜想,作者在書中所描繪的,不僅僅是視覺上的震撼,更是一種情感上的觸動。他會看到地球上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風景,在宇宙的映襯下,會呈現齣怎樣的驚艷?他會如何描述那些我們永遠無法從地麵上直接看到的地球現象?我期待著,這本書能夠帶給我一種全新的“看見”地球的方式,讓我更加珍惜我們所擁有的,也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人類作為一個整體的命運。這本書,對我而言,是關於遠方和心靈的雙重探索,我非常期待它所帶來的啓迪。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