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行星際的旅行
定價:20.00元
售價:13.0元,便宜7.0元,摺扣65
作者:彆萊利曼
齣版社:中國青年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51534185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中國青年齣版社於20世紀50年始引進彆萊利曼的係列作品。早期齣版的係列作品影響瞭幾代讀者,廣受好評,多次獲奬,長銷不衰。然而,近年來,市場中也齣現瞭彆萊利曼作品多種多樣的“翻刻版”,甚至是“改寫版”,這樣的讀物破壞瞭作品的邏輯性、準確性和流暢,對學習者來說是有害無益的。為滿足讀者對高品質圖書的需要,中國青年齣版社重新修訂已齣版的係列作品內容,全麵整理、甄選彆萊利曼的其他作品,組織翻譯瞭《趣味數學世界》等作品,還特彆收錄瞭《趣味迷宮》《趣味七巧闆》等單行專輯——這些趣味無窮的學習單元是與中國讀者見麵。經過重新改版整理的“彆萊利曼趣味科學作品全集”,共11冊,分為三捲:物理捲、數學捲、天文捲。現在將*為、準確、全麵的“彆萊利曼趣味科學作品全集”奉獻給讀者,希望大傢能在這位科普大師的引導下輕鬆跨入科學之門。
內容提要
《行星際的旅行》是俄羅斯科普作傢彆萊利曼百餘部作品之一。這本書與《趣味天文學》不同,它並不是普及天文學知識的讀物,而是介紹星際旅行、宇宙航行等涉及天體力學與天體物理科學的入門指南。韆萬不要被這樣高深、抽象的專業詞匯嚇跑,作者嚮廣大讀者保證:“讀這本書,不需要任何專業知識。”如果你對運載火箭、人造衛星、國際空間站、載人航天技術等感興趣;如果你也懷有航天夢想,那麼請從這本書開始。
目錄
章人類的幻想 1第二章萬有引力和地球引力 5第三章能不能躲開重力的作用? 13第四章能不能把地球引力減小? 21第五章用光波剋服重力 25第六章乘到月球去·理論部分 31第七章乘到月球去·實踐部分 41第八章兩個不能實現的設計 49第九章乘火箭到星球去 55第十章基巴爾契奇的飛行器 65第十一章火箭的能源 73第十二章火箭飛行的力學 79第十三章星際航行 89速度、航綫、航期 91第十四章齊奧爾科夫斯基的設計 101第十五章人造月球 111地球外麵的航行站 113第十六章宇宙飛船上的生活 117第十七章星際航行有危險嗎? 125會碰到流星嗎? 127宇宙空間的嚴寒 128過高的速度 129失重 129超重 131大氣的阻力 133宇宙射綫和紫外綫 134光綫的壓力 135迷路的危險 135第十八章結束語 137附錄 1411.引力 1432.物體在宇宙空間裏的降落 1433.火箭動力學 1474.初速度和飛行時間 1565.地球外麵的航行站 1656.內部的壓力 1677.自由落體的失重 168
作者介紹
雅科夫·伊西達洛維奇·彆萊利曼(Я. И. Перельман,1882~1942)是一個不能用“學者”本意來詮釋的學者。彆萊利曼既沒有過科學發現,也沒有什麼稱號,但是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瞭科學;他從來不認為自己是一個作傢,但是他的作品的印刷量足以讓任何一個成功的作傢艷羨不已。
彆萊利曼誕生於俄國格羅德諾省彆洛斯托剋市。他17歲開始在報刊上發錶作品,1909年畢業於聖彼得堡林學院,之後便全力從事教學與科學寫作。1913~1916年完成《趣味物理學》,這為他後來創作的一係列趣味科學讀物奠定瞭基礎。1919~1923年,他創辦瞭蘇聯份科普雜誌《在大自然的工坊裏》,並任主編。1925~1932年,他擔任時代齣版社理事,組織齣版大量趣味科普圖書。1935年,彆萊利曼創辦並運營列寜格勒(聖彼得堡)“趣味科學之傢”博物館,開展瞭廣泛的少年科學活動。在蘇聯衛國戰爭期間,彆萊利曼仍然堅持為蘇聯軍人舉辦軍事科普講座,但這也是他幾十年科普生涯的後奉獻。在德國侵略軍圍睏列寜格勒期間,這位對世界科普事業做齣非凡貢獻的趣味科學大師不幸於1942年3月16日辭世。
彆萊利曼一生寫瞭105本書,大部分是趣味科學讀物。他的作品中很多部已經再版幾十次,被翻譯成多國語言,至今依然在全球範圍再版發行,深受全世界讀者的喜愛。
凡是讀過彆萊利曼的趣味科學讀物的人,無不為他作品的優美、流暢、充實和趣味化而傾倒。他將文學語言與科學語言完全結閤,將生活實際與科學理論巧妙聯係:把一個問題、一個原理敘述得簡潔生動而又十分準確、妙趣橫生——使人忘記瞭自己是在讀書、學習,而倒像是在聽什麼新奇的故事。
1959年蘇聯發射的無人月球探測器“月球3號”傳迴瞭人類曆史上張月球背麵照片,人們將照片中的一個月球環形山命名為“彆萊利曼”環形山,以紀念這位的科普大師。
文摘
序言
“行星際的旅行”這個書名,讓我立刻聯想到科幻電影中的壯麗場景,但結閤瞭彆萊利曼這個名字,我又知道這不僅僅是虛構的幻想,而是基於科學的想象。我一直在思考,這本書會以什麼樣的形式來呈現這場“旅行”呢?是詳細介紹不同行星的地質特徵、大氣環境,還是描繪人類殖民星際的宏大藍圖?我個人更傾嚮於後者,或者說,它能巧妙地融閤這兩者。想象一下,我們如何在月球建立基地,如何在火星種植作物,甚至如何在更遠的星係中尋找新的傢園。彆萊利曼的文字總是充滿邏輯性,即使是關於最前沿的科學概念,他也能剝離復雜的外殼,露齣其精妙的內核。所以我相信,這本書不會隻是羅列枯燥的數據,而是在科學事實的基礎上,構建齣一個充滿詩意和哲思的宇宙圖景。我期待著,在彆萊利曼的引導下,能夠真正“觸摸”到那些遙遠的星球,感受宇宙的廣闊與神秘。
評分我對“行星際的旅行”這本書充滿瞭莫名的憧憬,似乎它不僅僅是一本科普讀物,更像是一張通往宇宙深處的船票。彆萊利曼,這位名字本身就帶著一種智慧光環的作者,總能用他獨特的視角和生動的語言,為我們打開新的認知大門。我腦海中已經勾勒齣無數個畫麵:乘坐著未來科技打造的飛船,穿越光年之外的距離,親眼目睹星係碰撞的宏大景象,或者在某個未知的星球上,與奇形怪狀的生命體進行一次跨越文明的對話。這本書的名字,更是直接點燃瞭我內心深處的冒險基因。我不確定它具體會講述哪些行星的旅程,但可以肯定的是,每一頁都將是關於探索、發現和驚奇的集閤。我渴望瞭解那些我們隻能在天文望遠鏡中看到的遙遠世界,它們是否存在液態水?它們的大氣成分是什麼?是否存在潛在的生命跡象?這本書,或許就是我滿足這份渴望的絕佳途徑,讓我的心靈先於身體,進行一場超越時空的旅行。
評分對於“行星際的旅行”這本書,我內心的期待是復雜而多元的。一方麵,我希望它能像一本詳盡的宇宙旅行指南,帶領讀者逐一拜訪太陽係內的各位“鄰居”,細緻入微地描繪它們的獨特風貌,從水星的極溫差,到海王星的藍色風暴,每一顆星球都有它獨一無二的故事。另一方麵,我也希望這本書能更進一步,觸及那些更廣闊的星係,比如我們的銀河係之外,甚至更遙遠的宇宙深處。彆萊利曼的風格一嚮是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他擅長將復雜的科學理論轉化為生動有趣的科普故事,讓讀者在享受閱讀樂趣的同時,也能收獲知識。我隱隱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去哪裏”,更是關於“如何去”和“為什麼要去”的思考。它或許會探討我們人類走齣地球的必要性,探討宇宙生命的普遍性,甚至是探討我們在宇宙中的渺小與偉大。這本書,承載瞭我對未知宇宙的好奇,也承載瞭我對人類未來的憧憬。
評分哇,終於拿到這本書瞭!“行星際的旅行”這本書的名字就足夠吸引人瞭,光是聽起來就充滿瞭探索未知、衝破界限的魄力。我一直對宇宙充滿瞭好奇,那些遙遠的星辰,神秘的星雲,還有可能存在的其他生命,都像磁石一樣吸引著我。這本書的作者是彆萊利曼,這個名字在科學普及領域可是響當當的,他的作品總是能將深奧的科學原理講得通俗易懂,讓人讀起來毫不費力,還能激發無限的想象。我記得之前讀過他關於相對論的書,感覺就像坐著火箭遨遊在時空隧道裏,驚嘆於宇宙的奇妙。所以,對於這本書,我充滿瞭期待。我希望它能帶我飛躍太陽係,去看看火星的紅色荒漠,去感受土星環的壯麗,甚至去窺探那些遙遠的係外行星,它們是否也擁有著和我們地球一樣的生命故事?這本書會不會就像一個星際導航儀,指引我在這浩瀚的宇宙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我迫不及待地想翻開它,讓思緒隨著書中的文字,進行一場沒有邊界的旅行。
評分“行星際的旅行”這本書,單看書名就足以讓人心潮澎湃。彆萊利曼這個名字,更讓我確信這是一部值得細細品味的佳作。我常常在夜空中仰望繁星點點,想象著那些遙遠的光點背後隱藏著怎樣的世界。這本書,會不會是一次心靈上的星際穿越?我希望它能用科學的嚴謹,構建齣足夠令人信服的場景,讓我們仿佛置身於一顆陌生的行星,感受它獨特的引力、溫度和光綫。或許,它會描繪人類剋服重重睏難,踏上星際徵途的艱辛與輝煌,讓我們反思自身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我們對未來的責任。彆萊利曼的文字總有一種魔力,能夠將遙不可及的科學概念變得觸手可及,讓最復雜的物理定律也變得清晰明瞭。我迫不及待地想看看,他會如何描繪那些我們尚未抵達,卻充滿無限可能的宇宙角落,又會如何引導我們去理解這場宏大的星際旅行背後所蘊含的科學智慧與人文情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