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犬的记忆终章 |
| 作者 | 森山大道 |
| 定价 | 88.00元 |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 ISBN | 9787508686264 |
| 出版日期 | 2018-05-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精装 |
| 开本 | 32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犬的记忆终章》是森山大道自传摄影文集的终曲。 |
自称“野犬”的森山大道,1982年出版自传摄影集《犬的记忆》;时隔16年,1998年《犬的记忆终章》问世,它们被誉为进入大师世界的代表作品。
在《犬的记忆》中,森山大道回溯童年成长的经历,而《犬的记忆终章》则是以森山大道走过的城市为背景所展开的长幅心灵画卷。
始于巴黎,一直到大阪、神户、新宿和逗子,森山大道讲述一个个城市中的人物、风景和记忆。如同凯鲁亚克《在路上》中的公路旅程,不仅仅是一次物理空间中的旅程,更是一场心灵和精神之旅。在巴黎访问摄影大师威廉?克莱因,在新宿邂逅作家寺山修司并开始长达多年的合作情谊,在横须贺与前辈东松照明恳谈……森山大道与每一位人物在不同城市的相遇,*终绘就出专属于他的“心灵风景”。“人类皆旅人,人生即旅途”,森山大道诉说随时可能相遇、离别的人生正见。如果记忆和影像终究是一场幻觉,那么留下的,唯有我们真实流浪过的生命时间。
| 作者简介 | |
| 森山大道 1938年10月10日生于日本大阪。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从担任摄影家岩宫武二、细江英公的助手起步,开始摄影生涯。1964年在《每日摄影》杂志上发表以横须贺基地为主题的系列照片,开始崭露头角。1967年,获日本写真批评家协会新人赏;1968年,与多木浩二、中平卓马等人合办摄影杂志《挑衅》(provoke),出版部个人摄影集《日本剧场写真帖》。从20世纪60年代末以个人摄影集出道起,森山就以印象鲜明的摄影风格备受关注。20世纪70年代森山风格广受年轻人追捧,掀起模仿的狂潮,甚至被引用在广告设计上。 20世纪70年代森山的摄影生涯经历了一段转型期,作品呈现抑郁、黑色的基调,他亦曾离开日本,游历异国城市。但20世纪80年代他就以一册《光和影》回归,表达了重新正视景物的斗志,“再度出发”的决心。森山大道 |
1938年10月10日生于日本大阪。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从担任摄影家岩宫武二、细江英公的助手起步,开始摄影生涯。1964年在《每日摄影》杂志上发表以横须贺基地为主题的系列照片,开始崭露头角。1967年,获日本写真批评家协会新人赏;1968年,与多木浩二、中平卓马等人合办摄影杂志《挑衅》(provoke),出版部个人摄影集《日本剧场写真帖》。从20世纪60年代末以个人摄影集出道起,森山就以印象鲜明的摄影风格备受关注。20世纪70年代森山风格广受年轻人追捧,掀起模仿的狂潮,甚至被引用在广告设计上。
20世纪70年代森山的摄影生涯经历了一段转型期,作品呈现抑郁、黑色的基调,他亦曾离开日本,游历异国城市。但20世纪80年代他就以一册《光和影》回归,表达了重新正视景物的斗志,“再度出发”的决心。
20世纪90年代起,森山大道频繁举办主题个展及大型回顾展:1999年在旧金山当代艺术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等美国各城市举办巡回展;2002年在伦敦及纽约举办个展;2003年在法国卡地亚基金会举办大型回顾展;2004年至2009年陆续在科隆、阿姆斯特丹、奥斯陆等城市受邀举办个展。2010年至2016年陆续在伦敦、北京、台北等城市举行个展。
| 目录 | |
| 章 巴黎1 |
第二章 大阪25
第三章 神户43
第四章 欧洲63
第五章 新宿81
第六章 横须贺103
第七章 逗子121
第八章 青山143
第九章 武川村161
第十章 札幌181
第十一章 国道 203
第十二章 四谷 223
后记247
文库版后记 249
天空碧蓝、樱花粉红 北村信彦 253
| 编辑推荐 | |
| ◆街拍大师森山大道自传摄影文集的终曲。《犬的记忆》与《犬的记忆终章》二书被誉为进入大师世界的代表作品。质朴、平静和深情的文字,毫不逊色于日本作家。 |
◆《犬的记忆终章》是以森山大道走过的城市为背景所展开的长幅心灵画卷。它之于日本摄影史的地位,如同凯鲁亚克《在路上》之于美国文学史。
◆在《犬的记忆终章》中森山大道披露与威廉?克莱因、寺山修司、东松照明、中平卓马、岩宫武二、井上青龙、深濑昌久、荒木经惟等人的交往经历。
◆森山大道被称为眼睛的猎人、日本的布列松、“开创新摄影时代的男人”。他能在平常之中捕捉不安、冲动、焦虑和的片刻。
◆高反差、粗粒子、模糊、晃动、失焦的强烈黑白摄影代表人物。
◆46幅粗朴原始的黑白照片,平实又富哲理的自述,追忆往昔的地景、心景,关于记忆、时间、梦与成长。
◆我选择直接冲撞的方式,背着相机走入城市,如野犬般,浪迹在人群街道间。而这样冲撞的能量越是强烈,反映在作品上也就越明显。——森山大道
| 文摘 | |
| 序言 | |
《犬的记忆终章》这本书,光是书名就带着一种莫名的宿命感和一丝淡淡的忧伤。想象一下,当一个生命最珍贵的记忆,那段最深刻的羁绊,随着时间的流逝,或者因为某些无法抗拒的原因,渐渐模糊,直至最后消散,那种感觉会是怎样的?这让我想起自己养过的宠物,它们的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要纯粹和深情,它们用一生去铭记,而我们,又是否真正理解了它们那些无声的语言和深刻的依恋?这本书似乎在探讨这种跨越生死的、单向却又无比坚韧的情感连接,以及当这种连接面临终结时,生命本身会留下怎样的印记。森山大道的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独特的视觉冲击力,他的摄影作品常常是粗粝、直接,充满了对现实生活最赤裸的捕捉。我很好奇,当他将这种视角投向“记忆”和“终章”这样抽象而又充满情感的主题时,会呈现出怎样的画面?是冰冷写实的捕捉,还是带着一丝理想化的诗意?中信出版社的选书一直以来都很有品味,常常能引进一些能够引发深度思考的佳作,所以我对这本书的期待值很高,相信它会是一次关于生命、情感和时间的多维度探索,也许会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与所爱之人、所爱之物的关系,以及那些被我们忽略却又无比珍贵的瞬间。
评分《犬的记忆终章》这个书名,本身就充满了故事感,而且是一种带着岁月痕迹的故事。我一直觉得,动物,尤其是像狗这样的伴侣动物,它们拥有的记忆是多么的纯粹和直接,它们的世界没有太多复杂的逻辑和算计,只有最真挚的情感和最深刻的依赖。当“记忆”与“终章”这两个词碰撞在一起,我脑海中浮现的是一种淡淡的忧伤,一种对逝去的生命的缅怀,同时又包含着对生命意义的追寻。森山大道,这位日本摄影大师,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粗粝感和极强的个人风格著称,总能在平凡的场景中捕捉到不平凡的瞬间。我很好奇,当他以他特有的视角来诠释“犬的记忆”这样充满情感的主题时,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这本书是否会像一本摄影集,用影像讲述故事?还是会以文字为主,辅以图片?中信出版社的书籍,我一直以来都很信赖,他们出品的书籍往往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带给我一种特别的阅读体验,不仅仅是了解一个故事,更是一种关于生命、情感、回忆和告别的深刻体悟,或许能让我重新思考,我们与生命中最珍贵的存在之间,那些看不见却又至关重要的联系。
评分“犬的记忆终章”,单听这个名字,我就感受到一股难以言喻的情绪涌上心头。它不是那种张扬的、轰轰烈烈的叙事,而是一种内敛的、带着淡淡哀愁的沉思。我常常想,如果动物能够说话,它们会讲述怎样的故事?尤其是那些陪伴我们度过漫长岁月的它们,它们的记忆里一定充满了我们给予的爱,也充满了它们对我们的依恋。当这份记忆走向“终章”,那该是怎样一种复杂的心情?森山大道的名字,对于很多喜爱摄影的人来说,是一种标志。他的作品总是带着一种强烈的现实感,一种不回避生活阴暗面的勇气,同时又充满了独特的艺术张力。我很好奇,他将如何用他的镜头语言,或者文字,来表达“犬的记忆”这样一个充满情感的主题。这本书,会不会是对生命短暂性的一个温柔提醒?是对那些我们生命中匆匆而过的身影的一种深情回望?中信出版社在引进高质量的图书方面有着良好的声誉,这让我对这本书充满了期待。我希望它能带给我一次洗涤心灵的阅读,一次对生命、情感和记忆的重新审视,也许,它会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更加懂得如何去爱与被爱。
评分《犬的记忆终章》这个名字,让我瞬间沉浸在一种略带感伤的氛围中。“犬的记忆”,这本身就蕴含着一种纯粹而深刻的情感,一种不掺杂质的忠诚与爱。而“终章”,则预示着一种告别,一种生命的轮回,一种对过往的追溯与告别。我脑海里勾勒出的画面,是一只老犬安详地依偎在温暖的阳光下,眼神里带着对过往岁月的眷恋,又或是它在某个宁静的时刻,回忆着与主人共度的点点滴滴。森山大道,这位极具影响力的摄影师,他的作品常常直击人心,充满原始的力量和独特的观察视角。我非常好奇,当他将这种视角聚焦于“犬的记忆”这样一个充满温情和哲思的主题时,会呈现出怎样震撼人心的画面或文字。这本书,是否会以一种独特的叙事方式,来探讨生命中的陪伴、失去与传承?它是否会触动我们内心深处关于爱与记忆的柔软角落?中信出版社一贯的高水准选书,让我对《犬的记忆终章》充满了信心。我期待它不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次能够引发深刻共鸣的情感之旅,一次对生命意义的温柔叩问。
评分读到《犬的记忆终章》这个名字,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一幅画面,那是一种带着复古色调的、略显模糊的老照片,上面或许是一只眼神深邃的狗,又或许是它与某个模糊身影的互动。森山大道,这个名字在我心中代表着一种极致的风格,一种不加修饰的、充满力量的街头纪实。他的作品总是能轻易地触动人心深处最原始的感受,那种直击灵魂的冲击力,我很难想象他会如何去描绘“记忆”和“终章”这样充满哲思的主题。这本书似乎是在试图用一种非线性的叙事方式,或者通过某种象征性的手法,来解读生命中的离别和遗忘。我猜想,它可能不仅仅是关于一只狗的记忆,更可能是在借由狗的视角,来折射人类自身在面对时间流逝、记忆衰退时的无力感和挣扎。它或许会探讨,当最亲密的伙伴逐渐远去,我们该如何去留存那份曾经的温暖?是靠照片、文字,还是内心深处那份无法磨灭的烙印?中信出版社向来以其严谨的出版态度和对文化品味的追求而著称,相信这本书不会让我失望,它或许会是一次关于生命本质的深刻追问,一次关于爱与失去的沉思,一次对时间无情洪流的温柔抵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