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做了这本书:红色版 | 作者 | 凯莉.史密斯 |
| 定价 | 32.00元 | 出版社 |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 ISBN | 9787535291202 | 出版日期 | 2017-05-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32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面对空白的纸,不知该从何下笔吗? 你很想画超出界线以外,但又不敢这么做吗? 如何才能大胆自由发挥创意? 本书颠覆一般传统书籍的格式,每页以不同的指示文字及插图,引导读者大胆搞乱,放肆涂写,突破局限,让每个人内在的创意真正获得解放。 在页面上穿洞、剪下来穿成环、用针线缝起来、涂上胶水、贴上回形针、滴上咖啡、带书去散步、纪录晚餐的食物、找到数字5并改变它的边线、用旧邮票做一幅邮票创意画、某个你能透视的东西……作者希望借由这些大部分人从来不会对书做的事,让读者亲身体验发想创意的过程,鼓励读者以全新的角度来看待事物,找到新的方式发挥想象力,真正享受艺术创作的乐趣。 而借由一些看似“破坏”的动作,作者也鼓励读者进行创意大探索,突破自我,与孩子共享,共同创作,无拘无束大胆勇敢尝试,体验生命的各种可能性。现在,不管你人在哪里,现在开始做就对了! |
| 作者简介 | |
| 凯莉史密斯,知名艺术家暨作家,其Wish Jar 每日吸引超过八千人浏览,著有《乱糟糟》(2010)、《这不是一本书》(2009)、《如何探索世界》(2008)、《做了这本书》(2007)等与创意相关的书籍。除了为杂志撰文之外,她也为《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福特汽车》《时人》杂志、Body Shop 与 Hallmark等公司绘制插画。 |
| 目录 | |
| 编辑推荐 | |
| ◆ 做了这本书!共享、共同破坏、共同创作(因一本书只够一个人破坏和创作) ◆相同的主题,不同的创意结果 ◆亲子共享创意书,甚至可以跟宠物共享 ◆快乐大本营何炅推荐 ◆一本帮你抒解压力、悲伤,发泄怒气的书 ◆一本反其道而行之的创意书 ◆解压书,告诉你如何搞破坏,搞破坏就是搞创作 ◆奇怪创意书,数百万人都在玩 ◆长踞美国、英国、加拿大、西班牙、法国、德国等国畅销排行榜 ◆网络书店创意类*名;教育类第二名;励志类第四名 ◆挪威畅销排行榜,一上市即破万本 ◆网络书店读者五颗星一致叫好!! ◆跳出既有框架、让创意解放!!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本《做了这本书:红色版》简直是一次意想不到的惊喜!我原本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购入的,毕竟市面上关于“这本书”的创意书籍已经不少,但它却以一种近乎“粗暴”却又充满智慧的方式,颠覆了我对阅读和创作的理解。刚拿到手时,它简洁的封面和“红色版”的标识,就已经预示着某种不寻常。翻开第一页,就被那大胆的留白和引导性的文字吸引住了,它没有像其他书那样一股脑地灌输知识,而是像一个经验老道的引导者,轻轻地在你耳边低语,然后将空白的画布呈现在你面前,让你自己去填色。我发现自己开始主动思考,这本书到底想让我做什么?我该如何回应它?这种互动的过程,比被动接受信息来得更加深刻和有趣。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个催化剂,激发了我内心深处那些被日常琐事压抑的创造力。每一页的互动设计都充满了匠心,有时是需要你用画笔去填充,有时是需要你用文字去记录,甚至有时只是一个简单的签名,都好像在完成一个仪式。这种参与感让我觉得,我不是在“读”这本书,而是在“创造”它。我开始期待每一页会带来怎样的挑战,又会激发我怎样的灵感。整本书的节奏把握得很好,不会让你感到压力,反而像是在玩一场充满乐趣的游戏。我甚至会特意留出一段时间,心无旁骛地去享受与这本书的“对话”。它让我重新审视了“完成”这个概念,原来“完成”并非终点,而是另一个开始。
评分说实话,刚开始看到《做了这本书:红色版》的时候,我脑子里闪过的是“又一本玩概念的书?”。但当我真正开始翻阅,甚至是被迫(也可能是被吸引)去“做”点什么的时候,我才意识到它的独特之处。它不像很多那种“教你如何做XX”的书,提供一套死板的模板,而是给你一种开放式的邀请,让你用自己的方式去回应。这种感觉有点像是在参加一场盛大的派对,主办方准备了场地和一些基本元素,但剩下的,就看你如何去尽情释放自己的才华和个性了。我发现自己开始观察周围的世界,思考那些我从未注意过的细节,然后试图将这些观察和思考融入到书中的空白处。它鼓励我放下那些“必须完美”的顾虑,大胆地去尝试,去涂鸦,去写下那些不那么“成熟”的想法。这种释放感是我在其他很多书籍中从未体验过的。我记得有一次,书中有一个需要我描述自己“梦想中的一天”的空白区域,我一开始觉得很难下手,但当我放下功利心,纯粹地去想象时,那些画面和文字就源源不断地涌了出来。那一刻,我感觉自己真的在“完成”这本书,而且是以我自己的方式,这让我充满了成就感。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个记录我个人成长轨迹的载体,一本活的日记。我甚至开始时不时地翻看我之前在书上留下的痕迹,看着它们一点点地被我“填满”,有一种看着自己逐渐成长的奇妙感觉。
评分这本书,《做了这本书:红色版》,它真的像一本“空白的邀请函”。拿到手时,我并没有立刻被它的内容所吸引,因为“内容”本身就是缺失的,等待着我去赋予。它不提供故事,不提供理论,只提供了一个框架,一个让你去填充、去塑造的空间。我不得不承认,一开始我有些无从下手,感觉自己像一个被突然丢到空旷房间里的人,面对着无数的可能性,却不知道从何开始。但随着我一点点地去尝试,去回应书中的引导,我发现自己逐渐找到了节奏。它并非要求你成为一个艺术家或作家,它只是希望你以一种最真实、最直接的方式,去表达你自己。我开始在书页上留下一些零散的文字,记录下当天的心情,或者一些突然闪过的念头。我也尝试着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脑海中的画面,即使它们看起来笨拙而粗糙。让我感到欣慰的是,这本书似乎并不介意这些“不完美”。它鼓励我拥抱这种不完美,甚至将它视为一种独特的魅力。渐渐地,我发现这本书已经不再是那个原本空白的物体,它已经承载了我一部分的思绪和情感,它变成了一个关于我的“故事”,一个正在被我书写的、独一无二的故事。
评分《做了这本书:红色版》的出现,对我来说,绝对是一次“破冰”式的体验。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似乎习惯了被动接收,而这本书却反其道而行之,它把“主动”的权利完全交给了我。它就像一位耐心的老师,总是适时地在我耳边轻声提醒,鼓励我大胆地去尝试,去创造,去表达。我发现,当我开始在书页上留下我的痕迹时,我内心的某种束缚似乎也随之解开了。我不再害怕犯错,不再纠结于“是否完美”,而是更专注于“是否真实”。书中的每一页都像是一个小小的平台,让我有机会去释放那些平时被隐藏起来的思绪和情感。我会在某个空白处画下一朵我今天看到的有趣的花,或者在另一个地方写下某个触动我的句子。这些看似零散的创作,却像一颗颗珍珠,串联起了我与这本书的互动过程,也串联起了我内心的点滴变化。我甚至开始期待每天与这本书的“相处”时光,把它当作一个可以随时倾诉的朋友,一个可以一起探索内心世界的伙伴。它让我重新认识到,原来“阅读”和“创作”的界限可以如此模糊,原来“完成”一本“书”可以有如此多的可能性。
评分《做了这本书:红色版》带给我的体验,与其说是一次阅读,不如说是一场与自我的对话,一次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它摒弃了传统书籍的叙事结构,而是以一种更加直接、更加个性化的方式,邀请读者参与到创作中来。我并没有把它当成一本需要“读完”的书,而是当作一个可以随时随地打开,与自己进行互动的空间。书中的每一个留白、每一个提示,都像是一个小小的火花,点燃了我内心深处的思考。我开始审视自己的习惯,自己的喜好,甚至自己的潜意识。它没有给出标准答案,也没有设定明确的目标,这种“未知”反而成为了最大的吸引力。我发现自己会时不时地拿起笔,在书的某个角落留下一些随意的涂鸦,或者写下一些突然冒出的想法。这些零散的痕迹,拼凑起来,竟然构成了一幅我个人独有的“作品”。它让我意识到,原来“创作”并不遥远,它就隐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隐藏在我们每一个不经意的瞬间。这本书就像是一个放大镜,放大了我对自身的关注,让我有机会停下脚步,去认真地倾听内心的声音。我甚至发现,我对待生活中的其他事物,也开始有了更多的耐心和探索的欲望,因为我知道,任何一个看似平凡的开始,都有可能孕育出意想不到的惊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