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德国作曲家、管风琴家。他擅长用严密工整的复调形式来表现人们丰富的内心世界,是键盘乐器艺术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初级钢琴曲集》(安娜?玛格达勒纳的笔记本)、《小前奏曲与赋格》和《创意曲》成为近三百年来不可或缺的钢琴基础复调教本。 车尔尼(Karl Czerny,1791.1857),奥地利钢琴教育家、演奏家、作曲家。他是伟大音乐家贝多芬的学生,又是作曲家、钢琴家李斯特的老师。其一生在教学、演奏实践中总结了许多极其宝贵的训练经验,编写了逾百种练习曲。在近二百年漫长的岁月中,这些练习曲几乎成为世界各国每个钢琴学习者必练的教本!其中使用多的当数《钢琴初级练习曲》(作品599)、《钢琴流畅练习曲》(作品849)、《钢琴快速练习曲》(作品299)和《钢琴手指灵巧练习曲》(作品740)了,就其训练的规范性、科学性和有效性,至今还令人叹服。 拜厄(Ferd Beyer,1803—1863),德国作曲家。他写过很多沙龙乐曲、钢琴改编曲和练习曲。其《钢琴基础教程》(作品101)长期被用作入门教材,久盛不衰。 哈农 (Charles Louis Hanon,1819-1900),法国作曲家、管风琴家、音乐教育家。他作有多种钢琴练习曲、教材和论著。其中《钢琴练指法》历经百余年而仍被广泛运用。 上述作品,已成为钢琴基础练习的常见组合教材。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钢琴热”持续升温,中国钢琴家在世界乐坛频频夺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发展,学钢琴的人更多、面更广。从三四岁学龄前儿童,到正在学习、工作的青壮年,直至退休的老人,都在孜孜不倦地弹着,练着。有的想成为音乐家,有的想加强修养,有的为益智,有的为健康,有的为娱乐……各出版社也纷纷出版大量琴谱,仅上述的常见组合教材就有多种版本,他们都为促进钢琴事业发展做了大量工作。 新成立的“世纪音乐”本着“适合中国国情”、“以人为本”的宗旨,要求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改进。经过反复磋商、研究,推出系列新版本。其主要优点是: 一、关注视力健康一般琴谱的符头偏小,排列过密,纸张较薄、过白、易透。低龄儿童的视力尚未发育健全,成年人也有颇多近视、老花、眼疲劳的情况。这次特将符头适度放大、拉宽,挑选更为合适的纸张,印得更为清晰,对保护儿童视力,减轻特别是老人的用眼负担很有好处。其实,让人看谱轻松点,增加舒适度,对提高兴趣、效率也有裨益。 二、适应手的条件中国人的手相对较小,中国儿童学琴起始年龄一般比欧美早2—3岁,学琴者又以女性居多,所以新版本将跨度较大的指法做了些调整。这样,可以让中国的大部分学琴者弹得顺手,而手大者的训练要求仍用括号保留。 三、力求合理正确将一些表情符号和分句根据数个版本做了些处理,对乐谱中的个别错音予以订正。 很高兴“世纪音乐”约请我为上述钢琴基础练习的常见组合教材做审订工作,我即根据了解的情况并结合自己多年演奏、教学的体会,做了如上改进。在此,我恳切地希望得到专家和朋友们的支持与帮助,让新版本日臻完善。
我最近在寻找一些能系统提升我基础演奏技巧的教材,读了这本书后,感觉它在结构编排上真是下足了功夫。它的内容层层递进,没有那种突兀的难度跨越,而是非常科学地引导学习者从最基础的指法运动开始,逐步过渡到更复杂的技巧组合。尤其是一些专门针对弱指力量和独立性的练习,编排得非常巧妙,不是简单地重复枯燥的音阶,而是融入了富有音乐性的旋律片段,让练习过程不再那么乏味。对于我这种希望打好扎实基本功的成年自学者来说,这种循序渐进的安排简直是福音。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极富耐心的老师,时刻在你身边指导,确保你每一步都走得稳健而踏实,而不是盲目地追求速度和难度。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吸引人,色彩搭配既典雅又不失活力,初次拿到手就让人感到愉悦。装帧质量也相当不错,纸张的厚度适中,手感温润,长时间翻阅也不会有廉价感。更值得称赞的是,出版社在细节处理上非常用心,书脊的装订牢固,页码清晰易寻,即使是经常使用的乐谱,也能保持良好的平整度。这无疑为学习过程增添了一份仪式感,让人更愿意拿起它投入到练习之中。从内页的印刷质量来看,字体的排布和音符的清晰度都达到了专业水准,即便是对视力要求较高的初学者,也能轻松辨认每一个细节,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阅读乐谱的难度,避免了因看不清而产生的挫败感。整体而言,从视觉到触觉,这本书都传递出一种“精品”的信号,让人对内容充满期待。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逻辑简直是为现代学习者量身定做的,它的篇幅控制得非常好,既保证了内容量,又没有造成视觉上的拥挤感。我特别喜欢它在每个练习前加入的简短说明文字,虽然文字不多,但寥寥数语却精准地指出了该练习的核心目标和需要注意的演奏要点。这比那些只有音符而无任何提示的传统教材要高效得多。此外,书中的一些附加提示,比如关于触键的力度控制和时值的准确性,都体现了编者对钢琴演奏精髓的深刻理解。这些细微的指导,对于提升演奏的音乐表现力至关重要,它教会的不仅仅是“怎么弹”,更是“如何把音符弹得更好听”。
评分说实话,市面上很多钢琴教程都倾向于堆砌大量的技术练习,往往让学习者感到疲惫不堪,而这本书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出色,它在技术训练和音乐性之间找到了一个极佳的平衡点。虽然它是一本以“灵巧练习”为主的教材,但其中的曲目选择并未完全陷入纯粹的机械运动。很多练习曲的旋律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歌唱性或节奏趣味,这使得我们在进行技术操练的同时,也能保持对音乐的敏感度。这种“寓教于乐”的设计,极大地激发了我持续练习的内在动力,让我不再将每一次练习都视为一种负担,而是将其视为探索音乐表达的可能性。
评分作为一本基础教程,它对于不同练习的重复次数和练习建议也给出了明确的指导,这一点对于时间管理有限的工薪族学习者来说极其宝贵。我不需要花费额外时间去猜测“我应该弹多少遍才算合格”,书中的建议非常具有操作性,既保证了训练的充分性,又避免了过度训练导致的疲劳。而且,这本书的装帧设计让它可以很平稳地放置在琴架上,即便在快速练习时,翻页也显得轻巧自如,不会出现页码滑落或书本闭合的情况,这种小小的便利,在长时间的专注练习中积累起来,便成了巨大的优势。它真正做到了体贴用户的使用习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