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编号:SC1071
商品规格:6CD
演奏碟1/伴奏碟1
1.D大调波兰舞曲 op.4(维尼亚夫斯基)
2.茨 冈(拉威尔)
3.谐谑曲与塔兰泰拉舞曲(维尼亚夫斯基)
4.G弦上的咏叹调(巴赫)
5.小步舞曲(克莱斯勒)
6.蜜 蜂(舒伯特)
7.A大调第二变奏曲(亨德尔)
8.叙事曲与波兰舞曲 op.38(维俄当)
9.D大调加沃特舞曲(柯塞克)
10.A大调圆舞曲(勃拉姆斯)
11.小夜曲(舒伯特)
演奏碟2/伴奏碟2
1.引子与回旋随想曲 op.28(圣桑)
2.音 诗 op.25(肖松)
3.春之歌(门德尔松)
4.G大调浪漫曲 op.40(贝多芬)
5.爱的忧伤(克莱斯勒)
6.天使小夜曲(布拉加)
7.牧 歌(西蒙尼蒂)
8.D大调风笛舞曲(巴赫)
9.霍拉舞曲(海菲兹)
10.月 光(德彪西)
演奏碟3/伴奏碟3
1.旋 律(柴科夫斯基)
2.叙事曲(波隆贝斯库)
3.幽默曲(德沃夏克)
4.西西里及利戈顿舞曲(克莱斯勒)
5.沉 思 op.42 No.1(柴科夫斯基)
6.铃鼓舞(贝连斯基)
7.优美的变奏曲(法默)
8.G大调小步舞曲(巴赫)
10.野蜂飞舞(里姆斯基·科萨柯夫)
11.Loisto(佚名)
《小提琴经典名曲欣赏伴奏系列》小提琴(violin)是一种超擦奏管弦得鸣提乐器。它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国,是现代管弦乐队弦乐组中主要的乐器。它在器乐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是现代交响乐队的支柱,也是具有高难度演奏技巧的独奏乐器。现代小提琴的出现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其制作本身是一门提琴为精致的工艺技术。小提琴音色优美,接近人声,音域宽广,表现力强,从它诞生那天起,就一直在乐器中占有显著的地位,为人们所宠爱。如果说钢琴是“乐器之王”,那么小提琴就是乐器的“王后”了。几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作曲家写作了大量的小提琴经典作品,小提琴演奏家在这种乐器上发展了精湛的演奏艺术。小提琴既可以合奏,又可以进行独奏。
小提琴是一种四条弦的弓弦乐器,是提琴家族中的主要和高音成员(该族系中的其它成员是: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现代小提琴起源于意大利的克瑞莫纳,在1600-1750年间成为小提琴制作中心。有:NicolaAmati(尼古拉·阿马蒂),AntonioStradivari(安东尼奥·斯特拉底瓦里),及GiuseppeGuarneri(吉塞浦·瓜奈里);他们制造的乐器至今都是无价之宝。小提琴的五度定弦为:g,d1,a1,e2,音域超过3个半组,是所有管弦乐团必不可少的正规乐器,也是乐器之后。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平时需要给不同程度的学生选择教材,我深知一套好的教材需要具备极强的适应性和延展性。这套《正版小提琴经典名曲入门基础讲解教程》最让我认可的一点是它的“分级梯度设计”极其严谨。它不仅仅是简单地把曲目难度划分成初级、中级,而是深入到了每一个技术点是如何逐步递增的。例如,在弓法控制方面,从一开始的“全弓推拉”到后来的“短分弓的力度变化”,每一步都有对应的、难度适中的曲目作为支撑,而不是像很多教程那样突然冒出一个难以企及的难点。这让我在给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时,可以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学生反馈非常好,尤其是那些容易产生挫败感的孩子,因为他们总能在下一本书中找到一个“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目标。配套的6CD伴奏集,对我备课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我可以清晰地听到不同版本对同一首曲目的不同处理方式,这对于提升我自身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教学深度也大有裨益。总而言之,这是一套兼顾了学习者个体感受与专业教学严谨性的典范之作。
评分坦白说,我是一个非常注重实践和应用的学习者,纯理论的讲解对我来说效率太低了。我希望学了就能拉出像样的音乐,而不是停留在“练习曲”的阶段。这套《正版小提琴经典名曲入门基础讲解教程》恰恰满足了我对“速成”与“质感”的双重追求(当然,我深知音乐学习没有真正的速成,但它能让你快速看到效果)。它不像很多教程那样把技术分解得过于零碎,而是将技术点巧妙地融入到实际曲目中进行讲解。例如,在处理一首巴赫的G大调第一号无伴奏组曲的片段时,它不是单独讲解琶音的技巧,而是直接告诉你如何在保持旋律线条流畅的同时,自然地完成换把和快速的指位移动。这种“项目式学习”的方法对我极为有效。我发现自己不再需要刻意去“练习技巧”,而是通过“演奏曲目”来“掌握技巧”。更别提那6张CD的质量,简直是发烧友级别的享受,无论是解析度还是混音效果都非常棒,听着这些高品质的伴奏,我的演奏欲望也随之高涨。这套书对那些渴望尽快站上舞台,或者想为乐队演奏做准备的进阶初学者来说,简直是宝藏。
评分这套《正版小提琴经典名曲入门基础讲解教程 欣赏伴奏系列2 伴奏曲集6CD声乐分级教程》着实让我这个半路出家的小提琴爱好者找到了久违的学习热情。我之前学琴的时候,教材总是晦涩难懂,重点抓不住,乐理知识也讲得过于学术化,常常让我感到枯燥乏味。但是这套教程的编排非常贴合初学者的心理曲线。它没有一上来就堆砌那些高难度的技巧练习,而是从最基础的乐感培养和正确的持琴姿势入手,讲解得极其细致入微,仿佛有一位经验丰富、性情温和的老师在我身边手把手指导。尤其是关于弓法运用的那一部分,作者用非常形象的比喻,把抽象的“揉弦”和“换把”概念具象化了,我照着练习了几次,发现之前困扰我的声音“打滑”现象明显改善了。更让我惊喜的是,它对经典名曲的选材非常独到,既有耳熟能详的入门级旋律,也有一些鲜为人知但旋律优美的民间小调,极大地丰富了我的音乐视野。每首曲子前面都有深入浅出的历史背景介绍和技术难点剖析,这让我在演奏时不再是机械地拉奏音符,而是真正理解了作曲家想要表达的情感,演奏出来的音乐也因此多了几分灵气和深度。这本书绝对是我近几年遇到的最人性化、最实用的入门教材之一。
评分我一直对国内许多小提琴教材中那种过于“西化”的教学语言和选曲偏好不太感冒,总觉得少了点我们本土音乐的韵味。这套教程在选材上给我带来了非常惊喜的本土化体验。它在经典西方曲目的基础上,穿插了非常多改编精良的中国民歌或经典旋律,而且这些改编绝不是简单的音符移植,而是真正考虑到了小提琴的音色特性和演奏习惯。特别是针对这些东方旋律的讲解部分,作者特别强调了“韵味”的表达,比如如何通过揉弦的快慢轻重来模仿民族乐器的腔调感。这使得我在练习这些曲目时,心情特别放松,也更能与音乐产生情感共鸣。此外,它的装帧设计也体现了一种内敛的东方美学,装订结实,纸张厚实,即使经常翻阅和携带,也不会轻易损坏。对我而言,一套好的教程不仅要教技术,更要滋养心灵,这套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成功地搭建了一座连接古典技艺与民族情怀的音乐桥梁。
评分我是一个退休后才开始拾起乐器圆梦的老年学习者,很多市面上的教程对我来说简直是“天书”。我最怕的就是那种图示模糊不清、文字密密麻麻的教学书,眼睛花了,心也跟着乱了。然而,这套教程在版式设计上简直是为我这种视力不佳的群体量身定做的。字体够大,排版疏密得当,色彩搭配沉稳而不失活力。它摒弃了以往教程中那种生硬的、机械化的练习模式,更注重“聆听”与“模仿”的结合。配套的CD资源是它的另一大亮点,伴奏的音准和速度控制得恰到好处,不像有些廉价伴奏带那样要么节奏感混乱,要么音色失真。我喜欢它提供的“慢速示范”和“标准速度示范”两种选择,慢速版能让我清晰地听清每一个音符的准确处理方式和运弓的细节变化,而标准版则能让我保持兴奋度,模拟真实的演奏环境。最关键的是,它对声乐分级的处理非常科学,我感觉自己不是在“攻克”一首曲子,而是在“完成”一个阶段的学习任务,这种小小的成就感不断激励着我继续往下学。我对这套教程的编排逻辑给予高度评价,它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让学习过程充满了期待而不是压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